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霞;尹少尉;陈静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肿瘤放射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与改善患者的放疗效果有着重要关系.三氧化二砷(As2O3)是我国传统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As2O3不仅对白血病有疗效,而且对多种实体瘤细胞株有杀灭作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As2O3是否对宫颈癌细胞株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为宫颈癌的放射增敏作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高国兰;潘丽莎;李金高;陈文学;邹学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介导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OVCAR3细胞的失巢凋亡抑制与其侵袭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4种细胞包括3种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癌细胞系OVCAR3、SKOV3(两者均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细胞系)和ES2(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系)细胞及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DZ细胞中,以及经不同方式[贴壁培养和立体培养(培养后形成团簇细胞)]培养的OVCAR3细胞中TrkB mRNA的表达.转染TrkB小分子干扰RNA(siRNA)后,流式细胞仪检测OVCAR3细胞的凋亡率,以转染无意义的(scrambled)siRNA者为阴性对照;体内、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方式培养的OVCAR3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1)OVCAR3细胞中TrkB mRNA表达水平为0.0240±0.0017,明显高于SKOV3细胞的0.0030±0.0006、ES2细胞的0.0027±0.0009及SK-N-DZ细胞的0.0087±0.0003(P<0.01);OVCAR3团簇细胞中TrkB mRNA表达水平为0.0437±0.0021,明显高于贴壁细胞的0.0240±0.0017(P<0.01).(2)转染TrkB siRNA后,OVCAR3细胞的凋亡率为(46.3±5.9)%,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的(9.0±0.8)%(P<0.01).(3)体外侵袭实验显示,OVCAR3团簇细胞的穿膜细胞数为(71.8±0.8)个,明显多于贴壁细胞的(47.7±0.8)个(P<0.01);体内侵袭实验显示,转染TrkB siRNA后,OVCAR3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的肿瘤体积为(6.0±1.4)mm3,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的(16.3±4.7)mm3(P<0.01).结论 TrkB可能通过诱导卵巢癌OVCAR3细胞的失巢凋亡抑制而赋予其高侵袭能力.
作者:于晓辉;杨懿霞;蔡斌;严沁;贺银燕;万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56岁,于2006年9月15日因绝经两年、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余入院.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呈鲜红色点滴状,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行诊刮术,病理检查报告为恶性肿瘤(具体分型未定),分化差.本院病理会诊为:小细胞性恶性肿瘤.妇科检查:子宫后位,经产大小,质地中等,活动好,无压痛;双侧附件未及异常;三合诊未及异常.患者否认肿瘤家族史.
作者:童彤;温宏武;柳平;唐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卵巢癌细胞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双氢青蒿素处理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OVCAR3细胞后,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SKOV3和OVCAR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效应,蛋白印迹法检测SKOV3和OVCAR3细胞中两种MAPK[即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水平,以未用双氢青蒿素处理的SKOV3和OVCAR3细胞作为对照.结果 双氢青蒿素处理72 h后,SKOV3和OVCAR3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50)平均分别为(9.0±1.4)和(5.5±1.2)μmol/L.双氢青蒿素处理后,SKOV3和OVCAR3细胞中ERK 1/2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相对于对照细胞分别下降了64.2%和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38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相对于对照细胞仅分别下降了8.5%和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氢青蒿素能制卵巢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癌细胞内ERK 1/2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谭先杰;Jean Plouet;郎景和;吴鸣;沈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种盆底微创吊带手术的正确通路,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2005年9月-2006年2月,应用血管颜料灌注的方法在5具新鲜尸体上依次进行经耻骨后途径阴道无张力吊带(TVT)手术、经闭孔途径TVT(TVT-O)手术以及经阴道后路悬吊带(P-IVS)手术穿刺,穿刺后以4%甲醛防腐处理,随后进行手术通路解剖,并测量穿刺针至相关血管、神经、脏器和骨边缘的短距离.结果 所有穿刺均未产生副损伤,'rVT穿刺针距耻骨血管、膀胱壁、髂外血管及闭孔血管的平均短距离分别为0.6.0.6,4.2及4.3 cm,穿刺针侧偏或轴向旋转可能产生副损伤;由内向外的TVT-O穿刺未进入耻骨后间隙,距闭孔血管神经束的平均短距离为2.6 cm,穿刺点深入尿道外口内平均2.2 cm可能进入盆腔,翼状挡板与尿道轴夹角小至平均35°时可能损伤闭孔血管神经束;P-IVS助推器针距直肠浆膜的平均短距离为0.5 cm,不易损伤阴部内血管神经.结论 TVT穿刺针经耻骨后间隙有副损伤可能;TVT-O由内向外穿刺通路稳定,不经过耻骨后间隙;P-IVS钝头穿刺针以及术中向对侧推开直肠降低了损伤风险.
