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008-6978
  • 国内刊号:50-1116/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16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1999年重庆市期刊质量考评中被评为优等
  • 临床医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4期文献
  • 左室憩室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49岁.以活动后心累、气紧2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价月入院.1+爪月前,活动后上述症状较前加重,伴有晕厥,发作较频繁,每次持续数分钟,夜间不能平卧,阵发性呼吸困难.外院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增大,升主动脉瘤样增宽,主动脉瓣异常回声,考虑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二、三尖瓣轻度反流.

    作者:方杰;孟庆国;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心耳口狭窄超声表现2例

    病例1,患儿男,1岁,因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复查超声心动图.体格检查:各项生命体征未见异常,心脏听诊无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耳与左房间见隔膜样结构,随心脏舒缩隔膜中部见3.0 mm细束血流往返于左房与左心耳之间,心室收缩期由左房经狭窄口进入左心耳,心室舒张期由左心耳经狭窄口进入左房(图1),狭窄口处血流频谱亦显示往返血流(图2),未见动脉导管开放,余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左心耳口狭窄.

    作者:王翠华;黄云洲;任书堂;陈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胎儿冠状动脉右室瘘超声表现1例

    孕妇,孕1产0,孕24+3周.否认孕期病毒感染史、服药史、放射线接触史及家族史,无不良环境接触史.产前超声检查:双顶径60 mm,股骨长47 mm,头围228 mm,腹围210 mm,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羊水大深度56 mm,胎儿左右心室前后径分别为8 mm和14 mm,右室增大,于右室心尖处可见一异常血流束,源于主动脉右侧,可见扩张的右冠状动脉,内径约3 mm(图1).彩色多普勒示右冠状动脉扩张,沿室间沟走行进入右室,瘘口位于右室心尖处(图2).超声提示:①宫内单活胎;②胎儿超声心动图回声异常(考虑右侧冠状动脉右室瘘).后经引产证实.

    作者:刘清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误诊胎儿门静脉-肝静脉瘘1例

    孕妇,27岁,孕2产1.曾顺产一男婴,体健.平素月经规则,孕39周超声检查:胎儿左腹部见一5.5 cm×2.3 cm囊性包块,边界清;CDFI:可探及条状血流信号(图1).产后1d,超声所见:患儿肝脏左外叶可见一4.2 cm×3.9 cm×1.9 cm的囊性包块,向左下方生长,下缘近脐水平,内可见分隔,与门静脉左外下支相通,脉冲多普勒可探及静脉频谱(图2).

    作者:刘丽;蒋莹;宋金爽;杨硕;黄歆;叶丽河;刘静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盆底至左侧臀大肌子宫内膜异位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21岁,未婚,有性生活史,有痛经史.超声检查:盆腔内见两个宫体声像,左侧大小约4.8 cm×3.6 cm×3.2 cm,右侧大小约4.8 em×3.7 cm×3.4 cm,肌层回声分布均匀,宫腔内膜线均居中;可探及一个宫颈管结构,其内未见异常声像.双侧卵巢形态大小正常.左侧盆底后外侧探及一囊性包块(图1),大小约7.5 cm×10.1 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延伸至左侧臀大肌(图2),内部呈无回声区,其内见云雾状回声,未见彩色血流信号.超声提示:①子宫先天畸形(双宫体单宫颈);②盆底至左侧臀大肌囊性包块(考虑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于外院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盆腔-臀部囊肿壁)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作者:喻瑾;吴爱强;叶燕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门静脉罕见变异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32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来我院就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腹部超声示:肝、胆、胰、脾均未见明显异常.肝门静脉主干在胰腺颈部前方由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汇合形成,主干向上进入肝门时逐渐向前、向左侧偏移,并与囊部相连,囊部向后为矢状部,在角部转向右侧为左支横部,继续向右侧移行跨过肝门为右支,后在肝右叶分为右前叶支和右后叶支(图1).

