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巨大切口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监护治疗

王洪玉;刘金辉

关键词:疝, 外科手术, 重症监护, 老年人
摘要:目的 总结高龄巨大切口疝患者围手术监护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河北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巨大切口疝患者80例,对其手术前后进行严密的监护治疗,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本组8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85~135 min,平均 (95±10) min;平均住院时间6~8 d,平均(7±1) d.术后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较手术前加重12例,心房颤动5例;手术后进ICU 严密监护治疗30例.皮下血肿12例,经穿刺,皮下放置引流管,术后腹带加压2周恢复.随访3~24个月,无感染、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高龄巨大切口疝患者围手术期的监护治疗,能有效预防切口疝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麻醉下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麻醉效果、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及近期随访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完成,麻醉效果满意,单侧平均手术时间(41±10)min,所有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未使用止痛药物,平均住院费用(4 367±215)元,平均住院时间(2.5±0.5)d.全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除2例术后阴囊浆液肿外,其他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出现,随访6~44个月,无复发、切口感染和慢性疼痛等发生.结论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老年腹股沟疝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安全、适应证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等特点.

    作者:崔兆清;章阳;孙善平;解磐磐;周长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遵义医学院成都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10例,随机分为接受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试验组)和利多卡因单纯局部麻醉(对照组),均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镇痛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平均(43±1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6±11)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2,P=0.001).试验组术后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平均(10.4±1.6)h,长于对照组(4.2±1.3)h二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3,P=0.000),术后24 d试验组无一例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对照组有11例因疼痛使用止痛药物镇痛;术后3 d试验组患者疼痛消失98例,对照组疼痛消失78例;术后7 d,试验组有6例患者稍感局部疼痛,对照组有15例感局部疼痛,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0、7.870、4.881,P=0.000、0.005、0.027).结论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远威;黄雄;沈建;解小宏;邓亨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按照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nment,CQI)在手术室疝修补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手术室共接受疝修补手术患者1 800例,按照CQI的方法,制定CQI措施并实施﹑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 CQI实施前患者满意度85.5%,医师满意度43.7%,护理表格书写漏项率12.5%;CQI措施实施后患者满意度96.5%,医师满意度93.7%;护理表格书写漏项率5.2%.CQI措施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2,P=0.000),医师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P=0.000),护理表格书写漏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6,P=0.000).结论 按照CQI的方法对疝修补手术进行质量改进,有效的提高医患满意度,降低了护理表格书写漏项率,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李秋菊;黄丽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壁深筋膜无张力修补治疗切口疝57例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11%[1].随着高龄患者增多,腹部切口疝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湖北协和分院采用腹壁深筋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切口疝,周边缝合固定及补片于深筋膜固定,减少组织间隙早期形成粘连,同时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切口疝,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

    作者:关军民;张新疆;巴土马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睾丸鞘膜积液并结石误诊为腹股沟斜疝一例

    患者男,68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阴囊右侧肿大,伴下腹部续性隐痛不适,平卧时肿块不缩小,但疼痛可以减轻,触痛明显,局部有波动感,右侧睾丸肿大于2011年11月2日入院.门诊B型超声检查提示:右侧睾丸鞘膜积液,右侧腹股沟斜疝,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患者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咯痰,无胸闷、心悸,无停止肛门排便排气,睡眠好,二便正常.

