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利敏
目的 探析复杂牙列缺损经正畸联合种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复杂牙列缺损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行种植牙修复单纯治疗为参照组,行正畸联合种植疗法治疗为试验组.观察经分别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取得的疗效情况.结果 经修复半年、1年,试验组的牙龈指数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咬合力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行种植联合正畸疗法治疗复杂牙列缺损患者,其治疗效果良好,能降低总咬合力,改善牙龈指数.
作者:周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液粘度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病情评估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150例老年IT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两组,轻中度组110例,重度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三组受检者10 mL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液粘度及血小板参数[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和(MPV)],并分析ITP患者治疗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参数.结果 对照组、轻中度组、重度组血液粘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LT水平>轻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PDW、MPV、P-LCR水平>轻中度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和轻中度组治疗后血液粘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重度组血液粘度明显低于低于轻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DW、MPV和P-LC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重度组PDW、MPV、P-LCR高于轻中度组,治疗后PLT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重度组低于轻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各项血小板参数和血液粘度均存在明显异常,可将血液粘度、血小板参数检测作为ITP患者病情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邢梅芳;杨婷婷;张燕;王洁;鲍胜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综合性护理)与常规组(日常护理),各34例,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情况与总体健康)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好,满意率高(P<0.05).结论 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其自身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其预后情况,同时改善护患关系,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得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煦涛;王妙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ICU危重患者运用深静脉置管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护理的有效对策.方法 我科2013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治疗的253例ICU危重患者,均接受深静脉置管,对置管后的病情进行仔细观察,针对并发症进行有效护理.结果 253例患者中250例置管成功,1例由外院带入的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其中6例产生并发症,穿刺点感染3例,导管滑脱2例,导管堵塞1例,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采取有效地导管置入方法,可有效避免导管滑脱、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强化临床治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涂伟萍;何映红;陈巧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动机性访谈对改善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抽取60例居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6个月,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老年抑郁量表(GDS)及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GDS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总分以及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社会关系维度和治疗维度方面得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对改善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有重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莹;蔡玉萍;李俊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粗隆间骨折选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行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6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例,对照组患者在术中采用PFNA内固定,试验组采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内,试验组患者的患肢短缩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脱位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功能评分三项,各时间点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选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
作者:罗茗;赵罡;秦征兵;陈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结核病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 将我院纳入的结核病患者作为实践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技能、用药护理等环节较为满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干预方式.结论 优质护理为新时代临床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于结核病护理中,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脓肿型淋巴结核患者采取穿刺抽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脓肿型淋巴结核患者作为实践对象,为患者施以2HEZE(S)/10HRE标准方案进行抗结核干预,穿刺后抽取脓液,注射抗结核药物干预,观察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患者施以穿刺抽脓方案后,淋巴结缩小,脓液逐渐消除,经过6个月随访后,患者疾病康复,并无复发现象.结论 脓肿型淋巴结核在标准方案下施以穿刺抽脓干预,施以药物注射,患者无需采取外科手术实现疾病治疗,痛苦较小,治疗方式安全有效.
作者:宋巍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药理作用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40只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三个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对其进行对照实验分析.观察小鼠跳台试验、避暗实验及水迷宫试验结果,并分析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剂量高的小鼠组在进行避暗试验时其潜伏期发生了明显延长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小鼠的出错次数与进入暗室的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水迷宫试验中,药物剂量高的小鼠组到达终点花费的时间比剂量低的明显减少,低剂量、中剂量与高剂量的小鼠组在2 min内到终点的小鼠数量均增加,并且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可以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起到改善记忆的有效作用,其药理作用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荣小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伴有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苯溴马隆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6例伴有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样本病例均33例,常规治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常规治疗+苯溴马隆治疗应用于治疗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及血尿酸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及血尿酸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伴有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苯溴马隆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具有积极作用,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陈树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献血员ALT初筛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爱心屋献血的献血员共5,956名,按年限不同将其分为三组,2015年2,313名、2016年2,059名、2017年1,584名,比较三组献血员ALT不合格率,同步分析其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式.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2015年ALT不合格率为(261例)11.28%,2016年ALT不合格率为(159例)7.72%,2017年ALT不合格率为(93例)5.87%;同时显示ALT初筛不合格是献血员淘汰的主要原因;此外,指导献血员健康生活是实现延期献血招募的有效方法.结论 ALT不合格为献血员初筛淘汰的主要因素,故此血站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献血员日常生活中予以全面、优质的健康教育指导,以降低其初筛淘汰率,增加献血人数.
