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国健;林乐源;侯海川;李百来;闵松林;李享明
目的:针对乳腺癌患者,讨论实施扩张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治疗,其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内容,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于临床,均接受扩张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治疗。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满意36例,一般1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满意30例,一般9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乳腺癌患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患,通过实施扩张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外部效果上值得肯定,满足了女性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实施围术期护理后,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完成康复,减少并发症,保持护患和谐,对患者的积极作用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许虹;王清;林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深入探讨将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作用于面部整形美容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接受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面部整形美容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和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资料整理,本次研究所选取的30例患者,面部显著改善的患者共计25例(83.33%),有效改善4(1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效果基本达到临床预期。结论在面部整形美容中对患者实施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治疗,不仅能够保证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美容整形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作者:初明;丁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 CEREC AC椅旁数字化全瓷修复体的短期临床效果,并针对临床常见问题分析影响原因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52例CEREC AC CAD/CAM铸造陶瓷修复病例,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对修复体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统计优良率。结果 CEREC AC CAD/CAM全瓷修复后1周、1个月、3个月的优良率均在90%以上。结论 CEREC AC CAD/CAM全瓷修复的短期效果较为理想,在临床牙体预备、粘接等步骤规范操作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杜倩;霍永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厚中厚皮片移植术对颏颈部疤痕挛缩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采用厚中厚皮片移植术治疗颈部疤痕挛缩造成畸形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另将采取“Z”字成形术治疗颈部疤痕挛缩的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比较术后一年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结果研究组17例症状较轻的患者和对照组13例症状较轻的患者术后一年颈部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在研究者症状严重的19例患者中17例术后一年基本恢复正常,只有2例患者症状未得到很大改善,有效治愈率为89.5%;对照组15例症状较严重者有5例颈部功能及外观得到改善,10例术后恢复较差,有效治疗率为33.3%。结论厚中厚皮片移植术与“Z”字成形术均可适用颏颈部疤痕挛缩症状较轻的患者,对于颏颈部疤痕挛缩症状严重的患者,“Z”字成形术无法达到较好的疗效,此时应采用厚中厚皮片移植术,辅之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治疗颏颈部疤痕挛缩,减轻(少)继发畸形的发生。
作者:王湘臻;张磊;王庆明;曲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1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脱垂Ⅲ~Ⅳ度,同时有阴道壁脱垂的患者共1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以下简称阴宫组),盆底重建术组(以下简称重建组),每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指标,记录POP-Q分级、治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阴宫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2个月的治愈率重建组优于阴宫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能够有效的增强盆底支持结构,恢复其功能,同时可以保留子宫,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林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眉切口浅表肌肉腱膜系统( SMAS)提升术治疗上睑松弛的矫治效果,以期寻找对于上睑松弛老化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上睑松弛患者32例;2、采用局麻下经眉切口SMAS提升术,手术根据患者眉下垂程度与眉-睑距离的大小采用经眉下或眉上切口,设计手术切除皮肤量,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并切除设计切口内皮肤,沿皮下组织与眼轮匝肌之间向下分离皮瓣,暴露SMAS(眼轮匝肌与额肌筋膜组织),折叠缝合 SMAS使眉及上睑得以提升,缝合皮肤切口,加压包扎双眼。结果我们根据患者眉下垂程度与眉-睑距离的不同,分别采取了眉下切口(眉下垂程度轻,眉睑距离较大)或眉上切口(眉下垂程度明显),通过 SMAS的折叠提升和松弛皮肤的切除,使松弛的上睑和下垂的眉部组织均得到有效的矫正,患者恢复或接近了自己年轻时的眼部状态,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经眉切口 SMAS提升术矫治上睑松弛及老化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史俊虎;刘杉;王健民;吕秀丽;郝兰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耳甲软骨和人工鼻假体联合植入行隆鼻术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隆鼻术的72例就医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频分为两组,对照组植入人工鼻假体进行隆鼻术;观察组联合植入耳甲软骨和人工鼻假体进行隆鼻术。对比并记录两组术后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状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治疗满意率(94.44%)明显优于其对照组(75.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78,P=0.0218);术后随访一年,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27.78%),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0,P=0.0114)。结论采取对患者联合植入耳甲软骨和人工鼻假体进行隆鼻术更加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马艳;陆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体耳廓软骨在鼻尖整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鼻尖整形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采用自体耳廓软骨进行隆鼻,对照组采用硅胶假体进行隆鼻。以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整形效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相应的隆鼻手术,其中观察组整形有效率为95%、对照组整形有效率为80%,从整形效果上看,观察组更佳。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中有2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机率为5%;对照组中有6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机率为1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自体耳廓软骨进行鼻尖整形手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整形效果、并发症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两种游离皮瓣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颌面部缺损修复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并按照皮瓣不同命名为前臂皮瓣组和股前外侧皮瓣组。比较分析两组皮瓣存活情况、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臂皮瓣组一次性手术后皮瓣存活率为95%(38/40例),另2例皮瓣坏死实施二次手术后皮瓣存活良好;股前外侧皮瓣组一次性手术后皮瓣存活率为92.5%(37/40例),另3例皮瓣坏死实施二次手术后皮瓣存活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皮瓣组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为(753.7±65.2)分,股外侧皮瓣组评分为(748.3±63.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外侧皮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前臂皮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5%(P<0.05)。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与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应用价值均比较高,但前者修复后的并发症比后者更少。