    作者:李涛;王建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胎儿并腿畸形综合征1例

    孕妇,27岁,孕2产0.于孕前3个月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并予以黄体酮口服黄体功能支持;无化学毒物、放射性接触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和病毒感染史.孕12+1周行超声检查: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厚度1.1 cm,钙化0级,羊水大无回声区3.3 cm,顶臀径5.19 cm,超声孕周11+6周,颈项透明层厚度1.5 mm,胎儿仅见单一下肢(图1).

    作者:陈谊;程雪冰;王孝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赘生物伴瓣周脓肿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69岁.因心累气促1周入院.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回声增强,开放受限,右冠瓣上可探及大小约4 mm×8 mm×11 mm中等团状偏低回声附着,随瓣叶摆动;主动脉根部前方可探及大小约10 mm×19 mm的低弱回声腔,该回声腔大小固定,与周围结构未见相通,腔内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

    作者:李爽;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误诊胆囊绦虫1例

    患者女,38岁,因右上腹及剑突下隐痛1个月,加重1d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及剑突下隐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及腹胀腹泻.1d前,右上腹及剑突下疼痛加重,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及腹胀,呕吐5次,其中1次呕吐物中见1条长约20 cm虫子.体格检查: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大小约9.7 cm×3.1 cm,囊壁毛糙,厚约0.4 cm,胆囊腔内见蜷曲状强回声,并见其蠕动,提示胆囊蛔虫(图1).

    作者:冉剑涛;刘斌;刘力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骶尾部畸胎瘤1例

    孕妇,24岁,孕19周,孕2产0.既往身体健康,双方家族无畸胎史及遗传病史,孕期无服药史,无毒物及射线接触史.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双顶径43 mm,头围158 mm,腹围141 mm,股骨长27 mm,大羊水池深44 mm,透声好,胎儿心脏、肝脏、胃泡及膀胱均可显示,腹壁完整,颅骨光环完整,脑室结构未见扩张,小脑显示完整,脊柱纵行扫查呈两条平行光带,连续性完整,未见明显中断,生理弯曲可见,胎儿双肾肾窦均分离,间距约6 mm,实质变薄约2 mm,回声增强,胎儿骶尾部探及43 mm×30 mm的无回声区,盆腔内探及40 mm×31 mm的无回声区,两无回声区相通,并见多条线状分隔及团状强回声(图1).

    作者:向莉;陈畅;曾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01枚)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超声弹性图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变量发生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优势比(OR值),评价各变量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年龄、结节性质、形态、有无微钙化及弹性评分5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其中弹性评分的OR值高.以超声弹性评分3分为截断点,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8.3%、90.9%及85.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了一项新的诊断技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敏;张梅玉;徐华筠;李芳;何健;李志辉;李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在40岁以下女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40岁以下女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越南一○三军人医院收治的71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和乳腺钼靶对其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71例患者中,40例乳腺癌,31例非乳腺癌.40例乳腺癌患者中,超声诊断32例,漏诊8例;乳腺钼靶诊断29例,漏诊11例;31例非乳腺癌患者中,超声诊断25例,误诊6例;乳腺钼靶诊断29例,误诊2例.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80.2%、80.0%、80.6%;乳腺钼靶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81.6%、72.5%、93.5%.结论 超声在诊断40岁以下女性乳腺癌中有一定优势,当超声图像不能判定时,应行乳腺钼靶检查,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PHAM AnhDuong;邹建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量甲状腺结节的弹性模量值,探讨其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SWE技术测量84枚甲状腺结节的弹性模量值,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参考界值.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弹性模量的平均值、小值、大值、取样框内弹性数据离散度值、Emean-p值及Emean-m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弹性模量值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2、0.7175、0.9125、0.8991、0.9470及0.9147,诊断界值分别为22.5 kPa、14.3 kPa、47.2 kPa、8.3 kPa、2.6及2.6.结论 甲状腺结节的各项弹性模量值均有助于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其中大值对于鉴别良恶性具价值.

