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尚煜;黎辉;孙志奇;刘丹;唐玉龙;王丽娜;薛静宜
目的:为了解屈光参差患者的配镜耐受度,及双眼视功能变化.方法:选择屈光参差3.25D~5.00D 的患者14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散瞳验光,小瞳复验后足矫配镜,并对其配镜前后的耐受度及视功能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①全组患者戴镜后,较裸眼视功能明显提高(P<0.001).②年龄≤12岁组耐受性明显优于≥13岁组(P<0.001.③屈光参数≤6D者,其耐受性及融像功能明显优于>6D(P<0.0003),两眼参差值>6D者,多无融像功能.④随访发现:屈光参差≤6D者,可由原来不耐受而逐渐耐受,视功能亦得到明显改善(P<0.003).结论:对屈光参差≤6D,应全矫配镜,若不能一次全矫,可分段戴镜,直至全矫.儿童足矫配镜是防止弱视,建立良好视功能的关键.
作者:陈君平;吴奇惠;曹应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证实废用性骨质疏松症及其发生的高危阶段.方法:本文应用美国NORLAND公司生产的X线双能量骨密度测量仪,对52名一侧肢体固定的患者,同时进行双侧股骨颈和大转子骨密度的对比分析.结果:固定侧下肢FEMNECK、TROCH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健肢的骨密度.结论:初步客观的验证了废用性骨松症;证实患肢固定时间越长骨量丢失越严重;其影响骨丢失的高危阶段是4个月至6个月.并证实负重运动和肌肉收缩对骨量的维持皆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海宏;王博峰;杨美华;张进学;邹丽春;张庆芳;梅菊红;梅铁成;田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影响腕掌侧切割伤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治疗失误,为临床正确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合并神经、肌腱、血管损伤的复杂腕掌侧切割伤的早期及二次手术处理.结果:发现急诊手术处理存在较多不同程度的失误,是导致患者行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手术后处理能够提高治疗优良率.结论:提倡坚决Ⅰ期手术修复神经、肌腱及血管;尽可能采用显微修复方法,能够减少失误;处理腕部尺桡动脉需慎重.
作者:周才胜;刘宪华;杜远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交感性眼炎常见于穿孔性外伤眼.内眼手术所致近年来也有报告,如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等.而发生于虹膜修复术后者临床少见.我们遇到1例,临床已观察24年.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刘少春;史淑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tite HA)义眼座的各种眼眶骨折的手术处理时机,以及HA骨板和Medpor材料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主要选用HA骨板及Medpor为修补材料,观察46例眼眶骨折手术处理时机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一期处理29例,28例疗效满意,满意率96.5%;二期处理17例,14例疗效满意,满意率82.3%.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植入或拟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眼眶骨折,早期手术处理疗效较好.HA及Medpor材料是目前较理想的眼眶骨折填充修补材料.
作者:苏书;宋斗;陈杰;孙桂珍;肖震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4年以来,我们与耳鼻喉科联合,采用鼻内窥镜经鼻内直视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2例(12只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作者:陈香兰;司晓华;赵蕴楠;尉红;邢淑英;李金海;常志红;焦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报告12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以提高本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2例手术失败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手术失败的病历有4例为骨孔过小,骨桥,位置不当,4例泪囊未切开,另外4例为先天异常,血块阻塞,前后壁粘连.结论:12例手术失败多为手术技巧问题而造成,如能认识到这些问题,将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宁俊恩;冯淑珍;吴彦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SA)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联合康力龙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法:用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复方皂矾丸治疗再生障碍性盆血31例,其中急性再障(SAA-Ⅰ型)6例,慢性重型再障(SSA-ll)5例,慢性再障(CAA)20例.治疗剂量CAS3mg/kg/d~5mg/kg/d,康力龙6mg/d~8mg/d,连续服用3个月,如无效则停用,有效则再继续服用3个月.全部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查肝、肾功能、血象、CSA血浓度检测及T细胞亚群检查.结果:总有效率达74%.结论: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是治疗再生障碍性盆血的一个有效方法.大多数患者对本治疗方案耐受良好.
