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05 ~ 2015-11该院110例成人腹股沟疝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58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52例行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尿潴留、阴囊血肿)等资料.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5),但A组的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虽然尿潴留、阴囊血肿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疗效值得肯定,术后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勇辉;黄雪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和胞磷胆碱钠联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01 ~ 2016-01该院收治的56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治疗,治疗组接受胞磷胆碱钠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血肿量、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周后,两组血肿量均有所减少,治疗组血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MMSE和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胞磷胆碱钠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患者,可以有效促进脑血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大脑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用药安全.
作者:朱平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分析胸乳入路完全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4-02~2016-10收治的8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腔镜组(n=42)和传统组(n=45),腔镜组采取胸乳入路完全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传统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颈部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颈部皮肤紧张感及美容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乳人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绪信;韦邦仅;周信竹;陈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脊髓麻醉与全麻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7 ~ 2016-10在该院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脊髓麻醉,对照组实施全麻.比较两组术后1h、24 h疼痛程度、麻醉满意度、手术时间、围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h、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围术期和术后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R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麻相比,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实施脊髓麻醉,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加快患者预后恢复进程.
作者:王胜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经额部锥孔引流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04 ~ 2016-04该院收治的HICH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经额部锥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失情况、预后情况、肢体运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术相比,对HICH患者实施经额部锥孔引流术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降低术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少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儿停用激素1年后身高及骨代谢指标恢复情况,为临床预防性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07 ~ 2016-07该院就诊的停用糖皮质激素1年的原发NS患儿27例作为NS组,另选取同期27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和NS组血清骨保护素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水平,记录两组儿童身高,计算身高标准差得分.结果 NS组血清骨保护素、骨钙素N-MID含量、身高标准差得分分别为(432±52) ng/L、(76±27) ng/ml、(-0.602-±1.381),对照组各参数分别为(434±63) ng/L、(68±19) ng/ml、(-0.136±1.6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S患儿停用糖皮质激素1年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身高水平可恢复至正常儿童水平.
作者:李玉柳;刘翠华;王华;张书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使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Intubate-SurfactantExtubate to CPAP,INSURE)技术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07 ~ 2016-02该院住院NRDS共58例,其中对照组27例,仅给予经鼻连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观察组31例,给予INSUR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h、4~6h、24 h、72 h血气分析变化情况、再插管机械通气率(治疗3d和7d内)和总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1h、4~6h时间段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更快,观察组再插管机械通气率、总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NSURE技术可减少早产NRDS患儿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缩短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刚;高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12 ~2015-12该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ed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血肿吸收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血肿吸收时间及手术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PPO联合LCP治疗Pilon骨折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刘卫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02 ~ 2015-12该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及髋关节恢复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均能有效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术相比,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选择手术方法时,可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作者:康永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脓毒症是全球危重症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面临着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相关住院费用的巨大挑战.如能通过早期干预和阻断脓毒症患者的一系列炎症级联反应,可以提高脓毒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等,对患者和社会均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研究发现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可能通过更好地清除炎性介质、调节细胞免疫、改善内环境等机制为脓毒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该文就其相关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庞静;石慧荣;蒋玲玉;覃祯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早期教育是影响婴幼儿智力及体格发育的一项措施,其实施的内容和模式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多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对婴幼儿早期教育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的形式虽然多样,但结论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作用.