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灿;潘敏;李东至;钟燕芳;魏佳雪;易翠兴;李坚;钟惠珠
子宫内膜去除术(endometrium ablation,EA)的基本原理是破坏或切除子宫内膜全层及其下方部分的浅肌层组织,防止子宫内膜再生,从而控制子宫的过度出血.EA可以部分代替子宫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或保守治疗无效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由于其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与子宫切除术相比有更大的优越性,近年来国外应用已十分普遍,国内也正在普及中.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单细胞PCR技术用于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疾病的诊断已经取得成功,并且应用于对单个卵裂球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检测[1,2].本研究探讨单个卵裂球HLA基因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作者:邓晓惠;沈柏均;戴云鹏;张慧琴;马弢;于红玲;晁岚;陈子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状态及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对改善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收集11例PCOS患者(PCOS组)和排卵功能正常的33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照组)促排卵后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卵巢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经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作用后,观察卵巢细胞糖原和DNA合成的变化,同时观察卵巢细胞胰岛素受体(IR)、IGF-1受体(IGF-1R)、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的表达.结果 (1)不同浓度IGF-1作用后,PCOS组卵巢细胞的DNA合成增加约为对照组的2倍,曲格列酮可抑制IGF-1的这一作用.(2)胰岛素作用后,PCOS组卵巢细胞的糖原合成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曲格列酮作用后,两组卵巢细胞中胰岛素促糖原合成作用均增加.(3)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卵巢细胞IRS-1的表达(相对灰度,下同)升高,IRS-2表达降低.曲格列酮可降低IRS-1的表达水平,升高IRS-2的表达水平.结论 (1)PCOS患者存在卵巢局部的胰岛素抵抗现象.(2)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与PCOS患者卵巢高反应状态相关.(3)曲格列酮可增加卵巢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吴效科;Erkkola Risto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而又棘手的妇科疾病.本研究通过检测内异症患者腹水和内膜组织中,正常T淋巴细胞分泌的受激活调节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的表达,探讨RANTES与内异症发病的关系.
作者:戴毅;郎景和;刘珠凤;冷金花;孙大为;朱兰;沈铿;许秀英;王含必;李华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的脐静脉穿刺术在产前诊断中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2003年6月对2403例因各种原因在B超引导下的脐静脉穿刺术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临床资料,观察穿刺手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为2368例(98.5%),二次穿刺成功为2384例(99.2%).75.5%的孕妇可在5 min内完成穿刺术,93.0%的孕妇在10 min内完成穿刺术.手术并发症包括:脐带或胎盘渗血315例(13.1%),胎儿心动过缓125例(5.2%),一次性穿刺失败35例(1.5%),流产18例(0.8%),早产4例(0.2%),绒毛膜羊膜炎2例(0.1%).结论脐静脉穿刺术是一项较为安全而简单易行的产前诊断取材技术.
作者:廖灿;潘敏;李东至;钟燕芳;魏佳雪;易翠兴;李坚;钟惠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由于要保持未婚妇女处女膜的完整性,限制了常规诊刮和宫腔镜检查等的应用.我们在临床上尝试采用在宫腔镜下诊断及治疗未婚妇女的宫腔内病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大宝;薛敏;程春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自发性乳糜胸(spontaneous chylothorax)是指不明原因的乳糜性胸腔积液,发生于妊娠期者极罕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急.妊娠期妇女心肺负担加重,合并本病时容易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妊娠期一般不采用X线检查,客观上增加了本病的诊断难度.我院2003 年3 月收治了1例妊娠期自发性乳糜胸患者,本文就妊娠期自发性乳糜胸的诊断及处理作一分析.
作者:顾彧;李笑天;程蔚蔚;潘明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17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妇女(流产组)、20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非孕组)和20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外周血中CD+4CD+25Tr的表达情况.结果流产组妇女外周血中CD+4CD+25Tr表达率为(11.9±2.7)%,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妇女的(15.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正常妊娠组妇女外周血中CD+4CD+25Tr的表达率为(14.4±4.8)%,与正常非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数量减少有关.
