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护理对在小儿脑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赵南;姜雅玲;姜淑芝;李凤兰;衣洪天;曲亚杰

关键词:小儿脑瘫, 干预, 康复护理,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大庆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3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并行常规护理等,对34例观察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6.5%,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脑瘫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患儿的临床疗效有改善作用,应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68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要稍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是结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玉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2009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老年PTMC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总结了PTMC手术治疗结果,并探讨分析了术后病理结果和远期疗效.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肿瘤直径≥0.5cm者,共24例(60.0%,24/40),肿瘤直径<0.5cm者,共16例(40.0%,16/40),两者例数比较p<0.05;单发病灶者33例(82.50%,33/40),多发病灶7例(17.50%,7/40),多发灶与单发灶例数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肿瘤有包膜者8例(20.0%,8/40),无包膜者32例(80.0%,33/40),有包膜与无包膜例数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9例行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4例属于预防性清扫,淋巴结阴性,5例为治疗性清扫,淋巴结阳性.术后1年复查:患者复发率为10.0%(4/10),患者按照TNM分期,均确定为I期病例,再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本组未出现PTMC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老年PTMC患者,肿瘤直径多超过0.5 cm,且瘤体多无包膜,单发病灶较为多见,术后患者复发率较高,以淋巴转移多见.

    作者:王福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观察2种介入方法(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和部分性脾栓塞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的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实施2种介入方法联合治疗,即为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和部分性脾栓塞术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1年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再出血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后的6个月、12个月的肝功能、白细胞和血小板改变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有效共46例,有效率为92.0%;本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出血发生共6例,再出血发生率为12.0%.本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介入方法(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和部分性脾栓塞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仝建平;李明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慢性腰腿疼痛、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理念也随之不断发展,治疗方案也日益改进. 目前对其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而中医和西医在2种治疗方案中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二者各成一体又相互促进补充,本文将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赖鹏宇;关永林;孙乐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仅吻合1条指动脉的指尖再植病人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只吻合1条指动脉的指尖再植病人术后护理方法.方法:84例98指指尖再植病人,进行术后基础护理、血运观察,血管危象时行小切口或甲床创面放血,皮下注射肝素钠,对症治疗和加强健康宣教.结果:本组84例98指再植术后成活率91%.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指尖再植成活率,促进再植术后的康复,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石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病患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本次探讨舒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病患中的应用体会,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减低患者痛苦.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2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可以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培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下方区域的骨折,又称转子间骨折.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好发于身体衰弱的高龄老年人群,患者的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患者大5~6 岁. 女性多于男性.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跌倒和骨质疏松.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990年全世界髋部骨折约170 万例,2050 年达到630万例/年,老年粗隆间骨折发生在发病率占髋部骨折的45 .26%,占所有骨折的3% ~4%. 老年粗隆间骨折多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造血系统等内科疾病且年龄较大,各脏器功能代偿能力有限,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差,手术风险较高,尤其是不稳定的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率高.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并制动,不仅引起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的并发症,还可加重原有的基础疾病,危机患者的生命.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对老年患者本身都是具有一定风险的选择.近40 年来,虽然外科手术和麻醉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粗隆间骨折的死亡率并没有显著的变化[1]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需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在现代医学领域仍然是个挑战.

    作者:安志军;吕松岑;史立强;王晓岩;孙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急性腹泻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分为观察组39例以及对照组39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3%(36/39);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9.2%(27/39),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腹泻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使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患儿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立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进行临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手术指标.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同时其也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淑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Ⅱ型糖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实验1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0~10.0%,实验2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0.0%,选取正常血糖水平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4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的水平.结果:实验组、实验1组、实验2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实验组、实验1组2组之间的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P<0.05).4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不可比性(P>0.05).结论:严格控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延缓糖尿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出现及其发展.

    作者:翟东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肿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2月~2014年2月早期肾肿瘤患者68例,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保留肾单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将2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术中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肾脏热缺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复发率相比较: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方法应用于早期肾肿瘤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对机体创伤程度轻、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泽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早期妊娠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早期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24例行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例,2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专科护理,评价2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3.5±2.6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9.3±2.8天;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早期妊娠患者,制定系统的临床护理方案,明确剖宫产术后护理路径,开展专科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透光旋切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透光旋切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3例(48条患肢),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2例(24条患肢),采用透光旋切术治疗,对照组21例(24条患肢),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方式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3.3401,P=0.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光旋切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张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3种疗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3种疗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8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A、B、C3组,A组患儿61例,B组患儿61例,C组患儿60例.A组患儿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儿采取桡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C组患儿采取双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3组患儿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与合并症发生几率,总结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佳疗法.结果:3组患儿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合并早期筋膜室综合征及肘内翻的几率较低,3组患儿的合并症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疗法均能保证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愈合良好,但双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法能够有效预防患儿出现肘内翻与筋膜室综合征等合并症.

    作者:叶洪战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非搏动灌注相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鲁氏四联症治疗的32例患儿,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2组,每组孕妇16例.对照组采用非搏动灌注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治疗方式,比较2种治疗方式对患儿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治疗方式对儿童体外循环的搏动灌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搏动灌注对血液破坏的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方式可以在儿童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顺利实施,可以有效减少炎性因子的浓度,维持微循环的良好状态以及身体器官的功能.

    作者:丁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60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到长春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针刺取天枢、大肠俞、足三里、支沟等穴,耳穴贴压取大肠、直肠、便秘点、交感、皮质下等;对照组给予口服麻仁润肠丸.10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景明;苑程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肿瘤标记物CA199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检验意义

    目的:分析CA199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因此得出临床检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患者CA199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指数(BMI)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CA199、BMI、HbA1c、FBG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1.3±2.2、23.29±2.9、14.21±1.92、15.13±3.4;对照组中分别为14.9±2.6、22.31±3.7、9.21±1.96、10.34±3.5.CA199随着年龄的升高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CA199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高表达,在糖尿病患者中较健康组明显高表达.合理的检验对临床提供排除CA199假阳性的临床依据.

    作者:赵永军;包·巴音其其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观察探析

    目的:探析老年患者临床口腔修复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老年口腔修复的患者39例,总结性分析口腔修复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活动义齿修复28例,牙齿缺失平均为7.5颗,其中颌合关系修复15例,食物嵌塞7例,31例有义齿.颌合关系修复治疗有效率为93.33%,食物嵌塞治疗有效率为85.71%,义齿修复治疗有效率为96.7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在实施口腔修复治疗时,除修复活动义齿外,应积极处理食物嵌塞、修复牙颌、治疗牙周病.

    作者:谭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究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中护理干预的要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过程中,添加综合护理干预不但可以降低患者危险情况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符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分析

    目的:深入探讨并分析关于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到我院门诊就诊的500例疑似阴道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分泌物病原体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0例疑似阴道炎症妇女,检出含有病原体的标本共计378例,占检查总人数的75.60%;其中淋球菌感染28例(7.41%),滴虫感染30例(7.94%),衣原体感染52例(13.76%),细菌性阴道炎76例(20.11%),支原体感染80例(21.16%),真菌感染112例(29.63%).结论:真菌感染是阴道炎主要的发病原因,该疾病多见于31~40岁人群.

    作者:吕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