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少兵;闻兆章;赵超英;华积德
患者女,54岁,因左臀部肿物6年余于2001年5月8日入院.患者于6年前发现左臀部肿物,无疼痛,站立时增大,平卧时减小,久站有下坠感,伴排便不畅,无脓血便史.体格检查:肛门左侧隆起,可触及一个15 cm×15 cm×15 cm肿物,质软,增加腹内压时肿物明显增大;直肠指诊示肛门括约肌张力好,直肠空虚,于左侧盆隔可触及一裂孔,约5 cm×5 cm大小,未触及明显肿块.
作者:孙军席;郭澎;张维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脂质体反复转染CD基因联合放射线对人直肠癌细胞荷瘤鼠体内的抗癌效果,为临床治疗直肠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构建PXJ41/CD载体并进行测序证实,制备人直肠癌细胞荷瘤鼠,待瘤体长至长径达0.5 cm后,设实验组应用脂质体于治疗的当日及第4、8、12天反复转染,于当日起2 Gy/day连续照射患肢15 d,第3天起5-FC 800 mg/kg/day腹腔注射共12 d,另设单纯放射组、单纯CD/5-FC治疗组、空白对照组,观察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曲线,瘤体积抑制率和瘤重抑制率. 结果荷瘤裸鼠肿瘤生长曲线显示:实验组肿瘤生长曲线平缓,治疗效果显著,瘤体积抑制率平均为81.5%,瘤重抑制率平均为78.7%,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87.86,P<0.01).病理学检查示肿瘤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结论脂质体反复转染CD基因联合放射线治疗直肠癌荷瘤鼠,二者可产生协同作用,比单纯放疗或单纯CD/5-FC有更显著的抗癌疗效.
作者:李世拥;吕文平;安萍;于波;蔡慧芸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93年9月至2000年8月共行电视腹腔镜阑尾切除1 27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 277例,男804例,女473例.年龄5~79岁,平均41岁.其中慢性阑尾炎1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8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34例,坏疽穿孔阑尾炎并腹膜炎2例.合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8例,并胆囊息肉,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各1例.全部病例中1 265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冲洗引流术.2例原发性腹膜炎,腹腔镜控查时盆腔积脓,冲洗吸后放置引流并顺便切除阑尾.另2例中转开腹行阑尾切除中8例为阑尾根部穿孔,4例为腹膜后阑尾.全部病例中1例术后第4天仍然高热行开腹探查,结果为残株炎,行坏死组织清除,荷包包埋,术后加强抗生素治疗,痊愈出院.戳孔感染5例,经戳孔换药后痊愈.无术后内出血及肠瘘发生,无术后肠粘连梗阻而再手术者,平均住院4.1 d.
作者:彭志万;蒋圣军;张克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研究观察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及rhGH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辅以rhGH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锋;余佩武;李前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切除时联合脾切除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我科收治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分成2组,即切脾组(11例)和保脾组(1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与血象改变. 结果切脾组术后14 d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8.9±1.6)×109/L、(310±32)×109/L,明显高于保脾组(3.7±1.4)×109/L和(104±41)×109/L(P<0.01).术后第7天切脾组血清总胆红素为(24±7) μmol/L,低于不切脾组(37±13) μmol/L,P<0.05.2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切除时联合脾切除提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轻术后肝脏胆红素代谢负担,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明显增加.
作者:曹志新;陈孝平;吴在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乳腺癌患者病程进展中的意义. 方法对4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亲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IMP-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结果 48例乳腺癌中TIMP-1阳性表达率为29%;本组患者无腋淋巴结转移者、高分化者、无远处转移者及5年生存者TIMP-1表达水平低于有腋淋结转移者、低分化者、远处转移者及死亡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TIMP-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转移和预后相关.
作者:严志新;邹士林;肖秀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10年来我院共收治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32例,对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16~58岁,平均42.7岁.有症状患者病程从6个月至7年,平均25个月.
作者:周业江;魏仁志;王元正;易国平;董洪亮;李章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有的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能安全度过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极为重要.我院从1992年9月至2000年6月对 2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了腹部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宏众;蒋飞照;张启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方法. 方法选择颈内动脉狭窄大于85%的患者83例行血管内支架治疗,于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并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手术采用2类支架,分预扩与不预扩两种操作. 结果 83例手术操作顺利,无临床并发症,影像学评价完全成功,超声波检查示脑血流恢复正常或好转.56例临床症状消失,27例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术后随访3~24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及超声波示支架形态良好,血流通畅,血管无再狭窄. 结论采用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手术方法对颈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是安全的,支架的选择与是否预扩尚待商榷.
作者:李慎茂;缪中荣;凌锋;朱凤水;王默力;华扬;董岩;宋庆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于1988年3月至1999年9月收治了6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天松;文纯;骆宾;张树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54例早期胃癌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cyclin E和Ki-67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早期胃癌中表达异常的意义.