    作者:宋淮;周立强;徐开鹏;张银;杨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日间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例腹股沟疝患者327,行日间手术治疗并给予精心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7 d至16个月,复发3例,手术部位感染2例,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日间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涂发妹;杨萍萍;聂林华;严琼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残端疝囊剥离联合腹股沟管引流对巨大腹股沟斜疝术后阴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残端疝囊剥离联合腹股沟管引流对巨大腹股沟斜疝术后相关阴囊并发症的影响及残端疝囊剥离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20例临床资料,疝囊直径≥10 cm,进入同侧阴囊.术中均完整剥离残端疝囊并在腹股沟管内放置血浆引流管引流.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剥离残端疝囊时间为3~7 min,平均4.6 min.剥离残端疝囊出血量:出血量≤2 ml 12例,出血量~5 ml 8例,术后住院时间1~3 d,平均1.6 d.术后阴囊无明显肿胀,无积液积血.患者无阴囊下坠等不适.结论 精细解剖和分离疝外组织,完整剥离疝囊,彻底止血并联合腹股沟管内引流,可减少腹股沟疝术后阴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国德;曹永宽;张林;张国虎;王培红;龚加庆;王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腹股沟疝围手术期品管圈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儿童腹股沟疝围手术期应用品管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儿童腹股沟疝患者128例,随机将其分为二组,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患儿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通过品管圈小组护理后,二组患儿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98、11.673,P=0.000 1、0.000 1).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患儿更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3、9.425、4.910、10.046,P=0.000 1、0.000 1、0.000 8、0.000 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16.667,P=0.000 1),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331,P=0.000 1).结论 品管圈护理对于儿童腹股沟疝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疼痛感,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纪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使用聚丙烯补片和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男性新发单侧腹股沟疝患者167例.随机分为二组,试验组予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腹股沟疝修补,对照组予聚丙烯补片修补.比较二组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日、恢复日常生活的时间、术后3 d疼痛评分、术后6个月慢性疼痛评分、异物感发生率、术后短期(12个月)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试验组未观察到切口感染.二组患者血清肿及尿潴留发生例数、术后住院日及恢复日常生活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0.166,t=1.443、1.746,P=0.793、0.684、0.167、0.085).术后6个月对照组运动状态下疼痛评分阳性率及异物感发生率皆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5、3.860,P=0.042、0.049).结论 细胞真皮基质应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确切,术后局部异物感和慢性疼痛等并发症较少,有望成为今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更优基质材料.

    作者:肖立俊;苏畅;陆景峰;茅安炜;陈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局部麻醉下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80例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腹股沟疝患者80例,均于局部麻醉下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8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65 min,平均(55±5) min.术中出血10~25 ml,平均 (12±3) ml.住院时间2~5 d,平均 (2±1) d.术后发生血清肿5例,阴囊血肿7例,异物感6例.术后未出现尿潴留、慢性疼痛、补片感染和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 局部麻醉下行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安全可靠,创伤小,费用低,复发率低,学习曲线短,适宜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建军;刘捷;魏晓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38例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入路基本相同,简单易学,对患者围手术期条件要求不高,无需全身麻醉和腹腔镜设备.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奇台医院实施开放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38例,术后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余义;张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Millikan术式与传统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目的 采用Millikan技术修补腹股沟疝的意义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08年7月重庆市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二组,试验组采用Millikan技术修补,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修补.分析二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二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并发症统计,对照组多于试验组.术后随访5年,对照组复发率14.81%(8/54),试验组复发率1.78%(1/56),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P=0.02).结论传统的修补方法存在固定缺陷.Millikan技术修补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术后复发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吴礼果;谭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龄巨大切口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监护治疗

    目的 总结高龄巨大切口疝患者围手术监护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河北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巨大切口疝患者80例,对其手术前后进行严密的监护治疗,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本组8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85~135 min,平均 (95±10) min;平均住院时间6~8 d,平均(7±1) d.术后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较手术前加重12例,心房颤动5例;手术后进ICU 严密监护治疗30例.皮下血肿12例,经穿刺,皮下放置引流管,术后腹带加压2周恢复.随访3~24个月,无感染、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高龄巨大切口疝患者围手术期的监护治疗,能有效预防切口疝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洪玉;刘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聚丙烯小平片修补股疝56例

    目的 探讨聚丙烯小平片修补股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聚丙烯小平片无张力修补股疝56例临床资料,观察其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满意.随访6~24个月,无切口感染、慢性疼痛、股疝及腹股沟疝复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聚丙烯小平片修补股疝简单易行,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洪楠;陈健民;王殿琛;陈亚柯;蒋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应用补片治疗脐疝合并肝硬化严重腹水的临床研究

