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常用及简便的方法.随着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开展,使对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了解.本文观察比较35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以求在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判断中提供依据.
作者:韦爱新;黄群英;李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亚临床甲亢患者骨代谢各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FT3、FT4正常,TSH<0.3 mIU/L,排除甲状旁腺、心、肝、肾及骨骼疾病者,检测其骨密度(BMD)、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及骨钙素(BGP),并与同龄健康组比较.结果:亚临床甲亢患者BMD变化不大(P>0.05).但其血清Ca、P、ALP及BGP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结论:亚临床甲亢患者存在骨代谢功能紊乱现象.
作者:王民登;韦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侧脑室肿瘤是指来源于侧脑室壁、脉络膜丛以及异位组织的侧脑室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4%,占脑室系统肿瘤的44.7%.侧脑室肿瘤生长缓慢,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当出现临床症状时,肿瘤已经很大,加之肿瘤位于大脑深部,所以手术难度大[1].本院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侧脑室肿瘤8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雪松;李文;潘荣南;罗云平;陈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冷冻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具有良好的疗效[1],我科通过B超定位、引导下对48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进行开腹冷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洪;苏海庆;梁荣中;陆冰冰;叶海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微量泵在胸外科被广泛用于精确、恒定地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和控制补液,我们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启发,2002年2月至2005年1月对64例合并2型糖尿病施行胸外科术后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胰岛素泵入与传统皮下注射控制术后的高血糖进行对比研究,显示了微量泵持续胰岛素泵入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胜景;林辉;贺榜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8年11月至2003年8月,我院共收治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234例,其中非手术治疗2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全;肖绍文;黄玮;秦坤明;张超元;谭源福;杨雷霆;冯大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外伤性白内障是致盲的重要原因.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近年来治疗外伤性白内障较理想的方法,我院2003~2004年共收治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耀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1例腰椎结核患者采用腰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术后18例疼痛消失,3例腰痛减轻.术后6个月骨性融合率65%,术后1年为90%,术后2年为100%融合;术后腰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0°,随访时无矫正度丢失;结核治愈率100%;并发症有髂总静脉撕裂1例,双下肢皮温差异1例,1例发生相邻节段继发结核,经抗结核化疗治愈.结论:腰椎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具有矫正畸形及预防畸形复发、有效防止植骨块移位而促进植骨融合、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
作者:彭小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旋转推进下三角瓣法对患侧鼻孔过宽、上唇高度过短及红唇缺少的单侧完全性唇裂整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6例此类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用Millard法加小下三角瓣法进行修复.结果:Millard法可较好地矫正患侧鼻孔过宽、鼻小柱偏斜畸形,使患侧唇峰高点下降,附加小的下三角瓣设计不仅使唇峰高点充足下降恢复了患侧唇高,而且有效的减少了唇部组织丢失.结论:利用旋转推进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使上唇的解剖外形及鼻翼、鼻小柱、鼻孔外形恢复良好,较好的克服了旋转推进法唇高恢复不足、上唇左右不对称,下三角瓣法的鼻小柱、鼻翼、鼻孔外形恢复不理想的缺点.是目前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一种较好整复术式.
作者:陈桂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半月板损伤可由直接接触损伤或非接触损伤引起[1],而外侧盘状半月板则更易受到损伤,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已经非常普遍,但通常采用蓝钳咬除,推刀、钩刀、香蕉刀等切割,或半月板刨刀刨削,这些机械性操作不够精细,经常会造成一些副损伤,而且对半月板的切除修整亦不够准确,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会受到一些影响.2002年8月至2005年1月我们用射频消融仪治疗半月板损伤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玮;金先跃;白宇;庄小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灌注的经验.方法:110例心脏不停跳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病人,麻醉前给予东莨菪碱0.3 mg、哌替啶1 mg/kg肌注,采用芬太尼、维库溴铵为主,辅以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及异氟醚进行麻醉,体外循环以浅低温、高流量灌注,主动脉阻断后行逆行灌注维持心脏跳动.结果:麻醉诱导期及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无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及严重心律失常,恢复良好.结论:该麻醉和体外循环灌注方法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炳东;秦科;黄海清;陈燕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射频汽化仪进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半月板部分切除、软骨修整、髌外侧支持带松解等手术治疗.结果:247例283膝,随访1~4年,按Ikeuch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48例;良69例;可28例;差2例,优良率87.85%.结论:关节镜射频汽化仪治疗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切实可行,疗效可靠,但对严重关节间隙狭窄,负重力线改变者应慎重.
作者:金先跃;王玮;黄德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泌尿系感染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近几年来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多,对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均产生一些影响.为了解近年老年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情况,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笔者对2002~2003年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1 220例老年泌尿系感染病人的1 220份中段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耐药性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旭;黎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对于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ECG)受Ⅱ、Ⅲ、aVF导联电极离心脏远,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或心脏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所记录到的Q波振幅较小甚至消失,易造成漏诊,而心电向量图(VCG)能全面、细致地反映心脏的除极方向、顺序及立体空间的变化.因此,我们对62例临床确诊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VCG和ECG进行对比观察,以探讨二者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廖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检测经治尖锐湿疣(CA)患者及接触者局部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HPV6.11)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典型CA治疗后人群、与典型CA有密切接触史人群、健康体检人群的局部分泌物并进行比较.结果:典型CA治疗后人群局部分泌物中HPV6.11DNA的阳性率为24.5%,与典型CA有密切接触史人群为28.9%,健康体检人群为0;典型CA治疗后人群及与典型CA有密切接触史人群的局部分泌物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典型CA治疗后人群局部分泌物HPV6.11DNA阴性可作为CA的临床治愈指标;定期检测CA高危人群局部分泌物的HPV6.11DNA,能早期发现CA的潜伏感染.