该文主要就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糖代谢紊乱、炎症反应、遗传、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治疗上主要通过饮食、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等方法来加以干预,以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文就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余晓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研究表明,椎动脉支架植入治疗椎动脉狭窄在改善血流上作用明确,但椎动脉支架术后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率仍较高;其远期预防作用不一定优于单纯佳药物治疗.该文对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蓝香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仿生物电刺激是近年来常用于妇产科的治疗方式,通过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来增加和改善盆底、阴道、子宫内膜及子宫肌肉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达到改善组织微循环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组织结构与生物功能的恢复等目的,是一种无创、安全、方便、依从性好的新的治疗方法.该文就仿生物电刺激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催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自主屏气用力联合不同分娩体位管理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80例符合纳入标准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A组(传统体位)60例,B组(半卧抱膝+自主屏气)60例,C组(左侧卧位+自主屏气)60例,比较三组初产妇分娩方式、第二产程及产妇用力所需时间、会阴情况、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 B组和C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A组,产钳助产率、转剖宫产率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妇用力所需时间比A组缩短(P<0.05);B组和C组的会阴完整率高于A组,会阴侧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 自主屏气用力分别联合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以及左侧卧位可有效缩短第二产程及产妇用力所需时间,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黄海燕;张静;陈美芳;李洁;韦睿源;方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3-01 ~ 2016-12该院肾内科及血液净化科以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00例,分析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 40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43例(10.75%).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感染总数的69.77%,其中1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抗生素敏感率均很高.革兰氏阴性菌占感染总数的30.23%,包括10例大肠埃希氏杆菌,3例鲍曼不动菌,对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等抗生素敏感性高.发生感染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空腹血糖较高,同时伴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感染时的炎性指标如白细胞总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结论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患者,要积极改善血糖控制水平,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同时给予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及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邹丽丽;张红;于蓉;李芳芳;赵璐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03~2016-11采用经胸非体外循环小切口封堵术治疗VSD 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9个月~21岁,体重7 ~48(平均19.35)kg,患者在食道超声心动图的监测下经右心室表面送入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提示VSD破口直径3~8 mm.结果 封堵成功5例,出院时,无心律失常,无残余分流、瓣膜反流及房室传导阻滞,无封堵器移位、脱落及血栓形成.其余5例中转体外循环.结论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可行,创伤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永泷;李香伟;黄景彬;罗金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传染病医院工作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发生.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对该院2012-01 ~2014-12工作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41例职业暴露中,护士职称21例,占51.2%,护师职称8例,占19.5%,主管护师职称2例,占4.9%,护理人员共31例,占75.6%.保洁人员5例,占12.2%,主治医师、医师各2例,各占4.9%.23例发生在留置针拔针封管环节,占56.1%,9例发生在注射抽血环节,占22.0%,5例发生在处理医疗废物环节,占12.2%.职业暴露发生方式以针刺伤为主,有31例,占75.6%,其次为血液、体液飞溅至眼睛黏膜10例,占24.4%.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标准防护措施及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简便的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并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可预防HIV职业暴露的风险.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高危因素、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母婴结局.方法 收集2007-01 ~ 2012-12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确诊的胎盘早剥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56%,有明确发病诱因者占62.87%(105/167),以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fetalmembranes,PRO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机械性因素、双胎、催产等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腹痛、腰痛、胎心监护异常或宫缩过频等.B超检出率为39.74%.I度胎盘早剥占54.49% (91/167),Ⅱ度占22.75%(38/167),Ⅲ度占22.75%(38/167).从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到其来医院就诊、从来医院到手术或阴道分娩时间Ⅱ、Ⅲ度胎盘早剥组均长于I度胎盘早剥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30例,子宫胎盘卒中31例,子宫次全切除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3例;死胎死产10例,早产及新生儿窒息转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isve care unit,NICU)71例.结论 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部分患者有临床高危因素;超声容易漏诊;从发病到临床处理时间是影响胎盘早剥程度及母婴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久英;王琳;王传香;曹铭;宋晓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铁调素(Hepcidin)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关系.方法 入选CKD5期患者85例,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组)55例,非透析组30例;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Hepcidin、25(OH)D水平;MHD组、非透析组同时测定血红蛋白、钙、磷、甲状旁腺素(PTH)、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等临床指标,分析Hepcidin与25(OH)D等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 MHD组、非透析组、对照组Hepcidin水平分别是(91.8±11.3) μg/L、(58.9±5.27) μg/L、(46.9±5.95)μg/L;25(OH)D水平分别是(25.9 ±3.25) μg/L、(29.2±4.21) μg/L、(36.9±3.65) 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者中,28例25(OH)D缺乏,32例25(OH)D不足,25例25(OH)D正常.与25(OH)D正常组相比,缺乏组血清Hepcidin、CRP及不足组的PTH明显升高,两组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KD 5期患者血清Hepcidin水平与血红蛋白、SI、25(OH)D呈负相关(r=-0.436,P<0.01;r=-0.337,P<0.05;r=-0.578,P<0.05),与SF、CRP呈正相关(r=0.406,P<0.05;r=0.366,P<0.05),与血钙、磷、PTH、SCr、白蛋白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epcidin与血红蛋白、CRP、SF相关(P<0.05).结论 CKD5期患者Hepcidin表达水平升高,尤以MHD组明显;Hepcidin的表达水平与贫血、炎症及铁负荷状态密切相关;25(OH)D缺乏或不足在CKD5期患者较为常见,25(OH)D缺乏患者血Hepcidin升高,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未显示与Hepcidin具有相关性.
