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和治疗

李雅俊;金凤玲;郝力;刘会妍;董微

关键词:卵巢过度刺激, 护理工作, 促排卵药物, 月经紊乱, 经济负担, 患者, 无排卵, 应用, 心痛, 临床, 课题
摘要:对无排卵型月经紊乱的患者,临床上应用促排卵药物可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以下简称OHSS),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即如何做好OHSS的护理.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使用NCI-Ⅰ型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108例体会

    近年来,慢性盆腔炎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临床通常将含有灭菌、消炎、松解结缔组织的药物注入子宫腔和输卵管内,使局部消炎、组织软化[2],盆腔环境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站于2001年10月开始使用北京升物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NCI-Ⅰ型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开展慢性盆腔炎诊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金禄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多功能红外光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86例临床研究

    自1999年以来,我所采用多功能红外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贾建东;张庆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加快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与发展步伐

    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肩负着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的繁重任务.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开展优质服务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保障.进一步明确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有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与发展问题做简要论述.

    作者:王博识;冉桂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盆腔疼痛与宫内节育器

    笔者在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时发现受术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疼痛,经观察和总结分析,本文提出放置IUD引起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供同道参考.

    作者:吕淑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成功抢救宫颈妊娠致大出血分析

    资料:患者28岁,女,G2P0.妊娠3+个月引产后,阴道淋漓不断出血20天,于2000年10月26日入院.末次月经2000年7月1日,孕3+个月在当地医院行雷夫奴尔引产.患者既往月经正常.

    作者:齐菊荣;黄绍菊;张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大通县实施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成效显著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全国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拔高,年平均气温5.1度,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灾害频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县总面积3 090平方公里,共有13个乡、9个镇,299个村(居)委,总人口426 417人,共有汉、回、土、藏等2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4.4%,人口密度138.5人/平方公里;已婚育龄妇女9.6万人;总耕地面积79.7万亩,人均耕地2.35亩;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1 884.89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 5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676.1元.

    作者:张秀萍;马有明;何香兰;荣增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绝育术致输卵管炎性囊肿21例分析

    输卵管结扎术简便、易行,但若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常会引起并发症,给受术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本文收集1998年6月~2002年6月期间,绝育术致输卵管炎性囊肿21例开腹确诊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如下.

    作者:魏双;王亚芹;齐翠红;田秀颖;苑中甫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IUD 100例临床观察

    我院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室于2001年2月~2001年12月对100例人工流产术后自愿即时放置吉妮IUD者进行观察,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羊水过少71例临床讨论

    羊水过少是产科并发症之一,它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因此,及时发现处理羊水过少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儿质量有很大意义.现将本院1998年2月~2000年11月羊水过少的71例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胡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优生咨询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DMD)是一种致死性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该病发病率高,占活产男婴的1/3 500~4 000,群体中携带本病基因的频率为1/2 300.临床特征是机体多部位骨骼肌进行性无力、萎缩,腓肠肌假性肥大.幼儿期即可发病,病程进展快,多在20岁左右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开展优生咨询,进行女性携带者的检出和产前诊断是预防DMD患儿发生的关键.现将DMD的优生咨询作一介绍.

    作者:高锦声;张振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腹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意外的探讨

    女性绝育术国内目前主要有经腹、经阴道两种术式,经腹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进展较快.无论从切口长度、手术方式、取管方法和手术需时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降低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但是,由于手术者业务水平、责任心等多方面的原因,手术意外时有发生.意外情况如能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完全可以化险为夷.本文就经腹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意外进行探讨.

    作者:丁红武;储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抗早孕时蜕膜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mRNA和蛋白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蜕膜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PA、PAI)变化,探讨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机理.方法:45例早孕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正常蜕膜组、米非司酮组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发色底物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3组蜕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米非司酮米索组和米非司酮组tPA活性分别为46.91±20.74 IU/mg protein和64.25±36.81 IU/mg protein,低于正常蜕膜组(P<0.05);tPAmRNA水平以米非司酮米索组高(1.43 0.39,P<0.05),而另两组间无差异(P>0.05);PAI-1mRNA和蛋白水平3组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经转录后途径降低人早孕子宫蜕膜tPA活性,可能影响蜕膜剥落、血管再生、内膜复修而致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过长.