作者:谢华;张秋萍;覃桂芳;夏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前S1蛋白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的3种成分之一,在病毒装配和传染性方面起关键作用,而且在HBV侵入肝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择取不同的血清标志物模式的血清进行乙肝病毒前S1蛋白及HBV-DNA的检测,旨在探讨该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钰;吴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道奥沙利铂(L-OHP)用于临床治疗大肠癌取得了良好疗效.我科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L-OHP联合甲酰四氢叶酸(FA)及5-氟脲嘧啶(5-Fu)治疗4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四海;黄东宁;李桂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创伤是唯一可以真正预防的疾病.但创伤却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全球病死率的7%,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病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1].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为加强急诊创伤的诊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2~2003年87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3.1%~36%[1],是肝硬化患者加重病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对肝硬化并SBP的治疗水平,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68例肝硬化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华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后期特有的急危重病,此病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死亡率高达85%,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如能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每每挽救母儿生命[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军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在抢救颈椎高位截瘫及昏迷患者肺部感染中应用经验,评价其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将颈椎高位截瘫及昏迷患者中肺部感染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并早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后半小时血气分析结果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在治疗后半小时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愈率62.5%,有效率83.3%;对照组治愈率22.7%,有效率40.9%.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在颈椎高位截瘫及昏迷肺部感染中可发挥积极、有效、安全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其诊断和救治,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洪原城;程莉;黄鑫成;陈慧玲;何尾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于70年代初进入我国临床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可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做免疫学和各种生物化学分析.随着纤支镜的广泛开展,适应证得以扩展,并且开发了纤支镜治疗学.我们通过采用BAL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邝敏;尚为民;陆芸芸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组PLT低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而MPV、PDW、P-LCR均大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结论:血水板参数测定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梁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脑梗死供血区内动脉血液漏出继发性脑出血.目前溶栓疗法成了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一个热点,一些大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溶栓疗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但是此法会增加包括出血性脑梗死在内的颅内出血的机会[1].因此,了解HI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至关重要,可为今后安全有效地应用溶栓疗法提供相关资料,也为更好地选择适合溶栓的患者提供依据.
作者:覃浩强;黄云旗;徐志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自1942年 Hamilton等首次用131I治疗甲亢以来,目前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我院1993年8月至2003年12月采用131I治疗甲亢患者7 17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汉华;熊云新;廖宁;刘观鑫;华彩群;杨均;余业勤;潘伟;莫华英;刘兰珍;吴秀姣;罗凤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性疾病之一,本病可导致一系列生化改变.关于镁与HIE之间的关系,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60例HIE患儿的临床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苏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治疗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分析该技术的适用范围.方法:使用MEAW技术矫治8例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均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引起的主要是牙位及(牙合)位的改变,即上牙弓向前移动;下切牙显著舌倾,下前牙牙槽高度增大,下后牙向远中竖直.上下颌骨的变化不明显.结论:使用MEAW技术治疗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应选择前牙反覆盖不大、下后牙近中倾斜的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适应证的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前提.
作者:潘锡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散射比浊法和全自动血凝仪测定25例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及72 h后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桨ET-1、CRP和FIB水平.结果:AMI患者溶栓治疗前血桨ET-1、CRP和FI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01),溶栓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01).结论:ET-1、CRP和FIB参与了AMI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或)破裂以及血栓形成的重要炎症因子.
作者:梁显锋;尹瑞兴;杨德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诊断肝吸虫感染4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方法:对在本院行胃镜检查并有食鱼生史的患者280例,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醚醛沉淀法、胃镜下插管取十二指肠液离心沉淀碘液染色法检查肝吸虫卵.结果:水洗沉淀法检出率(75.71%)、醚醛沉淀法检出率(82.86%)、十二指肠液离心沉淀碘液染色法检出率(95.71%)明显高于粪便直接涂片法(60.00%),十二指肠液离心沉淀碘液染色法检出率高.结论:胃镜下吸取十二指肠液离心沉淀碘液染色法和醚醛沉淀法在肝吸虫感染的临床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群馨;唐莲凤;聂海明;赵邦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缩短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时间后对癫癎诊断的影响.方法:将观察组90例癫癎患者的AEEG监测时间从24 h缩短为15 h(下午17:00至次晨8:00);对照组90例癫癎患者则仍进行24 h AEEG监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癎样放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缩短AEEG监测时间不影响癫癎的诊断,同时可减少病人负担,减轻病人痛苦,方便病人.
