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969
  • 国内刊号:44-1631/R
  • 影响因子:1.70
  • 创刊:199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00
  • 全年订价:3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 2003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临床医学
护理学报杂志   2005年12期文献
  • 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

    总结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报道68例颅咽管瘤患者手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有:尿崩症、电解质紊乱、血糖增高、中枢性高热、癫癎、应激性溃疡等.术后立即重点监测尿量、体温、胃液的颜色、意识,微量血糖仪测血糖,针对性地制定并发症护理计划表,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给予特别护理,有效地减少了手术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作者:刘敏;赵昌会;郑履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焦点记录法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报道对477例产妇应用焦点记录法的体会,认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以焦点(focus,F)、病人资料(data,D)、护理行为(action,A)或行动反应和结果(Responser,R)、健康教育(teaching,T)为结构的焦点记录法用5分格书写格式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理书写质量,提升了病人满意度及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作者:张玉霞;徐文萍;袁秀英;赵晨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囊肿形成患者的护理

    淋巴囊肿的形成是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伴有发热、下肢疼痛、下肢水肿、行走不便、腹胀、排尿困难.做好相关护理,减少淋巴囊肿的形成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1)做好引流管的护理,预防淋巴囊肿的形成,主要通过掌握引流的部位、方法、时间来进行,同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扭曲、粘连、阻塞,预防感染发生.(2)做好并发症如发热、下肢疼痛、排尿困难等护理.(3)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配合治疗.

    作者:郑小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抗肿瘤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

    报道了对637例癌症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包括正确评估恶心、呕吐症状,选择佳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加强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散步和足底按摩,科室积极开展群体性娱乐活动,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舒适护理等.

    作者:王翠玉;郭丹;林桂兰;黄少慧;郑瑞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

    总结了1998年6月-2005年7月8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体会.手术前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作好危险因素的评估,观察血压的波动范围,加强心理护理.手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脑缺血、脑血流过度灌注、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手术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做好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闫雅凤;唐晟;刘宗琼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护理

    总结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护理要点,通过对86例患儿的观察及护理,要点包括:治疗前后完善必要的化验检查、低脂低蛋白饮食、合理配伍用药、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等.由于措施得当,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司辉;张淑丽;丛金松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的护理

    对348例冠状动脉介人中应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经验总结.认为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交流,认真落实告知制度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术中积极认真的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详细的活动指导是保证应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屠燕;谢燕燕;房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外侧开眶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患者的护理

    总结分析52例经外侧开眶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治愈,无术眼感染和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备齐特殊用物;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备齐止血物品,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护理,监测视力、眼球运动并及时观察敷料情况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艳群;李小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

    总结2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患者的护理,认为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完善的术前检查与准备,术后做好管道护理、阴道护理及排尿困难、闭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傅文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护理

    总结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护理经验.除加强PCI常规护理外,重点强调了血液动力学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电图变化的监测.本组3例患者并发急性心包填塞,其中2例为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3例并发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其中1例出现心力衰竭.5例患者经积极处理,未发生Q波性心肌梗死、需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或死亡.冠状动脉穿孔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对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亢君;郝春雨;董小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脉冲射频治疗腰骶部神经根性疼痛病人的护理

    目的分析脉冲射频治疗腰骶部神经根性疼痛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根性腰腿痛病人行脉冲射频治疗,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2个月后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75%者20例,VAS改善≥50%且<75%29例,VAS改善<50%19例.与术后功能锻炼前比较,功能锻炼后病人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周到的护理及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对减少疼痛及疼痛的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辜树蓉;肖礼祖;李金艳;邬海欧;周厚湘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不良反应的护理

    对222例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进行观察,其中88例出现了低氧血症、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躁动、体温过低、呕吐等不良反应,通过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镇痛、镇静、制动、保暖、心理安慰等处理,患者均安全、平稳度过全麻恢复期.

    作者:吴英;聂发传;赵宝生;曾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脊髓损伤病人的舒适护理

    笔者报道51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舒适护理的体会.实施耐心细致基础护理使病人生理舒适;重视营养护理,提供科学合适的膳食和舒适的进食环境;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心理舒适,逐步达到社会舒适和灵魂舒适.认为只要不把病人当作疾病载体,而是当作完整的人来对待,根据病人的需要进行舒适护理,使病人充满信心主动参与医疗护理活动,赢得佳治疗时间,大限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余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下咽癌患者保留喉功能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下咽癌患者保留喉功能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全身情况调理;术后加强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预防切口和肺部感染、切口出血、误咽、咽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的保证.经医、护、患三方的密切配合,19例患者全都恢复经口进食和语言功能.

    作者:韦燕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

    笔者报道经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15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疼痛及失眠、饮食营养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对低颅内压征、肺部感染、高热、颅神经受累、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沈雁蓉;常青;童莉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干预

    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以恐惧行为、睡眠障碍和情绪改变等为其临床特点.笔者报道对15例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烧伤患者,给予恰当的精神、心理评估,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和治疗.尽早实施心理护理、止痛等措施,并注意个体化护理,结果5例治愈,10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认为在对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应掌握有关精神、心理疾病的知识,合理运用心理护理的技巧,及早进行护理评估,加强护理干预.病人出院后继续保持联系,给予心理咨询和康复指导,大限度地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作者:刘青;秦芳;吴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音乐疗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昏迷患儿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乙脑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乙脑患儿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音乐疗法对乙脑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推广使用.

