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影响因子:1.01
  • 创刊:198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26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年17期文献
  • VAP(+)在心血管剩留风险相关血脂异常药物选择上的应用

    心血管剩留风险是指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通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干预达标后,部分患者仍然面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剩留风险与一系列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脂质紊乱密切相关,通常以高三酰甘油(TG)成分的脂蛋白(TRLs)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高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脂蛋白残粒(RLP)和高小而密LDL颗粒(sd-LDL-P)水平等.但是,传统的临床实验室血脂项目大多无法直接检测出该型别的血脂异常,导致针对性地调脂用药缺少数据支持.美国VAP(+)血脂全套分析填补了这一空白,该检测方法通过垂直超速离心分离血浆脂蛋白,并使其连续与胆固醇试剂反应,获取每一组分的胆固醇含量、脂蛋白颗粒的型别和浓度.在了解患者剩留风险相关的血脂参数后,临床上有多种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包括贝特类、烟酸和胆固醇转移蛋白抑制剂等.已经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发现这些药物单独或者与他汀类的联合使用与脑血管疾病(CVD)管理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利用VAP(+)检测剩留风险相关的脂质异常特点,再针对该风险的调脂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及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纯子;朱满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细胞因子及胆汁酸在肠易激综合征与胃食管反流病重叠中的作用

    肠易激综合征(IBS)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二者的高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临床中,IBS与GERD常常重叠发病,其中以IBS与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重叠更多见.目前二者重叠发病的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因子的失平衡、内脏高敏感性及胆汁酸在二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均起着一定作用.现将IBS与GERD在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何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清CK-MB、cTnT及MMP-9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cTn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AMI患者(AMI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以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三组受试人员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项指标在AMI诊断中的价值,探讨AMI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和对照组,而UAP组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随着病变血管支数增加而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可得CK-MB、cTnT及MMP-9诊断AMI的佳临界值为CK-MB>30.56 U/L、cTnT>0.46μg/L、MMP-9>213.27 ng/L,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890、0.877,诊断敏感性分别为64.0% 、74.0% 、85.0%,特异性分别为90.0% 、88.5% 、74.0%.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呈高表达,其水平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黄剑;姜玉章;李冬;张迎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016年清远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2016年清远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特征.方法 采用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采用Whonet5.6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LSI 2016年版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 2016年清远细菌耐药监测网3所医院共收集临床分离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735株,其中脓液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6.7%(417株),痰液来源占21.0%(154株),血液来源占11.2%(8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6.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3.4%.脓液、痰液、血液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46.5% 、50.0% 、20.7%;门诊、ICU、住院非ICU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 RSA检出率分别为45.5% 、41.5% 、43.3%;新生儿、儿童、成人、老年人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33.7% 、60.2% 、39.4% 、47.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40.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耐药率<15.0%,对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率为0.9%,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达托霉素耐药率为0.0%.结论 清远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 RSA检出率较高,加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十分重要.

    作者:温伟洪;黄宝珍;廖志玲;李玉珍;徐令清;李介华;汤英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分泌物病原菌感染状况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分泌物病原菌感染状况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该院诊治的96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咽后壁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利用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所有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44例报告细菌学异常,检出率为45.83%,共检出68株病原菌;单纯性分型、肥厚性分型和干燥性分型患者分别检出32株(47.06%),25株(36.76%)和11株(16.18%)菌株;慢性咽炎患者的病原菌种检出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α-溶血性链球菌(27.94%)、副流感嗜血菌(23.53%)和肺炎链球菌(16.18%);药物耐药性分析发现,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高,耐药率分别为63.24% 、55.88% 和44.12%.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的灵敏度较好,耐药率分别为17.65% 、17.65% 和0.00%;将检出病原菌的患者为观察组,并以未检出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原菌检出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咽炎病原菌的检出率较高,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需要重视;慢性咽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病原菌检出率无关,而低中粒性细胞水平患者病原检出率更高.

