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岫茹
目的 了解职业高中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知、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来源及对预防艾滋病态度.方法 在本市职业高中学校中随机抽取一所学校,对抽取的职教中心1813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主要危害的回答正确率在85%以上,蚊虫叮咬不能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仅为32.61%;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同学为62.76%,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在同一教室上课的有39.46%;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结论 本市职业高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不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了解的较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多数人不正确,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章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健康教育试点地区包头市土右旗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现状,为在农村社区开展健康教育项目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试点村镇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访谈方式对乡村干部、卫生人员、村民3类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73.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会传染疾病;68.2%的人认为饭前便后洗手能预防肠道传染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知晓率分别为血液传播63.9%、母婴传播44.7%、性传播63.6%;对日常饮食偏咸易患疾病的知晓率为28.5%.调查对象过去30天内每天至少吸1支烟的占34.4%;每周饮酒1次以上的占24.6%;不能做到1天刷牙2次的占61.9%;46.7%的调查居民家中不是一人一巾;近一年没有测量过血压的占52.3%;37.7%的人平时饮生水,67.2%的人家中做饭用的刀和菜板不是生熟分开;28.1%的人将病死禽类和猪牛羊扔到没人的地方或卖出去或自己吃;85.8%的人家使用的是土厕.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居民知道吸烟、过量饮酒和食盐量大对健康的危害,很少人做到定期测血压、更换牙刷,案板生熟分开等;卫生人员对就诊者和社区居民卫生知识宣传不足;村镇领导认为危害当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是行为方式,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结论 项目试点地区居民部分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存在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高于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情况.
作者:曹宇环;闫春梅;云冠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外来工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珠海4个工业区随机选择8个电子生产企业的外来工进行基线调查后,随机分成4组,3个干预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使用小媒介干预、人际干预和综合干预的方式对3个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干预结束6个月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将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媒介组、人际组、综合和对照组艾滋病/性病知识和态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F≤1.35,P>0.05),干预后媒介组、人际组、综合组与对照组相比,知识和态度得分都有提高(F≥5.23,P<0.01),人际组和综合干预组的研究对象态度得分与其他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综合组和人际干预组发生商业性关系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比例增加,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47和11.65,P均<0.05).结论 不同干预模式对外来工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有不同的干预效果,其中人际宣传对知识的干预效果好,综合干预对于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效果明显.
作者:邓韶英;黄芸;谢丽燕;张雪宝;李德云;孙亚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初步探索广州市中老年干部中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因素及其与MS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006年下半年在广东省干部体检中心体检的中老年干部进行调查,随机选取428人进行分析,其中资料完整的有389份.调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生化检查以及一般状况的调查.研究中老年干部MS的分布特征及其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评价若干影响因素,考察它们与MS的相关关系.结果 广州市中老年干部MS患病率为37.0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4.15%,女性44.7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者MS患病率较高;合并有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人群的MS患病率较高.结论 在中老年干部中,女性是MS的高危人群;MS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脂肪肝的预防,能够降低MS的发生率.
作者:古萍;张熙;张晋昕;陈彩霞;邬敏;秦祖国;黄财彬;郭瑞;林爱霞;文雅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北京卫生学校231名中专生在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预防疾病六个方面的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健康观念、健康行为现状与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和讨论.结果 从学生健康行为调查总状况看出:在饮食、锻炼、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缺陷的同学较多;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城乡均对学生健康行为有影响.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学校健康教育并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促使学生在健康知识、观念方面达到统一,有利于形成健康行为方式.
作者:降玉清;李美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脑血栓专科门诊输液患者健康知识需求状况,为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对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血栓专科门诊300例输液的脑血栓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需求调查.结果 输液患者需要了解脑血栓及输液相关知识达70%以上的有:脑血栓病因及病程,脑血栓治疗方法及愈后、治疗药物名称及作用、输液的注意事项、拔针后按压常识等.希望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占70%以上.结论 患者希望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得到科学的健康指导,门诊医护人员在门诊输液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赫;杨耀清;张玉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学习困难儿童家长实施心理指导,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方法 对162例6~11岁学习困难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后实施一对一心理指导,每周指导一次,每次15~20分钟,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心理指导后,家长对学习困难儿童持正确态度者由31例(13.52%)提高为151例(93.51%);经常训斥者由120例(74.07%)下降为11例(6.78%);过度溺爱发展为严重训斥打骂者由18例(11.11%)下降为0;嫌弃孩子而关系不和以及放任不管者由13例(8.02%)下降为0.指导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经过3个月的心理指导,家长对学习困难原因的认识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他们理解了孩子的能力,能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补救孩子的缺陷.
作者:杜焕英;张丁香;吴丽丽;游石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建筑工地流动民工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求医行为以及梅毒、HIV感染情况,探求适宜于该群体的健康教育与干预的模式.方法 调查上海市康桥、宝山工地及苏州工业园建筑工地流动民工599人,对他们进行一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求医行为、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危险性行为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其中571名流动民工抽血进行梅毒(RPR、TPHA)、HIV检测.结果 调查对象599人中,男性483人,女性116人;平均年龄36.14±10.01岁.调查对象中正式工358人,临时工241人,正式工较之临时工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对蚊虫叮咬不传播答对率低(分别为33%;25.3%).调查对象梅毒感染率为1.4%,HIV感染率为0.结论 建筑工地流动民工以青壮年男性居多,艾滋病防治知识偏低,缺乏正确的就医行为,是性病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
作者:葛凤琴;曹宁校;张慧丽;陈晓;孙厚华;邵长庚;蒋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006人,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一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5.3%、22.0%、8.8%,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受到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在务工地接受宣传教育的影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的接受率、正确自我保护态度持有率分别为18.2%和63.9%.结论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较低,应针对有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措施.
