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霞
目的:探讨在髋部骨折患者中实施精细化康复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近2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同时随机将患者均分成2组,对照组35例根据常规骨科标准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研究2组的临床施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施护后的临床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各是97.14%和94.29%,相比对照组的80.00%和74.29%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x2=2.539,3.884,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是5.71%,相比对照组的22.86%明显更少,有统计学意义(x2=2.916,P<0.05)。结论:在髋部骨折患者中实施精细化康复护理,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具有理想效果,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分别采用显微镜下外路手术与间接镜下外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2015年3月,经我院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2例(62只眼),随机分为2组。显微镜组33例,在显微镜下行外路手术;间接镜组29例,在间接镜下行外路手术。手术严格遵守各自适应证及操作规范,并发挥必要的操作技巧。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术中技术应用情况,术后复位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术前2组视力比较差异不大(P>0.05)。2组术中环扎带使用差异不明显(P>0.05),显微镜组放液、玻璃体注气明显多于间接镜组(P<0.05),术后2组复位成功、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显微镜外路手术改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与间接镜下外路手术效果无异,临床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以期达到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苏金良;崔国栋;魏秀华;詹立辉;刘春艳;徐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行膀胱全切除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比较2组心理状态与自我效能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自我效能感总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80.40%,并发症总发生率23.5%,显著高于观察组7.8%,差异均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膀胱癌患者有积极影响,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且增强自我效能感,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孙黎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院前影响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 CPR)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院前发生的113例心脏骤停患者,探讨各因素对CPR成功的影响。结果:113例患者抢救成功21例(成功率18.58%),CPR的成功与年龄、既往器质性疾病、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早期除颤、肾上腺素用量有明显关系。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年龄是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CPR开始时间和早期除颤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增殖体肥大X线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增殖体肥大患儿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均予以摄取X线侧位片,测量出鼻咽后壁软组织的厚度,观察A/N比值与鼻咽腔受压程度间的关系。结果:本组70例患儿的鼻咽部的顶后壁软组织皆可见增厚,且呈现半圆形、波浪形或弧形突向于鼻咽腔,厚度范围为1.70cm~2.00cm;A/N比值均超过0.70为0.78~0.92,同时显示出鼻咽腔呈现为不规则状或局限性狭窄,部分呈现为细线状狭窄;重度受压32例,中度受压36例,轻度受压2例。结论:临床可将鼻咽部侧位片作为诊断小儿增殖体肥大的主要检查手段,其对临床手术治疗增殖体肥大而致使的一系列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曲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产科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新民市妇幼保健所2012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给予血常规、血型、凝血4项及肝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测定、心电监测等检查。并给予应用硫酸镁解痉治疗、降压治疗等措施。加强对患者及新生儿情况的监测。结果:全部患者均给予对症处理,并获得有效治疗,未出现患者死亡病例。1例新生儿因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后在儿科治疗中死亡,新生儿死亡率为2.2%。结论:应提高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认识,及时诊断,并给予治疗干预,提高对患者及胎儿的监护,并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可使多数患者获得良好预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魏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期饮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分期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护理前后的综合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溃疡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饮食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溃疡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鸿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2月~2012年12月对56例,73足跟骨骨折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总结。结果:其中53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骨折均愈合,无感染,按Marryland评分评价,优33足,良29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88.57%。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吴迪;赵殿鹏;高巍;赵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纳入结肠癌患者98例,随机均分成2组,腹腔镜组(n=49)应用腹腔镜子行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开腹组(n=49),应用传统的开腹切除术治疗结肠癌。2组结肠癌患者一般临床状况比较无差异,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率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清除清除淋巴数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2%,明显低于开腹组的发生率18.4%,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腹腔镜下行剔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小,创伤小,患者的疼痛小,并发症少等明显的疗效。
作者:魏晰麟;周忠笑;张健;边刚;李金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米氮平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脑梗死后抑郁的91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以米氮平治疗,对照组予以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HAMD、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周后治疗组HAMD、NIHSS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米氮平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万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来源于本院在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56例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均予以糖尿病专科护理,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具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工作,观察护理效果,且和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以及自我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明显提高,同时对糖尿病方面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比例也明显增加,自我监测和管控能力明显提高,护理前后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予以糖尿病专科护理,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合理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加深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使其自觉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操作,继而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讨论颅内压监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过后进行护理临床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护理的内容和实际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所有40例患者在手术过后均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及颅内压护理,治疗效果良好,高于预期。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过后行颅内压监护,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胸外伤诊治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100例胸外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50例)和传统开胸组(50例),2组分别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结果:2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外伤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时间、术后当天引流量、术后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低于传统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外伤比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王俊峰;代雨;付玉东;吉红波;侯波;阚强波;李明学;曹峻;贾国华;黄若山;赵章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结果:2组切口感染、脱位、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行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雪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交通伤致血气胸伴休克患者正确有效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交通伤致血气胸伴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急救措施、护理方法、抢救结果等,将所得资料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对60例交通伤致血气胸伴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知,96.67%均接受相应外科手术治疗,住院时间9~62天,平均住院时间27.61±3.51天,其中抢救成功率(88.33%)与死亡率(11.6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可显著提高交通伤致血气胸伴休克患者抢救护理效果,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崔素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6例36眼,于患眼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mL,药物注射1周后行Ahmed 青光眼阀植入术,术后及时予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病人的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治疗前后眼压的变化情况、视力的变化情况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注射雷珠单抗2~7天后,32眼的新生血管全部消退,仅有4眼有少许血管残留。注射雷珠单抗前患者的眼压48.6±9.4 mmHg,注射雷珠单抗1周后患者的眼压47.7±11.4 mmHg,注射雷珠单抗前后患者的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眼压分别为8.6±2.4 mmHg、11.6±3.4 mmHg、14.4±5.0 mmHg、12.1±3.3mmHg,与注射雷珠单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有16例患者的视力得到提高,其余20例患者的视力无明显变化。结论: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应用小剂量雌激素对绝经期后出现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疾病的女性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绝经期后出现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疾病的女性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抗生素类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抗生素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雌激素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泌尿系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尿常规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泌尿系感染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绝经后泌尿系感染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剂量雌激素对绝经期后出现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疾病的女性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的方法。方法: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联合治疗。结果:通过西医治疗后加用中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加用中药后,鼻窦炎患者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
作者:于洋;印明娜;辛玉芬;曲灵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输卵管妊娠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为例,使用仪器为PHLIP IU22及GE viv-id4彩色超声诊断仪,分别用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后,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80例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相对比,诊断符合率为92.5%,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相对比,诊断符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的准确率要优于经腹部超声,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安全并便于实行,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田雅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泌尿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6%vs 88.1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7.12±3.07天vs 9.79±3.29天)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膀胱冲洗时间(16.27±4.14分钟vs19.79±4.08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膀胱冲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初淑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