作者:黄瑞雅;韦世革;李雪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我院采用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提供的125I种子源和三维立体定向植入技术对32例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残留的患者进行组织间植入放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先基;王志祥;姚波;宁雪坚;李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如何提高低位直肠癌的切除率、保肛率和控制术后复发,成为当今的一个热点.目前,欧美国家推行术前辅助放化疗治疗直肠癌,并证明其疗效有明显提高[1,2].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了中剂量的术前放疗及化疗临床随机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全;邓晓军;熊春;郑绍光;韦敬以;蒙建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分别测定广西南宁地区60例CHD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Hcy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Hcy为(12.63±4.22) μmol/L,CHD组Hcy为(15.69±7.17)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普遍存在Hcy水平的异常增高,Hcy与CHD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方显明;唐耀平;郑德俊;揭新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新生儿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手术应激引起的代谢变化,常发生高血糖和酸碱失衡,二者关系密切.现将我院近两年40例新生儿手术后体内血糖与血气变化的关系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玉君;薛慧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气管插管是儿科急救中建立有效气道的可靠技术,也是挽救病儿生命极有用的手段.通常气管插管术是在直视下,将导管准确地插入气管.然而,对于儿科急症,由于病情变化急骤,以及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不能在喉镜的直视下行气管插管术,此时,徒手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显得非常重要.笔者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行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秀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驳骨合剂中硫酸阿托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驳骨合剂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展开剂为醋酸乙酯-甲醇-浓氨溶液(17∶2∶1) ,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测定波长λs=530 nm,参比波长λR=650 nm.结果:硫酸阿托品的线性范围为2.16~10.80 μg(r=0.999 3),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1.72%(n=6).结论:薄层扫描法可用于驳骨合剂药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树桂;黄捷;韦凤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癌性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而又难以解决的并发症.常规利尿、限水、限钠等治疗往往疗效欠佳,而单纯抽放腹水的方法会引起血容量下降,蛋白丢失过多、过快,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且腹水再生快.笔者对35例晚期恶性肿瘤并癌性腹水的病人,采用腹水体外超滤浓缩回输腹腔进行治疗,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杨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脑梗死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对急性脑梗死应寻找有效而可行的治疗方法.我院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智武;徐家志;钟有安;周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对Q-T离散度研究证实,Q-T离散度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指标,将Q-T离散度引伸到心房,产生了P波离散度(Pd)的概念,它是指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P波大时限与小时限间的差值.1998年Dilaveris等首先提出了以Pd 评估心房内非均质性电活动,并认为它是预测心房颤动的敏感指标,近年来国内的很多研究报道也支持该观点,但某一疾病群体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与Pd的关系的研究少见报道.高血压病是易并发心房颤动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病伴发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栓塞性并发症如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为此,我们观察了有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病患者的Pd ,并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比较,以探讨Pd能否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阮锡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晚期妊娠妇女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对1 600例晚期妊娠妇女进行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检测并追踪分娩时的情况,支原体阳性者对其新生儿进行呼吸道分泌物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结果:共检出支原体感染376例,总检出率23.5%,其中UU293例(18.3%),MH38例(2.4%),UU合并MH45例(2.8%).孕妇支原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早产、低体重新生儿2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均为阴性.结论:广西地区晚期妊娠妇女支原体感染情况不容乐观,晚期妊娠妇女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对围产结局可能有影响.
作者:容丽媚;覃爱萍;郑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们2000年4月至2005年2月对44例甲状腺癌采取手术、131I和甲状腺激素联合治疗,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福兴;罗运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HBx基因的克隆、序列对比和进化树分析以及pcDNA3.1(+)-HBx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HBx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用Oliga6.0结合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从广西HBsAg阳性病人血清中(血清型 Adrq+)分离得到的病毒株构建的HBxAg质粒中扩增HBx基因.用DNA star5.01和Vector NTI Suite 8.0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分析和进化树构建.经双酶切将HBx基因定向插入到pcDNA3.1(+)质粒中.结果:成功克隆了基因型C型突变型HBx基因,并构建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x.新基因被GeneBank接受,在GeneBank上登录号为AY839630.序列对比和进化树分析表明,新克隆的基因与野生基因型C型有高度的同源性(97.8%),2.2%的变异.结论:从广西HBsAg阳性病人病毒株(血清型Adrq+)中发现了新的基因型C型突变型HBx基因(mutant genotype C).pcDNA3.1(+)-HBx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将为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在树(鼠句)实验性肝癌诱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打下基础.
作者:匡志鹏;谢裕安;梁安民;苏建家;张瑞萍;宋水川;王皓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对广西地区105例肝癌患者和151例健康对照者的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GSTM1空白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4.76%和50.9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 7),OR值为1.77.病例组GSTT1空白基因型频率为40.95%,高于对照组的33.11%,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OR值为1.4.联合多态分析显示,同时携带GSTM1、GSTT1空白基因型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性增加了1.22倍.结论:GSTM1、GSTT1同时为空白基因型的个体是肝癌的易感人群,应注重个人防护.
作者:贺菽嘉;覃甲仁;顾永耀;钟卫干;苏上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线粒体DNA点突变与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临床确诊为遗传性共济失调的26例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的线粒体DNA,并对PCR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所有对象均未检测到点突变.结论: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该区域点突变无关.