作者:魏华;黎爱华;滕清良;李秀兰;孙兆刚;魏绪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颅脑MR的应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症(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的病例报道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报道2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症致阳萎,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陈剑;张锡增;王守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当眼睛受到直接或间接损伤后,可使虹膜根部断离.从而可以造成单眼复视;或因光线不规则弥散发生视力障碍;或因双瞳、多瞳、影响美容者,则宜显微手术修复[1~6].近年来我们采用眼科显微镜成功地手术修复了8例虹膜根部断离.该方法简单、安全、术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雪虹;陶雁亭;杨培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肢体痉挛.方法:对35例脑瘫病人,采用L2~S1双侧节段开窗式部分椎板切除,将L2~S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电刺激仪测阈值将阈值较低神经束切断,神经根切断比例结合肌张力、肌力、体重及肌群功能进行量化.结果:经随访,本组35例病人痉挛解除率90%,功能改善率80%.结论: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较有效的治疗脑瘫肢体痉挛,对脊柱后柱损伤小,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陈立民;姜永庆;杨显声;姚猛;王正雷;晁民;高吉昌;王长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对中重度眼烧伤的早期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5例中度重眼烧伤患者行局部及系统皮质类固醇及激素治疗和扩血管药物、胶原酶抑制剂治疗.结果:Ⅱ、Ⅲ度眼烧伤角结膜血供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IV度眼烧伤角膜血供恢复,角膜上皮持续缺损,角膜新生血管长入.结论:恰当的眼烧伤的早期治疗可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Arnoi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ACM/SM)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在27例患者中,对单纯性ACM者,行枕下颅骨切除及硬膜扩大修补术;ACM/SM者,行以上手术同时行空洞与蛛网膜下腔分流术.结果:大部分患者症状消除或缓解,手术有效率为92.6%.结论:外科治疗对ACM及ACM/SM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均辉;杨遇春;叶大公;青松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骨骼具有一定刚度,保证肢体受力后得以支持,无显著形变,是肢体行使功能的基础.当骨骼遭受严重创伤时,骨某一区域应力超过骨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时,紧密连结的骨组织间就会发生断裂、骨折,表现为断端间的不稳移位.
作者:李立钧;王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120例因中风偏瘫导致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按病程分为早、中、晚期三组,给予同等剂量,同样疗程的康复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康复评估,观察其疗效.结果:早期组肩关节半脱位恢复较理想,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晚期组治疗后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和早期组相比具有相当程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中风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和康复具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刘晓红;顾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眶内壁骨折是否是眼球后退的原因.方法:对50例眼外伤病人的CT检查的分析比较和抗炎抗感染治疗3个月后比较.结果:眶内壁骨折的病人眼球后退明显高于挫伤眼未发生眶内壁骨折的病人.结论:眼眶CT检查对判断预后有很大意义,如何预防眼球后退是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作者:夏清艳;魏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17例胆心综合征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胆心综合征患者表现为一过性心绞痛46例(21.2%),S-T段或T波改变者67例(30.9%),早搏29例(13.4%),窦性心动过速43例(19.8%),窦性心动过缓52例(24 05),窦性心律不齐62例(28.6%),束支传导阻滞16例(7.4%).结论:患者经扩张冠状动脉、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疗效较差;手术治疗后或给予消炎利胆、解痉治疗,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
作者:杨雁灵;窦科峰;李开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核黄素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77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2组,其中40例内服核黄素治疗者为治疗组,37例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为对照组.连续用药4周,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用药后ST段压低伴心绞痛的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与无症状的ST段压低及其持续时间均有明显减少及缩短,与用药前比较,2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01,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核黄素能减少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并缩短其持续时间,是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贾连旺;杜永远;孟仲蔚;余卫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前一般都要对靶血管进行预扩张,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不用球囊预扩张,直接在靶血管内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0年12月共有76例患者未用球囊预扩张靶血管,直接置入了78枚冠状动脉内支架.其中男性62例,女性14例:年龄54岁±11岁;稳定性心绞痛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26例、急性心肌梗塞1例;病变位于左前降支42例,回旋支10例,右冠状动脉26例;A型病变32例,B型病变46例;病变均位于血管中、近端,无明显钙化,成角,迂曲;靶血管狭窄程度76.3%±4.9%,参照血管直径3.0mm±03mm.支架类型GFX36枚,MR28枚,Cross-Flex8枚,Rstent 6枚,平均长度123mm±3.1mm(9mm~18mm).结果:未对靶血管先进行扩张共置入78枚支架,其中77例支架顺利到位扩张成功.1例支架无法跨过病变,将支架取出用球囊预扩张后再次置入原支架顺利到位,置入成功,成功率为98.7%,术后狭窄程度减少至132%±5.4%,无严重内膜撕裂、急性闭塞、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有10例病人进行了造影随访,其中6例发生了再狭窄.结论:在适当的病人中进行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良好的远期效果.病变的特点应是:无或仅有轻度钙化、近端无中度以上弯曲,A及B型病变,限局性病变、狭窄程度<90%.直接支架置入术可缩短手术及X线曝光时间,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急性闭塞的发生,是否能降低再狭窄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温尚煜;黎辉;孙志奇;刘丹;唐玉龙;王丽娜;薛静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中Fas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基因的表达;应用原位DNA片段未端标记法检测移植肾组织细胞凋亡状态.结果:正常大鼠肾Fas基因主要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而移植肾Fas基因表达显著增强,且与肾曲小管细胞凋亡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s=0.512,P<0.001).结论:大鼠移植肾Fas基因的过量表达可引起肾组织细胞的凋亡,导致移植肾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
作者:魏金星;武玉东;刘会范;文晓岗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