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CK-MB、cTnT及MMP-9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

黄剑;姜玉章;李冬;张迎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钙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cTn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AMI患者(AMI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以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三组受试人员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项指标在AMI诊断中的价值,探讨AMI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和对照组,而UAP组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随着病变血管支数增加而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可得CK-MB、cTnT及MMP-9诊断AMI的佳临界值为CK-MB>30.56 U/L、cTnT>0.46μg/L、MMP-9>213.27 ng/L,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890、0.877,诊断敏感性分别为64.0% 、74.0% 、85.0%,特异性分别为90.0% 、88.5% 、74.0%.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呈高表达,其水平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72-4、CEA、PGⅠ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胃蛋白酶原Ⅰ(PGⅠ)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6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77例以及健康体检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A19-9、CA72-4、CEA的水平,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PGⅠ 水平并对比分析各组指标差异.结果 胃癌组患者血清CA19-9、CA72-4、CE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胃良性病变组患者,而血清PGⅠ水平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及胃良性病变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TNM不同分期的患者中,Ⅰ 、Ⅱ期患者各项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 、Ⅳ期患者血清CA19-9、CA72-4、CEA、PGⅠ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别与TNMⅠ 、Ⅱ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手术后复发患者血清CA19-9、CA72-4、CEA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而血清PGⅠ水平则明显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指标CA19-9、CA72-4、CEA、PGⅠ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董晓微;崔学强;张俊华;朴文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 、纤维蛋白原水平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9例AL患者,设为AL组,采取化疗方案予以诱导缓解治疗.并选取2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运用胶乳比浊法测定DD和vWF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A T-Ⅲ水平、凝固法测定FIB水平,并计算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即瘤负荷).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L组治疗前血浆DD和vWF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AT-Ⅲ与FI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AML组和ALL组同期相比,APL组治疗前血浆DD、vWF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AT-Ⅲ 、FIB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但AML组与ALL组以上血浆凝血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AL组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时血浆DD、vWF、AT-Ⅲ及FIB水平,均逐渐恢复正常,差异均有(P<0.05);AL组治疗后达未缓解(NR)时以上凝血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治疗前AL组血浆DD、vWF水平与瘤负荷,均呈正相关(r=0.397、0.437,P<0.05);但AT-Ⅲ 、FIB水平与瘤负荷,均呈明显负相关(r=-0.364、-0.341,P<0.05).结论 血浆DD、vWF、AT-Ⅲ 、FIB水平能有效反映AL患者病情变化,可作为临床了解A L病情进展、指导用药及预后判断的辅助参考指标.