作者:王巍;郎景和;朱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变化与早产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产妇111例,分为早产临产组36例,足月妊娠自然临产组37例,足月妊娠剖宫产组38例.3组产妇分娩后行胎膜组织病理检查,比较3组产妇的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亚临床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和RT-PCR技术检测亚临床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产妇外周静脉血白细胞中及胎膜组织中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并行胎膜组织中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中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早产临产组为67%(24/36),自然临产组为19%(7/37),剖宫产组为8%(3/38),早产临产组产妇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及剖宫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1例产妇中发生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34例,为亚临床感染组,77例无感染产妇为非感染组.(2)NF-κB p65蛋白及mRNA在亚临床感染组产妇胎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0及47.5±17.2;在非感染组产妇胎膜组织中分别为4.0及31.3±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NF-κB p65蛋白及mRNA在亚临床感染组产妇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0及42.6;在非感染组产妇外周血白细胞中分别为4.0及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胎膜组织中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中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81及0.571,P均<0.01).结论 早产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胎膜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水平升高,其外周血白细胞中NF-κB p65表达水平变化与胎膜组织中的NF-κB p65表达水平变化有相关性,检测孕产妇外周血白细胞中NF-κB p65水平变化可作为预测早产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一个指标.NF-κB p65在早产患者的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姚穗;罗淄资;李丹;周昌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编者按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目前,盆底重建手术中越来越多地应用补片和吊带,以加强盆底肌内、筋膜和韧带的支持作用,补片和吊带的应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但是.应密切关注手术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介绍了1例较少见的盆腔器官重度脱垂行阴道后路悬吊带术后发生肛周吊带通路和阴道窦道形成,值得引起广大妇产科同道的重视.建议手术时在病例选择、补片及吊带选择上要慎重,严格并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围手术期处理与护理要认真细致,一旦发生并发症,要积极处理.
作者:韦晓昱;杨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起病隐匿,恶性度高,一旦发现,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徘徊在20%~30%.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卵巢癌是妇科肿瘤工作者研究的热点.surv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protein,IAP)家族新成员,具有调节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对结肠癌、乳腺癌、非小细胞性肺癌、胃癌以及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提示,survivin在这些肿瘤中的表达可以作为其预后不良的标志[1-2].
作者:吴朝阳;吕杰强;甘梅富;吴为玲;陈星;卢洪胜;李满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我国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现状,探讨适合我国卫生经济条件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标准.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6年4月1日-9月30日在全国18个城市25家医院行产前检查并进行首次50 g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的16 28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GCT检查结果异常(服糖后1 h血糖≥7.8 mmol/L)者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和美国国家糖尿病数据组(NDDG)标准诊断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及糖代谢正常孕妇OGTr各时间点(空腹、1 h、2 h、3 h)血糖的平均值.结果 按NDDG标准诊断,GDM及GIGT的发生率分别为2.763%(450/16 286)和3.862%(629/16 286);按ADA标准诊断则分别为5.078%(827/16 286)和5.268%(858/16 286);符合ADA标准中2项及以上异常者为841例,符合NDDG标准中1项及以上异常者为1034例,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者为792例,分别占两者的94.2%(792/841)和76.6%(792/1034).采用ADA标准诊断的糖代谢正常者OGTF各时间点(空腹、1 h、2 h、3 h)血糖值的95%可信区间上限依次为5.3、10.4、8.7、7.7 mmol/L,与NDDG标准(分别为5.4、10.8、9.1、7.8 mmol/L)基本一致.结论 目前,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呈现增加趋势.ADA标准适合我国GDM的诊断,据我国目前的卫生经济情况,对NDDG标准中l项及以上异常者或对ADA标准中2项及以上异常者进行干预都是合理的.
