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水超滤回输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

王晓影;邱爽;蒋蔚

关键词:肝硬化, 腹水, 护理, 腹水超滤回输
摘要: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行腹水超滤回输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24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超滤浓缩腹水回输术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结果 腹水回输后24 h血浆白蛋白值,以及临床体征(体质量、尿量、腹围等)与回输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患者总蛋白提升,体质量下降,腹围减低,尿量增加,不良反应及护理并发症发生较少.结论 超滤腹水回输术结合相应的护理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经济实用,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4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7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丹参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切口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具有改善血管微循环,抗菌、抗炎及抗肿瘤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溃疡性疾病治疗中.本研究通过给予患者丹参药物,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切口,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口腔CT在口腔内科的应用及局限性分析

    目的 对口腔CT在口腔内科的应用及局限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5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应用口腔CT的临床患者1,59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592例口腔科患者中,包括口腔内科患者78例,构成比为4.90%;在口腔内科诊疗过程中,口腔CT因受到医生认知程度、费用、设备本身清晰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局限性.结论 口腔CT在口腔内科的应用受到局限,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提高临床医生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从而提高口腔CT的使用率和广泛性.

    作者:郑喜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如何规范管理体检报告流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平台的改进及体检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正成为体检中心增强自身竞争力,满足不断增强的体检客户需求的主要手段之一.结合我科体检报告管理流程的现状,在体检报告4级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体检报告管理流程规范化培训,分析原有体检报告整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改进方法,与信息科紧密合作沟通,正确规范使用体检软件,规范报告管理工作流程,严格限制总检报告的短时间和长时间.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改进,提高了体检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达到了质量控制的目的.规范了标准化体检报告管理工作考核的重要标准,建立科学的体检报告管理体系,健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是体检报告管理的关键.

    作者:杨丽仙;孔亚梅;张姣;胡天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B超引导下复合神经刺激仪行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B超引导下复合神经刺激仪行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7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n=39),全凭静脉麻醉,实验组(n=39),B超引导下复合神经刺激仪,行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麻醉效果.结果 VAS评分:术后2 h、4 h、8 h和24 h,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并发症:实验组发生率为5.1%(2/39),对照组为20.5% (8/39),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B超引导下复合神经刺激仪,行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可推广.

    作者:郑振萍;张永国;何锴;吴帮昌;罗正勇;龙明波;姬魁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究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于我院治疗的102例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诊治时间均为2014年5月-2018年5月,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施(对照组)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比较结果.结果 两组手术情况、引流管的引流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管的引流量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管引流量更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的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经统计学分析后,t值分别为7.88、12.94,P值均为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能够改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的引流更通畅,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华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心脏超声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析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和心脏超声指标间的相关性情况.方法 以我院接收肺栓塞62例患者为对象,依照D-二聚体水平情况分设不同组别,即<0.5 mg/L的D-二聚体阴性组与≥0.5 mg/L的D-二聚体阳性组.对二者相关临床资料指标差异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D-二聚体阳性、阴性组患者在室间隔凸向左室或受压、肺动脉平均压等方面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0.05);经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动脉平均压、右室舒张末内径间与D-二聚体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 相比D-二聚体阴性者,阳性者的室间隔凸向左室或受压、肺动脉平均压比例相对较高,但动脉平均压、右室舒张末内径间与D-二聚体无线性相关.

    作者:段晓琳;张峰;苏力其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借助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以对比治疗的模式展开,所选择病例共计为90例,均属于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5月所接诊病例,任意选择组中45例,以常规药物展开治疗,即展开利尿等治疗,而余下45例患者则需要在常规治疗对策的层面上,以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对两组疗效间差异展开分析.结果 结合对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平均肺动脉压以及心率变化对比可知,在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且结合对患者综合疗效以及并发症对比可知,观察组同样存在优势(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借助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可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进行有效改善,提升综合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

