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芳;徐淳行
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消毒供应中心对临床各科室的简易呼吸器实施集中管理,规范了简易呼吸器清洗消毒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职业防护,减少环境、人群污染及职业暴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超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纠纷.方法 依据医疗管理法规及临床诊疗规范对医院感染纠纷进行法律责任分析.结果 通过对医院感染纠纷的预防教育,使医护人员依法执业,减少纠纷的产生.结论 4个法律要件构成是确认感染纠纷责任的基础与核心,以此为依据才能公正、合理地化解医疗纠纷.
作者:刘海仙;张宝珠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螺纹管经消毒后的保存期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湿化瓶、螺纹管消毒包装后随机分为:A组存放在ICU经清洁后的塑料整理箱内;B组存放在供应室无菌室内,检测两组不同方法的污染率.结果 消毒后第9天A组湿化瓶污染率为16.3%,B组为3.23%(P<0.01);消毒后第4天A组螺纹管开始污染,B组第22天开始污染.结论 氧气湿化瓶与呼吸机螺纹管经消毒后保存在供应室无菌室内,分别达到8、21 d的保存时间.
作者:周小萍;张琳;林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急诊科是医院接诊、抢救急症患者的窗口及转运站,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医疗任务.因进入急诊科救治的患者大多病情急重,涉及到较多侵人性诊断与治疗操作;加上开放式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而难以监控易导致环境污染.
作者:姜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选择一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将是消毒供应中心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后,采取相应的人员管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炼英;张秀华;江云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外来手术器械纳入医院程序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建立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加强流通管理,强化质量监控.结果 实施程序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的回收、包装、灭菌、发放和满意度评分及洗涤、包装、灭菌、发放合格率和满意率抽查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程序化管理有效保障了外来手术器械的安全性及正确性.
作者:戴小明;徐宇红;江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和评价某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某医院2009年出院的外科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158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58例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用药时间1~27 d,平均(5.86±3.43)d;用药时机:术前2 h用药占77.22%,22.78%的病例抗菌药物用药时机不合理.结论 根据卫办医发[2008]48号<通知>,158例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种类选择欠妥、盲目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长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作者:崔霞;曹晋桂;何晓锋;吴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面临的医院感染压力及探讨可行解决方案.方法 统计阜外医院近年来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在分析具体原因.结果 伴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老年慢性心血管病患者逐年增多,并与急危重患者、婴幼儿患者共同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并建设适合于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硬件条件是终解决方案.结论 心血管专科医院面临的医院感染压力呈上升趋势;将硬件建设与常规管理有机结合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志远;马玉新;宋晓东;鲁蓓;李惠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分布和多药耐药趋势,防止MRSA的上升,采取有效的医院管理措施.方法 对2003~2008年医院住院患者部分门诊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药敏试验和甲氧西林耐药性测定.结果 6年中MRSA分离率分别为56.8%、79.6%、52.9%、17.8%、20.2%、12.9%,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随MRSA的变化而变化,利福平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医院MRSA分离率2003~2005年与高发地区相近,2006~2008年明显下降.
作者:张青锋;张姝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住院的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10 793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59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5.5%;神经内科、烧伤科和干部病房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各科室间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40.2%);原发病发生医院感染的构成比,居前3位的为烧伤(19.0%)、各种恶性肿瘤(11.9%)和脑梗死(9.4%);各年龄段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和重点人群医院感染的监控.
