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越萍;张妍
目的 了解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多次法根管治疗,给予观察组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3.04±0.97 vs 11.54±3.24),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4.00% vs20.00%);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4.00% vs 84.00%);两组以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根管疗法治疗牙体牙髓病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并且治疗时间短、成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秀;叶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钬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对照与美学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钬激光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6例(84条患肢),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8例(70条患肢),将其设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在治疗时,68条患肢为1个手术切口,15条患肢为≥2个手术切口,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0条患肢为1个手术切口,70条患肢为≥2个手术切口.结论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钬激光术治疗效果比传统手术更加有效,患者进行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较少,患者手术切口较小,伤口较为美观,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率较低,所以在将来的临床治疗中,钬激光术的治疗方式,可作为较好的选择进行推广.
作者:姚念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银屑病患者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172例银屑病患者纳入本研究,组成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组成对照组,测定两组血尿酸、血清钙、血脂、血清蛋白等参数.结果 观察组血清尿酸水平、钙离子、红细胞总数、CRP、ESR与白细胞分类计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银屑病患者,加强血清尿酸水平、钙离子、红细胞总数、CRP、ESR与白细胞分类计数十分重要.
作者:张际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眼睑外翻多发于人面部意外烧伤之后,由于睑缘以及睑结膜受到瘢痕挛缩的影响导致眼睑向外翻转.睑外翻是指睑缘向外翻转离眼球,睑结膜常不同程度的暴露在外,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1].眼睑外翻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情况,轻度眼睑外翻表现为仅有睑缘离开了眼球,此时眼睑与眼球之间的毛细作用遭到破坏容易导致患者泪溢.重度眼睑外翻表现为睑缘外翻,全部睑结膜均暴露在外,导致睑结膜在没有泪液湿润的情况下造成局部充血、分泌物增加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角膜溃疡、溃疡穿孔失明.
作者:贾佩玉;魏卓;郭滨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深入探究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护理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收集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毒性红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皮肤护理,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的用药护理、皮肤护理、环境护理、卫生指导.结果 ①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家长满意度100%、患儿重增长(0.3±0.1)kg、住院时间(9.0±3.0)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2.5%、(0.1±0.0)kg、(13.5±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优质的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护理,能全面提高临床疗效与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期间,70例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义齿的老年患者,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比组进行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进行活动义齿修复.结果 使用固定义齿进行修复的对比组老年患者,对于义齿修复情况较为满意的有20例,一般满意的有15例,终满意率为100%;使用活动义齿进行修复的观察组,对于义齿修复情况较为满意的有15例,一般满意的有13例,终满意率为80%,对比两组患者满意数据,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使用活动义齿进行老年患者牙齿缺损治疗效果较好,老年患者牙槽嵴的吸收情况也极好,老年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咀嚼功能恢复较正常,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路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一次法与传统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牙髓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7例,选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5例,选用传统方法进行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2年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2年后复发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传统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无区别,且不会增加复发例数,可以在临床上放心使用.
作者:王明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02例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76眼)和对照组(51例88眼),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临床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王文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行美容式小切口腋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3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美容式小切口腋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并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行美容式小切口腋臭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皮肤淤斑发生率为1.7%;对照组皮肤淤斑发生率为6.7%,血肿为5.0%,皮下积液为5.0%,皮瓣坏死为6.7%.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为91.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美容式小切口腋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马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儿共120例,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各60例,对照组患儿入院之后给予患儿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治疗,两组患儿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几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手术后皮瓣顺利成活42例,占70.00%,术后血管危象12例,占20.00%,70小时之内发生静脉危象13例,占21.67%;观察组手术后皮瓣成活58例,占96.67%,术后血管危象2例,占3.33%,70小时之内发生静脉危象3例,占5.00%,组间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时,可以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儿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郭德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进行面部皮肤手术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并对其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面部皮肤手术的患者共计64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患者进行分析与研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主要分为手术前的护理与手术后的护理.结果 64例患者根据其皮肤的张力以及功能部位进行植皮,其中38例患者进行大张植皮,另26例患者则进行分区植皮,加上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均获得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面部皮肤手术时在术前与术后均提供优质的护理,能够使得患者的面部有着更加理想的恢复效果.