    作者:陆小虎;杨建;张秋;张文阳;李爱萍;赵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均相酶法检测香草扁桃酸方法学评估及相关指标生物参考区间建立

    目的 评估均相酶法检测香草扁桃酸(VMA)主要方法学性能;建立适合本地区成年人群随机尿VMA/尿肌酐(Ucr)比值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EP6-A、EP17-A、C28-A3文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定量检测下限,参考区间进行验证.采用两个水平校准品,测定均值,计算均值与靶值的偏倚,验证其准确度;参照CLSI C28-A3,建立随机尿VMA/Ucr比值生物参考区间.收集37例肾上腺疾病及高血压相关疾病患者随机尿及24h尿,分别检测其VMA及Ucr,比较24h尿VMA及随机尿VMA/Uc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均相酶法检测VMA,计算均值与靶值的平均偏倚为17.34%;批内、批间精密度CV<10%;线性范围为1.74~96.77 mg/L(R2=0.9895);VMA的LoQ为2.2 mg/L;健康个体24 h尿VMA均在厂家声明参考区间内.随机尿VMA/Ucr比值95% 参考区间为(0.333~1.259)×10-3 mg/μmol(1.67~6.29μmol/mmol).肾上腺疾病及高血压患者24 h尿VMA与随机尿VMA/Ucr相关性为r=0.579(P<0.01),二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均相酶法检测VMA主要方法学性能符合实验室要求,满足临床应用;成功建立适合本地区成年人群随机尿VMA/Ucr比值的生物参考区间.

    作者:周强;韦玉;潘颖;方亚平;童杨;管世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NF-α、IL-17水平与疾病状态及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疾病病理状态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90例甲状腺癌患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和IL-17水平,比较不同病理条件下的水平差异.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探讨患者TNF-α和IL-17水平与其生活质量及肿瘤预后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TNF-α和IL-17水平均显著增高,二者水平随着TNM分期的增高或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亦均显著升高;患者QOL数值与其血清中TNF-α和IL-17水平均呈负相关;TNM分期、TNF-α和IL-17血清水平是疾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NF-α和IL-17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该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富饶;姜欢;戴微微;何德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联合心肌酶在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不同病情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联合心肌酶在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不同病情变化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程度分为普通组48例和重症组32例,同期选择8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进行检测.对比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B淋巴细胞指标(B、CD19+、CD20+)水平,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普通组、重症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重症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重症组B、CD19+、CD2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组B、CD19+、CD20+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普通组、重症组CK、CK-MB、AST、LD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组CK、CK-MB、AST、LDH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联合心肌酶检测有助于判断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病情程度,可为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依据,通过对心肌酶谱的检测可观察患儿的心肌损害情况,可减少心肌并发症.

    作者:邓罗华;方代华;刘洋;陈娜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016年南京地区不同年龄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南京地区不同年龄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普通人群965例,检测其血清25-(OH)D3水平,回顾性分析血清25-(OH)D3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 965例体检者血清25-(OH)D3水平均值为(54.36±23.77)nmol/L,其中男性平均值为(56.09±23.54)nmol/L,女性平均值为(52.76±23.86)nmol/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两季男性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两季男性25-(OH)D3水平较女性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冬春季25-(OH)D3水平均明显低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群25-(OH)D3水平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25-(OH)D3水平A组明显低于D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组男性25-(O H)D3水平均高于女性,其中C组和D组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组女性25-(OH)D3缺乏检出率均高于男性.结论 本地人群25-(OH)D3水平呈严重不足和缺乏,且在青年女性群体更为常见,应重视25-(OH)D3水平的日常监测,及时补充,以防止更多严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宋为娟;杨瑞霞;任真;张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老年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联合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Hp)联合诊断老年胃癌前病变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胃癌前病变患者30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慢性萎缩性组、浅表性胃炎组和胃溃疡组3组),另选取同期来院参加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检测两组患者的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原[包括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及阳性率;13 C尿素呼气试验定性检测H p状况及阳性率;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H p联合诊断效能.结果 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PGⅠ 、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血清胃泌素17及PGⅠ 、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溃疡组血清胃泌素17及PGⅠ 、PGⅡ水平高于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P<0.05).阳性率相比,胃癌前病变组患者3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Hp感染阳性率高于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P<0.05).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Hp联合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高于其他各单项诊断.结论 老年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水平升高,且H p感染阳性率高,3类指标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值得临床诊断借鉴.

