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甲氨蝶呤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产后出血56例分析

马壮;蔡舒;宁华丽;金新安;刘翔;黄波涛

关键词:甲氨蝶呤, 胎盘植入, 子宫动脉,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进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UAE)治疗胎盘植入导致产后出血(PPH)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3年4月至2012年7月因胎盘植入导致PPH,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经导管进行大剂量MTX UAE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完全性胎盘植入患者为9例,部分性胎盘植入为47例.对治疗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56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0±5)min,UAE后平均止血时间为(10.0±4.2) min,均抢救成功并保留子宫,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明显UAE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剂量MTX UAE治疗胎盘植入所致PPH具有止血迅速、微创、患者恢复快及经济等优点,且能保留患者子宫及生育功能等.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哺乳期乳腺炎是乳汁未能及时排出而在乳腺内积存,形成乳汁淤积性乳腺炎,其临床表现为乳腺胀痛、体温略升高、乳房局部皮肤表面充血伴轻度压痛.若吸出积存乳汁,炎症常可消退,若未及时处理,可继发细菌感染形成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大部分哺乳期乳腺炎治疗较为容易,但仍有部分类型乳腺炎治疗较为困难,易形成乳腺脓肿,故称为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作者拟就几种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高海凤;马祥君;汪洁;何湘萍;高雅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Smad2的表达与Ⅳ型胶原分泌的相关性研究及来氟米特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Smad2的表达与Ⅳ型胶原(ColⅣ)表达的相关性及来氟米特(LEF)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GMC模型,经鉴定后第7代用于实验.按照对大鼠GMC模型处理方式将其分为:TGF-β1组(培养液+TGF-β1 5 ng/mL),LEF-1组(培养液+LEF 5 μg/mL+ TGF-β1 5 ng/mL),LEF-2组(培养液+LEF 50 μg/mL+ TGF-β1 5 ng/mL)与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分别于15 min,30 min,1h,2h和6h收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ColⅣ表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磷酸化(P)-Smad2蛋白表达;采用荧光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Smad2 mRNA表达.结果 在各时点,①ColⅣ表达量比较:TGF-β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EF-1与LEF-2组均显著低于TGF-β1组(P<0.05).②P-Smad2表达量比较:在对照组仅少量表达,TGF-β1组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LEF-1与LEF-2组的P-Smad2表达较TGF-β1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Smad2 mRNA表达量比较:在TGF-β1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LEF-1组与LEF-2组显著低于TGF-β1组(P<0.01);但LEF-1组与LEF-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GMC上清液中,ColⅣ与Smad2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707,P<0.05).结论 经TGF-β1刺激后,体外培养大鼠GMC中P-Smad2表达及ColⅣ表达量均增加,因此LEF可降低Smad2表达与ColⅣ表达水平,减轻细胞外基质(ECM)沉积.本研究结果为LEF的肾保护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胡雯辉;于力;温跃强;张瑶;郝志宏;陈蓉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巨大儿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方法 自2010年1月至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中,选取病历资料完整的7805例产妇(单胎妊娠)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将其入组巨大儿组(n=593,出生体重≥4000 g)和正常体重儿组(n=7212,4000 g>出生体重≥2500 g).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如体重指数(BMI),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及产妇的一般情况、孕期体重、血糖、分娩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两组产妇的分娩年龄、产前检查开始孕龄、产次、新生儿窒息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巨大儿组产妇孕次、孕前体重与BMI,产前体重与BMI、空腹血糖值及OGTT 1 h,2h血糖值,分娩孕龄、方式与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窒息率等与正常体重儿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分娩孕龄≥40孕周、产前肥胖、孕次为6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空腹血糖≥5.1 mmol/L、分娩男胎及OGTT 2 h血糖≥8.5 mmol/L是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控制空腹及餐后2h血糖,控制孕期体重增加,降低产前BMI,适时终止妊娠等,可降低巨大儿的发生.