作者:王进;刘慧华;罗曙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T细胞疫苗(T cell Vaccine,TCV)治疗实验动物肿瘤的效应.方法:建立荷肝癌(H22)小鼠模型.14 d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荷瘤小鼠分别按1、3、10、17 d,4次行TCV或生理盐水治疗.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于第4次TCV治疗后,肿瘤生长稳定,随后肿瘤出现缓慢缩小,其中7/8的小鼠在实施TCV治疗结束后35 d内,皮下肿瘤全部消退.生存天数均>100 d;对照组小鼠皮下肿瘤呈进行性增大,全部小鼠于接种活肿瘤细胞后45 d内死亡.病理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肿瘤组织大片坏死,癌巢周边炎细胞明显增多;对照组肿瘤组织中瘤细胞增生活跃,周边有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TCV治疗小鼠H22肝癌能激发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引起肿瘤坏死,消退,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康;程文德;林青;李俊云;庞启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剌激因子(GM-CS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和比较分析2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5例健康人血清GM-CSF、VEGF的水平.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GM-CSF、VEGF水平与健康组GM-CSF、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者呈中度正相关(r=0.538 1,P<0.01).结论:GM-CSF高度表达,可能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集落形成有促进作用,与VEGF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增殖、浸润程度.
作者:葛益谋;杨志革;乔梁高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去甲肾上腺素(NE) 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NE诱导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制作心肌肥大模型.经Giemsa染色后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细胞表面积,Bradford法测细胞蛋白质含量,观察0.02、0.1、0.5 g*L-1 3个浓度的PNS对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结果:肥大组细胞表面积及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NS中、高剂量组与肥大组比较,细胞表面积及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减少(P<0.01);低剂量PNS对细胞表面积及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PNS可浓度依赖性地拮抗NE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的肥大反应.
作者:周燕;田磊;李佳荃;莫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与瘦素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和38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空腹胰岛素水平;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血压和腰围.结果:与非肥胖者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组有高胰岛素及高瘦素血症(P<0.05);瘦素与体质指数、腰围、胰岛素抵抗及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瘦素抵抗,瘦素可能与肥胖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
作者:沈寒蕾;邓宏明;黄媛;覃伟武;谭晓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兔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两组:LMWH治疗组和对照组.LMWH治疗组注射肾毒血清后6 h内开始给药,对照组仅给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一般情况,2周后采血测定全血黏度(ηb)、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比容(HCT)、血沉(ES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TK)、纤维蛋白原(Fig)含量.结果:LMWH组与对照组比较,ηb、ηp、ESR、EAI、TK、Fig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LMWH可以改善抗GBM肾炎兔肾脏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
作者:吴潮清;龚智峰;张文欣;唐业莹;徐璧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30只新西兰成年白兔制作视神经挫伤模型,随机分为bFGF 800 U组、bFGF 1 600 U组和对照组.伤前、伤后1 h和30 d,分别检测并记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取P1波峰潜时为观察指标.结果:眼挫伤后1 h,F-VEP的P1波潜时明显延长,与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伤后30 d,对照组P1波潜时比急性损伤时明显延长(P<0.05).两个bFGF治疗组F-VEP的P1波潜时与急性损伤时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并接近正常.结论:bFGF对损伤后的视神经具有显著的保护及促进功能修复作用.
作者:张庆平;黄巨恩;谢成熹;周卫为;宋少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唾液和菌斑中相对应致龋细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12岁儿童共94人,取其唾液和菌斑样本稀释后接种于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37 ℃恒温下厌氧培养48 h后观察培养结果.结果:唾液中的链球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和菌斑中相对应细菌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唾液中致龋细菌计数能够反映菌斑中相对应的致龋细菌计数.
作者:李志辉;何克新;朱莲娜;张小兵;刘鸿雁;李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构建一种纳米材料的新型酶电极.方法:将酪氨酸酶固定在纳米金修饰的金电极表面,用电化学分析法在乙腈介质中对其组装过程以及活性进行了表征.结果:基于构建的新型酶电极,对儿茶酚的催化响应显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该酶电极大响应电流密度为23.6 μA/cm2,米氏常数为4.28 mmol/L.结论:该酶电极在乙腈介质中测定儿茶酚,显示良好灵敏度和稳定性.
作者:朱开梅;顾生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的增殖分化功能及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采用体外胶原半固体培养法观察19例MS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巨核系集落形成情况,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观察粒-单系和红系集落形成情况.并将各系集落形成单位按复发期和缓解期分组及按病程≤3年和病程>3年分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MS复发期组的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6),也显著低于缓解期组(P=0.001).MS缓解期组CFU-GM虽比健康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复发期组、缓解期组的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CFU-MK)、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MS病程≤3年组和病程>3年组的CFU-MK、CFU-GM、CFU-E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复发期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本身或其分化成粒-单系的过程存在异常;MS复发期造血干(祖)细胞也可能对造血生长因子的反应较缓解期差.
