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感染性休克

范玲

关键词:休克, 脓毒性,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生命支持疗法
摘要:感染性休克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科感染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绒毛膜羊膜炎、无菌操作不严格致产后感染、妊娠合并阑尾炎、血栓性静脉炎等.治疗包括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有效的容量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及器官功能支持.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结核病的管理

    结核病是育龄期妇女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妊娠合并结核病可对孕产妇及胎、婴儿产生严重影响,也是导致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阐述了结核病与妊娠过程的相互影响,从孕产妇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论述如何管理结核感染的孕产妇,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徐晓红;滕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科感染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绒毛膜羊膜炎、无菌操作不严格致产后感染、妊娠合并阑尾炎、血栓性静脉炎等.治疗包括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有效的容量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及器官功能支持.

    作者:范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诊治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是严重影响围产儿及孕产妇结局的常见疾病,但其临床诊断标准缺乏高度特异性,是临床较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就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如何早期诊治羊膜腔感染综合征进行讨论.

    作者:蔡蔚;潘石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围产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的筛查与处理

    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是导致新生儿重症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对有GBS携带的孕妇在分娩期或胎膜早破后进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预防治疗的时机和抗生素的选择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生殖道感染、孕期出血、肥胖和糖尿病是GBS定植的高危因素,破膜时间>18 h、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多、早产和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母婴感染的高危因素.目前国内尚缺乏规范化的预防和诊治措施,建议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在孕35~37周进行普遍筛查,筛查方法可以应用针对GBS的培养基的细菌培养法,也可以应用PCR方法,同时重视早产和未足月胎膜早破的GBS母婴感染的防治.

    作者:杨磊;时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新发现病毒感染

    妊娠期妇女由于机体生理及免疫功能的改变,易受病原体感染,其中大多数为病毒感染.本文就近10多年来新发现的流行病毒,孕妇感染诊断、防治策略和不良母儿结局进行阐述.

    作者:李金津;漆洪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产科重症感染的多学科防治

    妊娠期和产褥期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主要病因之一[1-2]. 产科重症感染是妊娠期和产褥期感染的严重表现,常常危及孕产妇生命,主要表现为脓毒症,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终导致死亡. 妊娠期和产褥期多种疾病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由于胃肠和免疫功能障碍或衰竭,常可并发脓毒症.

    作者:樊尚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防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母婴传播是乙肝慢性感染的主要途径.新生儿期暴露感染后,约90%将变成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率与年龄呈负相关.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和HBV相关疾病的关键措施.随着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母婴传播阻断率,改善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证实.

    作者:刘晶华;蒋佩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产妇人数及分娩需求逐年增加,产科临床医师应对HIV母婴传播机制及影响因素、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孕期保健,产时、产后及新生儿处理等方面的新进展以及注意事项应有所认识和了解,以推动HIV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

    作者:李征;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胎盘原位保留治疗的感染问题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及对保留生育功能要求的增加与重视,使得胎盘原位保留在治疗胎盘植入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胎盘植入的概况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并重点探讨胎盘原位保留治疗中的感染问题.

    作者:易小春;张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治

    妊娠合并重症肺炎是威胁母儿健康的危急重症,可导致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等不良母儿结局.诊疗过程中应注意早期诊断和加强以早期广谱抗生素治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根据产科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

    作者:王静;蔺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