    作者:陈蔚;武明辉;张娣;侯东敏;王军华;蒋京伟;贾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囊肿整体切除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选择2005年8月至2012年5月在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胃肠小儿外科行囊肿整体切除术治疗的10例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4例,女性为6例.患儿均经腹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确诊,上囊肿直径>10 cm.均行胆总管囊肿全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重建肝外胆道系统.对所有患儿进行术后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生长发育、有无黄疸、发热等,了解有无反流性胆管炎、胰腺病变、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0例患儿术后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20~100) mL.随访2年为2例,1.5年为4例,8个月为3例,3个月为1例.患儿均未见反流性胆管炎、胰腺病变、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胆总管囊肿全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重建肝外胆道治疗小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康太;余克弛;向东洲;杨继鑫;冯杰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然而IV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却约为40%,故如何提高IVF-ET成功率成为辅助生殖工作(ART)研究的难点.卵巢储备功能及其反应性、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孕酮(P)水平等因素均可影响IVF-ET周期临床妊娠率.笔者拟就IVF-ET周期临床妊娠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张胜坤;曹义娟;张蓓;徐慧;王蒙;刘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高危因素、病原学特点、药敏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采用机械通气(MV)治疗的84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本组新生儿是否合并VAP,将其分为VAP组(n=34)与非VAP组(n=50)(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新生儿的分娩方式、接受MV治疗时日龄(10 min~25 d)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本组MV患儿的VAP发生率为40.5%(34/84).VAP发生与早产、低出生体重、MV持续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次数、原发性肺部疾患、是否早期使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及是否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等密切相关(r=0.412,r=0.331,r=0.115,r=0.561,r=0.398,r=0.412,r=0.158;P<0.05);与患儿性别无相关性(r=1.235,P>0.05).本组导致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4%,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多见,且多为耐药菌.结论 新生儿采用MV持续治疗导致的VAP发病率较高.VAP与MV持续治疗时间,患儿出生体重、胎龄、原发性肺部疾患、气管插管次数、是否早期使用IVIG及是否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对VAP应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提高治疗VAP的成功率.

    作者:卓平辉;杨钊;田垒;宋康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临床及精液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及精液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就诊的213对不孕不育夫妇接受IUI助孕治疗的298个周期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析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是否促排卵治疗及处理后精子活动总数(PTMS)与IUI临床妊娠率间的关系.结果 <30岁,30~34岁和35~39岁间的IUI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4.58,P>0.05),≥40岁的IUI临床妊娠率较另3者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P<0.05);不孕年限≥5年较<2年与3~4年者的IUI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P<0.05).继发性不孕的IUI临床妊娠率高于原发性不孕(x2=578,P<0.05).PTMS<5×106/mL与PTMS为(5~10)×106/mL和PTMS> 10×106/mL的IUI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96,P<0.05).结论 在IUI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是否促排卵治疗和PTMS均可影响IUI临床妊娠率.

    作者:速存梅;王珏;苏兰;廖戎;潘汝能;赵树华;焦云萍;刘清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0~36个月婴幼儿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调查

    维生素(vitamin,Vit)D是与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secosteroids)紧密相关家族的总称,主要存在于脂肪组织中,与Vit D结合蛋白和白蛋白结合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Vit D在肝脏中羟化为25羟基Vit D[25(OH)D].血清25(OH)D是Vit D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产物,是评价Vit D营养水平及诊断佝偻病可靠而敏感的指标[1].马兰等[2]研究发现,婴幼儿末梢血可替代其静脉血进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本研究对于本院进行25(OH)D检测的9403例婴幼儿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佝偻病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洁;许飞;赵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知柏地黄丸联合大补阴丸治疗儿童中枢性性早熟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儿童中枢性性早熟(CPP)患儿采用知柏地黄丸联合大补阴丸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接受知柏地黄丸联合大补阴丸治疗的56例CPP患儿为研究对象.CPP诊断标准参考符合2010卫生部《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按照56例CPP患儿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28,<5岁患儿口服知柏地黄丸54 g/次(9 g/粒)×2次/d+大补阴丸180 g/次(9 g/粒)×2次/d,≥5岁患儿口服知柏地黄丸(72~90)g/次×2次/d+大补阴丸360 g/次×2次/d,连续治疗6个月]和对照组(n=28,仅口服知柏地黄丸,剂量及治疗时间与治疗组相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性早熟类型、促性腺激素水平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后,再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时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78.5% vs.57.1%,14.3%vs.17.9%,7.2% vs.25.0%,92.8% vs.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3.546,2.314,2.597,12.114;P<0.05).结论 对儿童CPP患儿采用知柏地黄丸联合大补阴丸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但是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则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李春枝;古建平;陈永兴;刘晓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国计划生育形式下助孕妇女卵子冻存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助孕妇女卵子冻存的社会需求.方法 以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本院生殖中心接待的12名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性、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高龄助孕妇女对保存自体卵子的需求.采用确切概率法(%)和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处理与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丧子(女)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强大的应激反应,使家庭成员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高龄妇女的生育能力下降;赠卵中的伦理问题、时间等待等实际问题给赠卵技术的实施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推动了助孕妇女对卵子冻存的需求.结论 有必要建立卵子库.建立卵子库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同时加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过程中卵子库的管理,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保障.

