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052多环芳烃宫内暴露对子代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娅;金银龙

关键词:多环芳烃, 宫内暴露, 子代, 健康影响
摘要:多环芳烃是一类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数多环芳烃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子代体内,经代谢活化后与DNA结合形成加合物,直接对子代的遗传物质造成损伤.此外,近期研究结果提示,宫内多环芳烃暴露还可能对子代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造成影响,但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环境卫生学杂志相关文献
  • 051甲醛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甲醛是人体内的正常生物化合物,同时也是一种基因毒物质.生物标志物是暴露和疾病的中间产物,对评价暴露与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甲醛生物标志物的种类也日益得到拓展.本文就甲醛生物标志物的种类、效应及其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杨友;颜崇淮;沈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55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和原发性败血症.副溶血性弧菌能够产生3类溶血素,包括不耐热溶血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TDH相关溶血素(TRH).TLH、TDH和TRH分别由tlh、tdh和trh基因编码.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的检测通常采用PCR和核酸杂交,复合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未来检测技术应用的趋势.

    作者:朱雪兰;陈艳;刘秀梅;曹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62亚特兰大和悉尼奥运会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比较研究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亚特兰大和悉尼奥运会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进行了比较,凝练出两国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为做好北京2008年奥运会医疗卫生保健准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谢朝晖;黄建始;高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50吸入锰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锰代谢动力学研究证实吸入锰可绕过血脑屏障直接经嗅觉通路进入脑内嗅球和嗅皮质.与锰的消化道吸收相比较,吸入锰绕过肝脏的首过效应致血锰清除率减慢而易向脑内转运.新生儿、老年人、肝胆疾病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是吸入锰神经毒性潜在的敏感亚群,更易发生锰的脑内转运并产生脑损伤.

    作者:陈斯琦;宋世震;叶方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47纳米碳管的毒性研究进展

    纳米碳管是1991年才被发现的一种新型碳结构,它独特的性能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应用越来越广,然而对于这种新型材料的毒理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认为纳米碳管可以引起细胞的凋亡、周期改变、黏附力下降及肉芽肿形成等多种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纳米碳管引起的氧化应激等有关.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纳米碳管生物效应、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萍;朱心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59胆碱营养研究进展

    胆碱是人体必需营养素.由于食物胆碱来源丰富,胆碱缺乏性疾病临床上鲜见,所以胆碱营养一度被忽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胆碱与围产期胎儿脑发育和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病相关,所以人们开始关注胆碱营养对人体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胆碱的结构与功能、体内胆碱来源、胆碱与疾病、妊娠期胆碱营养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刘敏;齐继红;汪之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60婴幼儿喂养指南研究进展

    婴幼儿期的营养与成人期不同,需要更充足的营养来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然后开始逐渐添加谷类等固体食物.随着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婴幼儿期的营养状况可能会影响到成人期的健康,许多国家开始制定或修订婴幼儿喂养指南,强调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等在改善婴幼儿营养与健康状况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楠;赖建强;荫士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52多环芳烃宫内暴露对子代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多环芳烃是一类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数多环芳烃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子代体内,经代谢活化后与DNA结合形成加合物,直接对子代的遗传物质造成损伤.此外,近期研究结果提示,宫内多环芳烃暴露还可能对子代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造成影响,但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作者:刘娅;金银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56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稳定性研究和砷形态分析中样品前处理技术

    砷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不同砷形态化合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概括性描述了不同砷形态化合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砷形态分析中样品前处理技术进展,着重介绍了不同提取溶液和提取方式对不同基质样品中砷化合物及其组成的影响.

    作者:张磊;吴永宁;赵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57牛磺酸抗肝毒性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牛磺酸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一种氨基酸,对多种组织、器官、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牛磺酸可对抗多种毒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本文从体内和体外试验两方面对近5年来牛磺酸抗肝毒性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秦秋兰;鲁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53病态建筑物综合征

    为给我国科研人员研究病态建筑物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提供指导和借鉴,本文综述了有关国际组织关于病态建筑物综合征的概念、诊断标准以及国外有关病态建筑物综合征的研究方法,包括病态建筑物综合征有关症状的测量和环境影响因素的测量.

    作者:肖智毅;张金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58茶多酚的健康促进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茶多酚有抗肿瘤、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茶多酚及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健康促进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分子机制.

    作者:吉宁;李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48纳米颗粒物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纳米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物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生物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的重要器官,从而引起肺损伤、脑损伤及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不良健康效应.本文对纳米颗粒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陈国永;廖岩;马昱;陶茂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54杂环胺人体暴露的生物监测进展

    杂环胺是致突变性、致癌性很强的物质,人体主要通过烹调肉类摄入,由于杂环胺在人体内的含量很低,分析检测比较困难,所以其在体内的代谢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从杂环胺生物检材、暴露标志物、生物监测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国内杂环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柴剑荣;吴南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49肿瘤化学预防天然药物——吲哚-3-甲醇研究进展

    十字花科蔬菜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吲哚-3-甲醇在体内可被代谢为包括其二聚体3,3'-二吲哚甲烷在内的多种代谢产物.离体实验、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吲哚-3-甲醇或3,3'-二吲哚甲烷可通过多种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机制,如诱导Ⅰ相和Ⅱ相代谢酶类干扰包括雌激素在内的致癌物代谢过程、影响与DNA修复相关的蛋白质表达而发挥增强DNA修复作用、诱导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发生及对数种核转录因子的调节等,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或对肿瘤的化学预防效应.

    作者:朱伟;杨杏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61国外以学校为基础的肥胖和身体活动干预项目回顾

    儿童青少年期是预防和控制肥胖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是一个很好的干预单位,本文综述了国外的一些以学校为基础的肥胖和身体活动干预项目,为我国的肥胖和身体活动干预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曾蓉剑;刘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环境卫生学杂志

环境卫生学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