作者:魏玉梅;杨慧霞;高雪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因为其诸多优点在妇外科界广泛开展,从医学基础理论上讲,椎管内麻醉可以满足下腹部腹腔镜小手术(手术时间≤40 min)的麻醉要求,但对于妇科腹腔镜小手术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有效性尚元定论.我们对长春市妇产医院60例行妇科腹腔镜小手术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伟;史珞;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42岁,已婚,孕4产2.因下腹胀痛1个月余于2007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胀痛,无发热、消瘦、乏力等,大小便正常.身体检查:腹软,移动性浊音阳性,未触及包块.妇科检查:宫颈质硬,穹隆部张力高,扪诊不满意.入院后两次腹腔穿刺共引流2000 ml腹水,未找到结核杆菌;腹水细胞学检查提示:大部分细胞为增生的间皮细胞,少部分细胞成团并有腺样结构,细胞呈轻-中度核异型性,疑为恶性肿瘤细胞.
作者:郑宁;邓振忠;刘恒;叶小勤;吴元赭;马捷;李怀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主韧带中弹性蛋白、赖氨酰氧化酶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变化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因子宫脱垂而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60例(POP组),其中绝经前27例,绝经后33例;选择同期因妇科良性疾病、无压力性尿失禁或POP而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绝经前42例,绝经后18例.于手术中取子宫主韧带,采用RT-PCR技术检测弹性蛋白、赖氨酰氧化酶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剂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蛋白印迹法检测3种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 (1)弹性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POP组患者绝经前、后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mRNA的表达分别为0.42±0.22、0.26±0.20,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44±0.32、0.20±0.19;对照组患者绝经前、后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mRNA的表达分别为0.79±0.30、0.63±0.23,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89±0.27、0.78±0.25,两组绝经前及绝经后患者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赖氨酰氧化酶mRNA及蛋白表达:POP组患者绝经前、后赖氨酰氧化酶mRI~A的表达分别为0.37±0.18、0.20±0.14,赖氨酰氧化酶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45±0.27、0.26±0.21,对照组患者绝经前、后子宫主韧带赖氨酰氧化酶mRNA表达分别为0.65±0.22、0.53±0.20,子宫主韧带赖氨酰氧化酶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85±0.39、0.69±0.31,两组绝经前及绝经后患者子宫主韧带赖氨酰氧化酶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患者绝经后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赖氨酰氧化酶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绝经前患者(P<0.05).(3)弹性蛋白酶抑制剂mRNA及蛋白表达:POP组患者绝经前、后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酶抑制剂mRNA表达分别为1.33±0.35、1.47±0.37,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酶抑制剂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85±0.30、0.76±0.35,对照组患者绝经前、后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酶抑制剂mRNA表达分别为0.62±0.25、0.55±0.24,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酶抑制剂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21±0.15、0.29±0.22,两组绝经前及绝经后患者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酶抑制剂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患者绝经前、后弹性蛋白酶抑制剂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患者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与赖氨酰氧化酶mRNA及蛋白表达量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关系(r=0.9959、0.9708,P<0.05),而弹性蛋白与弹性蛋白酶抑制剂mRNA及蛋白表达量无直线相关性(r=-0.0402、-0.0365,P>0.05).结论 POP患者子宫主韧带弹性蛋白、赖氨酰氧化酶表达下调及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表达上调,可能与POP发生有关.