作者:陆锐;莫雪安;秦超;凌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级)诊治中切除深度、范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89例确诊为CINⅡ~Ⅲ级的患者,根据手术切除的不同深度和范围分成3组,A组(对照1组)30例:环切超宫颈病变范围1 mm×3 mm,锥切颈管深度7~10 mm;B组(研究组)31例:环切超病变3 mm×5 mm,锥切深15 mm;C组(对照2组)28例:环切超病变5 mm×8 mm,锥切深20~25 mm.所有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定期行阴道镜、TCT细胞学检查随访.结果:A组和B组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C组(P<0.01),A组宫颈狭窄率亦低于C组(P<0.01);LEEP治愈率为95.51%(85/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60%(13/89),CIN复发率3.37%(3/89).结论:LEEP治疗高级别CIN安全有效.建议锥切颈管深度至少15 mm,环切超病变范围3 mm×5 mm,术后出血、宫颈狭窄是LEEP主要手术并发症,与切除范围特别是深度相关.对LEEP术后病理标本有切缘阳性、腺体累及等残留、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要严密随访.
作者:林志新;甘柏柳;杨晓钊;韦彩花;胡少飞;曾静影;陆和屏;农木本;王燕娇;胡晓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56例甲状腺癌、19例癌旁组织和4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标本的MMP-2表达.结果:MMP-2在甲状腺癌、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9%、12.5%和15.6%,甲状腺癌中MMP-2阳性表达与良性病变及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高表达在预后不良组及中高年组有更高的比例(P<0.05).结论:MMP-2的高表达提示甲状腺癌的预后不良.
作者:江现强;刘志明;赫军;陆云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52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2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结果:①MMP-2 mRNA在肝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癌组织中MMP-2 mRNA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2=0.868,P<0.05),与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r2=0.786,P<0.05);③癌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与肝外转移呈正相关(r2=0.812,P<0.05);④癌旁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2=0.854,P<0.05).结论:MMP-2 mRNA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复发倾向相关,在临床中可望作为肿瘤分化、复发、转移的评估指标之一.
作者:洪坚善;彭浩;段小娴;曹骥;欧超;杨华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盐摄入对大鼠血压及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鼠龄8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和高盐摄入(S)组,每组20只.高盐摄入为普通饲料加8%的食盐,N组为普通饲料含0.4%的食盐,每周测量鼠尾血压,8周后取胸主动脉血管环观察对血管活性药物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硝酸甘油(NTG)舒缩反应.结果:S组大鼠血压分别在第2周超过N组,第6周达高,分别为(18.01±0.55)kPa与(15.33±0.38)kPa(P<0.010) , 但血压改变在停止干预后2~4周可恢复;同时S组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缩血管物质AngⅡ(10-6mol/L)和NE(10-6 mol/L)的大收缩反应强于N组(P<0.05);对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Ach)和非内皮依赖性舒血管药物(NTG)的舒张反应(对NE收缩的松弛率)均低于N组.结论:高盐摄入干预可引起大鼠血压升高,血管功能则表现主动脉环对AngⅡ和NE的收缩反应增强和对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性舒血管药物的舒张功能受损,血管功能异常则可能是动物血压升高的基础.
作者:朱继金;温汉春;祝善俊;祝之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妇女宫颈分泌物病原学情况及念珠菌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6 800例在本院门诊就诊者行宫颈分泌物病原体检测及酵母菌的培养、菌种鉴定.结果:16 800例就诊者宫颈分泌物查到酵母菌2 059例,滴虫358例,加特纳菌1 026例,淋球菌177例;对分离培养的1 407株酵母菌进行菌种鉴定,其中白色念珠菌1 177株,光滑念珠菌101株,近平滑念珠菌92株,克柔念珠菌13株,热带念珠菌11株、星形念珠菌8株、高里念珠菌5株.结论:广西地区妇女宫颈分泌物病原菌以酵母菌为主,带菌率高达12.3%(2 059/16 800), 其优势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7.2%(1 177/2 059).
作者:覃爱萍;郑文军;韦高;刘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艾司洛尔对小儿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手术心肌保护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小儿,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实验组:体外循环开始前在预充液加入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1 mg/kg,转机中用微量注射泵按300 μg/kg*min-1的速度从体外循环静脉管路中持续注入,至心内手术操作基本完成后即停用.对照组不用艾司洛尔,其余处理与实验组相同.于切皮前、转机前、停机后、手术毕采动脉血标本,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 MEIA法)作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测定.观察其麻醉期间血压、心率、温度、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和体外循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停机后和术毕的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均较转机前明显升高(P<0.01),但实验组在停机后和术毕的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转机中的心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儿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手术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损伤;体外循环期间应用艾司洛尔对小儿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海清;秦科;张炳东;周文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兔血液流变学的特点,观察东菱迪芙(DF-521)对抗GBM肾炎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东菱迪芙治疗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A组注射肾毒血清后6 h内开始给药,B组注射肾毒血清后给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仅给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一般情况,2周后采血测定全血黏度(ηb)、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比容(HCT)、血沉(ES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TK)、纤维蛋白原(Fig)含量.结果:B组较C组血流变学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A组与B组比较,ηb、ηp、ESR、EAI、TK、Fig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抗GBM肾炎兔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东菱迪芙可能主要通过降低Fig,改善肾脏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
作者:龚智峰;吴潮清;张文欣;唐业莹;唐萍;徐璧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0~2000年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542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别和Cox多因素回归对该组病例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总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4.1%、25.2%.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影响因素(P均<0.05).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对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影响无明显差别(P均>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恰当的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并提高生存率.
