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张宇鸣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 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方式, 病因和病理, 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吸气峰压, 生理研究, 儿童死亡, 传统应用, 病理改变, 医源性, 死亡率, 肺损伤, 肺损害, 潮气量, 临床, 策略
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直至90年代国外多数报道死亡率仍>50%.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对ARDS病因和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认识到传统应用大潮气量,高吸气峰压的机械通气方式,可导致进行性肺损害,其所产生的临床与病理改变和ARDS难以区分,因而对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策略,以及其他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期减轻医源性肺损伤,改善治疗效果,现就机械通气治疗方面作以下简述.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低白蛋白危象(附二例报告)

    肾病综合征患儿由于大量蛋白自尿中丢失,加之分解代谢旺盛,血清蛋白尤其是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出现低白蛋白血症,个别患儿由于激素治疗无效、感染后激素减量甚至停用时,低白蛋白血症进一步加重,可出现低白蛋白危象,除全身浮肿及多浆膜腔积液外,还可出现头痛、视力障碍、呕吐甚至抽搐等颅内高压表现.现将我们遇到的两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明;李永珍;刘相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脐血胆红素浓度测定对早期预测新生儿高胆血症的研究

    目的早期预测新生儿高胆血症的发生.方法测定100例足月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浓度,同时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TCBM)动态观察胆红素变化.结果高胆组脐血胆红素浓度显著高于非高胆组(P<0.001),脐血≥40 μmol/L,黄疸发生率61.5%.24 h TCB读数≥16,高胆血症发生率为72.2%,当脐血胆红素浓度≥40 μmol/L,其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提高到90%以上.结论脐血胆红素浓度测定对早期预测新生儿高胆血症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胡玲灿;李丽岩;吴文权;邓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2001年本刊各期重点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动物氧合的影响

    目的利用不同动物模型比较吸入NO对动物急性肺损伤氧合的影响.方法应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和新西兰兔各14只,经右心导管注入油酸制成急性肺损伤模型.结果油酸注入大鼠右心后,对照组、NO组氧分压由(322.3±30.2)mmHg和(322.3±22.9)mmHg(1 mmHg=0.133 kPa) 降为(101.6±12.9)mmHg和(110.9±6.1)mmHg,吸入40 ppm NO 1 h后氧分压未有上升趋势.兔急性肺损伤时,对照组和NO组氧分压分别由(147.2±11.8)mmHg和(143.4±7.3)mmHg降为(84.6±4.8)mmHg和(85.1±8.6)mmHg,吸入20 ppm、40 ppm NO上升为(115.1±10.7)mmHg和(117.7±11.9)mmHg.结论轻度肺损伤时吸入NO可使氧合得到适当改善,提高血氧分压.

    作者:赵袁媛;董声焕;徐辉;汪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呼吸器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呼吸管理

    目的加强呼吸管理,减少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 总结我院NICU近5年应用呼吸器治疗的30例MAS经验: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监护、合理调节呼吸器参数、注意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治愈18例(60%),好转2例,自动退院7例,死亡3例.结论 全身综合治疗可望降低病死率.

    作者:郭岚峰;陈大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与脑脊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1例新生儿HIE患儿和12例正常新生儿血浆CGRP水平及24例HIE患儿脑脊液CGRP水平.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血浆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HIE程度加重而增高.中、重度HIE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CT异常组血浆和脑脊液CGRP水平均高于CT正常组.血浆与脑脊液CGR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GRP参与了HIE的病理过程,在HIE病程中对脑损伤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李占魁;陈玺;李瑞林;周戬平;李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儿全身性癫痫与髓鞘碱性蛋白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脑脊液(CSF)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了解小儿全身性癫痫是否引致髓鞘和血脑屏障(BBB)的破坏.方法采用简易MBP ELISA法对47例小儿全身性癫痫病患儿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作MBP定量测定.结果在一个月内有全身性癫痫发作的患儿其CSF和血清MBP含量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全身性癫痫发作可导致CSF和血清MBP升高,提示大脑器质性损伤和BBB的破坏.MBP含量的检测可作为全身性癫痫预后评估的一项生化指标.

    作者:杨思达;何馨;何旦莎;杨镒宇;祝惠华;邓维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围产窒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致死二例

    围产期窒息缺氧对生命器官可造成缺氧缺血损伤,严重者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窒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高达30%~50%,而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致死者国内报道尚少见,现将我院近期发现的双胎2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鸥;芦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气雾法佐治重症新生儿肺炎22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雾法佐治重症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症新生儿肺炎4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23例仅用综合疗法,治疗组22例在综合疗法基础上,用喷雾器将PS混悬液以2~6 L/min气流速雾化吸入,观察患儿肺炎体征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例,死亡1例,有效率90.9%.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死亡4例,有效率65.2%.两组显效有效率相比有显著差异(χ2=4.29,P<0.05).结论 PS可降低肺泡、细支气管表面张力,抑制炎症介质,清除氧自由基,用雾化法治疗肺炎,具有简单易行,减少机械通气等优点,值得临床试用.

