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鲁卡因+盐酸肾上腺素结膜下注射治疗电光性眼炎

陈永霞

关键词:普鲁卡因, 盐酸肾上腺素, 结膜下, 注射治疗, 电光性眼炎, 疗效确切, 眼科, 辐射
摘要:电光性眼炎是眼科常见的一种辐射伤,我科自1999年用普鲁卡因+盐酸肾上腺素结膜下注射治疗电光性眼炎,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部创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胸部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作用于胸部而引起的胸部损伤.轻者只有胸壁软组织挫伤或单纯肋骨骨折,重者多伴有胸腔内器官或血管损伤.此种情况一旦发生,则需紧急处理.否则极易引起呼吸困难、缺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而呼吸道的护理在胸部创伤病人中尤为重要,是胸部创伤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我院自1997年7月~2007年7月,共收治胸部外伤26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乳腺肿块中的应用及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在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显像技术对51例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通过二维声像图特点,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结合临床病史,做出超声诊断,并与红外线扫描结果相比较,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熙.结果:高频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检出率为100%,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为92.1%.是诊断乳腺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杨淑贤;杨丽华;季秀玲;闫红梅;方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2003年5月1日~2003年8月1日住院产妇210例作为对照组,选自2004年9月1日~2004年12月1日住院产妇230例作为实验组.对实验组在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基础上,将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孕产期、哺乳期包括产前实行标准健康教育,产后母婴同室,提供协同式指导,出院后电话追踪或定期随访.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母乳喂养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整体护理模式基础上系统、有序、连贯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质量.

    作者:姜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3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3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血糖监测、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结果:3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经过精心的护理无并发症的发生,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结论:重视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瑞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对策

    1855年德国医生Neuber大胆引进一个新概念--感染控制,至今仍是我们医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是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而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的重中之重.手术室是高危科室,它负担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任务.其工作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

    作者:郑书兰;陈秀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术后治疗临床分析

    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妇女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癌有密切关系.我们可以说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因此它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随着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对宫颈疾病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高频电波刀的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子宫颈病变的疗效令人满意,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而术后治疗对宫颈愈合,机能恢复尤为重要.

    作者:杨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目的:经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方法:对下颈椎骨折28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早期发生食道瘘1例2月后死于肺部并发症,其余27例中有24例,获3个月~24个月的随访,无钢板、螺钉断裂或松动,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颈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无丢失,植骨于3月左右获骨性愈合.神经功能有5例无恢复,其余病例至少有1级-3级以上的恢复或改善.结论:经前路手术减压彻底、不易发生脊髓医源性损伤,脊髓功能恢复好、植骨愈合快,后期脊柱稳定性可靠,钛板可达到固定时段的即刻稳定,是一种成熟有效和简单可行的术式.

    作者:周道政;李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398例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398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探讨该手术的佳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复习我院398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病例及随访资料,采用X2,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统计分析瓣膜置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方法、瓣膜病变情况等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前、术后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监护时阃、转流时间、阻断时间和三尖瓣返流程度七项指标有意义(p<0.05),其中前四项指标为保护因素(OR<1),后3项为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合理应用手术保护因素可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疗效.

    作者:陈鹏飞;韩振;蒋树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析自发性气胸排气治疗病人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1].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是目前国内外内科治疗自发性气胸常用而有效的方法[2],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是有效促进肺复张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小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外端骨折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Ⅱ型锁骨外端骨折21例.结果:21例病人中,根据侯春林等评定方法评定,优19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5.2%.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Ⅱ型骨折,手术操作较简单,田定牢固,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相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龄尿毒症患者间歇性血液透析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间歇性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5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间歇性血液透析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对血液透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结果: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的改善症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从而提高了生存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周到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高龄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罗清平;徐彦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予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肿瘤患者化学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姜金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颈阻滞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辅助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增强麻醉效果及减少丙泊酚用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2007年1月~2007年11月行人工流产术患者200例,年龄在19岁~40岁之间,体重48kg-70kg,停经时间48天~55天,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无人工流产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宫颈阻滞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观察其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手术操作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苏醒时间.结果,麻醉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度A组均优于B组,B组术中需追加用药者(65例)比A组(27例)多(P<0.01),故丙泊酚用量B组也较A组大(P<0.05);苏醒时间A组短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具有麻醉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等优点,但无明显的镇痛作用,且无宫颈松弛作用.用利多卡因作宫颈旁阻滞可以起到局部镇痛及松弛宫颈的作用,弥补了丙泊酚的弱点,有助于增强丙泊酚的麻醉镇痛效果,减少丙泊酚术中的用量,从而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加异丙酚组能较好的达到人工流产术的无痛效果.而且,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辅助丙泊酚在宫颈松弛程度、手术操作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苏醒时间均优于单纯应用丙泊酚组.

    作者:王志敏;刘菲;兰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析骨伤致残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骨伤致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136例骨伤致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除需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组时和4周末进行自评.结果:入组时SCL-90,SDS,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4周末,SDS,SAS评分心理干预显著于对照组,SCL-90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项因子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结论:对于骨伤致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崔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纠纷隐患

    为了加强产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出了包括产科护理操作.护患沟通,护理文件书写,收费标准,新生儿护理常规等法律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护护患双方的利益.

    作者:冯国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论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职业风险控制

    临床药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中职业风险的特殊性,具有多样化、高频率、控制难、严重性强的特点.如何加强风险控制是一个新的课题,成当务之急摆在了我们药学工作者面前.

    作者:顾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18例手外伤分析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中及术后有利于的物功能恢复方法.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118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肌腱损伤、部分合并神经伤、指骨和(或)掌骨、腕骨骨折病例手术恢复良好,优良率为83.89%.结论:手外伤及时显微处理是保证手功能恢复前提,同时配合术后功能的锻炼有助于改善手功能恢复.

    作者:孙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复合吗啡在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复合吗啡在开胸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n=15);术前地塞米松组(B组,n=15):术前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5.0mg;术后地塞米松组(C组,n=15):术后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5.0mg.3组患者术毕均硬膜外给予吗啡负荷荆量2.0mg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VAS评分;记录术后48小时时镇痛泵剩余药液量和PCEA次数;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B和C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C组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的VAS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术后48小时所刺余药液量显著少于B和C组(P<0.05);A组镇痛期间PCEA按压次数显著多于B和C组(P<0.05);B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复合吗啡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良好,可以减少吗啡用量,而且有超前镇痛作用.

    作者:崔颖;骆龙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积极主动打开市场打造优秀人才队伍

    21世纪人才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正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源正逐步超过自然资源,成为第一资源.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医院将真正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存在于医疗市场之内.不仅要参与国内竞争,而且将开始进入国际竞争的范畴.国内公立医院的人才队伍,如何面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主动积极地应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行和发展,是医院管理者需要特别关注和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对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讨论.

    作者:崔乔礼;周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肝硬化少见并发症2例误诊分析

    肝硬化在临床屡见不鲜,但其一些罕见并发症却常被误诊.现将我院收治2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霞;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