作者:邱丽华;林其德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外阴鲍温病(Bowen′s disease)为皮肤原位癌的早期表现,因其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而呈年轻化趋势.现报道1例累及整个外阴的重症外阴鲍温病,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朱兰;郎景和;陈杰;龚晓明;李彩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由于从基因水平研究机体并不能完全阐明机体动态的变化,蛋白质组学应运而生.蛋白质组是指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其实质是从蛋白水平研究认识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的分子水平机制.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能从复杂的细胞内混合物中将成千上万个蛋白分离显示出来[1].我们建立并优化用于子宫肌瘤的2-DE技术,通过比较子宫肌瘤和周围正常肌层组织的蛋白表达谱差异,以探讨子宫肌瘤蛋白质的整体变化规律,为研究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和特异性标志蛋白提供基础.
作者:朱雪琼;石一复;陈怀增;陈琪;张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子宫腔以外的病变.常见的病变部位包括卵巢、宫骶韧带、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输卵管和宫颈,但病变部位为膀胱者却很少见.本文总结了我院1999~2002年收治的4例膀胱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滢;郎景和;朱兰;冯凤芝;刘珠凤;孙大为;冷金花;周炜洵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盆底支持结构电刺激疗法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临床及尿动力学检查确诊的60例OAB患者,随机分为行电刺激治疗(电刺激组)35例,及药物治疗(药物组)25例.电刺激组,采用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通过阴道或直肠电极,对患者阴道或直肠内进行20~30次8~70 mA的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酒石酸托特罗定2 mg口服,每天2次,共2~4周.结果电刺激组的治愈率为37%(13/35),总有效率为74%(26/35),满意率为83%(29/35);药物组的治愈率为40%(10/25),总有效率为76%(19/25),满意率为80%(20/25),两组疗效及满意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副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盆底支持结构电刺激疗法能有效治疗OAB,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林丽莎;宋岩峰;宋健;陈美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这一新技术也开始应用于人工阴道成型术.自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我院共收治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患者9例,均行腹腔镜下盆腔腹膜移植阴道成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冷金花;郎景和;李华军;孙正怡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与月经密切相关的疾病,而孕激素是调控月经和治疗内异症的重要药物.本文从新的视角对内异症的发生机制与孕激素的关系,及孕激素治疗内异症的价值和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邓姗;郎景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般认为,妊娠合并轻度肾积水是生理性的,发生率高达80%~90%[1,2],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腹痛,分娩后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发生上尿路的病理性扩张,出现腹部钝痛、肾功能受损,即所谓的症状性肾积水.妊娠合并巨大肾积水可造成不可逆性肾功能损害,后果严重,但临床上比较罕见.据不完全统计,自1953年Robinson,Powell[3]首次报道1例妊娠合并巨大肾积水以来,国外仅报道5例[4-7],国内仅报道9例[8-15].本文重点综述妊娠合并肾积水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以期引起泌尿科及妇产科同道的关注.
作者:梁庆模;邓万俊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病例介绍患者32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2个月,于2003年4月16日收入我院妇科.患者1岁多时,母亲发现其左侧大腿根部有小包块,后自行消失.4个月前因右侧卵巢囊肿在当地医院手术,术中行右侧附件切除术.随后探查左侧附件,见左侧输卵管长约4 cm,但未见伞端及左侧卵巢.遂即打开左侧骨盆漏斗韧带,也未见卵巢.术后2周检测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为 23.7 U/L,卵泡刺激素(FSH)为 58.0 U/L,雌二醇为68.8 pmol/L.术后2个月,左侧腹股沟区有坠胀感,触及一小包块.术后3个月检测外周血染色体为46,XX.患者在我院检测血清LH为 22 U/L,FSH为 19.9 U/L,雌二醇为168.4 pmol/L,睾酮为1.0 nmol/L.B超检查显示,左侧腹股沟内有一3.2 cm×1.3 cm无回声区,内有分隔,隔壁上可见一0.3 cm×0.4 cm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血流.行左侧腹股沟包块穿刺术,术中抽出淡黄色液体5 ml,穿刺液LH 为5.3 U/L,FSH 为20.9 U/L,雌二醇为 984.5 pmol/L;血清CA125 为6.4 U/L.经外科会诊,除外腹股沟肠疝.患者孕2产1,既往月经规律.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检查:患者为女性表型,喉结不大,乳房发育好,无多毛.左侧腹股沟外环下方可触及一2 cm×2 cm×3 cm囊实性包块,活动差,有压痛,无法还纳.阴蒂不大,大阴唇内无包块,阴道通畅,子宫正常大小,双侧未触及卵巢.入院诊断:右侧附件切除术后;左侧腹股沟包块性质待查,可疑为卵睾或睾丸发育不全.