作者:张师前;张琳琳;于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35岁,孕4产2.因孕28周+5,腹胀4 h于2007年12月1日入院.末次月经2007年5月13日,月经规律.停经20周时出现胎动,未行正规产前检查.门诊B超示胎儿双顶径77 mm,羊水深54 mm,胎心率156次,胎盘附着在子宫底前壁.患者2001年5月孕37周时因胎盘早剥在外院剖宫产分娩一女婴,新生儿死亡,体重不详.2004年8月孕35周因胎盘早剥在外院剖宫产分娩一死男婴,体重不详.
作者:黄璐;沈宗姬;吴静;彭根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机体在各种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缺氧及再灌注损伤等因素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的统称.这一概念早是由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所属的危重病医学会在1991年提出的,经过10余年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已经被临床医师广泛接受.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fet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FIRS)也是基于这一概念提出来的,不同的是患者为胎儿[1].
作者:陈奕;黄醒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环磷酸腺苷(cAMP)对人羊膜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8(AQP8)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WISH细胞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PRMI 1640培养液常规培养.实验组将8-溴腺苷-3',5'环磷酸腺苷(8-Br-cAMP)加入培养液中,使其在细胞培养液中浓度分别为10、20、40、100、200、400 μmol/L,不同浓度分别培养2.4、8、16、24和48 h时取样.各浓度重复培养6瓶.采用蛋白印迹法定量检测WISH细胞AQP8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WISH细胞AQP8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WISH细胞上AQP8的分布.结果 对照组WISH细胞AQP8蛋白表达水平为0.028±0.003,AQP8 mRNA表达水平为0.027±0.003.实验组WISH细胞随着培养液中8-Br-cAMP浓度的升高,AQP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培养液中8-Br-cAMP浓度为20、40、100、200、400 μmoL/L时,其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062±0.007、0.063±0.006、0.125±0.008、0.145±0.010、0.100±0.008,培养液中8-Br-cAMP浓度为200 μmol/L,培养8 h时,AQP8蛋白水平开始升高,24 h时达到峰值,升高约5倍.随着8-Br-cAMP浓度的升高,AQP8 mRNA水平明显升高,培养液中8-Br-cAMP浓度为20、40、100、200、400 μmol/L时,其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065±0.007、0.069±0.006、0.130±0.008、0.150±0.010、0.110±0.009,同样在200 μmol/L时达到峰值;8-Br-cAMP浓度为200 μmol/L,培养2 h时AQP8 mRNA水平开始升高,培养8 h时达到峰值,16 h时开始下降,24 h时降到8-Br-cAMP培养前的水平.8-Br-cAMP浓度为200 μmol/L培养24 h时,细胞内的荧光减弱而细胞膜的荧光明显增强.结论 cAMP可能是调控羊膜上皮细胞AQP8表达及分布的重要介质.
