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0253-3626
  • 国内刊号:50-1046/R
  • 影响因子:0.72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32
  • 全年订价:3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 医药卫生综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3年8期文献
  • 哌罗匹隆联合甲状腺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所致精神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联合甲状腺素(thyroxine,T4)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哌罗匹隆联合T4或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减所致精神障碍34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并在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血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元氨酸(iodine thyroid acid,T3)、T4、游离T3(free iodine thyroid acid,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的变化情况.结果:哌罗匹隆联合T4或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PANSS总分明显下降,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4、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疗效评定:总有效率88.2%.治疗后TSH、T3、T4、FT3、FT4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哌罗匹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联合T4治疗原发性甲减所致精神障碍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芳珍;谢焱;程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正常对照、35例缓解期和29例急性加重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CD19+B细胞、CD16+56+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变化,分析与患者病程、吸烟指数和住院天数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缓解组和急性加重组CD3+T细胞、CD4+T细胞数均显著降低,急性加重组CD4+/CD8+显著降低;急性加重组CD16+56+NK细胞显著升高;②与COPD缓解组比较,急性加重组CD4+T细胞数降低更显著,CD16+56+NK细胞数显著升高;③CD3+CD4+T细胞与吸烟指数成负相关,住院天数与CD3+CD4+T细胞、CD4+/CD8+呈负相关,而与CD3+CD8+T、CD16+56+NK细胞成正相关.结论:CD3+CD4+T细胞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与COPD的发病和严重程度、治疗密切相关.CD4+/CD8+、CD16+56+NK细胞与COPD的急性发作、治疗密切相关.

    作者:吴凯;叶军;卢慧宇;段德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被广泛应用于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但其疗效却受到争议.因此,本系统评价旨在评估NAC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ab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13年4月1日之前的数据.只纳入以NACT为变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7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 463名患者进入本系统评价.Meta分析显示NACT能明显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风险比(hazard ratio,HR):0.7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4,0.86),P<0.001]及总生存期[HR:0.81,95%CI(0.68,0.96),P=0.013],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相对风险比(relative risk,RR):0.80,95%CI(0.67,0.97),P=0.022]及远处转移率[RR:0.70,95%CI(0.58,0.85),P<0.001].但NACT不明显增加治疗相关的死亡率(P=0.806).NACT过程中3~4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是脱发(46.4%)、恶心/呕吐(20.1%)、中性粒细胞减少(35.9%),但NACT并不明显增加放疗或同期放化疗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论:NACT对于晚期鼻咽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余林;沈艾;刘锐;魏续福;吴忠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童狂犬病5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3例狂犬病患者住院病例资料.结果:53例患儿中,年龄小1岁3月,大14岁,平均年龄7.50岁;男女比例为2.31∶1;47例有明确暴露史的患者中,被狗咬伤43例,被猫抓伤4例;暴露后仅有7例注射了狂犬病疫苗,1例至医院进行清创处理,无1例注射免疫球蛋白;临床表现出现发热的有77.36%,有恐水、恐风表现的占69.81%,33.96%出现抽搐症状;34例患儿家属放弃治疗出院,19例在住院期间死亡,4例进行了尸检.结论:狂犬病病死率高,预后差.儿童是狂犬病的高危人群,应引起家长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杨先涛;朱朝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粪便钙卫蛋白测定在门诊常见肠道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粪便钙卫蛋白在诊断常见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结肠癌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门诊病人新鲜粪便共120例,其中健康对照组、IBS组、IBD组及结肠癌组各30例,用ELISA法定量检测各组中粪便钙卫蛋白水平,确定钙卫蛋白诊断IBD及结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传统炎症相关性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相比较.结果:IBD组与结肠癌组、IBS组、对照组比较,粪便钙卫蛋白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肠癌组与IBS组、健康组比较,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ESR、WBC计数在结肠癌、IBS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BS组与IBD组间ESR、CR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粪便钙卫蛋白诊断IBD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3.3%.钙卫蛋白诊断结肠癌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76.7%.结论:粪便钙卫蛋白不仅能够初步筛查肠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而且在鉴别IBD和结肠癌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蔡佳;章述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肌松拮抗剂使用安全性评估