    作者:顾建祥;朱新华;吴亚夫;潘军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感染性休克患者伴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与预后研究

    目的 研究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E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13例,根据患者是否伴AKI分为AKI组和对照组.其中AKI组151例,对照组6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干预指标、相关检验指标、血清动力学指标与干预指标,并进行APACHEⅡ评估.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AKI组的APACHEⅡ评分、脏器损害数量、机械通气例数、首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中位数、平均动脉压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需要机械通气、脏器损害数量和平均动脉压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KI患者ICU天数、住院天数中位数、28天总致死率随着AKI分期级别的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 需要机械通气、脏器损害数量是感染性休克患者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AKI分期越高,预后越差;临床治疗时应密切关注患者APACHEⅡ评分与各项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患者血压水平,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东娇;麦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013-2017年某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2013-2017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离情况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型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检测,以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3-2017年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26.2% 、34.4% 、36.4% 、48.3% 、54.3%,呈上升趋势.277株M RS A各病区分布外科病区占56.0% 、儿科病区占25.6% 、内科病区占16.6% 、重症监护室占1.8%;标本分布分泌物105株、痰及肺泡灌洗液78株、脓液74株、血液10株、其他类型标本10株;药敏结果显示,277株MRSA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80% 以上,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80%);5年间M RS 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MRSA检出率较高且逐年增加,主要来源为外科病区的非无菌标本,5年间检出的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耐药率波动明显,因此,在了解本地区MRSA的流行病学变化和监测其耐药性变迁的基础上,应加强院内MRSA耐药性监测、规范临床用药以减缓或避免MRSA的流行播散.

    作者:王杉;董剑;杨静;谢铌奇;徐启峰;潘莉娟;欧国平;田时志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感染EBV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1 mRNA的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感染EB病毒(EBV)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21(IL-21)mRNA的表达水平情况.方法 收集2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EBV共感染者(病例组),20例单纯HBV感染者(对照组)和2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组)血样及临床资料,Real-time PCR分析外周血PBMC IL-21 mRNA表达.结果 病例组IL-2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对照组IL-2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患者均发低热,对照组、健康组体温正常;病例组ALT、AST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对照组ALT、AST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IL-21在HBV感染者中表达上调,HBV、EBV共感染者更甚,其可能是机体控制病毒复制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莉;许红英;杨丽;杨学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江苏省淮安市学龄儿童尿碘和盐碘水平的现况调查

    目的 调查与了解淮安市学龄儿童尿碘与家庭盐碘水平及其分布,评估本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并为地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在淮安市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8~10岁年龄组学龄儿童为调查对象,采集并检测尿样和家庭食用盐中碘含量.结果 共收集尿样1600份,尿碘中位数为195.5μg/L,男200.6μg/L、女190.4μg/L.尿碘频数分布与性别和年龄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进一步发现,尿碘含量<50μg/L占3.7% 、分布于50~100μg/L占10.3%.尿碘含量低于适宜水平占13.9%,高于适宜水平占48%.检测1600份食盐,含碘均值为(24.9±3.7)mg/kg,中位数为24.9 mg/kg,食盐碘合格率98.9% 、合格碘盐食用率98.6%,非碘盐食用率0.3%.结论 淮安市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相对适中,满足消除碘缺乏病的相关指标.

    作者:余群;张敏会;潘恩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妊娠中期母体血清NGAL和Cys C水平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目的 分析妊娠母体26孕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该院近三年子痫前期患者60例,同期6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胶乳增强免疫浊度法和酶法分别检测血清中NGAL、Cys C和血清肌酐(Scr)浓度.应用ROC曲线评估NGAL和Cys C对子痫前期患者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子痫前期组26孕周血清NGAL、Cys C和Scr水平分别为(222.18±40.80)ng/mL、(0.92±0.14)mg/L和(56.03±8.13)μmol/L;正常妊娠组26孕周血清NGAL、Cys C和Scr水平分别为(137.99±24.42)ng/mL、(0.84±0.12)mg/L和(55.50±8.67)μmol/L.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母体血清NGAL和Cys C平均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GAL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GAL、Cys C和Scr水平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6、0.69和0.55.结论 妊娠中期母体血清NGAL水平可作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

