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月经卡评分估计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朱虔兮;林侠;张敏;李丹;丁吟秋;高尔生;袁伟

关键词:月经卡评分, 子宫出血, 宫内节育器, 妥塞敏
摘要:目的:评价月经卡评分用于估计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并将之应用于评价妥塞敏预防育龄妇女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妥塞敏全剂量组、半剂量组和安慰剂组,放置统一的IUD,记录月经卡评分,同时用碱性正铁血红蛋白法测定经血量.结果:月经卡评分与碱性正铁血红蛋白法测定结果存在高度相关性(r=0.612, 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以138分作为确定月经过多的合适界值,此时的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76.2%.评价妥塞敏预防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效果时,两法结果类似.结论:月经卡评分可有效估计子宫出血量,判断月经过多.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过程中,控制性超排卵(COH)是一个必要的步骤.但是,控制性超排卵常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是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应用中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重度OHSS的发生率为0.3%~5%,可危及患者生命.然而OHSS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为临床上防治OHSS带来困难.

    作者:范光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32例人工流产学生的避孕相关问题定性调查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学生对性行为和人工流产的态度、性及避孕知识水平、避孕状况及需求.方法:采用定性调查的方法,对32名要求终止妊娠的学生进行个人访谈.结果:调查对象对性及避孕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掌握程度较浅,且存在认识误区.近50%的对象此次妊娠前未采取过避孕措施,避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避孕方法使用不当.所有对象认为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性、避孕及生殖健康等知识宣教.结论:对学生发生性行为、人工流产的现状应予以重视,建议学校给学生提供性及避孕知识教育,使之能从正规渠道获得系统、科学的知识,从而减少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

    作者:李红;计垣;周幸;李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当归益母汤加减治疗子宫出血86例临床观察

    为治疗各种原因子宫出血,本文采用当归益母汤进行治疗,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闫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宫腔镜手术并发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综合征2例分析

    宫腔镜手术以其安全、有效、微创、能够恢复子宫腔正常解剖等优势,成为治疗子宫腔内病变的标准术式[1].但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甚至是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综合征(TURPS)为宫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4%~2.0%[2].由于其发生率较低,临床工作中常被忽视,然而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现将本院发生的2例宫腔镜手术并发TURPS报告如下.

    作者:王利民;古萍;邢爱耘;徐克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宫内节育器合并结石1例

    资料:成某,女,65岁,放置宫内节育器(IUD)20年,绝经10+年,下腹憋胀8年,于2007年4月19日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当时B超示盆腔无异常,IUD位置正常,给予取器未取出.

    作者:王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在LEEP治疗CI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宫颈癌前期病变的一个过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本院通过薄层液基细胞学(TCT)、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行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CIN并与对照组比较,出血明显少、时间短、安全、有效.

    作者:宋素格;朱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痛苦少,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成为异位妊娠手术治疗的第三次突破[1],并成为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案[2].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确诊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几种不同腹腔镜手术术式的临床效果,以期对临床工作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刘笑梅;曹保利;李欣;许瑞清;刘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116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回顾性资料分析

    目的:总结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116例临床资料和TVS图像特征.结果:TVS诊断异位妊娠符合率94.8%,其中包块型94例(81%),胚囊型12例(10.3%), 积液型4例(0.03%),误诊率5.2%.结论:应用TVS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图像依据,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伟;张秀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测定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妊娠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对在正常妊娠(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IF的表达进行组织学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IF均呈现阳性表达,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滋养细胞胞质中,胞核无明显着色.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胎盘组织的染色强度及范围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而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胎盘组织染色范围和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F对维持正常妊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LIF分泌或调控异常,影响了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导致病理妊娠,在胎盘组织中的低表达,参与了子痫前期发病机制.

    作者:刘雪梅;宋海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基层建立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监督管理机制的探讨

    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以满足育龄群众生殖健康需求为目标,改革创新药具管理工作,健全药具管理服务网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但笔者在药具工作调研中发现,基层药具工作因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尚存在药具供需矛盾,发放登记不规范,虚报、瞒报药具计划等现象.为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药具管理工作监督机制十分必要.本文针对我国基层药具工作特点,就药具工作监督管理机制作以下分析,并提出建议.

