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后2种拔针方法效果比较观察

李爽

关键词:静脉输液, 拔针方法, 效果, 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2种拔针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4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输液结束拔针时采用传统方法和拉拔压法拔针来评价2组患者发生皮下淤血现象和舒适的情况.结果:实验组70例患者无淤血和疼痛现象发生,所有人员无不舒适感觉.2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拔压法拔针方法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淤血和出血现象发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窒息缺氧程度与血清胆红素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在新生儿窒息缺氧程度中的变化;方法:对34例新生儿窒息缺氧不同程度患儿极期血清胆红素与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缺氧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与窒息缺氧程度有关,但结合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未结合红素水平与窒息缺氧程度呈负相关,可作为抗氧化剂被大量消耗.

    作者:周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康复新液治疗10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体会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溃疡率居口腔黏膜病之首,各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约每5人中就有1人至少发生过1次溃疡,溃疡发作轻者数月1次,重者连续发作,此起彼伏,无间歇期,妨碍饮食及言语,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1],因此使溃疡迅速愈合以解除病人痛苦称为发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吴欣欣;苏红;王军利;郭婕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外伤昏迷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目的:探讨脑外伤昏迷患者呼吸道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效地呼吸道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道畅通、加强呼吸道湿化、正确吸痰的护理及呼吸机的正确应用等.结果:42例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和良好护理,治愈38例,治愈率90.48%;死亡4例,死亡率9.52%.结论:加强呼吸道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廷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7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肝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119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6例,治疗组78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口服100mg/d,连用18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100mg/d的基础上,前6个月,联合苦参素胶囊口服0.2g/次,3次/d.于治疗第6个月、12个月、18个月,比较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YMDD变异率.结果:治疗第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组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优于对照组(P<0.05);HBV-YMDD变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能够显著提高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降低HBV-YMDD变异发生率,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甄增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与MRI 在颈椎外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及磁共振成像(MRI)在颈椎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颈椎外伤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对比分析MSCT及MRI在颈椎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颈椎脱位、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及椎旁软组织损伤等方面的诊断效果.结果:单用MSCT三维重建方法及联合MRI方法对颈椎椎体骨折、附件骨折及颈椎脱位的诊断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用MRI方法(P<0.05),而单用MRI方法及联合2种方法对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及椎旁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用MSCT三维重建方法(P<0.01).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MRI对颈椎外伤患者进行联合诊断,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术式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损伤程度为Ⅰ~Ⅲ级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脾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all和Scheele分级为Ⅰ~Ⅲ级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给予脾动静脉联合结扎术治疗,可达到有效止血和保脾2个目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王日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3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等离子髓核成型术治疗颈性眩晕患者36例,年龄35~62岁,平均45.6岁.使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刀对病变颈椎间盘进行髓核成型术,术后观察颈性眩晕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后眩晕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中术后无颈部血管、气管、食管、神经根和脊髓损伤,无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安全、有效,只要严格掌握适应征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丛然;隋福革;周继辉;何晓峰;刘志强;邵林;崔斌;张凌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妇按入院号的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100例将健康教育路径引入到临床护理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产妇及其家属给予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产妇中的实施可使产妇在短时间内掌握健康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代玲;罗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循序减压弹力袜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随着20年来,血管外科作为一门迅速发展起来的独立学科,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循序减压弹力袜大量临床应用,其使用方法和护理也得到了护理人员及患者的重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董瑞兰;吴芬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

    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多系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年轻人多;老年患者因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机体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率均低,生理储备能力下降;肝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血浆蛋白合成利用率降低,常伴低蛋白血症、贫血、组织水肿,这不仅降低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还直接影响手术后组织愈合,使手术后并发症增多[1],易致假体脱位、髋关节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加上长时间卧床,骨折疼痛使患者床上活动减少,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这些因素的管理与控制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好坏和患者的术后康复.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对施行THR的52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均达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告如下.

    作者:庄妹;周花仙;张鲜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坦索罗辛对4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普鲁本辛片组)和治疗组(坦索罗辛组),对比2组患者2周后肾绞痛发生率、结石排净率、平均排石时间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肾绞痛发生率、结石排净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0.05;平均排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具有口服方便、肾绞痛发生率低、结石排净率高、平均排石时间短和药物不良反应低等优势.

    作者:罗守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剖腹产术后的护理体会

    剖腹产的产妇,由于待产时精力和体力的大量消耗,加之术中不同程度的失液和失血,术后禁食,致体力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产妇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师瑞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仿AO锁骨钩钢板对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11年4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术中不修补喙锁韧带.平均年龄35.5岁,随访时间12~2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术后X线评估复位率达100%,无再脱位,患者肩关节在术后3周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100%.结论:应用国产仿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III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手术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张执;王福贵;范圣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作用.方法:对双侧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吞咽、训练干预及护理.结果:吞咽困难患者96例中,49例正常进食,35例缓慢进食,12例呛咳明显减轻.结论:正确有效的康复,可有益于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

    作者:倪红;马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压疮预防和治疗的影响——以35例患者样本为例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引起压疮基本、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力而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病,它大多是由于其他原发病未能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皮肤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疾病的康复时间,严重时还会因继发感染而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加强压疮的治疗和护理.2009年12月~2011年3月,我院对病人压疮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疗效,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魏晓侠;杨金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民营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做法与成效

    目的:探讨民营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做法与成效;方法:通过对文件精神的解读,增加人力资源配置,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实行弹性排班,修订绩效考核方案,减少护士的非护理劳动,进一步优化护理服务;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大大提高了患者、医生、护士、社会的满意度;结论:民营医院因其体制灵活,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提升了医院护理质量,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许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引发酒精戒断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酒精戒断综合征为酒精依赖患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时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紊乱,以再次饮酒可使症状迅速缓解为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中毒后,不能饮酒导致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2007~2011年在我科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中,4例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35例

    目的: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对于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到本院骨科就治的70例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治疗组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70例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3年的随访,治疗组35例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关节愈合平均7.12±1.3个月;对照组患者中,31例患者切口为Ⅰ期愈合,4例患者切口为Ⅱ期愈合,关节愈合平均8.24±1.7个月;2组患者关节愈合时间比较,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ASES评分系统对患者肩关节恢复功能进行评分,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88.57%,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5.71%,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吴太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1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通过肌注甲氨蝶呤、口服米非司酮和加减具有杀胚消癓作用的宫外孕Ⅱ号,定期检测血中β-HCG的变化情况和盆腔包块消失情况.包块消失,血β-HCG正常后4~6个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观察输卵管复通情况.结果: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86.7%,输卵管复通率93.3%.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肯定,对有生育要求的育龄妇女,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应首选保守治疗.

    作者:王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麦角林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麦角林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血管性痴呆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照组患者给尼麦角林10mg口服,每天3次,连续应用6个月.观察组给予尼麦角林10mg口服,每天3次,同时给予银杏叶提取物80mg口服,每天3次,连续应用6个月.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对脑血流有改善作用药物、改善脑代谢药物.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痴呆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长谷川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麦角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状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杨柳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