    作者:卢帅军;朱长玲;张步荣;王卫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外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肝外肿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病毒学指标,探讨HBV感染与肝外肿瘤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该医院肝外肿瘤住院患者500例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非肿瘤住院患者500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的差异性.结果 胰腺癌和淋巴癌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31,95%CI:1.149~4.332,P=0.015;OR=3.009,95%CI:1.622~5.580,P=0.000),而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H bsA 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和淋巴癌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26,95%CI:0.395~0.990,P=0.044;OR=0.541,95%C I:0.338~0.867,P=0.010),而乳腺癌、肾癌和胰腺癌H bsA 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外肿瘤组与对照组抗-H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41,95%CI:1.245~2.721,P=0.020),其中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胰腺癌、淋巴癌与对照组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与肝外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梁尘格;刘书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 、纤维蛋白原水平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9例AL患者,设为AL组,采取化疗方案予以诱导缓解治疗.并选取2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运用胶乳比浊法测定DD和vWF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A T-Ⅲ水平、凝固法测定FIB水平,并计算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即瘤负荷).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L组治疗前血浆DD和vWF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AT-Ⅲ与FI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AML组和ALL组同期相比,APL组治疗前血浆DD、vWF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AT-Ⅲ 、FIB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但AML组与ALL组以上血浆凝血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AL组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时血浆DD、vWF、AT-Ⅲ及FIB水平,均逐渐恢复正常,差异均有(P<0.05);AL组治疗后达未缓解(NR)时以上凝血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治疗前AL组血浆DD、vWF水平与瘤负荷,均呈正相关(r=0.397、0.437,P<0.05);但AT-Ⅲ 、FIB水平与瘤负荷,均呈明显负相关(r=-0.364、-0.341,P<0.05).结论 血浆DD、vWF、AT-Ⅲ 、FIB水平能有效反映AL患者病情变化,可作为临床了解A L病情进展、指导用药及预后判断的辅助参考指标.

    作者:张海茂;赵风雪;田可港;张蓉;张美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PGE1)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糖脂代谢、肾功能指标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110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GE1组(对照组,n=55)和贝那普利联合PGE1组(观察组,n=55).对照组给予PGE1和降糖、降脂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脂代谢指标[抵抗素、脂联素(APN)]、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TGF-β1、MMP-9、瘦素(L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糖代谢指标(FBG、MAGE、SDBG、MPPGE)、抵抗素、部分肾功能指标(Scr、CysC、Hcy)及血清TGF-β1、MMP-9、L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Ccr水平则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PGE1应用于DN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状态,改善其肾功能,且利于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对控制血糖水平及波动幅度有积极影响.

    作者:龚豪;黄丽;张庆红;李涛;史秀岩;王文政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清PCT、hs-CRP在成人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检测成人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神经内科脑膜炎患者141例(病脑组53例,结脑组51例,化脑组37例)为观察组,其他患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CT、hs-CRP水平及诊断价值.结果 化脑组患者血清PCT、hs-CRP含量均明显高于病脑组、结脑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结脑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PC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PCT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高于hs-CRP,两者联合诊断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时灵敏度可达93.4%.结论 血清PCT、hs-CRP作为化脓性脑膜炎与其他类型脑膜炎早期鉴别诊断的指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漫;彭锐;李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浆内毒素检测在艾滋病合并革兰阴性菌血症中的评价

    目的 采用培养法对血浆内毒素检测在艾滋病合并革兰阴性菌血症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艾滋病患者3028例,采血行血需氧培养和内毒素检测,以培养出革兰阴性菌为标准,计算内毒素检测的诊断指标.结果 在内毒素阳性组,25例培养出革兰阴性菌,387例未培养出革兰阴性菌,内毒素含量分别为(0.107±0.050)、(0.166±0.293)EU/mL(t=3.300,P=0.001);2955例未培养出革兰阴性菌,73例培养出革兰阴性菌,内毒素含量分别为(0.044±0.116)、(0.056±0.048)E U/m L(t=1.712,P=0.090);以血培养出革兰阴性菌为标准,内毒素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34.25% 、86.90%.结论 血浆内毒素检测在艾滋病合并革兰阴性菌血症中不是一项理想的诊断指标.