作者:潘泓;刘德森;茅乃权;左传田;黄鼎铭;谢彤;黄耀元;潘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生育期宫颈和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或放疗后激素替代治疗(HRT)对其外周血性激素的影响.方法:接受手术或放疗的卵巢和宫颈恶性肿瘤患者158例,随机分为HRT组和不用HRT组,并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在手术或放疗前月经干净一周内;根治性手术后20 d或盆腔放射剂量达40 Gy时;HRT或不用HRT后6个月时检测患者外周血性激素含量.同时测定未绝经健康妇女158例的外周血性激素含量作正常对照.并分析外周血性激素含量变化与HRT的相关性.结果:①宫颈和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或放疗后,血清FSH、LH、T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而E2、P则明显下降,与术前或放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PRL无明显改变(P>0.05);②手术或放疗后6个月,HRT组患者的血清FSH、LH、T含量较手术或放疗后下降,E2、P含量较手术或放疗后升高,但E2、P仍较手术或放疗前低.PRL则无明显改变.不用HRT组,FSH、LH、T、E2、P、PRL与手术或放疗后相比较,则无明显改变.结论:生育期宫颈和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或放疗后,FSH、LH、T升高,E2、P较前下降,PRL无明显改变;手术或放疗后实行HRT可以改变血清FSH、LH、E2、P、T水平.
作者:潘忠勉;李力;张玮;陈心秋;肖国有;高琨;唐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充盈峰(E)、晚期充盈峰(A)、E/A比值及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并与30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早期出现左室结构改变,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增加,舒张功能减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程延长,左室、左房腔明显扩大,左室舒张功能进一步受损,同时伴有收缩功能障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心肌病变亚临床期已存在左室结构改变及舒张功能障碍,这种改变超过了年龄对心室功能的影响;糖尿病晚期伴发收缩功能减退,高血压、微血管并发症进一步加重心肌损害.早期心功能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清;关浩增;陈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用小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细胞抗原冲击致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刺激同基因型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观察小鼠经皮下免疫肿瘤抗原致敏DC后诱导产生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抵抗CT26细胞再攻击的能力.结果:肿瘤抗原致敏DC能有效刺激同基因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小鼠经肿瘤抗原致敏DC免疫后可诱导强烈的CTL杀瘤活性,产生免疫保护作用,能有效抵抗CT26细胞再攻击,肿瘤生长明显减缓,与未经抗原致敏DC免疫的小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学荣;罗小玲;梁安民;谢裕安;吴继宁;匡志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以二甲双胍为对照,评价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24例(服用吡格列酮30 mg,1次/d))与二甲双胍组24例(服用二甲双胍250 mg,2次/d),治疗期12周.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8周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12周下降至(6.77±1.2) mmol/L,二甲双胍组治疗12周才较治疗前下降(P均<0.01),餐后2 h血糖于治疗2周时2组均下降(P均<0.01),两组HbA1c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吡格列酮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且降糖效果出现早,不良反应低.
作者:梁杏欢;林健;罗佐杰;沈寒蕾;张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动物对茶多酚的急性和慢性的毒性反应.方法:将小白鼠分为5组,其剂量分别为4.5、3.57、2.84、2.26和1.8 g/kg,剂量间距为1∶0.8,一次性灌胃(ig)给药, 观察7 d,按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大白鼠分为3组,高低剂量分别ig给予833、83.3 mg/kg的茶多酚,阴性对照组ig给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6个月,观察长期毒性反应.结果:小白鼠ig茶多酚LD50为(2.64±0.254)g/kg.大白鼠长期灌服茶多酚后,体重增长、血常规、血液生化及脏器系数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茶多酚急性毒性低.大白鼠长期灌服茶多酚(833 mg/kg*d-1),相当于人拟用日剂量的100倍也是安全的.
作者:陆益;杨帆;梁宁生;崔英;张丽生;李艳;蒙子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成骨、成脂肪分化与雌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变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MSC,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加入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剂,使用RT-PCR法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和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在成骨和成脂肪分化中的表达变化.结果:①体外分离培养的人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分别表达Osteopontin和LpL.②MSC构成性表达雌激素受体α和β,雌激素受体α表达占优势.③在成骨分化中,雌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无明显改变,而在成脂肪分化中,雌激素受体α表达减低,β表达增高.结论:MSC成骨和成脂肪分化与雌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变化有关.调节雌激素受体α和β的表达,或使用一些雌激素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将有可能抑制骨髓脂肪细胞的形成,促使MSC向成骨细胞分化,为骨质疏松及其它成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岑洪;林茂芳;黄河;蔡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特异性转移因子(STF)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为52例和69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化疗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卵巢癌STF.结果:实验组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使用≥2疗程卵巢癌STF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使用1个疗程组及对照组(P<0.05),而使用1个疗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STF对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时间可能有效,且其疗效具有量-效关系.
