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自然流产是早期妊娠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4%~1%左右.80%以上原因不明,少数患者因染色体异常、生殖器畸形以及感染等因素引起.感染因素在反复自然流产病因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病因与生殖道感染的关系作一概述,为预防和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提供依据.
作者:劳一平;彭凌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年的研究表明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白细胞净化等免疫净化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肯定,本文就免疫净化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朱霞;林金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更新,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主要针对角膜屈光手术领域近期出现的新术式、新技术特点进行综述.
作者:黄建忠;赵武校;杨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前认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结膜囊;引起LASIK术后角膜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及真菌;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感染的预防可以大限度地控制感染的发生.有效的治疗为针对各种病原菌使用相应的敏感抗菌药物,必要时需进行角膜瓣冲洗或行角膜手术(角膜瓣切除术或板层角膜移植术).
作者:蓝方方;刘先洲;刘伟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肝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肝癌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迫切.基因治疗途径(依赖遗传物质转染细胞如溶瘤病毒、抑癌基因、自杀基因、编码抗血管生成因子基因、小干扰RNA(siRNA)和免疫调节分子基因)为肝癌治疗提供了富有希望的治疗途径,并且已经在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评估,治疗的载体和基因的多样性,单独或联合应用基因治疗的途径可能在控制肝癌生长方面产生有利的效果.
作者:周钟萍;何少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可增加患者病死率.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是预防VAP的策略之一.更换呼吸机管路的间隔时间与VAP的关系尚不十分明了,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推荐更换呼吸机管路的间隔时间分别是8 h、24 h和48 h.后来的研究发现,延长呼吸机管路更换间隔时间并不增加VAP发生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呼吸机管路更换间隔时间延长到7 d甚至更长,但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与VAP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秦志强;黄桂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手术导管、插管的应用、器官移植的日益增多以及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的流行,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明显增多.本文就侵袭性真菌病的现状、诊断标准、治疗和真菌的致病机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熊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和难治性胆道疾病. 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断早期B超检查,术前诊断应以联合应用B超、CT和/或MRI为主的定位检查;治疗要早期治疗,且倾向外科手术,原则是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治复发,手术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联合术中、术后内镜及微创技术的治疗可有效降低结石残留和复发率.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并作综述性报道.
作者:蓝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心率震荡(HRT)是一种新的评价心脏自主调节功能的检测措施,近年研究发现其对评判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它通过室性早搏后的心室压力变化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是与恶性心脏事件关系密切的心电现象.
作者:唐文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脂蛋白脂酶(LPL)是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其基因突变影响LPL活性,造成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导致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就目前的研究看来,结果存在差异,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阐明.
作者:周微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卡介菌多糖核酸为一种新型的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就卡介菌多糖核酸在小儿哮喘发作、过敏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心病、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晚期肺癌及免疫病理反应疾病等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玉成;周雅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已得到肯定,近些年来,对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研究日渐深入,其临床应用也日趋成熟完善.本文对亚低温治疗技术作简要的介绍,并就亚低温治疗在临床神经危重症中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覃华宏;李春祥;覃坚梅;郭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很多,本文就其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冯建华;陈祺棠;庞玉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糖尿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对靶器官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影响正成为糖尿病防治研究的新热点.血糖波动产生的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减少血糖波动对氧化应激的影响,逆转氧化应激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从而可能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产生.本文就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和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彭云波;颜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肺栓塞心电图异常表现包括节律、QRS电轴以及形态等的改变,特别是胸前导联T波的变化,反映了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表现为右心室负荷过重导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这一异常表现与肺栓塞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由于肺栓塞心电图改变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其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是有限的.
作者:田新;杨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长期以来右室心尖部( RVA)一直作为右心室起搏电极常规植入部位.研究表明RVA并不是理想的起搏部位.为此,人们试图寻找更理想的心室起搏部位.由于RVOT间隔部靠近His束,更接近正常传导系统.RVOT间隔部起搏理论上能产生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但是,以往RVOT间隔部起搏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就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昌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小儿腹腔镜手术近几年来在国内开展越来越广泛.术中使用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对小儿肝功能影响的机制非常复杂,其中主要是引起肝脏门静脉血流的改变,其影响程度与气腹压力的大小、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手术类型等因素有关.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腹腔镜手术对肝功能影响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廖桂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脂连素是重要的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本文对脂连素与几种消化系病(急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纤维化、胃肠肿瘤)关系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善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困扰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近年来运用西医药物、现代物理治疗方法以及传统中医中药等三个方面治疗该病的临床现状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鹏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介绍抗菌药物的PAE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参考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用药实际论证给药方案.结果 抗生素后效应的存在使药物的有效性得以延长,PAE对确定用药剂量、给药时间和次数具有指导作用.结论 结合PAE现象制定的用药方案,既提高了抗菌药物的疗效,又减少了药物费用和毒副作用.
