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目的 分析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按照等分原则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施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以此作为基础加用1,6-二磷酸果糖,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MB、LDH1以及LDH2,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K-MB、LDH1以及LDH2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使用价值颇高,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韩冬丽;王春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探讨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90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痊愈的患者有36例,疗效显著33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 临床护理在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效优质的临床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配合治疗,而且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患者对康复的信心.有利于提高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的治愈率与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晓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诊断中常规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选择同时期到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血脂检验,对比分析二者检验结果.结果 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比较,研究组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1和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要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常规血脂检验,对于疾病检查诊断可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其超声表现.方法 对我院在2012年9月~2015年3月诊治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妇120例进行超声检查分析,检查其畸形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中,有60例为单发畸形,27例为多种畸形;其他畸形30例.结论 超声诊断能够明确的诊断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畸形状态,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临床诊断价值高.
作者:马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在小儿心血管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科患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血管科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时,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评价,值得借鉴.
作者:边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00例,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心绞痛采取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疗效显著,可于临床上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韩承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用于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均HP阳性,数字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HP根除率为95.6%,对照组HP根除率为71.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1.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杨晓亭;王翠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 将患儿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与比较组(55例),比较组:给予明竹欣片、维生素C、双黄连粉针剂及鱼腥草滴眼液、治疗;试验组:在上述比较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板蓝根注射剂肌内注射.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1周的治疗,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22%),比较组的为(65.46%),表明板蓝根注射剂用于治疗小儿流行性结膜炎效果可观,2组之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2组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结膜炎的效果较为显著,无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上继续研究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301例,采用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的血压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①两组患者血压出院时均较入院时血压明显减低, (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血压较对照组的血压下降明显, (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的并发症明显高于实验组, (P< 0.05)有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能显著减低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吴兰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微创穿刺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低于观察组的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7,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高于观察组的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2,P>0.05),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90.3±3.5)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4.8±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5,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疗效明显,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具有可行性.
作者:曹化刚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5例.并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措施与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种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与医嘱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绞痛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案可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医嘱依从性与疾病康复效果,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李戬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采用集束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室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并未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另选择2014年1月 ~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发生之间明显较长,股静脉置管率明显较低,锁骨下静脉置管率明显较高,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降低其发生率,延长发生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谭雪芹;王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抽取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治疗,实验组采取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舒血宁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对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缓解其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意义,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心脏淀粉样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体表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所有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出现增大发生率22.5%,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发生率32.5%,合并心包积液发生率45%;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状态发生率35%,伴有胸前导联低电压发生率30%,出现假性梗死Q波发生率35%.结论 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在检测过程中,若心内膜下出现心肌颗粒样的反光增强现象时,应考虑心脏淀粉样变,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赵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在非心外科手术后诱发冠心病发作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后冠心病发作的原因,并根据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病人在非心脏外科手术后诱发冠心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有老年人身体素质、麻醉因素、手术因素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心肌耗氧量,以至于诱发患者的冠心病发作.结论 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以尽可能降低冠心病发作概率.
作者:魏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两组心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内科患者的跌倒人数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跌倒人数,提高护理满意度,且该方案安全性高,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推广.
作者:杜俊芝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后软通道护理方法和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病导致的脑出血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CT定位,选用适宜的单管、双管及多管穿刺抽吸部分血肿后引流,术后密切注意引流管数量、高度,引流液颜色及数量,正确注药方法及适宜的拔管时机.结果 126例患者中,快速钻孔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后血肿明显较少108例,占85.7%,血肿减少不明显及再出血13例,占10.3%.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向民;张雷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脏瓣膜疾病患者29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44~~318 min,平均(120.8±50.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 192min,平均(87.3±36.9)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352 h,平均(27.6±42.5)h;ICU逗留时间1~40天,平均(2.8±4.8)天;住院时间11~64天,平均(25.5±9.1)天.本组围术期共死亡10例(3.4%),术中死亡2例:左心室破裂1例,另1例为巨大左心室患者,术毕反复室颠、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而死亡;术后死亡8例,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2例,多器官衰竭5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放弃治疗5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肾功能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 尽管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风险较高,加强体外循环管理可为心脏手术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旭;邓云坤;舒义竹;龚启华;李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指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改善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指导,对两组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情况、脉搏、血压等测量值加以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焦虑状态评分、脉搏次数及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焦虑状态评分、脉搏次数及血压等方面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果 将心理指导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尽早康复.
作者:卢文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理论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一般护理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加强认知行为干预利于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