    作者:徐武秀;郭君怡;张丹如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老年哮喘患者行BiPAP治疗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观察54例老年哮喘患者行BiPAP治疗,存在护理问题有心理状态异常;腹胀;漏气;自理能力低;沟通障碍致配合不当.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要耐心、解释到位,反复示范,让患者掌握紧闭双唇腹式呼吸的方法,学会以非语言交流方式进行沟通;注重重症哮喘患者的营养支持和生活护理;强化老年痴呆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严密监测SpO2值的变化,改善患者哮喘时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的习惯,终达到顺利完成BiPAP治疗的目的.

    作者:苏汝;唐丽洁;周柳红;蓝冬梅;粟爱平;黄金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护理科研规范管理的成效

    目的探索护理科研规范管理的成效.方法建立护理科研管理组织,建立健全护理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制度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结果2002-2005年申报省级护理科研课题2项,完成市级科研课题12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编出版<临床护理诊断及措施>专著2部.2001-2004年每年发表的护理论文分别为9、25、96、108篇,并且在<中华护理杂志><南方护理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2001-2004年分别为3、12、26、49篇.结论护理科研规范化管理,有效促进护理科研开展,提高护理科研水平和护理质量.

    作者:王虹;陈红宇;张中香;杨章玲;陈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医疗保险病人办理住院登记投诉因素构成分析

    笔者根据2003年1月-2005年1月住院登记处<病人意见本>上投诉登记统计表,对医疗保险病人投诉因素构成进行顺位比较和分类.投诉因素主要有操作技术,服务态度,病人误解,病人苛求.对投诉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办理住院登记速度,减少医疗保险病人周转环节,熟悉医疗保险政策及使用范畴,维护社保中心、医院、病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减少医疗保险病人的投诉因素,有利于医院更好地开展医疗保险服务工作.

    作者:刘巧刿;王晋;张三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一个提升急救护理水平的模式--基于管理学的研究

    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医院急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急救护理被摆到了医院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的议事日程上来,笔者受营销管理4P策略的启发,提出了提升急救护理水平的4P模式,即有效急救护理的开展有赖于急救护理人员以平和的心态冷静应对急重事务的良好心理素质(placid-平和),快速、准确、果断的预见性护理水平(prefigure-预示),关键护理环节的把握能力(pivotal-关键),以及由多人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团队合作精神(participator-合作者).

    作者:潘成彪;赵丽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一种简易大便器的制作方法

    临床上为卧床病人接大便时,传统的方法是病人平卧将大便器放于患者臀下,其缺点:(1)若病人肥胖且陪护少,在搬动病人时则要费很大力气;(2)将大便器放于患者臀下,时间稍长,受压部位便会发红,严重者可引起压疮.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院自行制作了一种大便器,用于卧床病人,效果理想,不但病人感觉舒适,同时也避免了床单位的污染.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珂清;连晓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阿罗格点刺试验致过敏性休克1例

    临床上许多患者是由不可避免的吸人性变应原引起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包括成人和5岁以上儿童.为了查清不可避免的变应原而进行脱敏治疗,本科室引进德国默克集团公司生产的阿罗格点刺液用于点刺试验,确诊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此试剂导致过敏性休克尚不多见,我科曾遇1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士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概念的认识及剖析,就中医护理教育的教育模式、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学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改变中医护理教育的模式;发扬中医特色,拓宽中医科研领域;发展高等中医护理教育,走多样化发展道路.

    作者:马秋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应用苯唑西林控制血液透析中股静脉置管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苯唑西林联合肝素封管控制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后感染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5年5月对股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分别采用苯唑西林与肝素联合封管法218例次,同时加强置管口处皮肤护理、使用导管时的无菌技术操作,并与常规肝素封管方法724例次进行感染情况比较.结果常规组724例次中发生感染27例次,感染率为3.7%,苯唑西林组218例次中发生感染2例次,感染率为0.9%,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的29例次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13例次占44.9%,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者7例次占24.1%,肠球菌感染者5例次占17.0%,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者4例次占14.0%.结论苯唑西林对金葡菌和表葡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能显著降低股静脉置管后的感染率.但对于苯唑西林无抗菌作用的肠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则根据其药敏结果选用庆大霉素或庆大霉素加先锋霉素V再联合肝素封管可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从而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作者:吴清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伤科黄水纱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伤科黄水纱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静脉输液中药物外渗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使用伤科黄水纱外敷和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药物渗出性损伤的疗效.结果同一类药物渗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伤科黄水纱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疗效显著,其消肿止痛作用快,且无刺激性,病人感觉舒适.