作者:田秦杰;郭丽娜;郝娜;郭美琴;沈铿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素用于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7例FGR患者分为3组,标准肝素治疗组37例,将标准肝素50~75 mg溶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6~8 h滴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31例,给予低分子肝素(商品名:速避凝)0.2~0.4 ml皮下注射;对照组39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 治疗前后及终止妊娠前,行彩色超声(彩超)检查,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和脐血流变化,并进行生物物理评分,同时监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记录新生儿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 (1)标准肝素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平均每周宫高均增长(0.7±0.6) cm,高于对照组的 (0.5±0.4) cm,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每周双顶径分别增长[(2.4±0.7) mm、(2.5±0.8) m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0.6) mm,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2)标准肝素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对照组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别为(9.7±0.8) 分、(9.6±0.6) 分、(8.9±0.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3)标准肝素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脐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比值)分别为2.5±0.5、2.4±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6,差异有显著性(P<0.0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4)标准肝素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8~10分者分别占86%、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100±256)g、(3080±225)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80±304)g,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龄均为(38±4)周,也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7±4)周,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5)标准肝素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足月小样儿均为2例(分别占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例(1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6)各组孕妇治疗前后PLT、PT、APT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7)标准肝素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后孕妇的宫高、胎儿的股骨长度、头围、腹围、脐血流各指标、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等变化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素可改善胎盘血流,使胎儿体重增加,减少足月小样儿的发生率,改善围产儿的预后,且肝素治疗FGR对母、儿都较安全.
作者:余艳红;沈立勇;钟梅;张宇;苏桂栋;高云飞;全松;曾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卵巢癌具有早期可发生盆腔、腹腔内种植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不仅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卵巢癌转移动物模型将是研究卵巢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和进行实验治疗的重要工具.常用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腹水瘤模型因与人卵巢癌自然生物学过程存在差距,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近年,人们发现如能将人肿瘤组织移植到受体动物的对应组织或器官(即原位移植),从而获得与人体内实际情况相似的微环境,不仅移植成功率高,而且移植瘤易发生类似病人的转移,且转移率高 [1].本实验即采用一株具有高转移特性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利用原位转移技术建立了裸鼠卵巢癌转移模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殊;林其德;狄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吉妮宫内节育器(IUD)由比利时妇产科专家Wildemeersch研制,于199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引入我国.后经我国多中心随机比较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吉妮IUD避孕效果可靠,脱落率,特别是远期脱落率低、疼痛发生率低[1,2].吉妮IUD常见的副反应与其他含铜IUD一样,为月经改变.为证实加入吲哚美辛(商品名:消炎痛)的吉妮(吉妮致美)IUD对改善出血副反应的效果,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吉妮致美IUD与吉妮IUD的临床效果及使用前后的月经量进行定量观察.
作者:吴尚纯;王翠萍;南秀牌;韩学军;邵文祺;吴明辉;经小平;丛捷;董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分别检测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的异位和子宫内膜及32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结果研究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 MMP-9的表达分别为0.381、0.336、0.276;TIMP-1的表达分别为0.239、0.253、0.267;研究组异位及在位内膜、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TIMP-1的比值分别为1.594,1.293,1.034 .研究组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MMP-9/TIMP-1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研究组异位内膜组织中TIMP-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极显著性(P<0.01);整个月经期,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表达升高, TIMP-1表达降低;在位内膜MMP-9表达升高,其中异位内膜比在位内膜MMP-9表达升高仅发生于增殖期.结论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 、TIMP-1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陈琼华;曲军英;许雅云;邱娜璇;庄严阵;钟山;方庆全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