高中昌
目的 比较两类非甾体抗炎药品治疗白内障手术过后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医治的白内障手术过后黄斑水肿患者68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施以0.1%的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对照组施以普拉洛芬滴眼液,并比较两组患者CSMT、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等.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CSMT、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0.1%的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比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手术过后黄斑水肿患者具备更优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行及应用.
作者:马新立;刘静霞;侯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临床应用亚低温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亚低温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结束时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结束时的NIHSS评分[(25.11±2.21)分、(19.32±4.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01±2.45)分、(25.24±4.01)分](P<0.05);观察组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结束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58.31±8.21)分、(82.38±6.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41±8.61)分、(69.82±6.35)分](P<0.05).结论 在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应用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7例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超声造影检测,观察其检测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共检出67个颈动脉斑块,其中等回声斑块13个,低回声斑块24个,混合回声斑块22个,高回声斑块8个;位于颈动脉窦部41个,颈总动脉18个,颈内动脉8个;超声造影显示,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增强强度显著高于等回声斑块+高回声斑块(P<0.05).结论 超声造影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中,可有效明确斑块类型,但在低回声斑块与混合回声斑块区分中存在一定难度,临床检查可配合MRI作进一步确诊,以避免对不稳定斑块漏诊情况的发生.
作者:丁希艳;李威;李春;崔敏;杨超;金美君;王一帆;李彦冬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并用含苷类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50例.甲组未采取中药炮制,乙组行中药炮制,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乙组治疗有效率为96.0%,药副反应发生率为0%,显著优于甲组的80.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含苷类药物积极采取中药炮制处理,不仅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还能促进疗效进一步提升.
作者:邵晓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对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高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5.13%(2/39)低于对照组20.51%(8/39),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7.44%(38/39)高于对照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杰;张雪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住院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组),各35例.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护理后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两组患者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2±1.4)mmol/L及餐后2 h血糖(7.3±1.5)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1.9)mmol/L、(8.5±2.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28%、80.0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该病知识掌握程度为目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联合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鲜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实时三维型超声心动图(RT-3DE)运用到对冠心病相关室壁运动幅度与舒张功能实施评测期间的成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7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6例为试验组,正常体检者26名为对照组,患者均给予RT-3DE检测,并对比探究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试验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充盈率、平均位移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RT-3DE运用到冠心病相关室壁运动幅度与舒张功能实施评测期间具备十分良好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乔彩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普通X线平片与CT检查在骨科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科外伤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CT检查、普通X线平片,总结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此次研究的71例患者经CT检查明确诊断存在95处骨折,经普通X线平片发现存在75处骨折.同CT检查相比来说,普通X线平片漏诊了23处骨折,漏诊率是24.21%;普通X线平片误诊了14处骨折,误诊率是14.74%.CT检查的误诊率、漏诊率均小于普通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外伤患者的诊断中,CT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要小于普通X线平片,应用价值较高.但普通X线平片的花费较少,所以应结合实际对骨科外伤患者进行诊断,应灵活选择,在降低患者花费的同时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吴恩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结缔组织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这部分结缔组织病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并对部分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有35例患者被检出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检出率为11.67%;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2例(8%),系统性硬化病(SSc)16例(35.56%),类风湿关节炎(RA)5例(6.85%),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2例(6.25%).其中系统性硬化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患者雷诺现象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各种结缔组织病中,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同时,肺动脉高压患者易发生雷诺现象,临床中加强病情监测,予以针对性防治.
作者:庞宇洁;许珂;刘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治疗脑梗塞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比组行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行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37/43),对比组为72.09%(3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应用于治疗脑梗塞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早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赵月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Ⅱ(GGT-Ⅱ)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选33名健康人员为健康组,均联合展开AFP、AFU、GGT-Ⅱ检测,并对照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肝癌组AFP、AFU、GGT-Ⅱ三项单独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肝癌组以上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68%,相较于健康组的3.03%显著较高(P<0.05).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AFU、GGT-Ⅱ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展开检测可促进原发性肝癌确诊率的提升.
