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价值评析

王梦宇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冠心病, 心绞痛,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抽签的形式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44),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3%,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组间比较(x2=3.969,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胸闷、疼痛等症状,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药物治疗方案及疗效初步分析

    目的 探讨选择美托洛尔+地高辛对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92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中通过开展随机分组进行,主要利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对46例观察组患者选择美托洛尔+地高辛进行治疗;对4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对比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总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观察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P<0.05);观察对比心电图检查结果表现正常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总时间发现,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P<0.05).结论 对于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临床采用美托洛尔+地高辛实施治疗,可以将治疗时间显著缩短,为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保障.

    作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血府逐淤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临床观察血府透瘀汤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某医院中医科2014年4月~2015年10月的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都常规运用西药对症治疗,对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血府逐瘀加味汤治疗,1个月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1个月后,得出的结果为痊愈31例,好转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7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改善微循环、特别是改善心肌缺血有显著的疗效,从而心电图改善明显,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舒血宁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抽取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治疗,实验组采取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舒血宁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对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缓解其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意义,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并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检验对临床冠心病诊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纳入研究组,另从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随机选择50名,纳入对照组.统一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指标,并观察不同Gensini积分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血清胆红素含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同积分组患者的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尿酸水平随积分的增加而升高,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则随积分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血清胆红素、尿酸检验可为冠心病病变鉴别及病情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晓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脏瓣膜疾病患者29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44~~318 min,平均(120.8±50.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 192min,平均(87.3±36.9)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352 h,平均(27.6±42.5)h;ICU逗留时间1~40天,平均(2.8±4.8)天;住院时间11~64天,平均(25.5±9.1)天.本组围术期共死亡10例(3.4%),术中死亡2例:左心室破裂1例,另1例为巨大左心室患者,术毕反复室颠、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而死亡;术后死亡8例,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2例,多器官衰竭5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放弃治疗5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肾功能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 尽管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风险较高,加强体外循环管理可为心脏手术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旭;邓云坤;舒义竹;龚启华;李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用于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均HP阳性,数字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HP根除率为95.6%,对照组HP根除率为71.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1.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杨晓亭;王翠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作为威胁当前社会阶段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一类,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因而在前期及早诊断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阻碍血液流动,患症冠心病),是预防、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重中之重,但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手段存在较大的应用风险、运用相对局限,究其成因,即是辐射及造影剂量较大,对人员技术和设备提出较高的标准、要求且价格昂贵.如此情况,迫切需要运用全新、无创、安全的影像学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检查、评估、诊断,伴随科技手段的迅速发展,期望逐步实现,CT冠状动脉造影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大量临床实例的调研,深入、细致分析病患的检查结果,探讨了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实用性,确认其具有准确、迅速诊断的特点,应当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罗选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心脏淀粉样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体表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所有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出现增大发生率22.5%,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发生率32.5%,合并心包积液发生率45%;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状态发生率35%,伴有胸前导联低电压发生率30%,出现假性梗死Q波发生率35%.结论 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在检测过程中,若心内膜下出现心肌颗粒样的反光增强现象时,应考虑心脏淀粉样变,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赵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 将患儿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与比较组(55例),比较组:给予明竹欣片、维生素C、双黄连粉针剂及鱼腥草滴眼液、治疗;试验组:在上述比较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板蓝根注射剂肌内注射.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1周的治疗,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22%),比较组的为(65.46%),表明板蓝根注射剂用于治疗小儿流行性结膜炎效果可观,2组之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2组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结膜炎的效果较为显著,无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上继续研究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高血压颅内出血行微创穿刺术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微创穿刺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低于观察组的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7,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高于观察组的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2,P>0.05),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90.3±3.5)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4.8±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5,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疗效明显,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具有可行性.

    作者:曹化刚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高血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给予试验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舒张压及收缩压显著下降,焦虑、抑郁情绪显著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良好,能改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任琼花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可有效小缩小斑块面积,增加血流速度,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李文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中风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于病程第20天开始进行针灸及康复锻炼;观察组30例,于病程第3d开始进行针灸及康复锻炼,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28/30)与60% (18/3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可有效改善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岳岩岩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高龄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高龄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现状,为VTE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老年科7个病区住院患者242名(含重症监护室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我院老年科高龄住院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调查VTE的干预现状,跟踪随访2个月.结果 242例住院患者参与研究,存在3个以上VTE危险因素的占60%,5个以上危险因素的占20%,中高危人数到达98%,VTE发生率为15%.采用指南推荐的药物或机械预防措施的仅有35.5%.结论 高龄住院患者VTE的危险因素多,预防现状不容乐观,老年科需要高度关注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VTE发生.

    作者:王炜;吴婉;余微;王晓湘;张汝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高压氧康复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高压氧综合康复疗效显著,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盛召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丹复方丹参滴丸是否对心血管内科的冠心病治疗有确切的疗效.方法 选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别,不同的组别给予不同的治疗,一组给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另外一组给常规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的有效率要高于常规治疗组的有效率.结论 在临床上应该广泛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来治疗高龄老人的冠心病.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冠心病诊断中常规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诊断中常规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选择同时期到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血脂检验,对比分析二者检验结果.结果 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比较,研究组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1和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要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常规血脂检验,对于疾病检查诊断可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集束干预策略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探讨

    目的 探究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采用集束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室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并未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另选择2014年1月 ~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发生之间明显较长,股静脉置管率明显较低,锁骨下静脉置管率明显较高,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降低其发生率,延长发生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谭雪芹;王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两组心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内科患者的跌倒人数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跌倒人数,提高护理满意度,且该方案安全性高,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推广.

    作者:杜俊芝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64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硝酸甘油,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x2=9.229,P=0.00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对照组为8.5% (x2=0.360,P=0.549).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痛苦,且治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