    目的:研究探讨心脏病人接受全身麻醉下的非心脏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内使用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180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制定的分级标准ASAⅡ~Ⅲ级、年龄19~65岁、既往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择期接受全身麻醉下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手术结束进入PACU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在麻醉恢复期不使用任何肌松拮抗药待患者自然苏醒;新斯的明单次给药组(N组)当4次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TOF)恢复达25%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40 μg/kg和阿托品20 μg/kg;新斯的明分次给药组(M组)分别于TOF值达25%及75%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20 μg/kg及阿托品10 μg/kg.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分别记录3组从TOF值25%到90%时的拔管时间和Aldrete评分达到9分送出PACU的时间及该期间的低血压、高血压、心律紊乱、动脉血气分析、再插管情况、恶心呕吐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N组及M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在PACU合理应用肌松拮抗剂能促进肌肉收缩功能恢复,缩短全麻患者拔管时间,无不良事件发生,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小男;陈其彬;闵苏;朱儒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通过5种感觉通道情感交流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在两个成人情侣(发送者和接收者)间,寻找5种感觉通道之外进行情感交流的脑电活动证据.方法:采用高密度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以不同的情绪视觉刺激材料:中国情绪图片(chinese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CAPS),中国情绪面孔图片(chinese affective face picture system,CAFPS)诱发发送者的事件相关电位差异表现的同时,观察接收者(接受的是无差异的视觉刺激)的ERP表现.结果:在CAPS试验中:对于发送者,负性情绪图片与较中性情绪图片诱发的ERP成分存在显著差异(370~430ms:F=5.478;500~550 ms:F=13.852,P<0.05),与此同时,接受者的ERP在各种刺激条件下的差别:负性情绪图片与较中性情绪图片诱发了更正的晚成分(370~430、500~550、600~800ms:F=3.880、4.776、7.441,P<0.05).在CAFPS试验中:在发送者辨别不同情绪的ERP存在显著差别的前提下,3种情绪条件下接受者的ERP在各时间段差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5种感觉通道之外,成人情侣间进行情感交流有脑电活动的证据,可能在同时发生,也可能存在延迟效应.交流的内容更趋向于有自我体验的情感内容.

    作者:傅一笑;侯枭;覃青;蒙华庆;罗庆华;黄小兰;齐志国;富奇志;杨瑞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基因类型HBV感染早期肝硬化患者肝脏病理与临床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早期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在HBV基因型及临床常用的各项非创伤性指标方面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CHB患者178例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进行分级分期诊断,将其分为非肝硬化组(S0~S3期)及早期肝硬化组(S4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中90例患者行HBV基因分型.结果:178例CHB患者非肝硬化组134例,占75.3%;肝硬化组44例,占24.7%.2组在性别、年龄及HBeAg的表达上有差异(表1);肝硬化组中C基因型所占的比例(55.6%)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88,P=0.005);HBV DNA在肝硬化及非肝硬化组中的数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肽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血小板、脾脏肋间厚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4).结论:临床诊断为CHB的患者中,通过肝活检发现24.7%存在有早期肝硬化,提示仅依据临床资料可能使近1/4的CHB患者病情被低估.C基因型CHB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重于B基因型,B、C基因型分型检测结合肝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判断疾病轻重及预后,有助于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作者:王继业;胡金华;程书权;唐振祥;张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

    目的:评估3种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双相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用于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73例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被分为3组:每日睡前1次地特胰岛素组(n=23),每日睡前1次甘精胰岛素组(n=27)和每日早晚餐前各1次双相门冬胰岛素30组(n=23),各组均联合使用口服降糖药,共治疗16周.分析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评估3组间HbA1c、FBG、PBG下降幅度、HbA1c达标率(<7%)和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HbA1c、FBG、PBG均无显著差异.经16周治疗,3组HbA1c、FBG、PB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BMI均无显著变化(P>0.05).地特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组、双相门冬胰岛素30组HbA1c达标率(<7%)分别为43%、59%、5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地特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组、双相门冬胰岛素30组分别发生3例(13%)、2例(7%)、5例(22%)轻度低血糖,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各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有效控制FBG是HbA1c降低及达标的有效手段,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达到同样的降糖效果,并且体质量无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作者:周泽华;肖蓉;何煦;瞿文娟;杨刚毅;李伶;李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POEMS综合征合并脊髓空洞症1例

    POEMS综合征为浆细胞瘤或浆细胞增生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综合征,临床特征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障碍(endocrinopathy)、M蛋白(M-protein)血症和皮肤病变(skin changes),取各种病变术语英文字首组合命名为POEMS综合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回族,以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伴行走不便6年为主诉.