    作者:黄华英;潘碧;佘秋群;廖运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纵隔子宫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

    纵隔子宫约占子宫畸形的1/3,为子宫常见畸形[1-2].随着超声、子宫输卵管X射线造影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基层医院的逐渐普及,纵隔子宫的发现率越来越高.MRI因具有无电离辐射、多参数、多方位及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子宫畸形为准确的无创性检查手段[3-5].本研究收集2007年5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经超声、宫腔镜及MRI检查的纵隔子宫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及MRI诊断、鉴别诊断的要点,旨在为纵隔子宫患者接受MRI检查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峰;丁长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前系统超声诊断胎儿畸胎瘤的临床分析

    胎儿肿瘤临床较为少见,畸胎瘤是常见胎儿肿瘤之一.目前,随着产前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胎儿畸胎瘤产前检出率也随之增高.本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本院经产前系统超声确诊的12例胎儿畸胎瘤的超声诊断结果及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旨在对临床产前诊断该病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赖秋荣;韦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治疗导致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随着新生儿学科的日益发展,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技术成为救治危重新生儿常用的抢救和治疗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与成活率.由于MV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如何降低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目前临床关注焦点.本研究对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554例经口气管插管行MV治疗中70例并发VAP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敬华;万兴丽;张德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宫颈癌TP化疗方案灵敏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宫颈癌TP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化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其外周血DNA XRCC1 Codon 399位点多态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批准,并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紫杉醇+卡铂(TP)化疗方案,化疗3个疗程后评价其疗效,并分析化疗疗效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本组97例患者中,疗效判定有效者为48例,无效为49例,总有效率为49.48%.携带XRCC1基因Codon 399 G/G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38.24%(13/34),G/A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47.37%(18/38),A/A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68.00%(17/25),G/G基因型和A/A基因型的化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不同的XRCC1 Codon 399单核苷酸多态型与晚期宫颈癌化疗疗效之间,存在正相关(r=0.9992,P<0.05).结论 XRCC1 Codon 399基因型可预测晚期宫颈癌TP方案化疗的疗效.

    作者:王一娜;童亚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强地中海贫血的预防工作

    1 背景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又称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单基因遗传病.该病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周围国家、东南亚及我国长江以南(尤其东南沿海和西南)省、市、自治区.我国大陆对该病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开始于1979年,对20个省、市的606 613人进行异常血红蛋白病调查.同时,对9个省、市、自治区的203 913人进行α-地中海贫血检测,检出率为0.23%,其中广西的检出率高,为14.95%,其次为广东、江西与四川,分别为4.11%,2.60%与1.92%;对13个省、市、自治区的361 523人进行β-地中海贫血调查,检出率为0.67%,其中检查率由高至低分别为贵州(2.21%)、四川(2.18%)、广西(1.52%)与广东(1.08%)[1].

    作者:李文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单侧唇裂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出生3d内的早期新生儿体内的内环境与母体相近,其血红蛋白水平高、抗感染能力强、新陈代谢旺盛、组织修复力强,此时是唇裂患儿进行唇裂修复的好时机,可及时纠正上唇和鼻翼畸形、恢复上唇吮吸功能、防止牙槽骨畸形进一步发展,对减轻患儿家长的精神创伤及减小对患儿的负面影响等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1].本研究分析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接受唇裂修复术的单侧唇裂新生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旨在为唇裂修复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提供临床资料.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祁建春;刘洪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湖北省黄石市妇女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乳腺疾病是育龄期妇女常见、多发疾病,其发病率随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及女性压力增高等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疾病女性患者占无症状女性人群总数的48.7%,远高于其他女性常见慢性疾病[1],可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的乳腺疾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本地区妇女乳腺疾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指导乳腺疾病的预防.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袁明;胡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疤痕憩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疤痕憩室(PC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经宫腔镜确诊的42例PCS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人工周期药物治疗组(n=24)和经阴道手术治疗组(n=18)(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剖宫产术史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手术治疗PCSD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朱金虎;罗喜平;谭晓嫦;洪小山;毛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严重并发症中,静脉血栓形成较为常见.对该病患者,若未制定有效方案进行及时治疗,可增大肺栓塞发生几率,增加死亡风险.根据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手术类型及血栓形成病因进行分析,实施适当、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确保手术质量的关键[1].本研究对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的妇产科围术期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旨在比较其治疗结果,为该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科护理实习的教学实践探索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护理技能进一步提高和形成护理专业态度的重要过程.为更好地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护理教学水平,本院产科从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对产科护理的临床教学与实习带教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毕秀娟;武宏丽;陈曙霞;莫利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