作者:葛玉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普里灵在面部肿物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4例行面部肿物整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普里灵(PROLENE)缝合组167例、快薇乔线缝合组52例、尼龙线缝合组105例分别以对应的缝线缝合皮肤,对拆线时各组针眼线结反应、缝线压痕或切割情况及早期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4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普里灵线缝合组针眼线结反应、缝线压痕或切割现象明显小于快薇乔线缝合组及尼龙线缝合组(P<0.05),其中尼龙线缝合组发生率高,术后随访普里灵线缝合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快薇乔线缝合组及尼龙线缝合组(P<0.05),其中尼龙线缝合组满意度偏低。结论普里灵线性质稳定,组织反应小,可降低术后针眼线结反应、缝线压痕及切割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是一种面部缝合优质材料。
作者:庄国健;林乐源;侯海川;李百来;闵松林;李享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行鼻整形手术,并对其手术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鼻整形术的42例患者选择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进行手术,采用开放式切口,改善患者鼻部形态,根据鼻部情况处理膨体材料,将膨体材料置于鼻内构建鼻部假体支架。结果42例患者一期愈合40例(95.2%),满意度为90.5%,随访未出现感染迹象;其中3例患者因鼻尖部受击打导致假体外露,再次鼻整形手术;1例患者鼻部皮肤发生红肿,取出假体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手术整形效果满意。结论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优越,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进行鼻部整形手术,其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周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透明质酸具有无毒、无抗原性、可降解等特点,在整形美容中应用越来越多。但各透明质酸材料的理化性质均有所不同,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临床中不同需要。本文对国内外透明质酸研究进展及其特点进行综述介绍,为透明质酸的研究及其在整形美容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一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患者。在遵循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自体脂肪颗粒手术移植,试验组44例患者给予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有27例治疗显效,总有效率分为95.5%,对照组有26例治疗显效,总有效率为84.1%,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4%vs22.7%)试验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进行自体脂肪颗粒转移美容的患者进行注射移植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手术移植的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术后面部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
作者:蒋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与球帽式附着体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球帽附着体固位的下颌可摘义齿修复,观察组患者行磁性附着体固位的下颌可摘取义齿修复。义齿戴入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义齿戴入1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牙周健康情况及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性附着体患者的牙槽骨高度、牙槽松动度、牙龈沟出血指数以及牙龈指数均显著优于球帽附着体(P<0.05)。磁性附着体组患者在舒适性、固位力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球帽附着体组(均有P<0.05);两组患者在清洁维护、语音情况、咀嚼效能、美观性、坚固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球帽附着体比较,采用磁性附着体固位的下颌可摘取义齿修复能提供更优的固位力,且能更好的保护基牙牙周组织健康。
作者:宋伟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性上睑下垂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按照我院眼整形科患者就诊时间,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提高,平均住院日缩短,手术延迟及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对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及家属更加配合治疗,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满意度,对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Mil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的临床可行性,评价该方法的优越性。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05年至2015年间因唇裂入院的患者136例。其中采用Mil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的患者81例,术后对其外观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Ⅰ期愈合。随访发现除5例患者患侧唇高不足,3例切口瘢痕增长,其余病例术后人中嵴明显,鼻小柱形态好,红唇外形满意。结论 Millard旋转推进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唇裂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改良术在恢复唇形及其生理功能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韩金宏;王莹;王奇民;鲁旭飞;周元;曹蕾;李宁;何宗轩;廖奕翔;童磊;陈正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鼻中隔联合耳软骨在鼻尖整形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进行隆鼻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选的76例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按照隆鼻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假体联合耳软骨鼻尖支撑整形,观察组则采用鼻中隔联合耳软骨移植鼻尖支撑整形。结果观察组的鼻尖延长长度与鼻尖突出度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且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鼻中隔联合耳软骨移植填充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鼻尖整形时,不仅能收获良好的隆鼻效果,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手术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俊文;徐文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水光注射治疗问题性肌肤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水光注射治疗问题肌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好治疗前患者个体评估,治疗前心里护理,疼痛护理,治疗后即刻护理,离院后电话和微信随访提供延伸护理。结果54例患者均未发生色沉、丘疹、感染、等并发症,经皮肤镜检查皮肤质地明显改善,皮肤水润度及弹性增加,细小皱纹改善,黄褐斑变淡,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做好治疗前患者评估,治疗中护理以及离院后延伸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蒋素兰;曾宏斌;郑未希;黄思思;陈美琳;夏德园;赵佛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探讨自血疗法联合微针标本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应用微针滚轮和电动微针(伊肤泉)控油祛痘套组,术后即时配合外敷骨胶原水晶面膜和光动力照射治疗,。治疗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抽自体静脉血根据不同症状进行相应的穴位注射,每周1次,6次为一疗程,同时联合微针疗法,两周1次,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纯进行自血穴位疗法,一周1次,6次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微针疗法,针对个体体质的差异对症取穴,联合微针滚轮的刺激和药物渗透的作用,能有效缩短痤疮治疗的疗程,简单,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黄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90例(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简单随机化分2组,45例为一组。对照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使用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效果、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26.67%),P<0.05;且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效果更为可观,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