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的临床观察

冯胜红;王生平;冯永生;任静

关键词:RVOT, 室间隔, 主动电极, 心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室间隔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方式差异,分析RVOT室间隔起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按照起搏器植入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采用主动螺旋固定电极行RVOT室间隔起搏,对照组44例,采用被动翼状固定电极经RVA起搏,对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前后心室电活动、R波宽窄以及心功能情况等。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植入,观察组患者QRS波时限比较中,术后4周及半年后均明显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00,P<0.05);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在术后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植入手术时与术后半年相比较,LVEDD、LVEF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49,P<0.05)。结论使用主动螺旋固定电极行RVOT室间隔起搏符合生理性起搏方式,对患者正常心脏构造无过度影响,安全可靠。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温阳升率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患者9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自拟温阳升率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窦性心动过缓患者90例采用自拟温阳升率饮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总有效率88.89%,平均治疗时间两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运用本方治疗安全有效,且疗效肯定,复发率低,服药方便,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申林;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心脏介入术后按压穿刺点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心脏介入术后按压穿刺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病患儿68例,均行心脏介入手术,并根据不同护理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加强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穿刺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按压掌握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心脏介入术后按压穿刺点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缩短穿刺时间,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潘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颅脑术后发生脑水肿的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患者在颅脑术后出现严重脑水肿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颅脑术后出现严重脑水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加强型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达89%、护理效果达9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53.3%、护理效果达78.6%,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颅脑手术患者加强型临床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脑水肿症状,减少病痛对患者的折磨,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赵建红;白全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135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异位妊娠中药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愈率与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9.2±0.5)天,对照组(14.4±0.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金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归纳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措施,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方法将来本院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值为(19±5.5)mmHg,住院时间为(15±6.2)天,药物治疗依从性为98.3%,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3%;对照组患者血压下降值为(15±2.6)mmHg,住院时间为(22±6.8)天,药物治疗依从性为85%,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更大,住院时间更短,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更强,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结论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应素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早期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辅助高压氧治疗早期颅脑外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颅脑外伤患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与对照组101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与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给予高压氧进行治疗。治疗15天后,观察两组的疗效、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脑积水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3%高于对照组的5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GCS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积水程度正常76例(74.5%),对照组43例(4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辅助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可提高总有效率,提高治疗后的GCS评分,改善脑积水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闫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冠心病组,并按照冠脉病变数量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科就诊的健康人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Cys-C和CRP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以及血清Cys-C和CRP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Cys-C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Cys-C和CR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和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和CRP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Cys-C和CRP水平有助于诊断冠心病。

    作者:张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氯吡格雷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梗死后心绞痛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诊治,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诊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梗死后心绞痛的治疗能够起到比较理想的疗效,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秦恒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风险管理对心内科疾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针对心内科疾病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探讨加强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120例的有关资料,对患者主要采取业务水平提高、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开展风险护理培训等方面内容的风险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在护理投诉、产生差错情况及护理质量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在护理投诉及产生护理差错比例等方面明显比实施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比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区管理、服务态度、服务规范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实施风险管理后比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措施在心内科疾病临床护理中实施,使护理差错与投诉率明显降低,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田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动静脉置管的安全护理

    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动静脉置管的安全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2例,均行相同手术治疗且术后动脉脉置管,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安全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动静脉置管患儿安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纪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12月收治于我院的动脉硬化症高血压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1%(51/5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8%(41/52)。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3/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8/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动脉硬化症高血压患者而言,在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氯吡格雷治疗。2个月后观察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从实验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血清胆红素与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检测高血压病患者96例和血压正常者30例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对96例患者进行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高血压病组的TBIL、IBIL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组中医证型比较,阴阳两虚型TBIL、IBIL低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两虚型DBIL低于肝火亢盛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可为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作者:苏梅云;李鹏董;朱怡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室性早搏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口服胺碘酮片,0.2 g/次,3次/d,低剂量组口服稳心颗粒,1袋/次,3次/d;高剂量组口服稳心颗粒,2袋/次,3次/d。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胺碘酮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低于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治疗,低剂量组的疗效不如高剂量组。结论稳心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室性早搏的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沈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心舒通胶囊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VEGF及ICAM-1的影响

    目的:研究冠心舒通胶囊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冠心舒通胶囊,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脂,4周后比较患者的疗效及血清VEGF、ICAM-1表达。结果冠心舒通胶囊胶囊可显著改善稳定性心绞痛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VEGF显著升高,ICAM-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可有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文广;杜明明;武文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并分析对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的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血压、眩晕程度和术后疼痛感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在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作者:梁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药艾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药艾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在给予药艾灸法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灸疗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疗效。结果本组共43例患者,经给予药艾灸法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后,痊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7%。结论针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在给予药艾灸法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明显提高疗效,促进尿失禁的早日痊愈。

    作者:闫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的护理要点及体会

    目的:研究和总结治疗老年肺心病患者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12月收治的老年肺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效果,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