    作者:黄丽丽;石一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B超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B超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已有陆续报道[1~4].本文着重探讨影响胎儿唇腭裂超声诊断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于茂新;王文杰;蒋建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常德市57台自动售套机运行情况分析

    常德市计生委2001年在武陵区设置了57台避孕套自动售套机(以下简称售套机),2001年11月14日~2002年2月15日运行3个月,情况良好,这种获取避孕药具的新途径正逐渐被广大育龄群众所接受.

    作者:车立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未婚青少年性行为及避孕服务的可获得性

    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2001年9月在长春市区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15~24岁的青少年和未婚青年,共1 253名,其中男632名,女621名.本文对研究对象的避孕药具使用及服务可获得性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15.9%的青少年有过婚前性行为,在这些人中,48.2%的青少年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了避孕方法,其中29.9%的人使用避孕套.药店是他们获得避孕方法的主要渠道,36.8%的青少年在药店获得避孕方法,22.4%从朋友那里获得避孕方法.青少年认为在寻求避孕方法过程中,服务提供者的不友好态度、咨询和服务缺乏保密性是他们遇到的主要障碍.研究建议政府应重视青少年的生殖保健服务需求,以使青少年容易获得相关的生殖健康服务,更好地保护他们避免非意愿妊娠和免受STDs和AIDS感染.

    作者:张立英;沈永华;周连福;由家惠;孔璐;赵进顺;刘云嵘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阴道超声在不孕症诊治中对卵泡监测的应用

    在不孕症患者中,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开展,临床医师需要及时了解卵泡、内膜生长发育的情况,以便预测排卵日期.本所应用阴道超声,对不孕症患者做系列监测和跟踪观察,与临床结合,掌握佳时机,使人工授精技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回顾2000年在本所行不孕症(AID)治疗的患者156例,利用阴道超声对卵泡期卵泡跟踪观察,结合临床,宫颈评分(I璐ler法)>8分时,行AID术,每日一次至排卵.总结如下.

    作者:苏萍;张晗;高玲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6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的临床分析

    对1989~2000年本院收治的6例宫内节育器(IUD)异位进行回顾性分析,除1例术中及时发现处理,另5例延误诊治,给育龄妇女带来极大痛苦.现分析如下.

    作者:薛芳琴;孟洁;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开展RTI干预工程要发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作用

    巴彦县隶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管辖,是有64万人口的半山区农业人口大县.1998年以来,我们开展了生殖保健三大工程.在实施生殖道感染(RTI)干预工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的作用,使该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果.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吉妮IN与TCu220C IUDs的临床观察

    宫内节育器(IUD)是安全、有效、方便的节育措施,但长期以来,由于带器妊娠、脱落、出血、疼痛等原因影响了IUD的可接受性,科研人员不断进行许多研究和改进.本文观察新型IUD-吉妮IN的避孕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情况,并与TCu220C IUD进行比较.

    作者:张羽;杨爱君;马瑞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诸城市1992~2001年避孕套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避孕套使用情况对降低性病、艾滋病发生所起的作用,探索提高避孕套现用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中,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对避孕套能实现生殖健康双重目的避孕方法的宣传.通过免费发放和市场营销及时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避孕套,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结果:近10年来数字表明,城镇避孕套现用率由1991年的10.6%上升到2001年的23.6%,乡村由1991年的2.9%上升到2001年的6.5%,性病发生率上升趋势减缓.结论:避孕套现用率的提高与生殖保健意识的提高,农村地区城市化趋势与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未婚青年的性观念开放等因素有关.提高避孕套现用率,是降低性病、艾滋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寇秀花;丁树奇;曲著勇;王清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