    作者:张海茂;赵风雪;田可港;张蓉;张美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早期CRP、IL-6以及α1AG联合检测诊断感染性AECOPD以及对临床疗效、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α1-酸性糖蛋白(α1AG)联合检测诊断感染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以及对临床疗效、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AECOPD患者共计148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RP、IL-6以及α1AG水平变化情况、不同程度病情患者血清CRP、IL-6以及α1AG水平变化情况以及CRP、IL-6以及α1AG诊断AECOPD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析CRP、IL-6以及α1AG水平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探讨各指标在患者疾病进展中的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RP、IL-6及α1A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6以及α1AG水平仍低于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程度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RP、IL-6以及α1A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以及α1AG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发病后血清中表达量CRP、IL-6以及α1AG指标两两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RP、IL-6以及α1AG均属于敏感指标且参与了患者疾病的发生、进展,对AECOPD患者进行检测不仅可以判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联合检测还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在对患者早期诊断中、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情况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衡旭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浆Hcy、Fa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PIH患者70例为PIH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70例为对照组,均行Hcy、Fa水平检测,统计比较其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PIH的相关性.结果 PIH组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Fa水平[(7.18±1.81)ng/mL、(6.21±2.37)ng/mL、(4.68±1.4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9.66±3.01)ng/mL、(9.51±2.47)ng/mL、(9.23±2.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H组H cy水平[(15.08±8.01)μmol/L、(17.41±3.18)μmol/L、(19.38±2.30)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6.47±2.41)μmol/L、(5.97±2.01)μmol/L、(7.16±1.9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Fa水平与PIH发生呈负相关,而Hcy水平与PIH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Fa水平降低及Hcy水平升高是PI H发病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对其水平测定判断PI H的发生,便于早期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郭清江;许秀秀;衡二虎;陈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清CK-MB、cTnT及MMP-9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cTn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AMI患者(AMI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以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三组受试人员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项指标在AMI诊断中的价值,探讨AMI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和对照组,而UAP组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随着病变血管支数增加而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可得CK-MB、cTnT及MMP-9诊断AMI的佳临界值为CK-MB>30.56 U/L、cTnT>0.46μg/L、MMP-9>213.27 ng/L,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890、0.877,诊断敏感性分别为64.0% 、74.0% 、85.0%,特异性分别为90.0% 、88.5% 、74.0%.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CK-MB、cTnT及MMP-9呈高表达,其水平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K-MB、cTnT及MMP-9水平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黄剑;姜玉章;李冬;张迎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清PCT、hs-CRP在成人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检测成人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神经内科脑膜炎患者141例(病脑组53例,结脑组51例,化脑组37例)为观察组,其他患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CT、hs-CRP水平及诊断价值.结果 化脑组患者血清PCT、hs-CRP含量均明显高于病脑组、结脑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结脑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PC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PCT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高于hs-CRP,两者联合诊断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时灵敏度可达93.4%.结论 血清PCT、hs-CRP作为化脓性脑膜炎与其他类型脑膜炎早期鉴别诊断的指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漫;彭锐;李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幼鼠肾间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幼鼠肾间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幼年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试验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试验组幼鼠建立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试验组从建模后第2天起灌胃给予苯那普利和氯沙坦各6 mg/(kg·d),1次/天.于造模后第3、7、14、28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肾组织,采用Masson染色检测肾组织常规病理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tTG和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后第3、7、14、28天,模型组和试验组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7、14、28天,模型组和试验组tTG和TGF-β1 mRNA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G与TGF-β1和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呈正相关关系,TGF-β1与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tTG和TGF-β1互相作用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过程,苯那普利可能通过调节tTG和TGF-β1表达水平实现其肾保护作用.tTG和TGF-β1具有成为肾间质纤维化治疗的潜在有效靶点.

    作者:赵晓华;张炜;刘宝环;李冠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NF-α、IL-17水平与疾病状态及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疾病病理状态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90例甲状腺癌患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和IL-17水平,比较不同病理条件下的水平差异.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探讨患者TNF-α和IL-17水平与其生活质量及肿瘤预后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TNF-α和IL-17水平均显著增高,二者水平随着TNM分期的增高或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亦均显著升高;患者QOL数值与其血清中TNF-α和IL-17水平均呈负相关;TNM分期、TNF-α和IL-17血清水平是疾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NF-α和IL-17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该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富饶;姜欢;戴微微;何德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16SrDNA测序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16S rDNA-PCR结合测序快速检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4016例儿童脑脊液标本进行16S rDNA-PCR;测序阳性扩增产物并BLAST比对,与培养结果比较.结果 4016例脑脊液标本16S rDNA-PCR阳性161例(阳性率4.0%),培养阳性104株(阳性率2.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P<0.05);从测序结果看,革兰阳性菌101株(62.7%),革兰阴性菌60株(37.3%);常见的5种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41株(25.5%),肺炎链球菌22株(13.7%),大肠埃希菌21株(13.0%),流感嗜血杆菌15株(9.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8.1%).结论 16S rDNA-PCR结合测序能够很好地鉴定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比培养法检测时间更短、菌谱分布更宽,可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和流行病学方法在临床应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作者:黄君华;张书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H-FABP在APE患者危险分级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危险分级及预后预测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A PE患者84例,根据2014年ESC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分为低危组34例,中危组29例,高危组21例.取入组患者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取血浆,检测血浆H-FABP、BNP、hsTnI水平.观测各组水平变化及行相关性分析、ROC曲线行H-FABP、BNP、hsTnI计算.结果 高危组血浆H-FABP、BNP以及hsTnI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血浆H-FABP、BNP以及hsTnI明显高于低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H-FABP、BNP以及hsTnI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FABP与BNP呈正相关性(r=0.692);血浆H-FABP与hsTnI呈正相关性(r=0.587);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浆H-FABP、BNP、hsTnI的曲线下面积(AUC)均趋近于0.85;佳工作点(OOP)值分析,血浆H-FABP>8.64μg/L,BNP>104.57 pg/mL、hsTnI>0.06 ng/mL时,在APE诊断预后中精确率更高.结论 在APE病情危险分级及预后预测中,血浆H-FABP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便于A PE临床针对性治疗,可为控制死亡率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光辉;邓爱凤;冯丽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完善实验教学管理

