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酶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的临床随访

薛成

关键词:激酶, 苯那普利, IgA肾病, 随访
摘要:目的:探讨激酶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的临床随访. 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IgA肾病患者110例,根据就诊序号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5例给予激酶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其中对照组55例给予苯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 结果:经6个疗效治疗,观察组优19例,良29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87. 27%;对照组优4例,良32例,中10例,差9例,优良率为65. 45%,观察组在优良率上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优势,(x2 =18. 21,P<0. 05),有统计学意义. 经随访1年,观察组优良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6. 25%,对照组优良患者复发9例,复发率25%,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x2 =33. 21,P<0. 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激酶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经临床随访发现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应用体会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本文以CVVH治疗模式为例,详细阐述了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从开机准备、管路预冲和测试以及进入治疗状态的全部过程,对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的功能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以方面广大医务工作者能更好的使用该系统.

    作者:田忠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思考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内科临床诊断及处理急性腹痛的措施及效果. 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就诊治疗的74例急性腹痛患儿,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相关实验检查得以确诊,同时给予饮食治疗、控制感染、及时补液等针对性的处理. 结果:本组74例患儿中,治愈者65例,有效者7例,总有效率约为97. 30%;2例患儿疑似肠套叠,转入外科进行治疗. 结论:针对小儿急性腹痛的症状表现、疾病史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正确诊断,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治疗,能明显缓解患儿的腹痛,提高患儿的预后质量.

    作者:孙一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探讨28例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病理特征以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28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全部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并对分析的数据及进行整理. 结果:早期胃癌患者男女比例为2:1;中老年患者多于青年患者,其中中老年人以化腺癌为主,青年人以低分化腺癌为主. 结论:对早期胃癌患者应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的对胃癌的认识以及防范意识. 其中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差和肿瘤侵及黏膜.

    作者:张新阁;王小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相关特征的关系评价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鉴定血糖的控制情况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入选本研究的患者资料共76例,均确诊2型糖尿病.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76例入选患者中,分成2组,一组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共42例;另一组为非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共34例.对2组患者的家族史、体重指数(BMI)、3天连续7次检测的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2组比较发现,患者病程、年龄、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血糖波动值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发现血糖的波动值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餐后2小时血糖、年龄等均有一定关系,但血糖波动值关系紧密,通过减少波动值可以保护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商艳芬;孙淑杰;张礼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36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喘憋性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66例小儿喘憋性肺炎病例,均为我院儿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随机分组,就加用常规雾化(对照组,n=30)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n=36)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憋性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对保障患儿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研究参麦注射液与临床6种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与临床6种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参麦注射液同维生素C、果糖注射液、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及氨茶碱注射液等临床常见药物配伍,分别于配伍后0小时(T0)、2小时(T1)、4小时(T2)、6小时(T3)等4个时间点检测并记录其PH值及不溶性微粒水平差异.结果:⑴除维生素C注射液及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2种药物与参麦注射液配伍后,T0-T3时段内PH大值同PH小值差超过0.2外,其余4种药物各监测时段PH值均无明显变化;⑵所有药物在同参脉注射液配伍后,T0-T3各时段内每1ml含10μm以上微粒均低于25粒,含25μm以上微粒均低于3粒.结论:参脉注射液同多种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稳定性理想,安全可靠,但用药时仍需严格遵循其使用说明书,在药剂师指导下用药.

    作者:郝爱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8月~2014年10月期间诊治的168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尿液标本检查,同时对检查的病菌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共计有165名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术后感染率为9.80%,其中有60例尿路感染,占总数的36.36%;共计培养出60株,检出率高的为大肠埃希菌,共计30株,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糖球菌等等;绝大部分病原菌均存在耐药性,其中,产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43.33%,分析其耐药情况发现,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为63.33%,肺炎克雷伯菌对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为70.0%,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则达到了100%.结论:妇产科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以上病菌存在着严重的耐药性,需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耐药性.