作者:张红杰;米光明;郭玉钗;杨红茹;侯烨;甘恒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青少年进行心理护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青少年给予生活指导和护理;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的认知定势;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沟通;鼓励青少年寻求支持系统,指导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进行危机应对策略和技能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危机应对能力等.
作者:邢彩霞;葛明贵;杨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性健康状况,为医学院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牡丹江医学院大一至大四465名学生进行性健康相关状况调查.结果 医学生性知识来源中影响较大的有学校(19.57%)、同伴(18.92%)、网络(16.60%)、色情读物(13.98%)和影视录像(9.46%).希望与异性有更多接触的占45.16%,想谈恋爱者占27.10%,105名学生承认自己正在恋爱,占22.58%,对与异性接触和谈恋爱回答无所谓的只占5.38%;有90.75%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需要开展性教育.对于婚前性行为赞成者男生占33.83%,女生占19.70%.寻求解决性相关问题的途径主要为同伴交流,占32.90%,网络或其他(包括资料查询)占21.29%,自我压抑占20.65%,咨询父母占15.27%,心理咨询占7.96%,求助老师占4.09%.结论 男生性行为上主动性和开放性明显高于女生,学生性知识来源以学校为主,出现性相关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以同伴为主.医学院校应根据学生性健康现状和需求,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加强性健康教育.
作者:张殿君;耿艳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作为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治疗方式,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通过传播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帮助人们建立健康信念和行为模式.
作者:于水;孙艳伏;温澄非;刘淑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高知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找出影响高知医务人员健康的不利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2006年度浙江省中医院副高级及以上在职高知医务人员健康体检档案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体检总漏检率达15.68%.在参检的199人中,患病191人,总患病率为95.98%,男性疾病检出率为94.17%,女性为97.92%,性别差异不明显,年龄差异显著,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尤其是兼患4种以上疾病的患病率显著增高(P<0.01).总体检出率占前三位的疾病是颈椎病(44.73%)、高脂血症(38.70%)和子宫肌瘤(33.34%).结论 高知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其自身、医院及有关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自身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汤军;吕宾;孙洁;宋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或已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77例,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强化健康教育(98例)和一般健康教育(79例),在出院后3、6、12月随访血压水平.结果 6个月和12个月时,A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服用降血压药物的比例、血压控制正常比例以及合理饮食的比例均高于B组(P<0.01),坚持锻炼的时间长于B组(P<0.01).结论 经过强化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降血压药物的依从性,并能促进患者坚持锻炼和合理的饮食,从而促进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压.
作者:闵娟;李宜富;周琦;张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国每年结核病发病人数约为130万,3/4的结核病患者是具有生产能力的青壮年.因此,结核病在我国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制约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1].我国政府根据结核病防治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制订并下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把结核病确定为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开始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逐步实行了肺结核免费检查、治疗和管理等政策[2].
作者:赵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艾滋病和结核病疫情1.1 艾滋病疫情 2005年是自艾滋病被发现以来新增感染人数多的一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其中超过一半人年龄在15~24岁之间,该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2005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平均每天死亡近万人,其中57万是15岁以下的儿童.
作者:刘飞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社区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将在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1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常规治疗.健康教育包括改变失眠症患者对睡眠的不正确认识和态度,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6个月后对两组人员进行睡眠状况评价.结果 失眠症的发病原因是经济压力、学习工作压力为主.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因子分及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实验组睡眠状况明显改善的为80%,对照组睡眠状况明显改善的为8%,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状况,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姜淑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04年全国统一制作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海报发放、张贴情况,探索新的传播策略.方法 选择广东、广西、福建、江苏、甘肃、青海等6省,以查阅资料、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6省宣传海报发放、张贴工作基本到位;城乡居民、大中学生等目标人群对宣传海报的接受、理解和信息需求不同;各地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大众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进了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社会氛围的逐渐形成.结论 宣传海报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是预防艾滋病宣传的有效传播策略.
作者:江虹;米光明;王新伦;李雨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成人牙周病正畸的影响,为提高成人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效果及缩短疗程提供依据.方法 91例成人牙周病正畸患者,年龄19~4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两年的口腔健康常识教育,观察组进行系统健康教育与牙周检查和相关疾病治疗,每月一次,评价其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牙周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正畸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牙龈炎患病率明显下降,正畸疗程平均缩短7个月,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牙周炎的发生率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缩短正畸疗程.
作者:张强;陈香;张筱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探讨丽水市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心理压力来源自编问卷,以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初三第二学期离中考还有两个半月的时间,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三毕业班学生除人际敏感因子分较常模低外,其他8个因子分均较常模分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各因子分比较女生均高于男生,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5个因子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一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自身方面的问题;而明显的心理问题,其压力来源与自己及家长对升学的期望值过高,以及家长的理解度有关.结论 中考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心理挑战.女生面对中考这种应激事件抗压能力不如男生.其压力来源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自身及家长对升学期望值过高,以及家长对孩子关心的方式方法不妥引起.
作者:季康玉;叶小丽;张蕴颖;朱利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