作者:林晓娥;杨文思;赵力欣 刊期: 2017年第26期
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2岁,1年前从凳子上摔倒,感觉腰部疼痛,半月后疼痛加重,于当地医院就诊,行CT检查示:骨质增生,未采取任何治疗手段,自行缓解.今年4月提重物时再次出现腰背部痛疼,感觉骨折感,胸腰部活动受限,行按摩针灸治疗半月,症状略有好转.1月前站立时出现右下腹及右髋部麻木,在当地医院住院,检查结果为:MRI示:第11胸椎椎体及右侧附件骨质破坏,转移不除外.胸腰椎C T示:T 11椎体骨质破坏,颈6、7椎体密度增高,胸4、胸12内高密度结节,考虑多发转移性病变.全身骨显像示:第6、11胸椎骨盐代谢旺盛,考虑骨转移可能性大,右侧第5前肋轻度骨盐代谢旺盛,建议随诊.月底来北医三院就诊.
作者:顾虹;刘丹;李云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主要表征之一,属于高发性疾病.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尿毒症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比较高,其有可能与肾功能不全相关.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技术,本文将从各种研究角度对尿毒症冠状动脉钙化机制进行综述探讨.
作者:卢平;罗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本文探讨甲亢性心脏病的判断标准及131I碘治疗的疗效分析,再论述其临床治疗方法和服药前后护理注意事项,并对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技术展望,认为经临床实践及分析,该方法治疗方便,无创伤性、疗效好、安全可靠、费用低,是当前治疗甲亢性心脏病优的方法.
作者:黄立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分析胫骨远端骨折采用解剖锁定钢板(L型)进行微创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30例,均采用解剖锁定钢板(L型)微创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其中有1例骨折延迟愈合,手术后29例愈合时间为11~25周,且伤口愈合情况比较良好,生钢板外漏、腓深神经损伤、皮瓣坏死、足背动脉损伤、内固定松动及相关并发症现象均未发生.结论 采用解剖锁定钢板(L型)对于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过程比较安全,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骨折愈合程度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岩军;赵凤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对比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治疗慢性牙周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3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120).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龈下洁治,对照组患者进行手工龈下刮治,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I、GBI、PD、CAL等牙周指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LI、GBI、PD、CAL等牙周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牙周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牙周炎临床治疗中,超声龈下洁治与手工龈下刮治疗效无明显差异,均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秀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查782例临床病理,判断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查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因甲状腺结节行细针穿刺检查的患者782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手术治疗患者展开病理分析,判断细针穿刺准确性.结果 在穿刺过程中,未发现有存在严重不良反应患者,782例患者经过细胞病理学诊断,大部分为良性病变,占74.8%,在细胞病理诊断良性以及恶性方面,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查与组织病理有着较高的符合性.结论 在进行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时,采取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查方式,有着较高的诊断率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素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测定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硝酸益康唑相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色谱柱为Venusil ASBC18,流动相A是甲醇-0.077醋酸铵溶液(20:80,v/v,PH值调节到4.5),相B是甲醇-乙腈(40:60,v/v),梯度洗脱的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是225 nm,温度为35℃,进样量是10μl.结果?硝酸益康唑与其他杂志分离度较好,在0.2~100.0μg/ml浓度范围内硝酸益康唑的峰面积和浓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5.6295x+4.5920(r=0.99997).结论 应用HPLC测定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硝酸益康唑有关物质,简单有效,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剑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结核重症监护室(ICU)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及耐药产生原因.方法 对结核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感染原因进行探究.结果 入住ICU的152例患者中,出现感染8例,AB感染率为5.3%.结论 结核ICU内患者感染AB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通气、肺结核变化及肺结核,AB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黄晓庆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对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和讨论.方法 对我院放射科的影像诊断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加强技术人员素质能力、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提升管理质量等都能有效的影响到放射科影像资料的控制效果,因此还需要医院方面能对此加以重视.结论 医院的影像科需要不断的强化管理制度和方法,作为管理者则要全面的提升管理方法和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医院的整体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者:李沛鼎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