    作者:磨立达;罗晓璐;苏汉珍;梁超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舒血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高凝状态及心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血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高凝状态及心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SAP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凝血相关指标以及心脏损伤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49.53±12.66)ng/L、(6.49±2.08)mg/L和(22.65±12.49)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为(12.28±3.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别为(6.25±1.14)mg/L、(2.47±0.51)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蛋白C活性为(122.74±16.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水平分别为(0.13±0.12)ng/m L、(23.64±12.54)U/L和(52.66±19.56)U/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血宁可有效降低SAP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保护心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72-4、CEA、PGⅠ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胃蛋白酶原Ⅰ(PGⅠ)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6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77例以及健康体检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A19-9、CA72-4、CEA的水平,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PGⅠ 水平并对比分析各组指标差异.结果 胃癌组患者血清CA19-9、CA72-4、CE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胃良性病变组患者,而血清PGⅠ水平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及胃良性病变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TNM不同分期的患者中,Ⅰ 、Ⅱ期患者各项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 、Ⅳ期患者血清CA19-9、CA72-4、CEA、PGⅠ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别与TNMⅠ 、Ⅱ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手术后复发患者血清CA19-9、CA72-4、CEA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而血清PGⅠ水平则明显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指标CA19-9、CA72-4、CEA、PGⅠ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董晓微;崔学强;张俊华;朴文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早期CRP、IL-6以及α1AG联合检测诊断感染性AECOPD以及对临床疗效、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α1-酸性糖蛋白(α1AG)联合检测诊断感染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以及对临床疗效、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AECOPD患者共计148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RP、IL-6以及α1AG水平变化情况、不同程度病情患者血清CRP、IL-6以及α1AG水平变化情况以及CRP、IL-6以及α1AG诊断AECOPD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析CRP、IL-6以及α1AG水平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探讨各指标在患者疾病进展中的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RP、IL-6及α1A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6以及α1AG水平仍低于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程度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RP、IL-6以及α1A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以及α1AG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发病后血清中表达量CRP、IL-6以及α1AG指标两两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RP、IL-6以及α1AG均属于敏感指标且参与了患者疾病的发生、进展,对AECOPD患者进行检测不仅可以判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联合检测还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在对患者早期诊断中、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情况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衡旭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该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2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112例给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律变异性等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每5 min的N N间期平均标准差、全部N N间期标准差、相邻N N间期差值大于50 ms百分数、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均方根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缓解炎症状态,恢复其自主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婷婷;李雪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脓毒血症患者心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心肌肌钙蛋白的检验分析

    目的 研究脓毒血症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脓毒血症作为脓毒血症组,选取同期来院参加体检的一般感染患者90例(一般感染组)和健康人群90例(健康人群组).三组受试者均进行CK-MB、cTnI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并进行APACHEⅡ评分.所有受试者均在入院24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左房舒张期末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变化.结果 脓毒血症组LAD、LVEDD高,一般感染组其次,健康人群组低;而脓毒血症组LVEE、FS低,一般感染组较高,健康人群组含量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CRP、cTnI、CKMB、APACHEⅡ评分高,一般感染组其次,健康人群组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CKMB、cTnI和LVEF、FS呈负相关,而与LAD、LVEDD呈正相关.结论 脓毒血症患者CRP、cTnI、CKMB、APACHEⅡ 、LAD、LVEDD升高,LVEE、FS降低,且血清CKMB、cTnI和LVEF、FS呈负相关,而与LAD、LVEDD呈正相关,可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石晓卉;陈东;肖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机体代谢指标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糖代谢、脂代谢及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状态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配对选取92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不同Child-pugh分级与病因肝硬化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及蛋白质氨基酸代谢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糖代谢指标及酪氨酸(Tyr)、天冬酰胺(Asn)高于对照组(P<0.05),脂代谢指标及丙氨酸(Ala)、亮氨酸(Leu)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代谢、脂代谢及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状态在肝硬化患者中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对于肝损伤有一定反应价值,但对病因的检测意义不明显.