    目的 探讨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将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管理中.比较引入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理念管理前后仪器完好率和操作合格率.结果 实施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后,仪器的完好率由实施前的82.91%提高至9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P<0.05);操作合格率由62.50% 提高至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P<0.05).结论 应用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理念管理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提升了实验教师的制度化素养和业务素养.

    作者:张婧婧;张楠;开悦;段巨洪;杨景瑞;李平法;张晨光;胡淼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海分枝杆菌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流感染1例

    海分枝杆菌自然栖息于水中 ,对人类为条件致病菌[1 ] .通过接触海水、淡水、水产品等途径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是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海分枝杆菌感染很少引起系统播散 ,但在免疫缺陷的患者可侵犯黏膜下组织 、骨骼 、关节等深部组织[2 ] .2017年7月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一株海分枝杆菌 ,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瑞卿;陈爱地;王卫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重视检验科标本生物安全控制和全程管理

    医院检验科作为临床实验室,拥有标本、设备耗材以及工作人员,其中标本是检验科主要传染源或潜在传染源,标本在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应进行全程标本生物安全控制和管理.检验科感染控制实质是标本生物安全控制和管理以及防止实验室从业人员职业暴露.加强标本容器的物理隔离和封闭式运输,严防标本内病原微生物外泄,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标本开放式操作时穿着生物防护服,并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及时对具有传染性或潜在传染性标本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是预防检验科人员感染和职业暴露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荣剑;胡炜;王占科;陈卓敏;祝仲珍;胡新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该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2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112例给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律变异性等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每5 min的N N间期平均标准差、全部N N间期标准差、相邻N N间期差值大于50 ms百分数、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均方根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缓解炎症状态,恢复其自主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婷婷;李雪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均相酶法检测香草扁桃酸方法学评估及相关指标生物参考区间建立

    目的 评估均相酶法检测香草扁桃酸(VMA)主要方法学性能;建立适合本地区成年人群随机尿VMA/尿肌酐(Ucr)比值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EP6-A、EP17-A、C28-A3文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定量检测下限,参考区间进行验证.采用两个水平校准品,测定均值,计算均值与靶值的偏倚,验证其准确度;参照CLSI C28-A3,建立随机尿VMA/Ucr比值生物参考区间.收集37例肾上腺疾病及高血压相关疾病患者随机尿及24h尿,分别检测其VMA及Ucr,比较24h尿VMA及随机尿VMA/Uc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均相酶法检测VMA,计算均值与靶值的平均偏倚为17.34%;批内、批间精密度CV<10%;线性范围为1.74~96.77 mg/L(R2=0.9895);VMA的LoQ为2.2 mg/L;健康个体24 h尿VMA均在厂家声明参考区间内.随机尿VMA/Ucr比值95% 参考区间为(0.333~1.259)×10-3 mg/μmol(1.67~6.29μmol/mmol).肾上腺疾病及高血压患者24 h尿VMA与随机尿VMA/Ucr相关性为r=0.579(P<0.01),二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均相酶法检测VMA主要方法学性能符合实验室要求,满足临床应用;成功建立适合本地区成年人群随机尿VMA/Ucr比值的生物参考区间.