作者:原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经络全息联合疗法与复方青黛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青黛丸实施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经络全息联合疗法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PASI评分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经络全息联合疗法开展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作者:孙大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银屑病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变化.方法 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银屑病患儿纳入本研究,将本组32例患几组成观察组,选择周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2例健康体检儿童组成对照组,检测TNF-α与IL-6,使用ELISA分析OD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IL-6、TNF-α、IL-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NF-α与其他细胞因子能够相互诱生,引起炎症介质反应,而IL-1与TNF-α会刺激角质形成细胞,继而形成IL-6、IL-8,并导致IL-8受体发生异常,这就显示,儿童银屑病发生原因可能由于TNF-α是引起IL-6、IL-8升高的重点因素,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病理过程.
作者:贾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临时修复粘接桥在前牙种植术后即刻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前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5例进行树脂粘接固定义齿修复,25例进行烤瓷熔附金属粘接固定义齿修复,术后1-3个月对患者义齿的染色、咬裂、松动等问题进行观察,分析两种临时修复粘接桥的效果及治疗价值.结果 两种修复体发生咬裂和染色问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烤瓷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临时修复体能够保持患者缺牙间隙,恢复其口腔美观效果和发音功能.其中烤瓷熔附金属粘接固定义齿的强度大、不容易发生着色现象,能够满足患者牙列缺损临时修复的基本要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国友;赵保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液氮冷冻和中药面膜的联合疗法在面部雀斑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92例面部雀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别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6例.两组均进行液氮冷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药面膜,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面部雀斑患者在常规液氮冷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面膜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在对体表脂肪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脂肪抽吸术的微创手术方法并进行改进.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体表脂肪瘤患者共计56例,在征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之后对患者进行调查与研究.在进行手术前将患者瘤体的边界标记出来,在瘤体的外缘处切开一个0.5cm左右的切口,使用肿胀麻醉的方法在瘤体及其皮下进行肿胀药液的注入,而后使用吸脂针将大部分的瘤体吸出,对于残余的瘤体以及包膜则使用止血钳将其直接夹碎并取出,而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瘤区进行加压并包扎.结果 56例患者在经过我院手术治疗后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为期半年时间的随访,并无复发情况出现,伤口处隐蔽性较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应用脂肪抽吸术对体表脂肪瘤进行治疗,患者的痛苦程度较低,能够完全地将瘤体取出且并不会出现复发的状况,在手术后切口与瘢痕的隐蔽性较好,不会对患者外观的美观性造成影响,手术的操作较为容易,治疗效果十分理想,是一种值得应用并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研究其治疗效果与治疗后患者满意度是否提高.方法 选取近些年住院接受治疗的瘢痕性秃发患者42例进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手术治疗,通过检查后对其进行两期的扩张手术治疗,Ⅰ期治疗主要根据患者不同秃发面积与不同部位设计扩张器与确定数量,并估计患者扩张器注水量多少,后应对Ⅱ期手术中的皮瓣转移进行拟定.在患者接受扩张置入后2~3周可以考虑取出扩张器进行皮瓣移植,完善后期治疗.结果 42例患者均在入院后顺利结束治疗,治疗周期完满,患者无发生明显的并发症,且42例患者均清除秃发斑痕,在0.5~5年的回访调查中,患者均长出头发,仅有少部分患者毛发稀疏,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修复患者瘢痕性秃发可以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进行治疗,且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在美容诊疗方面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烧伤后对患者进行瘢痕挛缩整形修复的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进行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的患者360例.对他们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对烧伤后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为患者进行饮食等方面的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 提升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极大的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孙艳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给予丹参酮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对照组60例给予丹参酮胶囊口服.两组均使用复方维A酸凝胶晚上一次外涂.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副作用较小.结论 丹参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是目前临床系统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徐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