作者:高立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机制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PAE感染提供佳联合药物应用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分析仪坚定细菌,MIC检测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按CLSI法规进行.结果 从临床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92株PAE,呼吸道感染标本占88.04%;92株PAE产金属β-内酰胺酶为48.91%,产AmpC酶为27.17%;有27株菌ESBLs基因扩增呈阳性占29.35%,其中tem-1有14株菌阳性占15.22%,oxa-10有10株菌阳性占10.88%,未检测到shv、ctx-m和ges基因;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MIC比值≥1占18.48%;超级整合子检测的阳性率为10.87%;在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耐药的40株PAE中,共有21株菌存在多药外排泵和孔蛋白表达异常;多黏菌素B和美罗培南对PAE的抑菌率分别为95.65%和80.43%,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等抗菌药物对PAE的抑菌率均在48.91%~71.74%,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PAE的抑菌率为36.9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的协同作用为60.87%和58.7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的协同作用为44.57%和43.4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多黏菌素B的协同作用为28.26%和7.61%.结论 PAE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已成为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病原菌,其耐药性与多种耐药机制并存有关.对于PAE感染的治疗,临床应首选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或米诺环素治疗,同时应密切结合患者病情及感染菌的耐药表型、药敏试验结果和经验用药的药物疗效等综合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徐修礼;陈潇;刘家云;孙怡群;樊新;张建芳;郝晓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在科室的检出构成比及其标本来源.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到的454株肺炎克雷伯菌培养鉴定,资料采用Excel 2000进行统计其在科室的分布及标本来源.结果 2008年1月~2009年6月共检出454株肺炎克雷伯菌,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率高,有61株,占13.4%;其次为NICU神经外科41株,占9.0%;检出的45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痰液300株(66.1%),尿液50株(11.0%),脓液29株(6.4%);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为99.1%,其余依次为哌拉西林(41.0%)、头孢唑林(38.8%)、头孢呋辛(37.7%)、氨曲南(35.5%).结论 随着克雷伯菌耐药性增高,会给临床治疗造成很大困难,因此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重视洗手等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沈巨信;李明晖;秦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糖(GLU)、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氢酶(ADA)、IgA、IgG、IgM等6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3种脑膜炎的脑脊液中GLU、LDH、ADA、IgA,IgG、IgM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中的GLU显著低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中的LDH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结核性脑膜炎组中的ADA显著高于另外3组;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中IgA、IgG和IgM的含量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化脓性脑膜炎组中的IgM升高显著,结核性脑膜炎组中的IgA、IgG升高显著(P<0.01).结论 脑脊液中GLU、LDH、ADA、IgA、IgG、IgM检测在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中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俞增仙;董春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6~2008年接受直肠癌根治术(RCS)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年间,113例接受RCS患者中有11例发牛感染,总感染率9.7%;患者患有糖尿病、痔疮等基础性疾病,较长的手术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是引起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癌症不同的临床病理分期、遗传、年龄等因素与术后感染与否关系不大.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确保手术室空气质量和合适的温、湿度,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加强术后对切口和引流管的巡视.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盛冬娟;钱小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mecA基因和qacA/B基因携带现状.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1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ecA和qacA/B基因.结果 1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3%、93.4%、86.5%和82.9%,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敏感;mecA基因和qacA/B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63.9%和13.5%;将部分菌株的mecA和qacA/B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登录NCBI进行比对.结论 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呈多药耐药趋势;大部分MRSA和少部分MSSA中携带消毒剂抵抗基因qacA/B;临床应重视由此类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感染的诊断、治疗和医院感染的控制,并合理使用消毒剂.
作者:姜爱英;应俊;管瑜;李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晓度,以提高防护意识,建立艾滋病防护模式.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71名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 医师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认识的知晓率为83.8%~96.4%,高于护士的知晓率56.3%~96.3%,护士接触患者频率高,增加了职业危险系数;医师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5.0%~92.8%,护士的知晓率为51.9%~96.3%,其防护意识差增加了职业暴露发生的概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需注重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安全教育和规范化管理,以促进医疗职业安全.
作者:彭凌;郑永海;郭艳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谱等,为临床和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 对124例骨科住院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培养出病原菌8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2株,占69.66%,革兰阳性球菌26株,占29.21%;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42.70%)、铜绿假单胞菌(12.36%)、肺炎克雷伯菌(8.99%)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10%)、表皮葡萄球菌(6.74%)为主,大肠埃希菌以亚胺培南敏感(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万古霉素敏感(100.00%).结论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术后感染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应定期、及时的按照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慎重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许晓秋;黄钊;刘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常见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鲍氏不动杆菌(ABA)、嗜麦芽寡养单胞菌(PMA)的分离率及耐药率.结果 388株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PAE占44.6%;ABA占33.8%;SMA占11.1%;其他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占10.6%;3种菌株对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已普遍高于PAE.结论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
作者:范文;黄娥;雷鸿斌;段六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耐药基因载体-可遗传元件分布状况.方法 运用PCR法对20株MDR-KPN进行了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aA、trbC)、插入序列遗传标记(IS1133、ISEcp1)、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tnpU、tnp513)、整合子遗传标记(int Ⅰ 1、int Ⅰ 2、int Ⅰ 3)等4类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结果 trbC、ISEcpl、merA、tnpU、tnp513、int Ⅰ 1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5.0%、65.0%、25.0%、20.0%、50.0%、65.0%,其余4种基因均未检测到可移动性元件;20株菌株每株至少检出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其中在MDR-KPN中检出ISEcpl、merA、tnpU、trbC基因属国内首次.结论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易检出各类可移动遗传元件,与医院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相关的可移动遗传元件主要有trbC、ISEcp1、merA,tnpU、tnp513、intⅠ1.
作者:凌月明;陈金玉;郭勤华;蔡媛媛;赵婉婷;赵桂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同基因和异基因HSCT成为化疗以外的另一重要治疗手段~[1-3].在全球从1970~2001年有78 022例异体移植登记,从1981~2001年有>69 000例自体移植登记~([4-6]),近年来这些数字更是成倍增长.HSCT受者肺部感染,特别是肺部真菌感染越来越成为临床的难题.
作者:徐金富;瞿介明;李惠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