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刚
目的 探究比较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牙周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方法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出血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结果显示,观察组基牙出血的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0%,两组患者在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活动义齿应用于牙周病修复临床效果优于固定义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α-1b干扰素治疗成人麻疹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成人麻疹患者100例,随机方法分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干扰素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α-1b干扰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干扰素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4.11±1.73)天、(4.65±1.47)天和(6.59±1.82)天,干扰素组分别为(2.14±1.06)天、(2.28±0.70)天和(4.01±1.3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α-1b干扰素治疗成人麻疹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消退,且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力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局麻下行新生儿唇裂修复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出生后72h内的唇裂患儿局麻下行唇裂修复术,术后7天拆除缝线,3~6个月后观察其创区愈合情况.结果 39例患儿均无手术及麻醉意外,拆线后除1例双侧三度唇裂唇红黏膜开裂外,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3~6个月后复诊,患儿整体上唇及鼻翼外形较好,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 对72h内新生患儿在局麻下行唇裂修复术安全可行,有利于上唇形态和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刘剑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方法 选择自2011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3例合并颈部症状的面神经麻痹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刀针刺治疗.以每7~10天一次,每次治疗后统计疗效,共统计三次治疗后总有效率与治愈率+显效率.结果 一次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5%、痊愈率+显效率为60.87%,二次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显效率为78.26%,三次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显效率为91.30%.结论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建国;才长彪;孙学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眼睑外翻多发于人面部意外烧伤之后,由于睑缘以及睑结膜受到瘢痕挛缩的影响导致眼睑向外翻转.睑外翻是指睑缘向外翻转离眼球,睑结膜常不同程度的暴露在外,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1].眼睑外翻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情况,轻度眼睑外翻表现为仅有睑缘离开了眼球,此时眼睑与眼球之间的毛细作用遭到破坏容易导致患者泪溢.重度眼睑外翻表现为睑缘外翻,全部睑结膜均暴露在外,导致睑结膜在没有泪液湿润的情况下造成局部充血、分泌物增加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角膜溃疡、溃疡穿孔失明.
作者:贾佩玉;魏卓;郭滨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防止面部整形美容切口瘢痕增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于我院行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和临床疗效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防止面部整形美容切口瘢痕增生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栾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经络全息联合疗法与复方青黛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青黛丸实施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经络全息联合疗法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PASI评分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经络全息联合疗法开展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作者:孙大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肉毒素和透明质酸治疗眉间纹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 首先行透明质酸注射,以填充较深的静态性眉间纹;然后针对动态性眉间纹进行肉毒素注射.结果 显效占95.8%;总有效率100%.疗效维持时间达9~12个月.结论 肉毒素和透明质酸联合治疗眉间纹,除皱效果好,疗效持久.
作者:马中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深入探究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护理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收集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毒性红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皮肤护理,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的用药护理、皮肤护理、环境护理、卫生指导.结果 ①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家长满意度100%、患儿重增长(0.3±0.1)kg、住院时间(9.0±3.0)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2.5%、(0.1±0.0)kg、(13.5±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优质的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护理,能全面提高临床疗效与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化疗药物渗漏致皮肤损害及静脉炎的疗效观察探索.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0例化疗药物渗漏致皮肤损害及静脉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硫酸镁湿敷方式丸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MEBO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药物渗漏致皮肤损害及静脉炎患者采用MEBO开展治疗,对患者的皮肤损伤能够起到很好的修复和止痛作用,疗效更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博;姜吉洵;李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引起皮肤损害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分柝,以此来为今后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住院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10例,并对其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引发皮肤损害的药物不良反应以静脉注射为主;110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共涉及63种药品,且抗感染药物的品种和例次多;重度不良反应者12例,中度不良反应者38例,轻度不良反应者60例;剥脱性皮炎3例,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坏死型2例,多形红斑型4例,荨麻疹型3例.结论 加大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检测的力度,并做好与之相关的知识宣传,以此来实现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作者:张春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水动力辅助吸脂用于自体脂肪移植隆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3年4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要求隆胸的患者.采用水动力辅助吸脂的技术进行隆胸.结果 经过随访发现52例患者非常满意为80.8%,满意为19.2%,无不满意的患者,满意率为100%.且隆胸患者中无一出现感染、脂肪液化或者囊肿等并发症,移植脂肪的成活率高.结论 水动力辅助吸脂用于自体脂肪移植隆胸的临床疗效好,有效地改善了患者乳房的形态,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徐荣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银屑病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变化.方法 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银屑病患儿纳入本研究,将本组32例患几组成观察组,选择周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2例健康体检儿童组成对照组,检测TNF-α与IL-6,使用ELISA分析OD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IL-6、TNF-α、IL-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NF-α与其他细胞因子能够相互诱生,引起炎症介质反应,而IL-1与TNF-α会刺激角质形成细胞,继而形成IL-6、IL-8,并导致IL-8受体发生异常,这就显示,儿童银屑病发生原因可能由于TNF-α是引起IL-6、IL-8升高的重点因素,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病理过程.
作者:贾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金黄散外敷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皮肤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51例因化疗所致皮肤损害的患者为例,将其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金黄散外敷疗法,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8.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金黄散外敷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化疗所致的皮肤损伤,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作者:马可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4年3月,共计200例尿道下裂患儿来我院就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传统手术疗法,观察组患儿则使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则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中,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可以显著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皮肤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皮肤湿疹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定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后痊愈8例,占26.67%,显效4例,占13.33%,好转5例,占16.67%,无效13例,占43.33%,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痊愈12例,占40.00%,显效13例,占43.33%,好转3例,占10.0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皮肤湿疹时,可以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艾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临床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王文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婴幼儿湿疹的护理干预的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86例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日常综合护理.结果 患儿家属对观察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5.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湿疹日常综合护理的干预途径,能较好促进湿疹患几恢复健康,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可推广.
作者:华祯;徐金霞;王雪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行美容式小切口腋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3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美容式小切口腋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并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行美容式小切口腋臭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皮肤淤斑发生率为1.7%;对照组皮肤淤斑发生率为6.7%,血肿为5.0%,皮下积液为5.0%,皮瓣坏死为6.7%.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为91.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美容式小切口腋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马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将玻璃纤维桩应用于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选取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完整上颌前磨牙60颗,选取20颗制备牙根管治疗后金属桩核加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模型(A组);20颗制备牙根管治疗后玻璃纤维桩核加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模型(B组);20颗为完整离体牙(C组),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的比较.结果 A组、C组、B组牙体抗折能力依次上升,两两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纤维桩根管治疗后能够增加牙体的抗折能力,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乔文静;钱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