作者:刘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Maspin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在肿瘤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与其它抑癌基因的联合作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Maspin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子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彩色多普勒超声包括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技术(CDE),两者的联合应用,能够准确和全面地提供肾脏疾病及肾脏血流灌注的信息,本文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脏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康利克;王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就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应用生物可吸收吻合环(BAR)的现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内容涉及BAR的特性、历史应用概略、应用于消化道和消化道重建以外的用途、吻合方式、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不足之处.可为BAR的应用者提供参考.
作者:李智勇;黄顺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在血浆中含量丰富,其浓度下降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脂联素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荀靖琼;苏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从计算机X线摄影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的成像原理及构成方面综述了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技术的现状及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作者:钟易;马隆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由于阴道内微生态的平衡失调,厌氧菌和加特纳菌为主的细菌在阴道内过度生长,兼性厌氧乳酸杆菌受抑制所引起的一种无阴道粘膜炎症表现的综合征.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对女性生殖系统有严重的危害,而BV主要通过实验室诊断,现对BV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继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免疫抑制剂在肾病综合征(NS)治疗中的应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的机制、治疗及原则,旨在为临床正确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NS,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作者:蒙海强;王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冠心病(CHD)的诊断及治疗技术在近年来有了很大进展,但对其病因学研究进展缓慢.近大量的临床病理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感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细菌(幽门螺旋杆菌、流感噬血杆菌、链球菌等)、病原体(肺炎衣原体、支原体)和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甲肝病毒、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等)在内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是CHD发病的感染因素,感染物质可能影响粥样斑块的稳定性,细胞因子如TNF、IL-6、CRP及黏附分子等表达增强,诱发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发展为冠心病.抗生素治疗冠心病取得一定的进展,主要是针对肺炎衣原体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
作者:段浩;林凤仙;张宏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先天性无阴道是因副中肾管未发育或副中肾管尾端发育停滞而未向下延伸所致的一种先天发育缺陷,人工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很多,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静玲;马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探讨小肝癌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进展.随着仪器的改进,灵敏度的提高,高分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诊断小肝癌有较大的进展,目前超声发展较快的三维成像技术、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小肝癌有较大的价值,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能迅速、灵活、准确地对肝脏肿瘤进行明确诊断.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目前已知体内强的舒血管多肽,参与许多重要功能的调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主要累及肾脏和眼,CGRP强大的扩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内皮细胞、抑制内皮素收缩血管的作用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发生并在两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研究CGRP在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趋势,可以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宁改君;龙艳;苏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年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本文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的手术方法、技术优势、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无瘤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研究现状.
作者:黄世锋;黄顺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神经嵴细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遗传病,其病因至今虽然尚未完全清楚,但对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从遗传学、Cajal间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和环境因素等方面阐述HD的发病原因.
作者:姜丽;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白三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前炎症介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许多疾病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目前对白三烯及其受体的下游信号传导与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本质的研究以及白三烯调节剂的临床应用前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爽;代艳;杜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C肽、一氧化氮(NO)是糖尿病肾病病理演变的主要参与者,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对他们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病理演变过程进行综述,从细胞因子水平揭示多因素致病机制,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袁晴;林发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是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家族中的一员.G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通过与由GDNF家族受体(GDNF family receptor alpha 1, GFRα1)和c-Ret组合成的复合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发挥营养神经、抑制神经元变性坏死的作用.多项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显示,GDNF对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和外周的神经元如交感神经元、副交感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等有营养和保护作用.有希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及外周神经元变性坏死的有效治疗手段.如何通过采用恰当的给药途径及方式,既能使其在体内高效稳定地发挥作用,又能将不良反应减到低程度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作者:范瑞芳;沈岳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人文医学的内涵因时代的不同、专业不同而有不同的寓意和要求;人文医学的体系包括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人文医学的现代性包括众多方面的内容;人文医学服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者:肖先福;蔡忠军;郭海鹏;刘援增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