作者:王鹤;陈心秋;王威廉;周德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VT)、呼吸频率(F)、吸呼比(I∶E)等通气参数对腹腔镜手术病人肺内分流及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25例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麻醉诱导药物相同,呼吸机参数VT=8 ml/kg,F=15次/min,I∶E=1∶2.气腹后通气参数设定分别为A组VT=10 ml/kg,F=12次/min,I∶E=1∶3;B组VT=6 ml/kg,F=20次/min,I∶E=1∶2;C组同气腹前.分别于气腹前、后测定混合静脉血和动脉血血气,计算各组气腹前后的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P(A-a)O2]、呼吸指数(RI)、肺内分流(QS/QT)及氧摄取率(ERO2).结果:气腹后C组RI增加(P<0.05),A、C两组的P(A-a)O2升高(P<0.05),ERO2下降(P<0.05),而QS/QT增加(P<0.05),尤以A组QS/QT增加显著(P<0.01).但各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 3种通气策略对腹腔镜手术病人的P(A-a)O2、QS/QT、ERO2和RI等方面的影响无大差别.
作者:包延丽;张学刚;黄中华;宁加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瘦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及其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GDM孕妇20例,糖耐量低减(IGF)孕妇22例,正常孕妇25例的血清溲素及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同时测定3组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指数及胎儿的体重,分析其与瘦素之间的关系.结果:GDM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IGT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血清瘦素与胎儿体重均无相关性.而3组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体重呈正相关(r=0.572 7,P<0.05).GDM组瘦素与孕前体重指数明显相关,(r=0.827 7,P<0.05),3组孕妇瘦素水平与孕期体重增加指数均无相关.结论:孕妇瘦素水平的增加与GDM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可作为GDM监测指标之一;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体重有关,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燕;唐卉;蒙玉刚;赵艳琼;零恒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type Ⅲ,EGFRvⅢ)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5例HCC及癌旁肝组织中EGFR和EGFRvⅢ的表达情况.结果:EGFR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58.18%,32/55)高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36.36%,20/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vⅢ在HCC中的阳性率(61.82%,34/55)高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38.18%,21/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蛋白在HCC组织中的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术后复发相关(P<0.05),EGFRvⅢ蛋白在HCC组织中的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术后复发、肿瘤大小相关(P<0.05).结论:EGFR、EGFRvⅢ在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HCC复发、转移的参考指标.
作者:吴飞翔;赵荫农;罗元;曹骥;苏建家;陈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阐明HBs、HBx基因与HBVM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以HCCs、LCir、SeCH、CHB以及ASCs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应用PCR技术、探针杂交法及免疫化学自显影法定性检测HBs、HBx基因.结果:在研究对象中,HBsAg+HBeAb+HBcAb、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cAb模式阳性率分别为:53.3%、27.0%和11.8%;除ASCs组外,各临床类型肝病HBsAg+HBeAb+HBcAb模式阳性率均高于HBsAg+HBeAg+HBcAb模式的阳性率,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Cs组比较,HCCs组的HBx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ASCs组(P<0.05),其余各组均无明显差别(P>0.05).与ASCs组比较,LCir和SeCH组病人中的HBs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ASCs组(P<0.025),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以HBsAg模式作为对照时,各HBVM模式的HBs、HBx基因阳性率与HBsAg模式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HBsAg+HBeAg+HBcAb模式中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HBeAb+HBcAb模式的阳性率(P<0.001);HBsAg+HBcAb模式中的HBx基因阳性率也显著高于HBsAg+HBeAb+HBcAb模式的阳性率(P<0.001).结论:HBsAg+HBeAb+HBcAb模式与肝病的发病关系似乎比HBsAg+HBeAg+HBcAb模式更为密切;HBx基因与HCCs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而HBs基因与LCir、SeCH的发生关系密切.HBs、HBx基因与HBsAg+HBeAg+HBcAb模式关系密切,而HBx基因还与HBsAg+HBcAb模式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吴继周;陈茂伟;吴健林;玉艳红;江建宁;黄力毅;苏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圈套切除法治疗胃黏膜脱垂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确诊的90例胃黏膜脱垂患者在胃镜下应用高频电圈套切除法治疗.术后行饮食管理,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治疗4周,抗生素治疗5 d,术后6周予胃镜复查.结果:90例患者经96次切除,其中80例脱垂1条患者经1次切除,2条以上患者有6例行第2次切除,切除成功率100%.术后均有上腹疼痛;出血2例,无穿孔发生.临床治愈82例(91.1%),显效6例(6.7%),无效2例(2.2%).结论:高频电圈套切除法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肯定、安全、并发症少、简便、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陈哲;邹尤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声学造影结合彩色多普勒观察肾血流灌注的情况.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对3只兔子在9次静注新型声学造影剂全氟丙烷前后行肾内血流信号的观察.结果:9次注入造影剂后均可使兔肾动脉血流信号明显增强,造影前后血管显示面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注新型声学造影剂全氟丙烷能增强肾内血流信号,造影技术有较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作者:黄飞雪;田晓先;白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塑化治疗失败的无症状感染根管中微生物的定植模式.方法:新鲜拔除的12颗无症状并伴有根尖部病损的离体牙牙根,未治疗和塑化治疗失败的牙根各6颗.沿牙根长轴中线颊舌向劈开,分别用扫描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所有未治疗组被检根管均被微生物感染,在根管壁的大部分区域由多种细菌构成致密复杂的生物膜.塑化治疗失败组微生物形态较单一,菌落分布散在.结论:塑化治疗失败根管中微生物的定植模式为形态上单一的细菌构成弧岛状的小菌落,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与未治疗的明显不同.