    作者:王广吉;齐娅贤;戴文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生儿肺气漏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附22例报告)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气漏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通过对22例新生儿肺气漏的临床资料、X线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肺气漏以气胸居多,占86.4%.22例中自发性气胸仅3例,占13.6%,多发生于有原发性肺疾病的患儿,其中MAS 7例(31.8%),RDS 5例(22.7%),羊水吸入性肺炎4例(18.2%),宫内感染性肺炎、湿肺、先天性食道闭锁并食管气管漏各1例.住院时间为10 h~19 d,平均7.3 d.13例痊愈,4例死亡(3例为RDS,1例为MAS),5例因家长要求而放弃治疗.结论新生儿肺气漏临床较少见,一旦发生进展很快,重者危及生命,因此预防其发生、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芦惠;安冬茹;李军;魏克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败血症性急性肺损伤的研究现状

    1 败血症与急性肺损伤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发生特征性病理改变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特点为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表现为广泛肺水肿和微小肺不张.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肺内分流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临床上表现为低氧血症,呼吸频速和X线胸片出现双肺弥漫性浸润.ALI有着从轻到重的连续过程,重度ALI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3].

    作者:蔡栩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应用一氧化氮治疗小儿难治性呼吸衰竭(附三例分析)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配合治疗难治性呼衰的疗效.方法经机械通气治疗无好转或进行性恶化,采用经气道吸入NO治疗严重呼衰患儿3例,浓度为5~20ppm,给患儿持续吸入.结果治疗后3例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有好转,呼吸顺应性改善,肺水肿好转.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吸入NO可明显改善低氧性呼衰的SPO2,且起效快,适宜用于难治性呼衰的治疗.

    作者:陆铸今;张灵恩;孙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体位引流法救治异物误入气管窒息五例

    异物误入气管是危及小儿严重急症之一.本文采用体位引流结合背部叩击和挤压胸廓方法救治窒息患儿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桂秀;李宁;周永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在肺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SIRS/MOD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61例肺炎患儿根据小儿SIRS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n=42)和非SIRS组(n=19),SIRS组根据其符合SIRS诊断标准2条、3条分为S1组(n=34)、S2组(n=8),于入院第1天分别测定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结果 SIRS组与非SIRS组ESR、CRP、血乳酸无显著差异(P>0.05),S2组比非SIRS组ESR、CRP明显升高(P<0.05);发生4个器官功能不全组比非MODS组ESR、CRP、血乳酸明显升高(P<0.05).结论 ESR、CRP、血乳酸可作为重度SIRS/MODS的辅助指标,肺炎患儿符合2条标准即诊断SIRS的临床意义值得商榷.

    作者:王丽杰;刘雪雁;刘春峰;袁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侵袭(如创伤、休克、感染、脓毒症)后发生的,以肺部炎症和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缺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ARDS的诊断已经标准化,氧合指数≤2.67 kPa(200 mmHg)是该综合征的主要特点和判断依据之一.

    作者:李和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表面活性物质(简称PS)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是国外ARDS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作简要介绍.

    作者:董声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儿科重症血液病的成分输血效果

    输血疗法是小儿血液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正确应用输血疗法对于小儿重症血液病的转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指导临床工作,现将1999年小儿血液病房住院患者的输血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任红;王秋实;徐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川崎病合并多脏器受累一例

    病例摘要 男,5个月.以发热12 d伴指端脱皮2 d为主诉入院.患儿12 d前无诱因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5℃.病后第5 d,周身起充血性皮疹,同时双眼球结膜充血伴口唇粘膜红且干裂,2 d后消失.曾在当地按上呼吸道感染,静点10 d大量抗生素病情不见好转.近日出现指(趾)末端与指(趾)甲移行处有膜样脱皮,不伴有吐泻以及抽搐,偶有咳嗽.查体:体温36.5℃,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精神好,神志清楚.

    作者:王虹;于宪一;朴英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价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行为神经的影响.方法对6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运用NBNA.结果①当血清胆红素水平≥205 μmol/L,对NBNA即有显著影响(P<0.01),血清胆红素≥342 μmol/L,则与NBNA评分呈明显直线负相关关系(r=-0.841,P<0.01);②溶血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NB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母乳性黄疸NBNA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③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影响患儿的视听定向能力.结论提示高胆红素血症影响新生儿行为神经,对血清胆红素≥342 μmol/L,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曾印月;肖吉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我国流行广泛,免疫力低下的小婴儿易受其侵害,而CMV肝炎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若不及时用有效的抗CMV药物治疗,则影响婴儿健康,严重者危及生命.更昔洛韦(Ganciclovir)是抗CMV的有效药物,现将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肝炎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胡劲涛;谢宗德;党西强;毛定安;易著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主管:小儿急救医学;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