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目的 探究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及二次手术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88例,依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于手术2d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对照组于手术2d后实施早期整形修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二次手术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半年随访后,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整形修复有助于患者烧伤部位功能和外观的恢复,降低二次手术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谷世行;黄志群;陆钢;唐强;滕景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整形修复术在不对称双眼皮患者之中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人.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切口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切口去脂和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术后将整形有效率作为评价手术效果的结局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美容效果有效率高达93.75%,而传统手术方法的美容效果有效率仅有71.88%,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小切口去脂和连续埋线联用完成重睑成形术,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申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SR doro微填充树脂嵌体用于修复龋齿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Rdoro微填充树脂嵌体用间接法对医院33名龋齿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经过为期1年的随访,从牙齿边缘着色、密合度、解剖形态、继发性龋齿以及修复体折裂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治疗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组牙齿边缘着色、密合度、解剖形态、继发性龋齿以及修复体折裂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型树脂嵌体修复龋齿牙体大面积缺损,能有效恢复牙体外形和邻接关系,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张宜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扩张皮瓣在修复颈部烧伤后瘢痕畸形,同时重塑颌颈角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对9例颈部烧伤后瘢痕形成、颈部功能受限、颌颈角变浅或消失的患者,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设计扩张皮瓣修复的同时重塑颌颈角.结果 7例患者外形及功能满意,颌颈角明显,2例颌颈角偏浅,外形欠佳.结论 利用扩张皮瓣修复重塑颌颈角,具有预防再次挛缩畸形的优点,矫正功能的同时再现颌颈角的外形,临床效果较满意.
作者:李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不同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 收集我院于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0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通过胸大肌肌皮瓣进行修复,观察组患者通过不同游离组织瓣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活率是96.67%,对照组是77.33%,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症状量表评分与功能量表评分分别是(69.3±9.2)分、(26.6±7.8)分、(71.6±11.5)分,对照组分别是(58.4±13.5)分、(36.6±14.3)分、(60.4±18.2)分,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对照组患者是25.33%,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力;唐君玲;兰玉燕;孙黎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对牙列缺失高龄患者实施种植固定—活动结合修复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07月~2015年0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列缺失高龄患者30例(观察组),对他们应用种植固定—活动结合法进行修复治疗.同时,选取同期同病症患者30例(对照组),对他们应用常规固定义齿法进行修复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和患者满意度(9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0%,76.67%),并发症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0.0%),两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种植固定—活动结合法对牙列缺失高龄患者进行临床修复,其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吴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同期歪鼻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3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歪鼻患者,均给予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歪鼻整形术,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中治愈30例、有效21例、无效2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23%(51/53);所有患者的偏曲值小于3mm,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歪鼻整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歪鼻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吕建刚;吕梦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矫正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畸形的有效方法,评价Hyrax矫治器结合面罩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9例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患者,采用Hyrax快速扩弓器,快速扩弓1-2周后进行面罩前方牵引,结果 经过10-12个月Hyrax矫治器结合面罩前方牵引治疗,9例患者前牙反合得到纠正,磨牙中性关系,SNA平均增大2.5°,ANB平均增大4.2°,SNB平均减少1.7°,MP-FH平均增加2.6°,结论 Hyrax矫治器结合面罩前方牵引能够有效刺激上颌骨的生长,使下颌发生顺时针方向旋转.是治疗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畸形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建东;张敏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外敷法治疗伤口创面促进伤口愈合疗效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伤口创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新外敷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45%;观察组的非常满意度为81.81%,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后的16.00%.两组患者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伤口创面患者实施康复新外敷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莫加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中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并对治疗组患者加以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中正畸联合修复的应用效果较好,适合普及使用.