    作者:张兴梅;贾红云;王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晨峰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及降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对早期肾脏功能损害的影响及降压治疗的作用.方法: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将25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MBPS组121例与非MBPS组131例,均行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mALB)定量测定,治疗6个月后,再次行全部患者24 h ABPM检查和mALB定量测定.研究MBPS对早期肾脏功能损害的影响及消除MBPS后肾脏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MBPS组患者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明显高于非MBPS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控制达标,各值间差异无显著性,MBPS组患者MBPS现象消失;MBPS组患者治疗前mALB值明显高于非MBPS组患者,二者分别为(72.0±13.6) mg/L,(43.0±14.6) mg/L,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ALB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但MBPS组患者降低幅度更明显,其中非MBPS组mALB值治疗前后比较,P<0.05,而MBPS组患者mALB值治疗前后比较P<0.01.结论:MBPS现象加重肾脏功能的损害,降压治疗消除MBPS有利于保护肾脏功能.

    作者:余红;岳瑞华;张颖;徐艺;周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室间隔缺损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直视修补术和经胸微创封堵术3种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以有助于VSD手术方式的合理化选择.方法: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别行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介入组,n=123)、直视修补术(直视组,n=104)和经胸微创封堵术(微创组,n=23)的VSD患儿共250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直视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大于介入组和微创组(P<0.001).介入组无需输血、机械通气和ICU监护;微创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介入组(P<0.001).3组手术成功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VSD安全、有效的方法.应充分评估病情,根据不同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妙月;陈沅;李谧;易岂建;孙文静;吴春;向平;计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合并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多发肺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附1例报道)

    肺动静脉瘘又称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al venous malformation,PAVM)是指肺动脉和静脉间存在异常血流交通,肺动脉血不通过毛细血管床进行血氧交换,经瘘道直接进入肺静脉,属广义的右向左分流畸形.治疗上可采用手术切除肺段、肺叶或经皮穿刺导管栓塞PAVM道.以往文献中通过介入手段治疗的病例,窦道多局限或较窄[1-4].本文报道1例多发巨大PAVM、同时合并风心二尖瓣狭窄的病例,使用房间隔封堵器成功封堵了窦道,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本文在治疗这种特殊复杂病例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芝峰;梁宇霆;李晓丽;何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力衰竭幼鼠心肌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表达及药物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幼鼠心室肌内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CaMK 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abdominal aortic constriction,AAC)的方法建立3周龄SD幼鼠的HF模型,同时设假手术组;术后4周将HF鼠随机分为HF组和缬沙坦治疗组,缬沙坦组每日灌胃给药,HF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安慰剂;术后8周使用高频超声检测大鼠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internal dimension systole,LVIDs;left ventricular-internal diastolic diameter,LVIDd)、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左、右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right ventricular mass index,RVMI);Western blot检测CaMKⅡ及其亚型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n=8)比较,HF组(n=10)LVIDs、LVESV均明显升高(F=21.082,P<0.001;F=14.178,P=0.001),LVEF、LVFS均明显降低(F=103.766,P<0.001;F=62.953,P<0.001),LVIDd、LVEDV无明显差异;LVMI明显增加(F=13.272,P=0.01);心室肌细胞内CaMKⅡ表达升高1.95倍(F=7.541,P=0.026),CaMKⅡ亚型(δB+δ9)表达升高1.93倍(F=7.042,P=0.029),CaMKⅡδc表达升高1.93倍(F=6.714,P=0.045);经缬沙坦治疗后,缬沙坦组(n=8)与假手术组比较,超声结果(LVIDs、LVIDd、LVESV、LVEDV、LVEF、LVFS)、LVMI和CaMK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幼鼠心室肌上CaMKⅡ表达增高;缬沙坦改善HF心脏收缩功能,可能与其部分下调心室肌细胞内CaMKⅡ的表达有关.

