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侠
目的 探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总结术后再出血原因.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再出血18例,再出血发生率为30.00%.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引起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疾病史超过5年、术后血压波动大、术后躁动以及术后未发现责任动脉等,再出血患者与未发生再出血患者上述单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发生再出血的风险较大,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均需加强患者血压、情绪、责任动脉止血等各方面的控制,预防术后再出血.
作者:曹红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高血压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在降压达标、症状改善、减少西药不良反应、判断血压昼夜节律和靶器官损害及预后等方面均具一定优势.但证候诊断标准和中医施治方案尚未统一,建议大力推行的同时尽快完善.
作者:张谦;华国栋;匡武;郑飞;刘文亚;华国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2015年收治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治疗,观察ALT、TBIL的变化情况及HBsAg阴转率.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ALT、TBIL各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治疗后两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两组治疗后HBs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乙型肝炎可以加速肝功能恢复,尤其在促进胆汁排泄、加速总胆红素指标的降低方面作用突出,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邓江玲;任磊磊;李梅;高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在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使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则行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疗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高血压属于临床一类综合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力持续升高,近些年高血压发病率不仅持续上升,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低龄化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必须积极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降低高血压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本文将综合分析高血压低龄化出现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
作者:柳晓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2组均14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89.47%.对照组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1.11%,68.42%.观察组明显优予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长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予以丹参片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片和氯吡格雷,观察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等,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丹参片联合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素B2的含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令谆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执行单位,其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贯彻力,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医保生活.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如何面对新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是我国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管理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分析,探讨提升我国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工作额措施.
作者:司存武;张树林;郭艳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评估人流术后月经稀少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人流术后月经稀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人流术后月经稀少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智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优化康复护理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130例患者,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和优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优化康复护理干预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相比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来说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王美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血清CRP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消化道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病变者45例,恶性病变者45例,同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CRP和肿瘤标志物(AFP、CA125、CA19-9)水平,并予以消化道疾病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CRP、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恶性组较良性组高;同时发现消化道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明显较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RP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消化道疾病诊断以及良恶性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晋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合猪苓汤辅助治疗阴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阴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包括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保肝,利尿,加强营养等方面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尿量体重、腹围变化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尿量、体重、腹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体重低于对照组,腹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合猪苓汤辅助西药治疗阴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患者24 h尿量、体重、腹围等临床指标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涛;孙绍科;范树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治疗护理,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水平更为明显,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不良的心理情绪,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整合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利用心电图检查,100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77.1%,其中显效15例、有效60例、无效20例.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较为突出,具有操作方便、恶性反应率低等特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新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衰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衰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衰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王凤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后,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后,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焦虑评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姜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通过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行手术治疗的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记录他们在围手术期护理期间的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产生14例:切口愈合迟缓4例,切口引发感染2例,肺不张6例,低血压2例.无呼吸道严重感染和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作者:张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所具有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158例,均接受中医结扎疗法进行治疗,并将枯痔液注入结扎的痔核中,术后给予外敷+熏洗+口服治疗方法,总结疗效.结果 患者经中医结扎治疗后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总有效率100.00%(158/158),治疗时间10~22 d,平均治疗时间(14.50±2.25)d;结扎后痔核脱落时间3~13 d,术后外敷生肌膏,或坐浴等措施促进创面痊愈;158例患者均未发生肛门狭窄、肛管上皮缺损等后遗症.结论 用中医措施治疗痔疮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操作便捷、康复时间短、疗效可靠、无后遗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护理干预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焦虑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针对研究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护理干预,针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来评价及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及健康生活方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有了显著下降,但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健康生活方式评分均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提升,但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患者采用中西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改善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仲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冠心病的临床干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三种,但实际上心脏康复治疗的作用在冠心病患者的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还是重在疾病的下游治疗,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工作还很不完善、很不到位.本文谈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的价值、目前面临的困惑以及如何规范开展心脏康复管理工作.
作者:赵明中;郝晓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