    作者:林瑞琼;岑宝英;柯泽春;杨慕坚;李少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广州市护士职业情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广州市护士职业情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州市各级医院工作1年以上的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87.7%的护士具有积极的职业情感,表现为比较热爱护理专业,工作责任心普遍较强,改行的决心极小,但感到自身社会地位呈中等偏低水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护士的职业情感与家人的支持度、工龄、按职上岗呈正回归,与从业志愿、学历呈负回归.结论广州市护士具有积极的职业情感,认为家人的支持、尊重护生入学志愿、实施按职上岗、发挥高学历护士的优势、护理管理及护理教育者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能进一步提高护士的职业情感.

    作者:任香菊;万丽红;古宏文;李丽娟;陈小文;阮恒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人羊膜治疗四肢慢性溃疡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羊膜对四肢慢性溃疡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按患者人院顺序的单双号,200例四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羊膜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进行对比观察,羊膜组采用人羊膜贴敷创面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创面治疗.结果羊膜组较对照组四肢慢性溃疡创面愈合时间短,治愈率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羊膜贴敷对四肢慢性溃疡创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意加强营养及溃疡创面处的皮肤护理.

    作者:高素珍;李英;赵婷婷;练练;苏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沿海部队官兵肛肠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沿海部队官兵在新的训练形势下肛肠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对闽沿海800名基层官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是否患有肛肠疾病将调查对象分为健康组和疾病组.结果沿海部队官兵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为44.9%.数据进行logj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危险因素:喜好辛辣食物、不能保持肛周干燥、久站或久坐、蹲厕时间>3 min、便秘或腹泻、海水作业后不能及时洗澡.结论养成良好的排便、饮食习惯和进行提肛运动等是预防肛肠疾病的重要对策.

    作者:杨宝燕;胡冬梅;张艳;林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自然产后冰敷会阴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冰敷减轻自然产后会阴部肿胀及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自然产产妇按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冰敷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用1:10消灵消毒液擦洗会阴并用聚维酮碘消毒局部伤口,2次/d,冰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自制冰敷垫于产后2 d冰敷会阴部伤口,观察比较两组产后会阴部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结果冰敷组会阴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冰敷次数增加,疗效进一步增强.结论冰敷会阴对于减轻自然产后会阴肿胀及疼痛有一定疗效.

    作者:黄晓莉;黄莉萍;吴瑜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干预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对56例OSAHS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段的心理状况,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6个因子分较中国常模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各因子分下降,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抑郁、强迫6个因子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周比,各因子分除人际敏感外都略下降,其中抑郁、焦虑下降明显(P<0.01或P<0.05).SAS、HRSD测评结果显示,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该两项平均分依次递减,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及术后3个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OSAHS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应在不同时期给予针对性治疗、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作者:王丽欣;于沛弘;张亚仙;安钢辉;王振霖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运用电视片指导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尝试及体会

    健康教育是护士工作的一个新领域,为了让护士掌握护理健康教育必备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制作电视片指导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尝试,熟悉了电视片制作的工作程序,深刻领会了拍摄中注重细节、尊重人权、互相配合的重要性,电视片的运用是医院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桃英;陈红宇;倪利蓉;杨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脑卒中病人体位及肠内营养护理的进展

    卒中是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迄今,卒中是引起人类死亡的前3位原因之一.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为150/10万,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脑卒中也成为重要的严重致残疾病[1].偏瘫是常见的功能障碍.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脑卒中病人的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逐渐被认识,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汪莉;李新萍;龙海秋;吴曙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社区护士职业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分析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和潜在的职业安全因素,针对社区护士在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家居环境、治疗护理及为特殊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制订社区护士探访注意事项,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强化社区护士的法律风险意识,确保社区护士的职业安全.

    作者:师清莲;李华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镇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镇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开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方法对珠三角地区4所二级甲等镇级医院155名护理人员进行科研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镇级医院护理人员参加科研的比例仅占4.5%,48.0%的人员参与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评定职称.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增强科研意识,提高护理群体的整体素质;护理管理者应该从思想上给予重视,统一规划,保证科研的开展.

    作者:黄庆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3种洗手方法手部带菌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口腔科医务人员3种不同洗手方法下手部微生物污染情况,控制医院感染,特别是外源性医院(医源性)感染.方法2003年1-12月,对口腔科医务人员卫生洗手、七步洗手、七步洗手后进行0.5%碘伏擦手3种洗手方法后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检测卫生洗手、七步洗手、七步洗手后进行0.5%碘伏擦手共300人次,合格率分别是62.0%、82.3%、100%.结论卫生洗手不能彻底清除皮肤上的细菌,遵照专业七步洗手法效果可靠,七步洗手法后进行0.5%碘伏擦手可达无菌,保证消毒效果.

    作者:陈爱莲;廖洪菊;张秀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1例高龄口腔巨大肿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治疗,尽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此时,高质量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04年10月收治1例95岁巨大的晚期口腔上腭部鳞癌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申琳;卢丽华;史艳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1例特发性血色病患者放血治疗的护理

    特发性(遗传性)血色病为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晚发性、铁负荷过多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肝硬化、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内分泌功能减退、心肌病、关节炎等.该病是北欧血统人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国人罕见[1].我科近期收治1例此病患者,经放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仙;吴晓东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