作者:谢方方;陈文霞;何克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左室心肌重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测定方法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M型超声心动图法[1].此后随着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 UCG)技术的不断改进,相继出现了采用2D、3D超声心动图测定LVM.早先UCG测量LVM主要用于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多科.左室肥厚是心血管疾病患病及死亡的一项重要指标,Framingham试验证明,增重的LVM是心脏性死亡的强有力的独立预测指标,尤其是在心肌病、高血压病及瓣膜病中,左室肥厚对压力和容量负荷的增加起着重要的适应作用,LVM的准确测量对这些疾病的状态判断、预后估计及疗效观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
作者:潘永寿;郭盛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皮质醇增多症即Cushing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为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皮质醇增多症的肾上腺皮质病变包括肾上腺皮质增生、腺瘤、腺癌,其中肾上腺皮质增生又包括双侧性肾上腺小结节或大结节性增生以及肾上腺皮质的弥漫性增生.Cushing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冼晶;罗佐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掌握百色市酵米面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5年5月百色市酵米面中毒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年6月至2005年5月报告有7起酵米面中毒,中毒者45人,死亡31人,病死率68.89%;中毒地区发生在乐业等5个县的山区农户家庭;时间分布在4~9月份;中毒者平均潜伏期为12 h;一次进食200 g以上的酵米面食物19人,均死亡;中毒原因是进食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贮存多日的酵米面粉所致.结论:酵米面中毒是百色西北、西南山区县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教育群众彻底改变传统的食用方式是防止酵米面中毒的有效办法.
作者:柳智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实践证明,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在提升素质、建立完整人格等方面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据报道,上海[1]、四川[2]、北京[3]、广州[4]、重庆[5]等地都对该地大学生进行了性健康现状调查,为教育部门实施性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是,广西对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仍是空白.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我们分别对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民胜;吴伟强;陆焯平;秦桂秀;黄志碧;陆松仪;陈振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以其操作简单、不用麻醉,创伤性小等优点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恶性白血病、实体瘤的有效方法之一[1].allo-PBSCT必需有供者提供外周血造血干血细胞(PBSC),移植才能顺利进行.现将all-PBSCT供者PBSC采集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梁梅梅;梁金清;刘燕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根治性放疗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首选疗法,在放疗的同时辅以化疗,通过化疗药物增加放疗的敏感性,不仅提高了癌肿局部控制率,而且降低了远处转移率,明显改善了中晚期宫颈癌生存率[1].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同步放化疗对119例Ⅱ b~Ⅳ a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英;陈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营养不良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营养不良又可以引起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损害通气驱动功能,同时由于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常易并发肺部感染,加重呼吸衰竭,使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更加困难[1].因此,加强营养支持已经成为治疗危重症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营养支持中,首选胃肠内营养.早期肠内营养是有创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治疗方案中的关键要素之一.肠内营养可以保护胃肠黏膜的完整性,同时增强免疫功能[2].但不恰当的胃肠营养支持方法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呕吐、反流,诱发误吸等并发症.本研究观察比较持续胃饲和间断胃饲对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小敏;农莉;蒋丰亦;马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是目前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由于创伤性大,清醒患者难以耐受,护理困难及留置时间短而多应用于紧急情况[1].我院急诊ICU 2002年7月至2004年5月采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方法抢救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经过严密监测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42例报告如下.
作者:邓冬梅;何任红;吴娇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简称水凝胶)注射隆乳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的颇有争议的一种隆乳方式,尽管这种术式方便、快捷,但也出现术后乳房发硬、疼痛、外形不规则等并发症.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外院17例因水凝胶注射隆乳产生并发症的患者,应用肿胀麻醉负压抽吸的方法,清除注射隆乳术后乳房内的水凝胶,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术过程顺利,现将该手术的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张为欣;刘小玲;李丽华;唐凤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儿,男,3 d.因皮肤黄染1 d,哭闹、拒乳半天于2005年1月3日入院.第2胎第1产,足月.母胎膜早破36 h,分娩过程中T38.5 ℃,查血WBC 15×109,N 0.75,拟诊羊膜炎,经静滴青霉素,产后1 d体温恢复正常.因母第一产程延长行剖宫产娩出.羊水清,胎盘、脐带无异常,Apgar评分1 min 10分.生后母乳喂养,吸吮好.生后次日颜面皮肤黄染,渐加重致躯干.
作者:唐清;刘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男,25岁.因反复发热6个月余,发现贫血1周,腹泻2 d于2004年9月17日入院.
作者:孟晓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测已知β-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非同位素方法.方法:应用DNA单链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11种已知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点突变.结果:11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点突变均被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出.结论: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简便且特异性较高的点突变检测方法,适用于β-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检测.
作者:李卫;高枫;张学荣;唐卫中;张海添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