    作者:李小强;陈红娜;杨智;孙建;张文晓;刘菲菲;付玉玉;崔广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消融在治疗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血管内超声消融的疗效.方法 76例糖尿病性ASO患者(糖尿病组)和80例非糖尿病性ASO患者(非糖尿病组)均采用超声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变部位、血管开通率、临床疗效及开通血管术后再闭塞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血管开通率为91.3%,非糖尿病组血管开通率为92.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非糖尿病组(76.3% vs.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通血管术后随访糖尿病组17条发生血管再闭塞(16.2%),非糖尿病组5条发生血管再闭塞(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消融治疗ASO效果显著,虽然糖尿病患者消融疗效较非糖尿病患者略差,但超声消融仍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毛燕丽;雷鸣峰;郭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检测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101例患者术前1d和术后1、2、3、7d下肢血管,观察有无血栓及血栓特点.结果 膝、髋关节置换术后58例患者发生血栓(57.4%),患肢79条,血栓均位于小腿部,77条发生比目鱼肌静脉血栓,发生率97.5%;35例患者血栓直径>7 mm(60.3%),血栓累及多支静脉17条(21.5%).临床常规抗凝治疗,术后第7天8例患者血栓消失,19例患者血栓缩小,31例患者血栓大小变化不明显.结论 膝、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可有效检测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及其进展,临床上应重视小腿血栓的检测,以免漏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邹林汝;高云华;王晓燕;谭开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应变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 D-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应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30例SLE患者(SLE组)及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均行3D-STI检查获取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SLS)、环向应变(SCS)及径向应变(SR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SLE组左室壁各节段SLS均小于对照组,其中以前壁各节段减小为显著(P<0.01);②SLE组基底段前侧壁及心尖段的SCS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基底段前壁、前间隔、下间隔,中间段前壁、下间隔、前侧壁,以及心尖段下壁、侧壁的SC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③SLE组基底段前壁和前间隔、中间段前侧壁及心尖段室间隔的SRS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基底段下间隔、中间段下间隔和前壁,以及心尖段前壁和侧壁的SR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结论 3D-STI能早期发现SLE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是一种便捷、准确的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娜;张禄桐;任敏;王鸿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左室心肌的扭转运动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静息状态下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左室扭转运动的特点.方法 4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左前降支病变组(LAD组)25例和单纯右冠状动脉病变组(RCA组)20例,同期心脏无异常者3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集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二维图像,记录收缩期心内膜旋转角度峰值(Rendo)、心外膜旋转角度峰值(Repi)、切面整体旋转角度峰值(Rbulk)、跨壁扭转角度梯度(Tmural)及达峰时间.计算各切面整体旋转解旋率(UntwR).将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数据录入表格,计算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bulk)和达峰时间.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LAD组心尖水平Rendo、Repi、Rbulk及Tmural均明显减低(均P<0.01),达峰时间延迟(P<0.05),UntwR减低(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RCA组基底水平Rendo、Repi、Rbulk及Tmural均明显减低(均P<0.01),达峰时间延迟(P<0.05),UntwR减低(P<0.05);③LAD组与RCA组比较,Ptw-bulk和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Rendo、Repi、Rbulk及Ptw-bulk均与LVEF呈正相关,Ptw-bulk与LVEF相关性佳(r=0.68,P<0.01),其次为心尖水平Rbulk(r=0.43,P<0.01),Tmural与LVEF不相关.结论 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能够引起左室心肌相应节段旋转及扭转减低,左室整体扭转与左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应用2D-STI技术可以评价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左室心肌扭转运动.

