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马淑芬;陈素琴
患者32岁,因停经39周,下肢水肿10 d天,伴轻微头痛1 d,于2000年2月11日8时30分入院,孕期无不适,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既往无高血压、肾炎病史,5年前有足月妊娠自然分娩史.
作者:孙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29岁,孕2产0,末次月经2002年5月29日,停经50 d有点滴阴道出血,未治疗自愈.于孕13周+2产前检查时未见异常,孕14周+3时因同房后下腹痛于2002年9月7日就诊,腹痛逐渐加重伴恶心、乏力.
作者:张超;高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征性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的发生形式和伴发畸形谱.方法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1987~1995年间,孕28周到产后7 d,伴各种出生缺陷的围产儿资料,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 3 798例综合征性NTDs中,无脑、脊柱裂和脑膨出分别为997例、2 394例和407例.伴发肌肉、骨骼系统,面、耳、颈部和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围产儿分别为51.3%,19.6%和9.3%.前5位高发畸形分别是马蹄内翻足、唇腭裂(唇裂合并腭裂)、腹裂、足外翻、足月睾丸未降.神经管缺陷的裂联合征(schisis-association)中,NTDs合并总唇裂(唇裂+唇裂合并腭裂)占67.5%,无脑合并腭裂占8.3%,无脑合并脐膨出占6.6%.综合征性NTDs患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36.9%,围产期病死率为71.2%,产前诊断率为33.1%.结论约1/3的NTDs可伴发其他畸形.综合征性NTDs儿病死率高,预后差.
作者:代礼;朱军;周光萱;吴艳乔;王艳萍;缪蕾;梁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细胞周期素E(cyclin E)是G1期的周期蛋白,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2在G1期末结合而发挥作用,促进细胞进入S期.p27蛋白是一个多功能CDK抑制剂.目前,在多种肿瘤的研究中发现了p27蛋白、cyclin E表达的异常,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反映细胞,特别是恶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一个指标.本研究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宣;马淑芬;陈素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先兆子痫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严重阶段[1],对母婴危害极大.因此,明确先兆子痫的发病机理,寻找有效的防治手段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瘦素是近年来发现的能量调节因子,它不仅在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在妊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测定先兆子痫患者及其新生儿瘦素、胰岛素水平和胎盘肥胖基因(ob mRNA)的表达,旨在探讨瘦素在先兆子痫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韩树萍;郭锡熔;顾筱琪;孙慧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胎妊娠的胎儿发育规律及平均孕周的特点.方法采用超声测量三胎妊娠的胎儿与单胎妊娠胎儿不同孕周的双顶径、股骨长,比较三胎妊娠胎儿的发育状况、出生体重及分娩孕周与单胎妊娠胎儿的差异值.结果三胎妊娠的胎儿从孕28周起,双顶径及股骨长的平均值低于单胎妊娠胎儿(差异均值分别为2.1 mm和3.1 mm, P<0.01).三胎妊娠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单胎妊娠的新生儿(P<0.01).36.2%的三胎妊娠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同孕周的第十百分位数;95.7%的三胎妊娠胎儿在36周之前分娩, 平均分娩孕周数为(34.0±1.6)周,较单胎妊娠胎儿的(39.0±1.6)周明显提前.结论三胎妊娠胎儿有着与单胎妊娠胎儿不同的发育规律, 其平均孕周较单胎妊娠明显缩短,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降低.
作者:杜娟;宋薇薇;魏军;尚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女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但目前尚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其发生率随妇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据报道,美国育龄妇女(20~49岁)的发病率为17.3%~48.4%,老年妇女(≥65岁)达56.6%以上.由于许多妇女并未到医院就诊, 估计实际老年妇女的发病率可达80%~90%[1-3]; 年社会医疗诊治费达160亿美元以上[4],相当于全美国年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肾脏透析术所用经费的总和,故其诊断和治疗均受到重视,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妇科泌尿学(urogynaecology)的理论和治疗体系.现将近年来在女性尿失禁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宋岩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早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75%的新生儿疾病及新生儿死亡与其有关.如果早产伴发胎膜早破,则70%~80%的孕妇将在1周内分娩,如处理不当,可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子宫内膜炎、新生儿感染,均可使剖宫产率明显升高.早产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对趋化因子(chemokine)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使人们对早产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徐焕;李大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瘦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在调节饮食、体重、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胎盘滋养细胞分泌的瘦素参与胎儿宫内发育的调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代谢异常及影响胎儿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定妊高征患者血清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清瘦素水平,以探讨瘦素水平与妊高征患者胎盘功能、妊高征发病过程及胎儿生长受限(FGR)间的关系.