    作者:郭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FFR在非前降支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在非前降支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南京脑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收集这些患者中行冠脉造影显示为单支冠脉临界病变并且FFR值>0.8的患者83例共85处血管病变,将83例患者分为非前降支组(包括右冠及回旋支)32例34处病变和前降支组51例共51处病变,分析其随访期间(48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包括心绞痛发作、室性心律失常、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在FFR值>0.8的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中,非前降支组和前降支组的患者在临床基线资料如年龄、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高血压病史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非前降支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前降支组;通过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测量,发现非前降支组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前降支组(P=0.000),但前降支组FFR值却明显低于非前降支组(P=0.000).经过48个月的随访,非前降支组的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降支组(P=0.006).结论 在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中,非前降支临界病变的患者较前降支临界病变的患者拥有更好的长期预后.

    作者:林承曦;翁川晴;梁秀琳;毛庆;徐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对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2016年1月-2018年1月),随机分为不给予抗凝药物治疗的对照组(90例)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观察组(90例),观察患者术后凝血功能、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清学指标、下肢周径及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PT、APTT、并发症发生率、血清学指标、下肢周径、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腹腔镜手术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血清学指标、下肢周径及血流速度,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周仕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对象为心脏介入术患者80例,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之间,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开展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健康教育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t=15.859、22.627、24.780,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χ2=8.537、10.140、5.164,P<0.05.结论 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量显著提高,负面心理得以改善,值得研究.

    作者:刘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对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康复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早期护理干预在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康复预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我院对接受的108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患者诊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5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的是早期护理干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早期护理,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1日-2018年4月30日,我中心接诊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4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抢救程序进行院前急救,观察组对急诊抢救程序进行全程优化护理.收集和记录两组患者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结果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进出急诊室的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和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采取全程优化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满意,可予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陶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61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冠心病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和LVEDV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LVEF指标比对照组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冠心病康复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彭勤建;杨冠华;吴蓓;邢亚楠;李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18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不同类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方法 总结分析2014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进行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患者188例,术前经胸超声、术中食管超声评估室间隔缺损相关数据,全麻下经胸骨下段锯部分胸骨小切口(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或经胸骨左缘第3肋间隙小切口(干下型或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显露右心室,在食管超声引导下选择合适封堵伞并完成封堵.密切观察术后围手术期及随访时残余分流、主动瓣返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共182例封堵成功,5例术中转体外循环,1例术后封堵伞脱落改急诊体外循环,6例3 mm以下残余分流,3例主动脉瓣轻度以下返流,半年余随访仍有2例残余分流,1例1个月后复诊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急诊行体外循环封堵伞取出及室缺修补术,术后恢复窦性心律.无出现新残余分流、血栓形成、瓣膜返流及左、右流出道梗阻病例.后续情况仍在随访观察中.结论 外科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尤其对于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可为一种佳选择.

    作者:韩胜富;甘耐炎;陈军;吕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中医特色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儿科中医护理工作开展当中,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52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远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中医护理工作中,给予其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腰椎病人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腰椎病人术后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运用健康教育如心理护理、个案指导、演示法、图文并茂、针对家庭主要成员教育等方法.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翟晓霞;朱敬云;葛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系统护理方法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系统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行心脏介入术中实施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区间2017年2月-2018年2月.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与负性情绪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介入术中实施有创血压监测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控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楠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康复期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受住院治疗并已经出院的10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康复期治疗不加以干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接受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期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且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冠心病康复期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梦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用中药和西药治疗2017年5月-2018年1月本省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收治的59例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能够有效治疗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赵化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60例脓肿型颈淋巴结核治疗的分析

    目的 对脓肿型淋巴结核患者采取穿刺抽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脓肿型淋巴结核患者作为实践对象,为患者施以2HEZE(S)/10HRE标准方案进行抗结核干预,穿刺后抽取脓液,注射抗结核药物干预,观察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患者施以穿刺抽脓方案后,淋巴结缩小,脓液逐渐消除,经过6个月随访后,患者疾病康复,并无复发现象.结论 脓肿型淋巴结核在标准方案下施以穿刺抽脓干预,施以药物注射,患者无需采取外科手术实现疾病治疗,痛苦较小,治疗方式安全有效.

    作者:宋巍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