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曙光
下肢静脉曲张为临床的常见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泡沫硬化剂注射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公认的方法,不但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也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术式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泡沫硬化剂腔内注射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以及应用特点等情况.
作者:梁彦;邓捷;陈文;冯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儿童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8例,以进行相关实验的统计与分析.采取定期随访的方式对所有哮喘病儿童患者进行调查(此前这些儿童已经接受了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受体激动剂的治疗),时间长度为8个月,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数据调查,对每个阶段中儿童的治疗及康复、病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并制定统计图记录数据.对照组采用分级调整模式对哮喘的频率进行控制,实验组采取的是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各项指标的对比下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两个组别的儿童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方面却有着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儿童哮喘病症中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的测定对于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有利的,且可以在今后的治疗中起到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的.
作者:吕翔;李党桂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本次主要对2型糖尿病实施社区团队式管理模式与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本社区就诊的患者9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将其依照管理差异均分为A组与B组,其中选取常规管理者为A组,而给予团队式管理者为B组.管理后经统计对比两组效果的优劣.结果 B组患者管理后血糖与血脂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较A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团队式管理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患者血糖可得到有效控制,并可改善血脂,建议推广.
作者:井长信;井初雅;贾爱华;刘新艳;高志飞;刘晋津;王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腹部外伤伴休克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外伤伴休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根据常规急救流程进行急救护理,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干预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救治效果.结果 对照组开始急诊手术治疗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及症状改善时间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救治成功率低于干预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腹部外伤伴休克患者救治效果.
作者:康欣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预测性诊断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其同期的体检健康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存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地对冠心病的早期症状进行确认,从而提高了其预测性诊断的准确率,且其可重复利用,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雪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在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8例老年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联合茶碱控释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所减轻,肺功能也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症状减轻程度和有效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口服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守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本文讨论了患者进行手术后不同的体位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出现如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防治作用.方法 通过将128例医院进行甲状腺手术以后的患者按一定的顺序分配,分为对照组68例以及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术后移去枕平的卧位,同时观察组在术后进行取低枕平的卧位,通过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患者出现的头痛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发生概率的大小.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头痛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后体位改良能够明显有效的降低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不适.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对延年半夏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1月我科接收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延年半夏汤,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分别为94.3%、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年半夏汤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通络消汤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症患者,现根据入院时的编号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即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抗病毒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络消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后,观察组的症候积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症的治疗过程中,利用通络消汤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临床治疗的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武学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性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此段时间内本院收治的68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在抢救中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而研究组则采用整体护理,而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的抢救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抢救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对心肌梗死的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为患者争取佳的治疗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对乳腺增生症患者给予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案,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12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对照组只口服消结安胶囊.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病情复发情况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64.2%,观察组有效率高,而药物开始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在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症上很有优势,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和复发可能性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柴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观察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的60例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的60例患者温经祛瘀汤治疗.结果 120例月经不调患者经过分组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具有操作简便、治疗后的有效率高、患者疼痛程度低以及费用低等优势,是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单纯射频消融与其联合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的对比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射频消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如CD34、CD44/CD84指标中,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8.97±7.46)、(1.20±0.27),而实验组患者为(68.39±9.04)、(2.18±0.43);对照组患者生存数、生活质量低于实验组患者,但其肝内转移和肝外转移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非术式患者,单纯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手段的运用,可起到优化患者疗效的目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江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对腹部X线平片与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价值进行比较,以供今后临床进行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88例,于2015年11月1日~2016年8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88例患者的病例、X线平片以及螺旋CT的诊断情况、致病原因、梗阻位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检查中,螺旋CT的诊断正确率.原因准确率以及梗阻部位显示均高于X线平片情况.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螺旋CT的检查结果,无论是诊断的准确性、致病原因的准确率还是梗阻部位的显示情况,均优于X线平片的检查结果,对于治疗肠梗阻患者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可以有效的帮助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应在肠梗阻患者的检查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动态及常规心电图运用于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到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试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并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 对比发现,试验组经诊断后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比常规心电图而言运用于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罗庆慧;苏国海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心源性水肿患者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任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源性水肿患者3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氨苯蝶啶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疗显效6例,有效4例,其有效率仅为58.8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有助于缓解心源性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可加强应用.
作者:藏明德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内科护理人员96名,将其中48名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另外48名作为实验组,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两组组员进行观察,调查他们对管理的接受程度以及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患者对其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技能方面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能够帮助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且提高了患者会内科护理的满意程度[1],临床试验上可以加以推广.
作者:杨艳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方法 分析实施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手术患者122例临床资料,探究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 垂体瘤全切者82例,次切者40例,侵袭海绵窦者中,实施全切术者25例,次全切者23例.手术时长为(71.25±2.32)min.对于功能性垂体瘤病患,是手术后既往临床症状缓解者44例,激素水平改善者66例.14例术后放疗,10例留院观察.术后手术区域血肿2例,蝶窦炎6例.颅内感染者2例,低钠血症8例脑脊液鼻漏4例.暂时性尿崩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87%.结论 对于垂体瘤患者,实施内镜下手术优点诸多.为避免并发症发生,医生应当在术前对患者好手术评估,了解病灶特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长.
作者:王晨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颅内动脉瘤指的是脑动脉异常局限性扩大从而形成的一种瘤状突出,造成颅内动脉瘤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见病因.基于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在血压升高,情绪激动,紧张忧虑时,常常会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表现为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症和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急生命.因此,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是当今医疗界的一个急需攻克和解决的难题,目前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CT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阳性率,而且安全快捷可靠,本文就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CT早期诊断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张利荣;张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经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且研究组患者空腹后的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心率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不仅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指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率水平,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滕历梅;滕莉;张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