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唐广旭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宁, 中西医结合,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减少UAP患者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心肌耗氧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控制及预防保健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控制及预防保健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6个月.结果 对照组复发48例,复发率为48.98%,观察组复发20例,复发率为20.4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中推广.

    作者:顾伟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抢救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环境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吸氧护理、饮食护理及二便护理等,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35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和综合护理后干预,病情有效改善34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为97.14%.结论 在给予AMI患者抢救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雅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手术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历号尾数分为观察组50例和参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参照组患者则应用舒芬太尼.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呼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浅谈耳穴埋豆法治疗眩晕的可行性

    眩晕是临床中的常见症状,其发病原因复杂,本文通过对耳穴埋豆法治疗眩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兰;祁芳芳;宫国强;南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产前护理临床分析

    目的 探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产前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产前护理,可有效的提高产妇的生产有效率.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其预后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颅脑外伤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全面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5.4%,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要低于观察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证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丁蜓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雷公藤酒加中药熏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雷公藤酒加中药熏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雷公藤酒加中药熏蒸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酒加中药熏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冬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降压效果和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和用药依从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程度、服药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引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外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非心脏手术患者8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全身麻醉,其后按照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接受七氟烷麻醉,研究组接受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麻醉.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在T1时间段,心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和T3时间段,心功能指标水平较比参照组,前者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较比单用七氟烷,前者麻醉效果对患者的心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缩窄性心包炎的MRI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缩窄性心包炎的MRI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25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人25名,设为对照组.将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MRI诊断,可见平均心包厚度为(5.07±1.72) mm.具体表现为不规则局限性增厚与弥漫性增厚,前者为12例,后者为13例,共计25例.结论 针对缩窄性心包炎,MRI为佳的诊断方法,不但可清晰呈现心包厚度,还可确认室间隔摆动情况.

    作者:王振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参附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采用参附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汤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参附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使患者逐渐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乔松彦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5例中,依据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EMI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95例,N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依据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表现分为:碎裂QRS波27例,病理性Q波32例,碎裂QRS波并病理性Q波50例,单纯ST段改变16例;对比在STEMI、NSTEMI患者中碎裂QRS及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碎裂QRS波者低于病理性Q波者,但碎裂QRS波者特异性高于病理性Q波者;碎裂Q RS波并病理性Q波者敏感性皆高于碎裂QRS波者、病理性Q波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5例中,STEMI发生率为76.0%、NSTEMI发生率为24.0%;95例STEMI患者碎裂QRS波发生率为15.8%,低于病理性Q波的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患者30例中,碎裂QRS波者发生率为40.0%,高于病理性Q波者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其他诊断依据情况下,碎裂QRS波可作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新指标,可有效降低漏诊率.

    作者:齐静;许雪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理护理对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理护理对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术中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加强术中心理护理后,其焦虑自评量(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加强其术中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血压及心率.

    作者:郭珍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5年10月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两组患者从疗效、症状改善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均有所缓解,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3.3%、76.7%,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喘促、胸闷、水肿症状改善率也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不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何晓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3.33%,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冠心病合并骨折的急救护理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骨折的急救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 通过急救护理后,76例患者中,康复出院72例(94.7%),并发症3例(3.9%),死亡1例(1.4%).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骨折患者给予急救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和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B型脑钠肽与肌钙蛋白T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cTnT)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1次BN P及cTnT水平.结果 按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心功能越差者,BNP及cTnT水平越高;而各组治疗后BNP及cTn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及cTnT的联合检测肌钙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立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是指借助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有所增强,将超声诊断的分辨率、敏感性、特异性大幅度提高起来的一项技术.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完善,超声造影被广泛应用在心血管、肾脏、乳腺、甲状腺等疾病的诊断当中,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而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超声造影剂也不断发生了变化,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超声微泡造影剂相继问世.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应用可以增强左右心室腔、心肌、全身器官组织和病变的造影,有助于提高诊断率.为了探讨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文章参考多项研究资料对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加以论述.

    作者:陈玉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及中药外敷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愈35例,显效18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21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钟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