    目的 目前,对于肝硬化合并复杂脐疝适当的治疗方式仍无定论,本研究的目的 是评估使用聚丙烯(polypropylene)补片治疗脐疝合并肝硬化严重腹水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国泰综合医院共收治9例脐疝合并肝硬化严重腹水的患者,均接受补片修补脐疝治疗.9例患者均置放负压密闭式引流管(Jackson-Pratt drain tube)到腹腔内做腹水的减压,每天引流腹水量约1 000 ml,持续1个月.于出院后1个月与6个月追踪复诊.结果 手术后3个月复发脐疝1例,原因是补片无法与肚脐的皮肤和腹壁充分粘合.本组患者都没有出现腹膜炎与伤口感染的现象.Jackson-Pratt 引流管拔除后的伤口必须用缝线缝合.因为长期大量腹水流失,必须密切检测血清中白蛋白值并补充蛋白质.脐疝修补手术前、后均必须持续使用利尿剂排出腹水.结论 应用永久性补片治疗脐疝合并肝硬化严重腹水的患者,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在手术前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应用补片治疗肝硬化合并严重腹水的脐疝患者是一种安全、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戴锋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体会

    切口疝是由于腹壁切口的筋膜和肌层未能完全愈合,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疝.它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10%[1].对于疝环大直径>10 cm的切口疝称之为腹壁巨大切口(abdominal giant incisional hernia,AGIH)[2],其手术治疗较为困难棘手.而且AGIH术后对于心肺功能及内环境的影响较大,术后复发率高,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与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生物材料的广泛应用,切口疝修补的技术难度已显著下降.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采用补片修补术治疗AGIH患者1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喻航;何立伟;邢岩伟;张景波;马永权;战学雷;孙嘉阳;吴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聚丙烯类补片腹膜前修补术联合脐再造术治疗非洲成人脐疝97例

    目的 探讨聚丙烯补片腹膜前修补术联合脐再造术在非洲成人脐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参加中国援助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对马拉博地区医院收治的当地成人脐疝患者97例,采用聚丙烯补片腹膜前修补术联合脐再造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观察疗效,脐疝修补治愈率100%,未见复发;重建脐部恢复良好,外形美观,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结论 针对成人脐疝患者,采用聚丙烯平片腹膜前修补法同期联合行脐再造术的手术方式,疝修补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再造的肚脐形状优美,达到了理想的手术效果和美容效果,不仅适用于非洲黑色人种患者,而且也适宜在国内推广.

    作者:王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疝囊腹膜前间隙还原法治疗股疝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疝囊腹膜前间隙还原法治疗股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 3 月至 2013 年 3 月,西安电力中心医院采用疝囊腹膜前间隙还原法治疗股疝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手术时间 35~66 min,平均 46 min.患者在术后 24~48 h 均能够下床活动,切口仅有轻微疼痛,无发生切口感染、局部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疝囊腹膜前间隙还原法治疗股疝符合现代疝修补的理念,采用腹股沟入路的方式,易于掌握,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贾红生;李向毅;吴学刚;代方科;曹军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补片修补在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腹股沟疝是外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当腹部压力突然增大时,例如负重、剧烈咳嗽等,疝内容物(多为肠管)容易发生嵌顿.一旦发生嵌顿,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少,多数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如不及时处理,可进一步发展为绞窄疝,危及患者生命,故应及早对该病进行治疗.

    作者:傅晓键;姚琪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固定轻量补片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自固定轻量补片在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4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50例,应用自固定轻量补片行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补片(普通聚丙烯补片)行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恢复时间、并发症、复发率、术后短期疼痛情况.结果 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1、2.223,P=0.021、0.023 ).二组患者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2、P=0.123),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435,P=0.246).二组患者术后1 d VAS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3,P=0.136).观察组术后7 d,1、6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6、2.513、2.869,P=0.037、0.029、0.012).二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自固定轻量补片术,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节约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付鸿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