作者:陈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缺损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4例前牙缺损患者按照牙体的缺损程度分为Ⅰ类、Ⅱ类及Ⅲ类,按照修复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玻璃纤维桩核)及对照组(金属铸造桩核),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 Ⅰ类牙齿: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Ⅱ类牙齿: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Ⅲ类: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Ⅲ类成功率低于Ⅰ类及Ⅱ类(P<0.05).对照组的三类成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牙体缺损2/3以下的患者采用玻璃纤维桩核进行修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臧庆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治疗前牙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前牙反合患者纳入本次调查,患者均给予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治疗,评估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上、下颌中切牙角、ANB、SNA及SNB等与治疗前相较均有明显差异,纳入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另NP-FH、MP-FH、ANS-Ptm、CO-PO及Y轴角等相较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正治疗前牙反合效果确切,且术后不影响患者的牙槽骨牙龈形态、面部整体轮廓,适宜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另于术后进行压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3%,观察组为96.1%,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感染率为5.9%,观察组为2.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3.7%,观察组为3.9%,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合术后压力综合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姚明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预计2013年到2020年全球面部微整市场仍将以每年11.63%的复合增长率速度发展,其中面部填充剂产品将从12亿美元增加到2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2.28%.近年来韩国的非手术面部微创美容设备及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透明质酸类填充剂产品的发展同样毫不例外.
作者:张建民;骆叶;冯莺;朱全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早期在我院口腔科接受常规牙龈缝合治疗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患者设为常规组,抽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需要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研究组患者附着龈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宽度、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较常规组患者宽(P<0.05),上述牙周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3.5% (P<0.05).结论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牙周指数,维持牙龈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寻常性痤疮的针灸治疗及护理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寻常性痤疮患者10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痤疮合剂,外用痤疮膏;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针灸疗法,并给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3%,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针灸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效果良好,简单安全,而护理对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芦锁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的口腔特点及活动义齿的修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5年8月于我院行活动义齿修复的5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义齿镶嵌情况和口腔健康状况.结果 52例患者共修复392颗牙齿,平均每人修复7.54颗.患者中,已有29例患者进行过义齿修复,占病例总数的55.77%.23例患者未进行过义齿修复,占病例总数的44.23%.龋齿为老年人牙列缺损主要原因,牙周病位列第二.肯式牙列缺损分类显示,老年人前牙缺损较为严重,上颌牙齿缺损数量也明显多于下颌牙齿缺损数量.结论 修复老年人活动义齿时,需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口腔和牙齿特点,综合多方因素谨慎修复,以降低义齿修复不适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鼻尖整形手术的整形效果和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鼻尖整形的患者共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里,对两组患者都先进行硬膜外全麻,然后对照组采用硅胶假体进行隆鼻,观察组采用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软骨组织进行隆鼻.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整形满意度情况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总满意度达到93.33%,而对照组整形总满意度仅为70%,观察组的整形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而对照组仅为73.33%,各组间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人工真皮组织和软骨组织进行鼻尖整形,塑形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后牙牙体缺损采用IPS e.max press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筛选2010年至2012年在郑州人民医院门诊口腔科就诊的行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患者65名,共计患牙73颗,其中前磨牙48颗,磨牙25颗.随访3年,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机构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完整性,牙龈炎症及继发龋4项指征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结果 73颗修复体第1年随访到70颗,1颗修复体折断,成功率98.7%.第2年随访到68颗,2例牙龈炎症,探诊出血,成功率97%.第3年随访到67颗,2颗探诊修复体邻面与牙体之间有间隙,修复体周围牙体组织颜色变深,成功率97%.结论 后牙牙体缺损采用IPS e.max press铸瓷高嵌体修复方法可靠,临床效果好.
作者:刘薇丽;随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Y形阴囊皮瓣用于小儿重度尿道下裂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16例重度尿道下裂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其中观察组患儿行Y形阴囊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患儿行U形阴茎阴囊皮瓣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81.03%);并发症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尿道下裂的患儿以Y形阴囊皮瓣修复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毕建朋;杨艳芳;李骥;李梁斌;樊宏杰;陈小朋;李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