作者:刘勇;路名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乳腺良恶性肿瘤中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的表达及其意义,以及术前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乳腺癌和14例乳腺纤维瘤的肿瘤组织与相应正常乳腺组织中p38蛋白表达情况,其中1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接受了CA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加氟尿嘧啶)或TA(泰素,表阿霉素)化疗2周期. 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3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为正常组织的4.73倍(t=7.762,P<0.01);淋巴结阳性的患者p38蛋白表达高于阴性患者(t=3.977,P<0.01); 术前行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p38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下降,其肿瘤组织p38蛋白表达水平为正常组织的3.51倍;乳腺纤维瘤组织中p38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乳腺差异无显著意义(t=1.829,P>0.01);p38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与良性纤维瘤之间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t=1.771,P<0.01). 结论 p38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严飞飞;王杉;祝学光;叶颖江;梁斌;崔志荣;张嘉庆;乔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上用胰岛素作为载体通过受体介导对肝癌进行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以A14125I-标记胰岛素,取人肝癌细胞及癌旁组织,制备细胞膜,测定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密度并评价其受体结合活性. 结果 A14125I-胰岛素比放射性为(46.1±1.2) TBq/mmol,放射化学纯度>98%;人肝癌及癌旁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Bmax分别为(1.9±0.6) pmol/mg蛋白及(1.4±0.6) pmol/mg蛋白,高亲和力Kd(解离常数值)值为(2.1±0.6) nmol及(2.2±0.8) nmol,低亲和力Kd值为(25±8) nmol及(27±8) nmol.人肝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大结合值Bmax t=0.032,P<0.05). 结论 A14125I-胰岛素与人肝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具有特异性的结合力.
作者:程中;欧小红;匡安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性,70岁,因腹痛、腹胀伴呕吐4 d,于2000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发热及皮肤巩膜黄染等.入院后经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36 h,腹痛、腹胀无缓解.体格检查: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无阳性发现.腹膨隆,左上腹可见肠型;全腹无肌紧张,左侧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左上腹可闻及气过水声.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腹部透视:左侧腹部可见跨度约2 cm的多个气液平面.临床诊断为急性肠梗阻,结肠肿瘤不除外,于2000年10月17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郝建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进一步降低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及再发率,我们用双层补片(bilayer patch),对32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乾虎;刘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抗生素是从头孢菌素的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接上不同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的抗生素,按其开发年代的先后、抗菌作用特点、临床作用不同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而分为1、2、3、4代头孢菌素.尽管本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β-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少(与青霉素仅有部分交叉过敏现象)等优点.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而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国内文献中有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莉蓉;王永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采用膨化聚四氟乙烯修补材料(e-PTFE)的无张力疝修补术(LH)与传统的疝修补术(BH)术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的变化. 方法 21例无并发症及无术后复发的单侧腹股沟疝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LH和BH 2组.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6、24、48 h和168 h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纤维蛋白原(FN)、C-反应蛋白(CRP)、α1-抗胰蛋白酶(α1-AT)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 结果与BH组患者相比,LH组术后患者FN、CRP、α1-AT和IL-6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升高;术后镇痛药用量减少. 结论较BH组而言,采用LH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但膨化聚四氟乙烯修补材料使术后炎症反应增强.
作者:范亚川;何学军;李学成;邹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例1 女,52岁,因右颈中部逐渐增大的肿块半年余于1989年11月9日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右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可扪及一大小约1.5 cm×1.5 cm×1.0 cm包块,边界清,与皮肤无粘连,质稍硬,随吞咽上下移动,肿块表面无血管杂音.
作者:黄克斌;朱峰;杨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77年 Cabanas先提出接受肿瘤引流的第1个淋巴结称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node,SN),应在一定范围内将其切除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进行更广泛的淋巴结清扫[1].从理论上讲,由于SN是接受肿瘤引流的第1个淋巴结,应该先反映肿瘤的转移情况,因而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好的淋巴结[2].目前,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node biopsy,SNB)主要用于乳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结检查.
作者:丁洪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服化疗对胰头癌根治手术后患者的疗效. 方法 48例患者在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分为化疗组24例,口服化疗药物5′-脱氧-5-氟脲嘧啶(5′-DFUR,商品名:氟铁龙)加甲酰四氢叶酸钙连续6个月,对照组24例未行化疗. 结果全部48例共有12例死亡,化疗组有5例死亡,包括肝转移2例、局部复发2例,对照组7例患者均由于肝转移死亡.2组肝转移的发生率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化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4%、57%、49%;对照组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0%、40%. 结论口服化疗对抑制胰腺癌切除术后肝转移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怡杰;唐岩;胡先贵;刘瑞;胡志浩;金钢;邵成浩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