    作者:洪文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表皮生长因子与胰岛素对小鼠早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胰岛素对小鼠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胚胎植入前发育的影响.方法:小鼠IVF胚胎培养在添加不同浓度的EGF和/或胰岛素-葡萄糖的CZB培养基中,于hCG注射后138h检测囊胚发育率及每个囊胚的细胞数目.结果:培养基中添加0.1ng/ml EGF显著提高了小鼠扩张囊胚的形成率,而囊胚的细胞数目并未增加.EGF与胰岛素-葡萄糖共同添加对小鼠IVF囊胚发育率及囊胚细胞数目并未有显著提高.结论:EGF通过刺激细胞分化,而非细胞增殖方式促进小鼠IVF胚胎的早期发育.而各自佳浓度的EGF与胰岛素共同添加对小鼠早胚并未有协同促进作用.

    作者:白照岱;刘凯;邴鲁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性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1].笔者对其高黄体生成激素(LH)、高雄激素血症患者应用达英-35治疗,观察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红;韩美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12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及预防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继发于剖宫产手术,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0.03%~0.47%[1],近年来发病率升高[2].现将本院1995~2005年收治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海岛妇女人工流产决定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海岛妇女人工流产的决定因素,为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326例在舟山市生殖健康服务机构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决定海岛妇女行人工流产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已流产次数、已生育子女数、婚姻、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结论:妇女的人口学特征、社会因素和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决定海岛妇女人工流产的主要因素.

    作者:龚戬芳;孙幼飞;李燕飞;王晓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宁夏区计划生育护理队伍现状调查

    随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护理指南》等法规的颁布实施,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为加强计划生育护理队伍规范化管理,确保护理服务质量,本文对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25个市(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护理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作者:杨晓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人工流产手术虽安全、有效、简便、快速,但对妇女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故长期以来国内外均致力于药物抗早孕的研究.1971年前列腺素(PG)首先开始应用于抗早孕,7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先后研究中草药配伍15-甲基PGF2α甲酯抗早孕,1977年首次应用甾体药物三烯高诺酮(R 2323)配伍PG抗早孕,继而有丙酸睾酮配伍PG抗早孕,均取得很好效果.80年代米非司酮的问世,使药物抗早孕有了新的进展.我国于1985年合成米非司酮,1993年引入米索前列腺醇,两者联合抗早孕为现今临床药物流产公认的有效措施.但由于药物副作用及术后出血时间延长,临床仍致力于研究各种药物配伍方案,以提高流产成功率和安全性.

    作者:李立梅;刘菊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吉林省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大会

    2007年6月28~29日,吉林省人口计生委召开了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大会,来自各市、州人口计生委主任、科技科科(处)长、各县(市、区)人口计生局局长、省人口计生委各处处长及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新型孕激素-屈螺酮

    做为激素替代治疗药物,人工合成孕激素与雌激素被广泛用于临床.同时,人工合成孕激素也是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按其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可以分为两类:19-去甲睾酮或17α-羟孕酮的衍生物.

    作者:周希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宫颈电热圈环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7年12月术前诊断CIN行LEEP术者136例,自身对照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136例CIN患者LEEP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 46例(33.8%);不符合者90例(66.2%),其中80例(58.8%)LEEP后病理检查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轻,10例(7.4%)程度较重,浸润癌1例.LEEP切缘阳性率6.6%(9/136),手术并发症主要是术后出血,短期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宫颈锥切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阳性患者为复发的高危人群,应严密随访.

    作者:李晨霞;马佳;袁桂兰;章颖;张楠;谢砚卫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月经卡评分估计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月经卡评分用于估计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并将之应用于评价妥塞敏预防育龄妇女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妥塞敏全剂量组、半剂量组和安慰剂组,放置统一的IUD,记录月经卡评分,同时用碱性正铁血红蛋白法测定经血量.结果:月经卡评分与碱性正铁血红蛋白法测定结果存在高度相关性(r=0.612, 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以138分作为确定月经过多的合适界值,此时的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76.2%.评价妥塞敏预防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效果时,两法结果类似.结论:月经卡评分可有效估计子宫出血量,判断月经过多.

    作者:朱虔兮;林侠;张敏;李丹;丁吟秋;高尔生;袁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