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束干预策略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探讨

谭雪芹;王文

关键词:集束干预策略, 中心静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预防
摘要:目的 探究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采用集束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室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并未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另选择2014年1月 ~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发生之间明显较长,股静脉置管率明显较低,锁骨下静脉置管率明显较高,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降低其发生率,延长发生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按照等分原则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施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以此作为基础加用1,6-二磷酸果糖,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MB、LDH1以及LDH2,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K-MB、LDH1以及LDH2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使用价值颇高,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韩冬丽;王春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脏瓣膜疾病患者29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44~~318 min,平均(120.8±50.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 192min,平均(87.3±36.9)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352 h,平均(27.6±42.5)h;ICU逗留时间1~40天,平均(2.8±4.8)天;住院时间11~64天,平均(25.5±9.1)天.本组围术期共死亡10例(3.4%),术中死亡2例:左心室破裂1例,另1例为巨大左心室患者,术毕反复室颠、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而死亡;术后死亡8例,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2例,多器官衰竭5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放弃治疗5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肾功能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 尽管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风险较高,加强体外循环管理可为心脏手术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旭;邓云坤;舒义竹;龚启华;李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8例,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实验纽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毗格雷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LVEF、E/A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与阿司匹林比较更具优势,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柳国栋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心脏淀粉样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体表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所有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出现增大发生率22.5%,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发生率32.5%,合并心包积液发生率45%;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状态发生率35%,伴有胸前导联低电压发生率30%,出现假性梗死Q波发生率35%.结论 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在检测过程中,若心内膜下出现心肌颗粒样的反光增强现象时,应考虑心脏淀粉样变,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赵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高血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给予试验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舒张压及收缩压显著下降,焦虑、抑郁情绪显著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良好,能改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任琼花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电风暴治疗的循证研究进展

    电风暴是因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而诱发的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常见诱因为器质性疾病、植入ICD、心力衰竭恶化、电解质紊乱、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抢救药物强调了β受体阻滞剂的重要作用,与胺碘酮联用则有效.非急性期植入ICD,并及时调整参数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减少ICD后电风暴的发生.对于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尝试射频消融、交感神经阻滞术或心理治疗.

    作者:李晨;唐安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 观察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抽签的形式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44),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3%,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组间比较(x2=3.969,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胸闷、疼痛等症状,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梦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两组心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内科患者的跌倒人数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跌倒人数,提高护理满意度,且该方案安全性高,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推广.

    作者:杜俊芝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价值与超声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其超声表现.方法 对我院在2012年9月~2015年3月诊治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妇120例进行超声检查分析,检查其畸形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中,有60例为单发畸形,27例为多种畸形;其他畸形30例.结论 超声诊断能够明确的诊断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畸形状态,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临床诊断价值高.

    作者:马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丹复方丹参滴丸是否对心血管内科的冠心病治疗有确切的疗效.方法 选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别,不同的组别给予不同的治疗,一组给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另外一组给常规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的有效率要高于常规治疗组的有效率.结论 在临床上应该广泛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来治疗高龄老人的冠心病.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301例,采用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的血压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①两组患者血压出院时均较入院时血压明显减低, (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血压较对照组的血压下降明显, (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的并发症明显高于实验组, (P< 0.05)有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能显著减低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吴兰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系统化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 (2/45),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高,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选择系统化护理干预不但能够大幅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姜继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玉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中药熏洗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中药熏洗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符合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的215例患者并愿随机分为试验组108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采取曲安奈德治疗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VAS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7%比对照组的75.70%高,轻度疼痛患者较对照组多,重度疼痛患者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琳喆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用于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均HP阳性,数字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HP根除率为95.6%,对照组HP根除率为71.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1.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杨晓亭;王翠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好转程度、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有效的全程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控制与恢复意义重大.

    作者:杨蕊;高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左西孟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肺动脉高压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为研究组76例与对照组75例.所有患者治疗前3天及治疗过程中均避免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给予洋地黄类、ACEI类、利尿剂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左西孟旦十西地那非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LVEF值NT-pro-BNP、肺动脉高压等指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LVEF值均升高,NT-pro-BNP、肺动脉高压均降低,研究组三项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心肺功能,缓解肺动脉高压,提高LVEF值,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马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认知行为理论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理论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一般护理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加强认知行为干预利于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00例,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心绞痛采取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疗效显著,可于临床上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韩承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阳虚水泛型心衰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阳虚水泛型心表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心表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阳虚水泛型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朱立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