    作者:哈斯朝鲁;柳直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H-FABP在APE患者危险分级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危险分级及预后预测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A PE患者84例,根据2014年ESC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分为低危组34例,中危组29例,高危组21例.取入组患者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取血浆,检测血浆H-FABP、BNP、hsTnI水平.观测各组水平变化及行相关性分析、ROC曲线行H-FABP、BNP、hsTnI计算.结果 高危组血浆H-FABP、BNP以及hsTnI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血浆H-FABP、BNP以及hsTnI明显高于低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H-FABP、BNP以及hsTnI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FABP与BNP呈正相关性(r=0.692);血浆H-FABP与hsTnI呈正相关性(r=0.587);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浆H-FABP、BNP、hsTnI的曲线下面积(AUC)均趋近于0.85;佳工作点(OOP)值分析,血浆H-FABP>8.64μg/L,BNP>104.57 pg/mL、hsTnI>0.06 ng/mL时,在APE诊断预后中精确率更高.结论 在APE病情危险分级及预后预测中,血浆H-FABP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便于A PE临床针对性治疗,可为控制死亡率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光辉;邓爱凤;冯丽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浆Hcy、Fa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PIH患者70例为PIH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70例为对照组,均行Hcy、Fa水平检测,统计比较其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PIH的相关性.结果 PIH组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Fa水平[(7.18±1.81)ng/mL、(6.21±2.37)ng/mL、(4.68±1.4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9.66±3.01)ng/mL、(9.51±2.47)ng/mL、(9.23±2.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H组H cy水平[(15.08±8.01)μmol/L、(17.41±3.18)μmol/L、(19.38±2.30)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6.47±2.41)μmol/L、(5.97±2.01)μmol/L、(7.16±1.9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Fa水平与PIH发生呈负相关,而Hcy水平与PIH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Fa水平降低及Hcy水平升高是PI H发病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对其水平测定判断PI H的发生,便于早期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郭清江;许秀秀;衡二虎;陈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赋形剂对 γ-谷氨酰基转移酶诊断试剂冻干参数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赋形剂对体外诊断试剂冻干参数的影响.方法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加入不同赋形剂的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诊断试剂进行测试,并用冻干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 GGT试剂的塌陷温度并不是某一个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同时PEG8000、PEG20000、PVP、BSA均能提高GGT试剂的共晶点和玻璃化温度,降低GGT试剂共熔点.结论 4种赋形剂对GGT试剂冻干参数的影响非常接近.

    作者:黄幸雷;吴润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幼鼠肾间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幼鼠肾间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幼年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试验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试验组幼鼠建立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试验组从建模后第2天起灌胃给予苯那普利和氯沙坦各6 mg/(kg·d),1次/天.于造模后第3、7、14、28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肾组织,采用Masson染色检测肾组织常规病理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tTG和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后第3、7、14、28天,模型组和试验组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7、14、28天,模型组和试验组tTG和TGF-β1 mRNA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G与TGF-β1和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呈正相关关系,TGF-β1与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tTG和TGF-β1互相作用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过程,苯那普利可能通过调节tTG和TGF-β1表达水平实现其肾保护作用.tTG和TGF-β1具有成为肾间质纤维化治疗的潜在有效靶点.