作者:李莉;漆洪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PFD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POP常与SUI并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样,盆底结缔组织异常改变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结缔组织的张力和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原蛋白的含量和组成,弹性蛋白则决定着结缔组织的弹力和韧性,这些成分的含量和结构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引起盆底结缔组织弹性降低,抗张能力下降,对盆底支撑作用减弱,导致POP.因此,现对ECM的上述成分在PF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作者:林雪燕;欧阳玲;李博;陈黎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和比较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孕妇外周血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分析其表达情况及分子功能.方法 应用基因微阵列技术,采用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检测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组)和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外周血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计算重度子痫前期组6例患者的芯片信号值与对照组混合血芯片的信号值比值;以芯片的信号值比值≥2.0或≤0.5,且其q_value<5.4%的标准来确定差异表达基因,层次聚类分析后用Gene Ontology软件确定这些基因所属的功能群.结果 筛选得到14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6个基因表达上调,54个基因表达下调.重度子痫前期组上调基因主要参与半胱氨酸代谢、鸟氨酸循环、蛋白酶体、转化生长因子(TGF)B信号传导途径,其中钙联蛋白2(CNN2)、基质金属肽酶8(MMP8)、含V.set和免疫球蛋白域4(VSIG4)、蛋白酶体26S亚单位ATPase 5(PSMC5)的信号值比值均明显升高;下调基因主要参与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抗原呈递作用、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代谢途径,其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三域长细胞质尾2(KIR3DL2)、醇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C3(AKRlC3)、含Churchill域1(CHURC1)、溶质载体家族25成员13(SLC25A13)的信号值比值均明显下降.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的基因表达与正常孕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CNN2、MMP8、VSIG4、PSMC5、KIR3DL2、AKR1C3、CHURC1、SLC25A13等基因可能参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需进一步验证.
作者:孙成娟;张为远;于松;崔满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高病死率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盆腹腔种植转移引起的并发症,多种黏附分子参与上述过程.E钙黏素(E-eadherin,E-cad)是钙依赖性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以同种亲和的方式与邻近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其基因的失活会导致细胞间黏附力下降,癌细胞易于从原发灶脱落,进而向周围、远处组织浸润转移.研究表明,在卵巢癌组织中E-cad表达降低;临床分期越高,表达降低越明显;且其表达与生存时间有关[1-2].
作者:曲芃芃;高媛;李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蛋白酶体抑制剂MG262诱导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1、10、20、40、60、80 nmol/L)的MG262分别处理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24、48 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SKOV3细胞的存活率.MG262及ERK抑制剂PD98059分别及联合处理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细胞及胚肾上皮细胞株293T细胞的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SKOV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及细胞内VEGF蛋白的表达.MG262处理不同时间(3、6,9、12 h)后,蛋白印迹法检测SKOV3细胞内磷酸化ERK(p-ERK)及野生型p53蛋白的表达.以上实验以未加药物者为对照.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发现,随着MG262浓度的增加,SKOV3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G262、PD98059分别或联合处理SKOV3细胞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7±4.3)%、(26.8±8.6)%、(50.3±10.6)%,与对照细胞的(7.9±1.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单独处理者分别与联合处理者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药分别或联合处理293T细胞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5±5.3)%、(16.2±7.5)%、(10.8±7.3)%,与对照细胞的(12.2±6.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及蛋白印迹法检测显示,MG262处理后SKOV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浓度及细胞内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MG262处理不同时间后,SKOV3细胞内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SKOV3细胞内野生型p53蛋白在MG262处理前、后均无表达.结论 MG262可通过ERK信号通路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
作者:王文霞;孔北华;李鹏;宋坤;曲迅;崔保霞;姜洁;张友忠;杨兴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1个新的卵巢恶性肿瘤抗原--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相关的具有环状结构域的蛋白(BARD1)剪切变异体(OV-142)的自身抗体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RT-PCR技术克隆OV-14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构建OV-142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纯化OV-142重组融合蛋白;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2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4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OV-142的IgG、IgM型自身抗体的相对含量,并分析自身抗体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成功构建了OV-142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获得了OV-142重组融合蛋白.当联合分析OV-142 IgG型自身抗体与CA125时,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敏感性为71.4%,高于单独分析IgG(41.3%)或CA125(61.1%);特异性为89.1%,高于单独分析IgG(84.2%)或CA125(88.0%);准确性为81.9%,高于单独分析IgG(66.8%)或CA125(77.1%).结论 OV-142是BARD1的1个剪切变异体,其有可能成为卵巢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OV-142抗原的IgG型自身抗体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有可能成为CA125的1个重要的补充血清学标志物.
作者:阳志军;蒋燕明;杨光;冉宇靓;杨治华;张玮;张洁清;潘忠勉;李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