作者:钟键;张文欣;唐盛;彭小梅;刘云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通路相关蛋白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4(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TMPRSS4)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MPRSS4蛋白水平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TMPRSS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MPRSS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0%,癌旁组织中TMPRSS4阳性表达率为4.44%;癌组织中TMPRSS4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x2=29.31,P<0.01).TMPRSS4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 TMPRSS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密切相关,高表达的TMPRSS4蛋白提示肺癌有转移风险更高及预后更差的可能,TMPRSS4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李受南;吴正球;卢强昌;雷敬富;罗德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因“反酸烧心1年,伴腹痛腹泻1周”于2016-09-26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自诉近一年体重下降约15 kg.1周前因劳累、情绪波动出现脐周疼痛,餐后尤甚,大便5~6次/d,多可达10次/d,大便质稀,无黏液脓血.查体: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余未见异常.既往行结肠息肉切除术,否认其他病史、过敏史及家族史.入院后查生化全项:钾3.30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34.44 mmol/L,氯97.80 mmol/L,总蛋白46.30 g/L,白蛋白21.70 g/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6.00 U/L,γ-谷氨酰胺转肽酶8.12 U/L,肌酸激酶1 103.84 U/L,乳酸脱氢酶355.97 U/L,α-羟丁酸脱氢酶286.1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38.80 U/L,钙2.0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5 mmol/L,间接胆红素0.43μmol/L,白蛋白/球蛋白0.88,阴离子间隙6.76 mmol/L,提示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心肌损伤.
作者:张燕;岳妍;王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已绝经.2017-05-13因反复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呈阳性,为了明确该病毒来源在本院门诊行阴道镜检查,当阴道壁涂抹醋酸溶液后,患者即感觉有明显刺激感,当即停止检查.之后患者反映有刺痛感,阴道出现排液和血性分泌物,在当地门诊予高锰酸钾坐浴、阴道抗菌凝胶局部放置阴道1周无好转,电话嘱患者回本院进行治疗.既往史:2016-09宫颈活检提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HPV阳性,行宫颈锥切术,术后病理提示宫颈黏膜慢性炎,无CIN改变.2017-03检查HC2结果HPVDNA 104.68 ng/ml,液基细胞学未见异常,予局部放置干扰素3个月再次复查HPV16型阳性.查体:生命征正常.妇科检查:阴毛女性分布,双侧小阴唇外侧可见一块大小约6 mm×5 mm溃疡面,双侧小阴唇内侧可见大小约1.5 cm×1 cm溃疡,阴道壁黏膜水肿,见少许血性黏液分泌物,阴道下2/3黏膜潮红,表面有散在渗血,阴道上1/3黏膜苍白增厚,阴道壁整段明显触痛,宫颈充血潮红,表面糜烂样改变.无水泡样物,无臭味.入院后急查血常规提示正常,凝血功能、尿常规、白带常规正常.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尼可地尔治疗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03 ~ 2016-03该院收治的56例拟行介入术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研究组服用尼可地尔,均治疗4周,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MR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IMR为(16.87±4.71),低于对照组的(26.21 ±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服尼可地尔,可有效降低IMR,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和心功能.
作者:韩文杰;刘恒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01 ~ 2016-06该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100μg/d,2次/d.联合组给予舒利迭外,孟鲁司特钠10 mg/次,1次/d.均治疗12周.结果 联合组显效2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4例,好转13例,无效9例.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吸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与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侯会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肺泡微结石症(PAM)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收治的2例PAM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进行分析总结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1活动后呼吸困难2个月,入院时已出现肺源性心脏病表现,肺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密度增高及钙化表现.患者2无明显症状,但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组织病理学发现肺泡腔内及间隔有大量钙化小体,并且其肺部CT也提示两肺弥漫钙化影.2例患者终均诊断为PAM.结论 PAM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典型的临床影像学和经支气管肺病理活检表现有助于诊断.目前PAM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凌;赵媛;韦彩周;刘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新生儿泪囊炎分别应用加压泪道冲洗法与泪道探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02 ~ 2016-04就诊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50例(64眼)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31眼)行泪道探通术治疗,B组25例(33眼)行加压泪道冲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A组患儿治愈率为93.55%,高于B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B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96.00%,高于B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中,泪道探通术效果优于加压泪道冲洗法,且前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及患儿家长满意率更高,更值得推广.
作者:林海波;李雯霖;卓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自拟针灸处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119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依照拟定针灸处方,给予针灸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第12个月总体症状和鼻部分类症状进行评分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共有81例患者完成了全部治疗,其中显效49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19%.疗程结束后第12个月鼻部总体症状和分类症状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自拟针灸处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蒙逖航;梁洁玲;黄浩;马聪;梁贤龙;徐文强;温秀友;刘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5-02 ~ 2016-04收治的74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及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血气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9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文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外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3 ~ 2016年期间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例60例.结果 60例均获得病理结果,51例(85.0%)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并发气胸7例,发生率为11.7%,无咯血病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及相对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取活体组织时定位准确,创口小,活检成功率高,更适用于肺外周病变的诊断.
作者:周国永;梁树生;张翠禄;张名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椎旁肌间隙入路一期减压重建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07 ~ 2015-07该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一期减压重建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入路,研究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围术期指标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减压重建术中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可明显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脊柱稳定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振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