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倩;刘晶晶
目的 比较宫外孕实施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受孕率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诊治的84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21±11.55)mL、手术时间(51.43±7.38)min、术后排气时间(12.25±3.74)h、住院时间(4.67±0.71)d,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宫内妊娠率(64.29%)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术相比,宫外孕采用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术后受孕率.
作者:周少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采用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的10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为94.2%,与对照组63.5%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采用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明显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安全有效.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通过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术后远期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开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SS-QOL评分更高(P<0.05).相对于护理前,护理后评分低(P<0.05).结论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法进行研究,回顾本医院过去腹腔镜器械的清洗工作,是否在清洗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完善清洗工作上的专项设备结果,科室人员之间相互学习,不断借鉴其他医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严格把控质量关.结果 通过工作人员不断的努力学习,克服技术困难等问题,提高了我院腹腔镜的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时间的发生,医院的预防感染方面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结论 腹腔器械的清洗工作是医院控制发生感染的重要工作,针对腹腔镜器械清洗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握,对器械实行严格管理,提高手术器械的质量以及手术器械的管理水平.
作者:周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对脑梗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48例脑梗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FMA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康复护理对脑梗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利于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康复.
作者:张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组)与55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子宫腺肌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与腹部超声检查,评估彩色多普勒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从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来看,子宫肌瘤组患者子宫肌瘤周边血液流动丰富,病灶周围可见环装、半环状血流信号,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瘤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RI值、PI值时,发现子宫腺肌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检出率高,影像学特征明显,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剖宫产手术中运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划分为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各40例.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相比,观察组(92.5%)较高(P<0.05);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至分娩结束时间(5.23±1.86)min、(16.31±0.34)min、(24.09±5.04)min相比,观察组(1.31±0.09)min、(8.64±0.76)min、(11.54±3.03)min均较低(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运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均较显著,但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更好.
作者:陆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克霉唑阴道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克霉唑阴道片与氟康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0.0%;复发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克霉唑阴道片与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刁淑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四肢骨折临床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我院骨科中心临床医学系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学生按照自己抽签的方法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从临床工作中获取骨折CT数据将其导入计算机系统,打印出与实体大小一致的各种骨折模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教学过程中,除了上述传统教学方法外,利用3D打印模型讲解、演示骨骼、软组织、血管及神经解剖知识、骨折发生机制和骨折类型.教学结束后,所有的学生都要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临床技能操作方面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认可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法相结合使教学更加生动、立体、形象,使医学生对骨科知识更加容易掌握.
作者:马创;程新春;艾合买提江?玉苏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Holter监测皮损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循证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Holter监测后皮损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酒精过敏、胶布过敏、未采用酒精擦拭皮肤、监测后过量活动、平贴法固定电极、未使用擦除片擦拭皮肤患者监测后发生皮损的几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精过敏、胶布过敏、监测后活动、擦拭皮肤方式、固定电极片方法、使用磨砂类型是影响Holter监测患者皮损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给予循证护理干预,预防Holter监测后皮损的发生.
作者:安淑君;霍仙娜;胡云霞;袁义燕;禹继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在失能患者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挑选出的215例老年失能患者进行右或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手术操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经验总结和回顾分析.结果 通过针对老年失能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长期实践操作的经验总结,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成功率达84.1%.结论 对老年失能患者采用特定方式和成功经验应用能降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难度和风险.
作者:李蔚波;薄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重睑成形术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116例接受重睑成形术的患者资料,按麻醉方式分研究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接受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麻醉,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和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麻醉优率是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63.79%(37/58)(P<0.05);对照组呼吸抑制率是51.72%(30/58),高于研究组的5.17%(3/58)(P<0.05).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应用于重睑成形术麻醉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义;易保连;陈彩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X线平片与CT影像在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60例(骨折部位共78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了X平片检查与CT影像的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方式对患者骨折的检出率、检查时间和检查费用.结果 X线平片的平均检查时间少于CT影像,差异显著(P<0.05);而检查费用相比较,CT影像的平均检查费用明显高于X线平片,差异显著(P<0.05);而对于骨折细节的检出率相比较,CT影像检出率(96.15%)明显优于X线平片(52.56%),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的诊断,应先进行X线平片基础性检测,对病情复杂且骨折细节难以确诊、骨折累及椎管的患者,则可根据情况联合CT影像进行进一步诊断,保证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李金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结肠透析对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LT、TBil、Alb、PTA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结肠透析,能够帮助改善肝功能指标水平,促进康复.
作者:裴艳涛;袁文芳;黄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nent therapy,CRRT)治疗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4月-2017年7月我院因化疗后出现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入住我科的患者17例,17例患者均采取CRRT治疗,对比患者CRRT治疗前后血尿酸、血钾、血磷及血钙的变化.结果 17例患者通过CRRT治疗尿酸、血钾、血磷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治疗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疗效显著.
作者:肖志原;陈名睿;肖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7月内选择80例冠心病PCI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延续护理)和观察组(移动医疗App+微信群);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实施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42.35±2.34)分和用药依从性(14.32±1.06)分均较高,且均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的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兴琼;李小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BiPAP无创通气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172例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组则给予BiPAP无创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耐力及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运动耐力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无创通气能够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以及肺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苏承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择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70岁)6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组,另于同期选择非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70岁)6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照组,所有患者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获得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在干预成功率、植入成功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手术成功率与支架植入成功率均较高,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少,临床可予以积极的推广应用.
作者:徐义喜;史平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对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实施不同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补液、术后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的麻醉总优良率为77.75%,明显低于观察组(95.55%)(P<0.05).结论 对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可以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马蓉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及相关临床药学分析.方法 以本院收治下服用阿莫西林产生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为样本,通过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阿莫西林给药情况、用药量以及产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出现的症状、治疗转归,并予以药学分析.结果 口服途径出现的患者多于静脉滴注出现的患者(P<0.05);不良反应的产生在给药后1 d-7 d内概率较大,此时间段内患者比例高,与其他时段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产生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所占比重大,相比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对不良反应患者对症治疗的总治愈率为98.21%.结论 在阿莫西林的使用中,应合理选择给药途径、控制好服用量,密切关注患者反应,防止不良反应的产生,对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孟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