    作者:温德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晚期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强直或僵直畸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目的:研究和观察晚期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强直或僵直畸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晚期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强直或僵直畸形并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50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将治疗前的平均膝评分、平均活动度评分和平均功能评分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平均膝评分、平均活动度评分和平均功能评分作为观察组. 结果:观察组的平均膝评分、平均活动度评分和平均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 结论:在晚期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强直或僵直畸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膝盖的功能,改善膝盖的屈伸活动范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永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自拟止痛消肿散治疗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止痛消肿散治疗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鲅鱼圈开发区同济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2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止痛消肿散外敷,经过2个疗程(15天)的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7/9),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1%(31/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止痛消肿散对骨折术后疼痛肿胀效果显著,且经济方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厚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40例,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在对2组患者施以治疗时,均使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 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 05). 结论: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施以常规治疗的过程中,加施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用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改善心功能,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崔修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氯沙坦治疗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氯沙坦应用于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收治的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并进行分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采用氯沙坦治疗. 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血压、血清、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及总有效率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为127. 36 ± 10. 23mmHg;血清为362 ± 51;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 85 ± 0. 31g/d;总有效率为91. 67%,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氯沙坦治疗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患者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孙婷丽;杜娟;杨军;王锐艳;张洪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

    目的: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栓塞术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消化道出血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急诊予以动脉血管造影术,部分患者行栓塞和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24例患者中有直接征象的有4例,间接征象的有17例,造影未出现明显异常的3例,外科手术后出血的4例均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100%,非手术出血的20例患者,造影剂阳性为5例,阳性率为25%,均为小肠病变. 24例患者中,予以血管栓塞的20例,在手术结束后无出血的有17例,总有效率为85%,栓塞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4例仅行动脉造影后直接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经病理诊断有3例为小肠肿瘤,1例为吻合口残端瘘. 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栓塞术具有安全、迅速的特点,在临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国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腹股沟疝的同期手术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腹股沟疝的同期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32例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的患者实施同期手术,并通过加强并改进术后护理方法,有效的促进患者恢复.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获得成功并痊愈出院.结论:对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的患者进行同期手术切实可行,加强术后护理,尤其注重术后护理健康指导,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浩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方法在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方法对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诊断,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以及诊断错误率. 结果:2组患者均有检出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但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 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对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对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诊断,降低诊断过程中的错误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检测中应用超声新技术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衰( CHF)心脏同步检测应用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行CRT植入CHF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宽QRS波群组30例、窄QRS波群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 结果:CHF2组LVEDD、Ts-SD-12、SPWMD、Tm sv 16-SD%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CHF2组各超声检测指标术后水平均优于术前(P<0. 05). 结论:超声新技术筛选CHF患者可有效加强CRT临床疗效,且左室不同步的窄QRS群波患者也可经CRT获益.

    作者:杨来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MSCT对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SCT对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患者共5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MSCT影像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探究MSCT的临床诊断价值. 结果:手术证实59例患者均是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MSCT术前诊断结果为54例患者为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提示其余5例患者可能为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诊断确诊率为91. 53%;临床术中所示和术前经MSCT诊断结果几乎一致. 结论:对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患者进行MSCT术前诊断,可以获取高质量影像,且具有较高确诊率,存在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洪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慢性心力衰竭病因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64 排螺旋 CT冠状动脉成像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诊断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分为冠心病组( 64例患者)与扩张型心肌病组(36例患者),均应用64 排螺旋 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的狭窄程度明显轻于冠心病组,差异P<0. 05有统计学意义. 64 排螺旋 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约为90. 63%(58/64)、扩张型心肌病的符合率约为86. 11%(31/36). 结论:64 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疑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对明确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瑞琴;岳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分析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 年6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手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分析全部妇科疾病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得出,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中疾病的治疗中效果良好,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疼痛轻,创伤小,操作过程简单.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效果显著. 可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治愈率是妇产科手术的首选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兰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306例内镜下大肠腺瘤切除术老年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高频电切电凝切除大肠腺瘤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06例在年内镜下高频电切电凝切除大肠腺瘤老年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06例老年患者均成功进行大肠腺瘤摘除,均无早发或迟发性肠道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内镜下高频电切电凝切除大肠腺瘤术老年患者做好术前评估、肠道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强调饮食和休息的重要性、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大肠腺瘤切除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清华;王玉民;冯丽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5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52例临床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将这10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中西医药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采取甲状腺全切术方法,2 组患者就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2 组患者均有效果,3个月后进行治疗效果调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明显要高(P<0. 05),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临床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效果突出,并发症少,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冬波;姜保成;郝春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