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才仕;梁建国;王慧
目的 有效预防和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以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强制性标准为准则,抓好基础设施,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组织培训,严格监督检查,景化考核奖惩.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进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工作质量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要求.结论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标准执行力,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和保障.
作者:邹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特定条件下手术方舱的展开,为震后手术患者提供高度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预防感染.方法 通过对VCY-2002型野战手术方舱的展开,合理设计了缓冲帐篷的分区,平战结合,制定了特殊条件下控制手术感染的措施.结果 确保了震后受伤患者在野外条件下得到及时救治,且在手术方舱内顺利完成各类手术35例,未发生手术感染.结论 手术方舱的迅速展开、缓冲帐篷的合理分区,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手术感染的发生.
作者:宋秀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由于护理工作占据重要地位,使护士成为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主要力量.
作者:周群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是医疗器械100%合格率的基本保证,只有彻底的清洗,才能保证消毒或灭菌的成功,选择适宜的医疗器械清洗剂才能保证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和清洗质量.本调查将双缩脲法清洗测试棒检测多酶与碱加酶两种不同清洗剂,用于半自动清洗机清洗血污器械进行清洁度的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玉环;贾丽英;林燕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3年共分离革兰阴性杆菌6643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4.8%、23.1%、16.6%、10.7%;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有增加趋势;对肠杆菌科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堵南耐药率显著增加.结论 3年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有较快增长,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作者:周馨;马筱玲;张翠萍;鲁怀伟;陈多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 无菌操作收集5年胆道感染患者的391份胆汁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91份标本中有215份阳性,共检出265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5.0%,其中革兰阴性菌182株,占68.7%,革兰阳性菌71株,占26.8%,真菌12株,占4.5%,较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克雷伯菌属、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均<3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真菌的药物敏感性很好.结论 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有增加的趋势,但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肠球菌属所占比率有所上升;在抗感染治疗中阿米卡星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万古霉素首选,同时兼顾厌氧菌和真菌.
作者:姜艳梅;刘新元;王晶;肖晓光;王楠;袁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判断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规则评价;采用WHONET 5.3-5.4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3%和4.2%,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COPD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作者:王军;张建菊;刘华;唐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救护车及车载器械易受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的污染,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切断造成急救患者感染的各个环节是急救过程中控制医院感染的首要任务.
作者:李建华;李秀花;付玉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胃肠道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对医院儿科病房胃肠道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儿科病房2008年7月-2009年6月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3%,胃肠道医院感染居感染部位之首;轮状病毒是导致医院儿科病房胃肠道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年龄以6月龄~1岁易发生胃肠道医院感染,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是胃肠道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住院时间长与胃肠道医院感染的机会呈正相关.结论 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监测重点是胃肠道感染;重点监测的易感人群是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防止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郭子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235株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为54.9%,其次是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别为25.9%,7.2%;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结论 非发酵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赵德军;付维婵;胡昭宇;武静;刘彬;曹雁;田维涛;任渝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心脏锐器伤的诊治方法及感染的预防.方法 医院1999年7月-2010年6月共收治36例心脏锐器伤患者,均为刀刺伤,入院后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和围术期感染预防.结果 全组36例患者中,28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77.8%,死亡8例,死亡率为22.2%,死亡8例均为穿透性心脏损伤者;存活的28例患者无继发感染,无二次开胸.结论 心脏外伤特别是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果断开胸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要提高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意识,以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作者:谢荣景;马永峰;赵长虹;刘占豪;张冬;要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探讨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 将192例HAP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的167株病原菌中包括69株革兰阴性杆菌、58株真菌、40株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41.3%、34.7%、24.0%;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高,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较低,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结论 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真菌引起的感染高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严重.
作者:杨运彩;刘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菌株鉴定及药敏检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细菌鉴定和约敏分析仪.结果 21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91株,占42.7%,溶血葡萄球菌44株,占20.7%,人葡萄球菌23株,占10.8%,头状葡萄球菌17株,占8.0%,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较少见;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呋喃妥因、夫西地酸、替考拉宁、米诺环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利福平耐药率较低为0~7.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40.4%~93.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8.4%.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日趋严重,且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高,已对临床治疗构成极大的困难,必须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凌应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引起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真菌性败血症的感染因素,探讨控制感染流行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7-17日集中出现的感染病例,对其临床特征,病原学检查结果、侵入性治疗、原发基础疾病等进行研究,采取多科合作、启动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控制真菌性败皿症感染在病室内流行.结果 同期NICU内真菌性败血症感染罹患率为5.43%,真菌均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引起感染高危因素有早产、原发疾病、免疫力低下、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侵人性治疗等;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后,所有感染病例均痊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NICU真菌性败血症感染属局部暴发流行,早期发现、从各个环节予以分析、早期开展经验性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的进一步蔓延.
作者:李晖;钟巧;高晓玲;王晨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以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为主要杀菌成分的喷雾皮肤消毒液消毒的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和皮肤现场试验观察.结果 用其原液对悬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作用30 s,杀灭对数值均>5.0;对白色假丝酵母菌作用30 s,杀灭对数值>3.0;用此消毒原液对患者喷雾消毒作用60 s,对皮肤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1.0.结论 喷雾皮肤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作者:李娟;黄巧玲;詹海珠;刘映华;陈焕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洗手依从性的现状,探讨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制定手卫生的管理对策.方法 了解医务人员手污染现状和携带病原菌的种类.结果 医务人员工作中细菌携带率为100.0%,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20.8%;携带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变形菌属等.结论 医务人员手污染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必须重视手卫生的监督管理,提高对洗手的认知性和依从性,才能有效的预防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
作者:董明驹;史莉;杨富强;宋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喷雾润滑的效果以及使用成本分析.方法 38个器械包按包种类平均分成两组,随机编号为A组和B组,A组器械清洗、烘干后采用1:10的润滑防锈剂溶液浸泡润滑;B组器械清洗、烘干约15 rain直接用1:10的润滑防锈剂溶液喷雾润滑;观察两组清洗合格率、3个月累加的生锈率以及每月平均费用.结果 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和生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器械润滑防锈每月的平均费用A组为6252元、B组为917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喷雾润滑可达到满意器械保养效果而且能明显降低器械润滑防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倪乐丹;张丽萍;徐海丽;郑淑智;徐姜涛;章敏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化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到各器官组织.化疗是目前白血病治疗主要的方法,也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骨髓抑制是多种化疗药物共有的不良反应,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具有双重效应,首先是有助于彻底杀灭白血病细胞,但严重的骨髓抑制又可明显增加患者重症贫血、感染而危及生命.
作者:李淑丽;连雪英;张淑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医院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老年医院血流感染患者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感染史(OR=14.075),白蛋白<35 g/L(OR=4.155)、血精>6.1 mmol/L(OR=3.459)、中性粒细胞<2.0×10-9/L(OR=7.417)、中心静脉置管≥14 d(OR=100.465)是老年患者医院血流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老年患者医院血流感染的发生.
作者:石娜;徐卫;章虹霞;舒雪芹;温鸿;陈永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改革传统医院感染管理的模式,建立信息化的医院感染监控方法.方法 依托医院良好的信息化平台,建立集医院感染信息网上直报、抗菌药物监测管理、病原菌及药敏信息监测、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反馈功能为一体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结果 实时、准确的医院感染信息,争取了感染控制的时效性,2008年实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前漏报率为33.70%,2009年实施后漏报率为4.74%;全面、主动的监测,实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前瞻性;动态、全过程的管理,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透明、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的实效性.结论 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实现了全员、全方位的管理,较大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效率.
作者:梅卫玲;周宏宇;杨永丰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