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芳
目的 探究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高压氧康复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高压氧综合康复疗效显著,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盛召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中风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于病程第20天开始进行针灸及康复锻炼;观察组30例,于病程第3d开始进行针灸及康复锻炼,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28/30)与60% (18/3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可有效改善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岳岩岩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应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冠心病的患者随机抽取5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RDW、cTn和CK-MB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LT、PCT和MPV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其多项血液指标与患者病理变化关系密切,如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等,通过对其血液指标检测即可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值得推广.
作者:李振晗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理论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一般护理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加强认知行为干预利于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采用集束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室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并未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另选择2014年1月 ~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发生之间明显较长,股静脉置管率明显较低,锁骨下静脉置管率明显较高,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降低其发生率,延长发生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谭雪芹;王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扩张性合并心力表竭的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扩张性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舒适护理后,对扩张性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显著的改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照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一年四季秋美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字很有神韵,半边是五谷丰登,半边是红红火火.天高云淡,月明风清,金风送爽,鸿雁南翔.白露丹桂飘香时,秋分菊黄蟹正肥.又是一年秋色美,红橙黄绿遍山野.杜甫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今人则“万里赏秋四海游,百年多福乐悠悠”.秋风秋景,秋光秋色,皆赏心悦目;秋水长天,雁字成行能净化身心.中秋、重阳佳节,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吃桂花糕,饮菊花酒.
作者:洪昭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8例,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实验纽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毗格雷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LVEF、E/A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与阿司匹林比较更具优势,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柳国栋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营养风险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的给予患者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7.50%;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女性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对心血管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刘立荣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在小儿心血管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科患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血管科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时,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评价,值得借鉴.
作者:边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好转程度、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有效的全程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控制与恢复意义重大.
作者:杨蕊;高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经过比较后可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婷婷;杜金梅;骆观帼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同时检测患者脂蛋白(a)与胆红素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50例健康体检者及冠心病患者体内胆红素与脂蛋白(a)水平进行检测,对比患者体内胆红素与脂蛋白(a)浓度差异.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8.17±2.09)μmol/L,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的(14.31±3.14)μmol/L,而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为(305±105)mg/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66±7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体内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体内胆红素、脂蛋白(a)水平与冠心病具有重要联系,临床同时检测胆红素、脂蛋白(a)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哈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传统组与他汀组.传统组行常规对症治疗;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观察指标:调脂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脂水平LDL-C、HDL-C、TG、TC的差异.;不良反应.结果 (1)他汀组相比于传统组调脂效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LDL-C、HDL-C、TG、TC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组相比于传统组血脂水平LDL-C、HDL-C、TG、TC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药物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崔浩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合并高血压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降压及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降压及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同时两组患者均配合抗感染、镇痛、补充营养等对症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方法的效果及血压波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的波动情况较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腹穿孔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合并高血压病胃十二指肠患者的效果更为理想,且血压波动情况较小,手术风险低,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检验对临床冠心病诊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纳入研究组,另从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随机选择50名,纳入对照组.统一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指标,并观察不同Gensini积分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血清胆红素含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同积分组患者的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尿酸水平随积分的增加而升高,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则随积分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血清胆红素、尿酸检验可为冠心病病变鉴别及病情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晓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探讨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90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痊愈的患者有36例,疗效显著33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 临床护理在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效优质的临床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配合治疗,而且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患者对康复的信心.有利于提高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的治愈率与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晓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在非心外科手术后诱发冠心病发作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后冠心病发作的原因,并根据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病人在非心脏外科手术后诱发冠心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有老年人身体素质、麻醉因素、手术因素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心肌耗氧量,以至于诱发患者的冠心病发作.结论 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以尽可能降低冠心病发作概率.
作者:魏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析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8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显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于风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肝硬化(脾肾阳虚夹瘀证)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肝胆病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肝福饮及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肝硬化(脾肾阳虚夹瘀证)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吴军;田谧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