    作者:周强;韦玉;潘颖;方亚平;童杨;管世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016年南京地区不同年龄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南京地区不同年龄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普通人群965例,检测其血清25-(OH)D3水平,回顾性分析血清25-(OH)D3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 965例体检者血清25-(OH)D3水平均值为(54.36±23.77)nmol/L,其中男性平均值为(56.09±23.54)nmol/L,女性平均值为(52.76±23.86)nmol/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两季男性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两季男性25-(OH)D3水平较女性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冬春季25-(OH)D3水平均明显低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群25-(OH)D3水平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25-(OH)D3水平A组明显低于D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组男性25-(O H)D3水平均高于女性,其中C组和D组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组女性25-(OH)D3缺乏检出率均高于男性.结论 本地人群25-(OH)D3水平呈严重不足和缺乏,且在青年女性群体更为常见,应重视25-(OH)D3水平的日常监测,及时补充,以防止更多严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宋为娟;杨瑞霞;任真;张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江苏省淮安市学龄儿童尿碘和盐碘水平的现况调查

    目的 调查与了解淮安市学龄儿童尿碘与家庭盐碘水平及其分布,评估本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并为地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在淮安市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8~10岁年龄组学龄儿童为调查对象,采集并检测尿样和家庭食用盐中碘含量.结果 共收集尿样1600份,尿碘中位数为195.5μg/L,男200.6μg/L、女190.4μg/L.尿碘频数分布与性别和年龄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进一步发现,尿碘含量<50μg/L占3.7% 、分布于50~100μg/L占10.3%.尿碘含量低于适宜水平占13.9%,高于适宜水平占48%.检测1600份食盐,含碘均值为(24.9±3.7)mg/kg,中位数为24.9 mg/kg,食盐碘合格率98.9% 、合格碘盐食用率98.6%,非碘盐食用率0.3%.结论 淮安市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相对适中,满足消除碘缺乏病的相关指标.

    作者:余群;张敏会;潘恩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凝血指标动态监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动态监测凝血指标的价值.方法 选自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严重创伤患者107例,按照输血要求分为大量输血组56例与一般输血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大量输血组给予患者大量输血,一般输血组给予患者一般输血.比较两组输血前、输血1 d和输血3 d凝血功能指标和电解质变化,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和致死情况.结果 大量输血组输血1 d和3 d患者血小板(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下降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般输血组输血1 d和3 d患者PLT、Fib、PT、APTT和TT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输血1 d和3 d患者PLT、Fib低于一般输血组,而PT、APTT和TT高于一般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1 d患者K+、Na+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3 d患者K+水平升高而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输血3 d患者K+水平高于一般输血组而Na+水平低于一般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MODS发生率高于一般输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病死率高于一般输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可恢复血容量,但会造成凝血功能异常,故而大量输血时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外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肝外肿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病毒学指标,探讨HBV感染与肝外肿瘤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该医院肝外肿瘤住院患者500例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非肿瘤住院患者500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的差异性.结果 胰腺癌和淋巴癌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31,95%CI:1.149~4.332,P=0.015;OR=3.009,95%CI:1.622~5.580,P=0.000),而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H bsA 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和淋巴癌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26,95%CI:0.395~0.990,P=0.044;OR=0.541,95%C I:0.338~0.867,P=0.010),而乳腺癌、肾癌和胰腺癌H bsA 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外肿瘤组与对照组抗-H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41,95%CI:1.245~2.721,P=0.020),其中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胰腺癌、淋巴癌与对照组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与肝外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梁尘格;刘书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016年清远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2016年清远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特征.方法 采用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采用Whonet5.6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LSI 2016年版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 2016年清远细菌耐药监测网3所医院共收集临床分离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735株,其中脓液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6.7%(417株),痰液来源占21.0%(154株),血液来源占11.2%(8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6.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3.4%.脓液、痰液、血液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46.5% 、50.0% 、20.7%;门诊、ICU、住院非ICU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 RSA检出率分别为45.5% 、41.5% 、43.3%;新生儿、儿童、成人、老年人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33.7% 、60.2% 、39.4% 、47.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40.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耐药率<15.0%,对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率为0.9%,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达托霉素耐药率为0.0%.结论 清远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 RSA检出率较高,加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十分重要.

    作者:温伟洪;黄宝珍;廖志玲;李玉珍;徐令清;李介华;汤英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