    作者:荆纪英;章蓉;李荣;董来君;朱艳;孙冬梅;吴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房角开放距离的变化与眼压升高之间的关系

    目的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巩膜扣带术后房角开放距离(AOD)的变化与眼压升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56例行巩膜扣带术的RRD患者,根据术后1d眼压情况分为眼压升高组[眼压升高≥8 mm Hg(1 mm Hg=0.133 kPa)]和眼压稳定组(眼压升高<8 mm Hg),比较术前、术后两组间AOD的变化.结果 ①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眼压均升高(P<0.01),其中眼压升高组术后1d升高明显,随后逐渐下降,1周后眼压升高<8 mm Hg;两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压升高组术后3个月内眼压升高均高于眼压稳定组(均P<0.01),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 AOD减小明显,随后逐渐恢复,术后1个月内均减小(均P<0.01),3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压升高组术前、术后AOD均小于眼压稳定组(均P<0.01).③以术前AOD预测术后眼压升高的佳截断值为0.41 mm,敏感性92.30%,特异性86.00%,ROC曲线下面积0.829.结论 眼压升高主要发生在巩膜扣带术后早期,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眼压升高与房角窄密切相关,术前房角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眼压升高.

    作者:张旖文;丁晓明;崔钢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种超声技术与X线钼靶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种超声技术与X线钼靶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我院常规超声初拟诊为乳腺癌的9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常规超声、X线钼靶、超声弹性成像(UE)及超声造影4种技术单一和不同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差异.结果 常规超声+X线钼靶+UE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3%、97%、93%、30.27、0.07及0.9590;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效能与常规超声+X线钼靶+超声造影联合应用相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检出率分别为96.5%和98.2%,浸润性小叶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检出率分别为77.8%和88.9%,导管内原位癌X线钼靶检出率为85.7%.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的检出率较X线钼靶高;X线钼靶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检出率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高.结论 常规超声、UE、X线钼靶及超声造影对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检出率有差异,但常规超声+X线钼靶+UE/超声造影联合应用可全面获得病灶信息,为乳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且常规超声+X线钼靶+UE联合应用更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卢丽萍;李荆;钟创锋;何小乔;沈锡琳;李子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评价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疗效的应用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开展较广泛,超声造影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观察手段,能对UAE术后疗效进行直观评价.本组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在UA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淑媚;翟健坤;郑楠;曹彭钢;蔡奕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对大隐静脉扩张的诊断价值

    静脉扩张是指由于静脉管壁局部病变呈瘤样扩张、局部连续性中断和内膜剥离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中大隐静脉扩张更为少见.本组回顾性分析为大隐静脉扩张的超声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

    作者:谈卫杰;朱昊;陈悦;吴立丰;陆红萍;孙宝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腘窝Baker囊肿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Baker囊肿是膝关节腘窝部常见的囊肿性病变,通常由腘窝内侧的腓肠肌-半膜肌滑囊膨胀形成,临床常以患者发现腘窝触及不明肿物而就诊,但当出现并发症时Baker囊肿声像图表现较为复杂.超声是诊断腘窝囊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本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腘窝囊肿患者及其并发症情况,旨在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普勒能量图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前后管腔内血流状态变化的价值

    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前后如何清晰显示血管管腔边缘处血流状态变化情况一直是现代影像学检查技术所追求的目标.本组应用多普勒能量图观测颈动脉血管边缘区域血流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下肢静脉血栓前状态的超声特征分析

