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olter监测皮损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的研究

安淑君;霍仙娜;胡云霞;袁义燕;禹继敏

关键词:Holter监测, 皮损, 危险因素, 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Holter监测皮损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循证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Holter监测后皮损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酒精过敏、胶布过敏、未采用酒精擦拭皮肤、监测后过量活动、平贴法固定电极、未使用擦除片擦拭皮肤患者监测后发生皮损的几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精过敏、胶布过敏、监测后活动、擦拭皮肤方式、固定电极片方法、使用磨砂类型是影响Holter监测患者皮损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给予循证护理干预,预防Holter监测后皮损的发生.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社区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通过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术后远期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开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SS-QOL评分更高(P<0.05).相对于护理前,护理后评分低(P<0.05).结论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出现症状性癫痫

    本文报道了1例14岁男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因肾周脓肿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出现癫痫症状.临床医师与药师应增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神经毒性风险的意识,特别是有肾功能损害或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杨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西地那非治疗小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西地那非治疗小儿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我院2013年1月-2017年8月,共收治30例小儿肺动脉高压,所有患儿均采取西地那非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及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血流动力学中除右心房压力、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右心室舒张末压、心输出量、肺动脉压,心指数、全肺阻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血小板、白细胞、总胆固醇、肌酐和尿素氮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INR、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小儿肺动脉高压通过西地那非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安全、可行性强,值得在小儿肺动脉高压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鹏;王耀菊;刘桂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法进行研究,回顾本医院过去腹腔镜器械的清洗工作,是否在清洗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完善清洗工作上的专项设备结果,科室人员之间相互学习,不断借鉴其他医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严格把控质量关.结果 通过工作人员不断的努力学习,克服技术困难等问题,提高了我院腹腔镜的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时间的发生,医院的预防感染方面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结论 腹腔器械的清洗工作是医院控制发生感染的重要工作,针对腹腔镜器械清洗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握,对器械实行严格管理,提高手术器械的质量以及手术器械的管理水平.

    作者:周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血栓神经病患者.按照入院日期的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状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置换引流在严重外伤性肝破裂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明确严重外伤性肝破裂保守治疗的指征,探究腹腔置换引流在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7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2例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均采用单纯置入腹腔内引流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参与本研究的12例患者,肝损伤分级为I级-V级不等,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后B超以及CT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肝损伤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在循环系统稳定情况下,可采用保守治疗,解除了开腹手术带来的痛苦感.

    作者:龚德彰;李鑫;龙大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家庭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儿体质量、身高、头围的增长幅度以及干预后患儿的运动发育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体质量、身高、头围的增长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运动发育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发育情况以及各项运动发育情况,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涓;谢瑞娟;石翠霞;周盼;陈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目的 研究创新延续护理模式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59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创新延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胰腺炎复发率和自主护理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胰腺炎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0.69%,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创新延续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自主护理的依从性,有效降低胰腺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霞;马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X线和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X线和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结果.方法 将我院诊治的经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2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常规组21例经X线胃肠道造影诊断;实验组21例经CT检查诊断.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常规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81.0%,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X线与CT扫描均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疾病诊断的常用方法,但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时,给予CT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清晰显示该类疾病的病变情况.

    作者:黄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分析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将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实行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评价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本医院纳入治疗及护理的70例ICU患者,采用随机法予以分组,每组35例,平均分床法用于参照组护理资源配置中,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用于实验组护理资源配置中,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统计率和护理服务满意统计率.结果 两组ICU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统计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展示良好效果.

    作者:李静纯;王晓旭;袁女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肺大泡与胸膜顶异常血管撕裂所致自发性血气胸的诊治

    自发性(液)气胸是胸外科临床常见疾病.肺结核、肺大泡及胸膜粘连带撕裂是常见原因.大部分病例采用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即可治愈.但临床见到部分液(血)气胸病例的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过程与常见情况有很大不同.现结合吉林油田总医院2010年-2014年收治的3例重症自发性血气胸病例,探讨肺尖部大疱与胸膜顶部异常血管撕裂后自发性血气胸的诊治特点.

    作者:程宇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12月我院急诊急救的严重创伤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急救护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与死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较高,抢救时间与死亡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严重创伤患者给予急诊急救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户倩;刘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7月70例不同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两组患者介入不同护理模式,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介入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患者.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常规组患者为71.4%,采取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介入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正确治疗观念,缓解负面情绪和焦虑心理,改善了紧张医患关系同时,也促进了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艳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舒芬太尼+丙泊酚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丙泊酚+依托咪酯药物,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认知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但两组患者检查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定向力检查通过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应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苏醒时间,降低由于麻醉给予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张成奎;马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术后医护一体化措施在肺叶切除患者快速康复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术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措施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科收治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快速康复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快速康复组由医生、护士、麻醉师采取镇痛,健康教育,早期下床,尽早拔管等康复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开始下床时间,术后疼痛,胸引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通过对比快速康复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胸引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肺叶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中有效,该方式减少肺切除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作者:张莉;张明娟;冯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

    目的 针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进行观察,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正常体检的60人作为研究对象,每人在空腹的情况下抽取5 mL左右的静脉血,抽取的静脉血进过凝固和离心后,对血液中的K+、Na+、总蛋白质(TP)、肌酸激酶(CK)、清蛋白(ALB)以及乳酸脱氢霉(LDH)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将抽取的标本血清溶液进行溶血,再次测定以上指标,然后将溶血前与溶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溶血前与溶血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前后测定的生化指标ALB以及HDL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验结果中的K+、Na+、TP、CK会受到标本溶液的影响.采用血清血红蛋白浓度(Hb)校对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文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甲亢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巯咪唑在老年糖尿病并发甲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诊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88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胰岛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空腹、餐后2 h的血糖状态,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状态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并发甲亢的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巯咪唑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状态,治疗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好.

    作者:王丽娟;吴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和血明目片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网膜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和血明目片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网膜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6年9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98例(178眼)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网膜出血患者,将其分为探究组(n=49,82眼)与对照组(n=49,96眼).对照组予以芦丁、VC治疗,探究组予以和血明目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出血吸收时间.结果 探究组治疗效果及出血吸收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血明目片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网膜出血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刘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及药学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及相关临床药学分析.方法 以本院收治下服用阿莫西林产生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为样本,通过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阿莫西林给药情况、用药量以及产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出现的症状、治疗转归,并予以药学分析.结果 口服途径出现的患者多于静脉滴注出现的患者(P<0.05);不良反应的产生在给药后1 d-7 d内概率较大,此时间段内患者比例高,与其他时段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产生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所占比重大,相比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对不良反应患者对症治疗的总治愈率为98.21%.结论 在阿莫西林的使用中,应合理选择给药途径、控制好服用量,密切关注患者反应,防止不良反应的产生,对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孟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脑出血术后25例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脑出血术后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11月-2016年11月由脑病科收治、由针灸科会诊的脑出血术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西医进行降颅内压、控制血压、营养神经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单纯理疗仪(循环压力治疗仪AC550、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针灸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有效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张新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