作者:朱迎春;李涛;陈冲;邢颜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于成人头孢曲松钠诱发的泌尿系结石导致的急性梗阻性无尿的诊断及其既安全又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以来10例及前瞻性研究5例近1年由使用头孢曲松钠而诱发泌尿系结石的彩超、KUB、CT和膀胱镜、输尿管镜等资料.结果 胆囊、肾脏头孢曲松钠诱发的胆囊、肾盂、膀胱结石彩超表现为强回声光斑和光团堆积,随体位改变形态也改变,输尿管可呈串珠样变;CT表现为结石密度较低,CT值约88 Hu左右;停药后结石可自行排除体外而消失;无尿一般可行保守治疗.结论 ①头孢曲松钠诱发胆囊、肾脏结石有其影像学特点;②结合临床用药史、症状、体征可以提高诊断水平;③膀胱镜下可见膀胱内及双侧输尿管口充满白色鱼子样结石;④一般给予解痉止痛等保守治疗可缓解,少部分需行双J管引流;⑤保守治疗较输尿管镜术、肾造瘘等,创伤小、费用低、住院周期短.
作者:李于豪;陈朝晖;李世潘;董恩文;陈宋林;朱小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视频喉镜引导下术中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在食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60例气管插管状态下需要在术中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的食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盲插组和视频喉镜组,每组30例,盲插组术中采用盲插方法置入鼻空肠营养管,视频喉镜组应用视频喉镜引导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结果 视频喉镜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盲插组,其盲插组的鼻腔出血概率以及喉头水肿发生率高于视频喉镜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喉镜引导下术中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可提高一次鼻空肠营养管的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文锦;杨中影;王德领;张大葵;李会;章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化疗治疗后氟尿嘧啶血药浓度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转移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行FOLFOX化疗方案,于每周期氟尿嘧啶持续滴注开始后12 h,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患者的氟尿嘧啶的浓度,连续测定3个周期,依据血药浓度平均值进行分组,即<25 ng/mL组(A组),25 ng/mL-35 ng/mL组(B组)和>35 ng/mL组(C组),比较该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血药浓度为(23.7±2.2)ng/mL,B组为(32.8±2.5)ng/mL,C组为(38.4±4.0)ng/mL,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病情控制率为、B组为,C组为,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氟尿嘧啶血药浓度在25 ng/mL -35 ng/mL间预后效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焦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实施预防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将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7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分为观察组(36例,应用预防护理)、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体温情况、低体温发生率、术后麻醉复苏时间、术后尿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中、术后体温分别为(35.95±0.20)oC、(36.24±0.40)o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麻醉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尿量较对照组更多(P<0.05).观察组患儿低体温发生率(8.33%)、寒战发生率(8.33%)、躁动发生率(13.89%)均低于对照组(55.56%、41.67%、44.44%)(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实施预防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作者:骆伟英;李彩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其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陈凤玲;陈桂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门诊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予以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64)与对比组(n=63),两组分别实施宫腔镜电切术与传统刮宫术治疗.对其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门诊宫腔镜电切术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优势显著,可有效保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陆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3.95±1.02)mPa/s、全血低切粘度(6.36±1.02)mPa/s、血浆粘度(1.23±0.34)mPa/s、细胞聚集指数(1.26±0.56)、纤维蛋白原(3.04±1.02)g/L显著低于对照组[(4.45±1.32)mPa/s、(7.31±1.34)mPa/s、(1.38±0.29)mPa/s、(1.86±0.52)、(4.03±0.98)g/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缬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翠芝;潘越峻;张文先;韦广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系统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行心脏介入术中实施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区间2017年2月-2018年2月.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与负性情绪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介入术中实施有创血压监测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控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楠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接受高流量湿化吸氧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于2018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9例心脏直视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接受高流量湿化吸氧技术治疗,统计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拔管时、拔管后0.5 h、4 h、8 h不同时间点,患者pH值、PaO2与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四项指标变化平稳、波动幅度小;患者ICU平均留观时间为(169.5±8.3)h,再插管率与术后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1.1%、12.5%.结论 高流量湿化吸氧技术有助于改善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江秀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