    下肢静脉血栓在形成前有较长的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是静脉血栓性疾病的亚临床状态.临床上如能早期诊断出PTS,并进行干预治疗,可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本组回顾性分析218例PTS患者下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小涛;魏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疗法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因创伤小,疗效肯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13年起将聚桂醇泡沫作为硬化剂,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宏义;郑齐超;吴光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TDI)成像技术评价正常左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正常左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高血压病组)和正常成人60例(对照组),使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及E/A值,TDI测量二尖瓣瓣环后间隔与侧壁位点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及e’/a’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组侧壁及后间隔e’、e’/a’明显降低,后间隔a’明显升高(均P<0.01).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不同位点瓣环舒张期运动幅度不同(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在发生左室重构前已有舒张功能异常,TDI技术可快捷、准确地评估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金玉明;洪桂荣;孙望星;曹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测量孕11~13+6周正常胎儿额上颌角值及其与顶臀径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孕11~13+6周正常胎儿额上颌角的超声测值及其与顶臀径的关系.方法 选取孕11~13+6周顶臀径测量值为45~84 mm的胎儿386例,应用经腹超声于其面部正中矢状面测量额上颌角值,分析其与顶臀径的关系.结果 386例胎儿均足月分娩,产后随访未见明显异常.所有胎儿于孕11~13+6周显示颅脑正中矢状面,其额上颌角值为71.47~85.24°.额上颌角值随顶臀径的增加而减小,呈负相关(r=-0.67,P=0.045).结论 孕11~13+6周正常胎儿额上颌角呈锐角,与顶臀径呈负相关.

    作者:杨妮娜;李家龙;杨焕清;沈培花;王宏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阻塞性病变118例,良性阻塞性病变1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术后常规复查实验室检查指标,随访并发症情况.结果 134例患者共行PTCD术161例次,其中158例次成功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3%(149/158).穿刺肝左叶胆管91例,穿刺右叶胆管59例,左右胆管同时置管8例.术后有4例引流管脱落,11例胆管少量出血,5例出现胆道感染外,其余均引流通畅,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梗阻性黄疸症状逐渐改善,血清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 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能有效减轻黄疸,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操作可重复性高的优点.

    作者:贺轶;吴鹏西;陈俊;蒋骁;周昊;周锋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二维超声引导下声诺维输卵管造影判断输卵管通畅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引导下声诺维输卵管造影(2D-HyCoSy)诊断输卵管通畅度的准确性及优势.方法 对162例不孕症患者行2D-HyCoSy检查,观察其输卵管通畅度情况;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2D-HyCoSy判断输卵管通畅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162例不孕症患者,已切除18条输卵管,余191条通畅(62%),81条通而不畅(24%),34条阻塞(12%).2D-HyCoSy判断输卵管通畅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97%、0.80及0.97.结论 2D-HyCoSy可以准确判断输卵管的通畅度,且伤害性小、副作用少,不影响短期内受孕,可作为门诊筛查输卵管通畅度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魏静;薛玉;余转;张晴;王菁哲;张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影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对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超声影像新技术的应用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检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就超声影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李小青;王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空化效应在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超声空化效应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其在基因治疗、药物传递、溶栓及肿瘤治疗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安全、无创的治疗手段.本文就超声空化效应在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钟渝;刘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传统手持式超声只能提供乳腺病灶的局部断面信息,对操作者的依赖性大、可重复性差.三维超声成像能从多切面、多角度、多方位观察病灶特征,信息更丰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系统是带有三维容积成像功能的超声自动检查技术,克服了传统手持式超声的诸多缺点.本文就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载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光致相变型纳米粒的制备及增强体内成像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制备一种光致相变型液态氟碳纳米粒,研究其体外相变及体内增强光声、超声成像能力.方法 采用三步乳化技术制备出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液态氟碳(PFH)和吲哚菁绿(ICG)为内核的纳米粒,检测该纳米粒的粒径和电位,然后体外激光辐照激发纳米粒相变,体内观察该纳米粒增强超声及光声成像的能力.结果 成功制备出包裹PFH和ICG的光致相变型纳米粒,该纳米粒平均粒径(599.2±134.3)nm,平均电位(-24.10±4.09)mV.激光辐照后,纳米粒可发生相变转变成微米级的微泡,体内增强了裸鼠移植瘤的光声及超声信号.结论 制备的光致相变型纳米粒在激光作用下发生相变,并可增强体内超声、光声成像,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宫玉萍;陈澄;孙阳;王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介入超声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转化医学的实践与思考

    转化医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及公共卫生之间的固有屏障,在其间建立关联.在此背景下,本教研室在介入超声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研究生转化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宋家琳;盛建国;赵佳琦;章建全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