作者:蒋荣珍;陈汉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与低百分率45,X/46,XX嵌合核型的关系,了解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染色体嵌合核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取18例卵巢早衰患者和9例正常妇女(对照)的外周血进行培养,行常规G显带和用X染色体记数探针行FISH,对每例计数600~700个细胞的荧光信号.结果 18例卵巢早衰患者的常规染色体分析核型为46,XX.卵巢早衰患者的45,X/46,XX染色体嵌合型比率为7.6%,显著高于对照者的2.2% ,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某些卵巢早衰患者的致病机理可能与45,X/46,XX嵌合核型比例增高,X染色体数量不足有关.对此类低百分率染色体嵌合核型,FISH技术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优于常规核型检查.
作者:刁飞扬;徐珉;刘嘉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长期(5年以上)性激素补充治疗(HRT),乳腺癌危险性有所增加,相对危险性(RR)为1.26[1].因此,HRT中乳腺的监测倍受关注.有报道, HRT使用的近期(1~2年)约有17%~30%的妇女X线平片检查乳腺密度增高[2].而超声下乳腺结构的改变报道很少.本研究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周远征;林守清;姜玉新;孙强;张淑琴;张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29岁,已婚,孕1产0.因下腹痛 3个月,发现盆腔包块 9 d,于1999年 7月 31日入我院.3个月前月经干净后无明显诱因地出现持续性下腹钝痛,伴恶心、呕吐,曾诊断为急性盆腔炎,用青霉素480万U、甲硝唑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7 d,症状减轻,但仍有持续性下腹隐痛,月经期无加重,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月经规律,无痛经.身体检查:消瘦体质,心、肺、肝、脾及肾脏未见异常.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后位,无明显增大,不活动,后穹窿上方及左侧可扪及直径5 cm的实性包块,表面高低不平,质硬,与盆壁相连,压痛明显,盆腔软组织硬如骨质.B超检查:右侧卵巢47 mm×39 mm,与直肠壁粘连;直肠壁上端水肿增厚,厚处约10 mm,周围可见数个肿大的淋巴结,大为13 mm×8 mm;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内膜清晰,形态规则.入院诊断:盆腔包块性质待查.
作者:纪兆建;张建忠;位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一旦妊娠产生绒毛即可由血循环中测出,在正常与异常妊娠中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当胎盘排除后,血中hCG即迅速消失.hCG的分泌与滋养细胞的数量密切相关,因此血清hCG测定能在临床上诊断早孕、异位妊娠、先兆流产、葡萄胎及滋养细胞肿瘤,而且在治疗后的随访及预后中成为重要指标.对其他疾病如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男性睾丸肿瘤、非滋养细胞疾病、非生殖细胞肿瘤亦有辅助诊断意义.随着hCG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不断提高,尽管如此,仍有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可能[1,2].近年来,在hCG测定的临床应用上出现hCG持续低水平升高与临床不符合的现象,下面就这一问题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梁元姣;吴元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 ) 技术用于产前诊断胎儿弓形虫(TOX)感染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采用FQ-PCR技术,检测70例孕期TOX DNA阳性孕妇的羊水和(或)脐血的TOX DNA,阳性者为胎儿TOX感染.对其中48例TOX感染孕妇给予螺旋霉素常规剂量治疗2个疗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70例TOX DNA阳性孕妇中,胎儿TOX DNA阳性21例,胎儿宫内TOX感染率为30%,羊水和脐血中的TOX DNA 阴、阳性结果一致.(2)胎儿宫内TOX感染与孕妇血中TOX DNA含量高低有关,孕妇血中TOX DNA含量高时,对胎儿危害严重,胎儿宫内感染率也高(55%);TOX DNA含量低时,胎儿宫内感染率也低(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经螺旋霉素治疗的孕妇,其胎儿宫内感染率为21%,明显低于未治疗者的50%,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TOX感染可危害胎儿,FQ-PCR检测羊水中TOX DNA可准确地诊断胎儿TOX感染,孕期治疗可降低宫内TOX感染率.
