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患者氟尿嘧啶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焦勇

关键词:恶性肿瘤, 氟尿嘧啶, 血药浓度, 预后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化疗治疗后氟尿嘧啶血药浓度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转移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行FOLFOX化疗方案,于每周期氟尿嘧啶持续滴注开始后12 h,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患者的氟尿嘧啶的浓度,连续测定3个周期,依据血药浓度平均值进行分组,即<25 ng/mL组(A组),25 ng/mL-35 ng/mL组(B组)和>35 ng/mL组(C组),比较该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血药浓度为(23.7±2.2)ng/mL,B组为(32.8±2.5)ng/mL,C组为(38.4±4.0)ng/mL,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病情控制率为、B组为,C组为,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氟尿嘧啶血药浓度在25 ng/mL -35 ng/mL间预后效果,安全性较高.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对象为心脏介入术患者80例,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之间,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开展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健康教育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t=15.859、22.627、24.780,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χ2=8.537、10.140、5.164,P<0.05.结论 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量显著提高,负面心理得以改善,值得研究.

    作者:刘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口腔CT在口腔内科的应用及局限性分析

    目的 对口腔CT在口腔内科的应用及局限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5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应用口腔CT的临床患者1,59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592例口腔科患者中,包括口腔内科患者78例,构成比为4.90%;在口腔内科诊疗过程中,口腔CT因受到医生认知程度、费用、设备本身清晰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局限性.结论 口腔CT在口腔内科的应用受到局限,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提高临床医生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从而提高口腔CT的使用率和广泛性.

    作者:郑喜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浸膏制剂治疗口腔溃疡作用研究

    目的 利用临床上治疗多发性和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特效中药复方制成浸膏,探索浸膏对大鼠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冰醋酸灼烧法制备大鼠口腔溃疡模型,蓝墨水标记溃疡面大小,10%水合氯醛溶液麻醉大鼠,将浸膏均匀涂抹于溃疡处,对照组涂抹生理盐水溶液,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5天.制备大鼠溃疡模型石蜡切片及HE染色,观察口腔溃疡面缩小情况和溃疡面的病理变化.结果 复方浸膏制剂组能够显著缩小溃疡面(16.1±0.5)m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显示,复方浸膏制剂能够减少溃疡面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对溃疡处粘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结论 中药复方浸膏制剂有较强的抗口腔溃疡的作用.

    作者:张正兵;杨丽珠;陈淑瑜;郭丽君;余瑞铭;郭其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水超滤回输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行腹水超滤回输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24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超滤浓缩腹水回输术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结果 腹水回输后24 h血浆白蛋白值,以及临床体征(体质量、尿量、腹围等)与回输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患者总蛋白提升,体质量下降,腹围减低,尿量增加,不良反应及护理并发症发生较少.结论 超滤腹水回输术结合相应的护理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经济实用,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影;邱爽;蒋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门诊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 分析门诊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予以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64)与对比组(n=63),两组分别实施宫腔镜电切术与传统刮宫术治疗.对其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门诊宫腔镜电切术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优势显著,可有效保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陆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冠脉移植术治疗,同时结合患者病情及心功能状况同期开展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双瓣膜置换术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功能改善程度加以对比.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治疗前低,心功能改善程度也比治疗前好(P<0.05).结论 对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上述同期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自身心功能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使得终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铎;封加涛;简劲峰;叶华安;林家旺;杨宗达;王治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结核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结核病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 将我院纳入的结核病患者作为实践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技能、用药护理等环节较为满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干预方式.结论 优质护理为新时代临床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于结核病护理中,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SMILE和Trans-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分析

    目的 评估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全激光表层角膜切削术(Trans-PRK)矫正中低度近视后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低度近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和Trans-PRK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裸眼视力(NE)、等效球镜度(SE)、眩光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检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两组NE较术前均明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N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OSI值和MTF cut-off值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MILE和Trans-PRK治疗均能有效改变患者NE情况,且拥有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

    作者:张月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血压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8例,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血脂、血压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肖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SBAR沟通模式在康复科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康复科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共计30例病危、病重或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康复患者作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介SBAR沟通模式展开护理,记录晨会交接班护士对两组患者情况的比较.结果 相比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SBAR沟通模式护理能够强化护理人员准确传达患者的病情,通过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能够使交接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而能够提升信息有效率,可以在临床实现广泛的运用.

    作者:萨仁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析优质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对优质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外科护理的质量进行提升.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救治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这1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所选取的护理方式是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便是一体化的优质护理模式,既包含了手术之前手术后的心理护理,还包含了专人药物治疗等护理,把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实验结论,即实验组的患者在接受了优质护理治疗之后,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方面明显比对照组要高,这种对比差异是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的,优质护理管理能够对外科护士的护理意识进行提升,还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减少由于心理因素对他们生理产生的影响.

    作者:苑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于公众基础设施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长.其中,医院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设施,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医院的行政人员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达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水平,努力提高综合管理素质,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本文将结合现阶段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综合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做好提高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具体途径.

    作者:尚华;贺湘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借助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以对比治疗的模式展开,所选择病例共计为90例,均属于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5月所接诊病例,任意选择组中45例,以常规药物展开治疗,即展开利尿等治疗,而余下45例患者则需要在常规治疗对策的层面上,以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对两组疗效间差异展开分析.结果 结合对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平均肺动脉压以及心率变化对比可知,在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且结合对患者综合疗效以及并发症对比可知,观察组同样存在优势(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借助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可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进行有效改善,提升综合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

    作者:郭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110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细节护理,统计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价值极高,能够有效减少患儿住院的时间、所花费用以及护理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因此,细节护理可以在儿科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雯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扫查在脂肪肝诊治中的应用及意义探析

    超声检查是目前肝脏病症常用的诊断技术之一,尤其是对脂肪肝这类自觉症状不明显的疾病效果显著.本文结合脂肪肝的病理、临床表现及分类,对超声扫查在脂肪肝诊治中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临床诊疗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陆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方案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方案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校2017年2月-2018年1月90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组予综合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组可自行下地行走率、上下肢以及手部Brunnstrom分值、ADL分值、住院日、生存状况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方案效果好,可改善上下肢以及手部Brunnstrom分值、ADL分值,提高生存状况.

    作者:郑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定在本院接受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研究时段2016年1月-2018年2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比较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1周,试验组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下降,且试验组较低(P<0.05);试验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较对照组(23.32%)低(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塞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强化护理干预工作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生活能力恢复,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强化心理护理在基层医院妇科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妇科人工流产患者中应用强化心理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75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37例,普通护理)与强化组(38例,普通组+强化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强化组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完全依从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妇科人工流产患者中应用强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依从性.

    作者:姜利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观察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法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法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7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n=50)与对比组(n=47),分别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率,因此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玉玲;王若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对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3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合并瓣膜置换手术.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上述数据比较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治疗效果较为突出,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稳定性较强,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作者:杨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