    作者:赵晓华;张炜;刘宝环;李冠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16SrDNA测序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16S rDNA-PCR结合测序快速检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4016例儿童脑脊液标本进行16S rDNA-PCR;测序阳性扩增产物并BLAST比对,与培养结果比较.结果 4016例脑脊液标本16S rDNA-PCR阳性161例(阳性率4.0%),培养阳性104株(阳性率2.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P<0.05);从测序结果看,革兰阳性菌101株(62.7%),革兰阴性菌60株(37.3%);常见的5种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41株(25.5%),肺炎链球菌22株(13.7%),大肠埃希菌21株(13.0%),流感嗜血杆菌15株(9.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8.1%).结论 16S rDNA-PCR结合测序能够很好地鉴定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比培养法检测时间更短、菌谱分布更宽,可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和流行病学方法在临床应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作者:黄君华;张书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凝血指标动态监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动态监测凝血指标的价值.方法 选自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严重创伤患者107例,按照输血要求分为大量输血组56例与一般输血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大量输血组给予患者大量输血,一般输血组给予患者一般输血.比较两组输血前、输血1 d和输血3 d凝血功能指标和电解质变化,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和致死情况.结果 大量输血组输血1 d和3 d患者血小板(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下降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般输血组输血1 d和3 d患者PLT、Fib、PT、APTT和TT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输血1 d和3 d患者PLT、Fib低于一般输血组,而PT、APTT和TT高于一般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1 d患者K+、Na+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3 d患者K+水平升高而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输血3 d患者K+水平高于一般输血组而Na+水平低于一般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MODS发生率高于一般输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病死率高于一般输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可恢复血容量,但会造成凝血功能异常,故而大量输血时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完善实验教学管理

    目的 探讨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将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管理中.比较引入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理念管理前后仪器完好率和操作合格率.结果 实施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后,仪器的完好率由实施前的82.91%提高至9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P<0.05);操作合格率由62.50% 提高至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P<0.05).结论 应用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理念管理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提升了实验教师的制度化素养和业务素养.

    作者:张婧婧;张楠;开悦;段巨洪;杨景瑞;李平法;张晨光;胡淼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重庆市大足地区基层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大足地区基层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现状.方法 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三种方式对大足地区5所区级医院和18所基层卫生院临床检验实验室的科室基本情况、人力资源、开展项目、仪器设备及专科发展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临床检验实验室存在着面积不足、分区混乱、仪器摆放杂乱等现象.乡镇卫生院检验人员学历低,仅有3所卫生院有本科生,其余检验人员均为专科学历,尤以在职攻读专科学历居多.初级职称占78.5%.检验设备局限于血细胞计数仪、尿液分析仪和自动化程度低的生化分析仪.11所乡镇卫生院临床检验实验室开展了血尿便三大常规、凝血分析、肝肾功、血糖、电解质、乙肝五项检查.室内质控全覆盖,但室间质评参与率仅为26.1%,质量控制薄弱,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结论 重庆市大足区基层医院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覆盖率较好,但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以及质量管理方面亟待提高.

    作者:杨静;董剑;吴瑕;欧国平;潘莉娟;田时志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海分枝杆菌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流感染1例

    海分枝杆菌自然栖息于水中 ,对人类为条件致病菌[1 ] .通过接触海水、淡水、水产品等途径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是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海分枝杆菌感染很少引起系统播散 ,但在免疫缺陷的患者可侵犯黏膜下组织 、骨骼 、关节等深部组织[2 ] .2017年7月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一株海分枝杆菌 ,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瑞卿;陈爱地;王卫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新疆地区首例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的诊断分析

    获得性血友病A(AH-A)是由于非血友病患者体内自发性产生针对凝血因子Ⅷ(FⅧ)的特异性自身抗体(FⅧAb )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1-2 ] .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和病理妊娠等基础疾病有关.其发病率远低于先天性血友病 A,临床上比较罕见.出血发生突然 ,多为重度出血,少数患者因延误诊断导致出血而死亡.本文对新疆地区首例AH-A ,进行系列实验室检测 ,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综合文献分析学习 ,提高对AH-A的诊断水平.

    作者:卡米拉·合亚斯丁;薛晓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重视检验科标本生物安全控制和全程管理

    医院检验科作为临床实验室,拥有标本、设备耗材以及工作人员,其中标本是检验科主要传染源或潜在传染源,标本在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应进行全程标本生物安全控制和管理.检验科感染控制实质是标本生物安全控制和管理以及防止实验室从业人员职业暴露.加强标本容器的物理隔离和封闭式运输,严防标本内病原微生物外泄,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标本开放式操作时穿着生物防护服,并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及时对具有传染性或潜在传染性标本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是预防检验科人员感染和职业暴露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荣剑;胡炜;王占科;陈卓敏;祝仲珍;胡新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