作者:马玉燕;牟瑞丽;王磊一;江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实体肿瘤的生长必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1].利用已形成的肿瘤血管为标志来判断其预后及利用肿瘤血管为靶点进行肿瘤的治疗,已成为当今医学及整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然而,关于肿瘤间质内血管生成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为此,本研究检测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源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PD-EC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微血管计数(microvessal counts, MVC)探讨这两种促血管生长因子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
作者:吴志华;高秀艳;刘铁英;田雪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俗称笑气,1772年由英国化学家Joseph Priestley合成,1798年Humphry Davy确定其化学性质,并在自己吸入氧化亚氮后亲身体验到能够缓解牙痛而明确了它具有镇痛的特性.自1845年1月Horace Walls在哈佛大学正式将氧化亚氮用于临床麻醉至今,氧化亚氮成为应用时间长的吸入性麻醉气体.现在在国际性麻醉学术会议上,经常可以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氧化亚氮的无刺激性和可燃性、毒性相对较小、诱导和苏醒比较快并具有镇痛作用,临床麻醉中可以继续广泛使用氧化亚氮.另一种观点认为,氧化亚氮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吸入性麻醉气体如氙气Xenon以替代氧化亚氮.
作者:吴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脐血清皮质醇和硫化脱氢表雄酮在足月分娩时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0例足月分娩新生儿脐血清中皮质醇和硫化脱氢表雄酮的含量,其中A组18例,为无阵痛、选择性剖宫产产妇;B组10例,为潜伏期剖宫产产妇;C组 12例,为活跃期剖宫产产妇;D组60 例,为阴道分娩产妇.结果 (1)新生儿脐血清皮质醇含量随孕周增加而增加,至39周时脐血清皮质醇含量达峰值,为(286±50)μg/L,42周时,皮质醇含量下降,接近孕37 周水平(194±70)μg/L,血清硫化脱氢表雄酮含量变化与之相平行,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6, P<0.05].(2)A、B、C组随着产程进展,皮质醇含量增加,硫化脱氢表雄酮含量不增加.(3)D组新生儿脐血清皮质醇含量较其他3组高(P<0.01).硫化脱氢表雄酮含量变化无差异.结论脐血清皮质醇和硫化脱氢表雄酮在分娩发动和加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潘凌云;肖群;袁巧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赖爱鸾;林守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围产期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发现,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1],推测瘦素可能参与妊高征的发病;瘦素的分泌受胰岛素调节[2],提示瘦素和胰岛素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具有相关性.本研究通过测定妊高征患者瘦素、胰岛素和C肽水平,探讨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作者:李书勤;汪秀娟;张轶清;丁华峰;杨军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细胞凋亡调控基因p53、bax和 bcl-2在胎盘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基因在胎盘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ICP患者(ICP组)的胎盘组织中p53、bax和 bcl-2基因表达及调亡指数进行检测,并以31例正常妊娠妇女的胎盘组织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1)ICP组胎盘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蜕膜细胞及间质细胞中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49.1±9.1)%、(46.6±9.8)%、(35.1±9.5)%、(38.7±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6.2)%、(21.6±5.2)%、(17.9±6.2)%、(17.0±4.7)%.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1).(2)而调控基因p53的表达,IC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1);bax的表达在两组滋养细胞中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合体滋养细胞、蜕膜细胞及间质细胞中,IC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1);bcl-2的表达在ICP组胎盘组织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蜕膜细胞及间质细胞中,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3)p53、bax和bcl-2在ICP组合体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分别是(75.9±8.2)%、(65.8±13.8)%、(45.3±11.3)%;在对照组中分别是(58.8±16.1)%、(43.8±13.9)%、(69.8±14.4)%.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1)ICP患者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说明ICP 患者的胎盘功能减退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2)p53, bax基因表达增强及bcl-2表达减弱,是胎盘细胞凋亡的主要调控基因,可能与ICP患者胎盘功能减退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冬梅;朱启英;丁丽;马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