    作者:吴瑶;易岂建;计晓娟;蒋坤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主动脉-左室隧道1例报道

    主动脉-左室隧道(aortic-left ventricular tunnel,ALVT)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存在于主动脉与左心室之间的异常通道.本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还合并左冠瓣左交界点下移畸形实属罕见.该类疾病尽早做出诊断,并及时手术纠治,效果较为满意.结合患者救治过程,并查阅相关文献知识,报道如下.

    作者:李林峻;吴庆琛;李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克老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人群克老素(klotho,KL)基因3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其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le hypertrophy,LV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检测KL基因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同时通过心脏彩超测量相应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厚度,并测定其身高与体质量等指标.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中LVH组KL G-395A SNP GG等位基因频率较无LVH组低(P<0.05),按性别分层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女性患者中LVH组KL G-395A SNP GG等位基因频率亦较无LVH组明显降低(P<0.05);高血压病LVH组其KL G-395A SNP AA等位基因频率较无LVH组明显增高(P<0.05),而按性别分层研究却未发现存在性别差异性.高血压病LVH组KLF352V FF、FV、VV及KLC 370S CC、CS、SS等位基因型频率与无LVH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KL基因G-395A SNP与其LVH有相关性,并发现老年高血压女性患者中GG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不易发生LVH.

    作者:蒋宜;刘晓林;田晓春;马厚勋;吴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主动脉Bcl-2与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 Wistar大鼠主动脉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蛋白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ADVIA24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正常对照组,Hhcy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组织Bcl-2、Bax表达.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浆Hcy浓度(10.47±0.07) μmol/L低于Hhcy组(85.38±0.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损伤较Hhcy组减轻;免疫组化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Bcl-2蛋白表达比Hhcy组降低,Bax蛋白表达比Hhcy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Bcl-2 mRNA表达较Hhcy组明显降低,而Bax mRNA表达却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血浆Hcy浓度及影响主动脉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从而延缓和改善Hhcy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及程度.

    作者:张政军;贾绍斌;刘静;侯建军;汪浩;李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指标、内皮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了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指标、内皮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进行心肌梗死患者105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溶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胶囊3粒/次,3次/d,连续治疗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及炎症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yonWillebrand factor,vWF)、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ameter,FMD)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DL、TG、vWF、LVEF、LVEDV、LVESV、hs-CRP、IL-6和FMD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缓解心肌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及心功能.

    作者:陈振汉;马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9,FGF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4,FGFR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我院2009-2012年间34例食管鳞癌术后病理标本中肿瘤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FGF19和FGFR4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GF19和FGFR4在人类食管鳞癌组织中均高表达(P=0.000,P=0.000),FGFR4和FGF19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s=0.401,P=0.019;rs=0.404,P=0.018)和病理分期(rs=0.495,P=0.003;rs=0.439,P=0.009)呈正相关,并且在食管鳞癌中FGFR4与FGF19的表达呈正直线相关(rs=0.483;P=0.004).结论:FGF19和FGFR4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并参与其侵袭转移过程.

    作者:方科;庄建良;苏子剑;潘群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fibulin-5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抗衰老关键蛋白(fibulin-5)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卵巢肿瘤血流并计测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9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fibulin-5及CD34蛋白表达情况,并以CD34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卵巢癌fibulin-5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对fibulin-5表达、MVD及R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ibulin-5阳性表达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0.654,P=0.000).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MVD呈上升趋势,且任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F=88.97,P=0.000).卵巢癌RI中位数显著低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x2=12.200,P=0.002),且与MVD呈负相关(rs=-0.676,P=0.000).卵巢癌fibulin-5阳性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年龄、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且fibulin-5阳性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s=-0.650,P=0.000),与RI呈正相关(rs=0.430,P=0.004).结论:fibulin-5随卵巢上皮性肿瘤进展而表达降低且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钟立;孙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沉默NFBD1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抑制NFBD1表达后,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株HNE-1凋亡的影响.方法:用NFBD1shRNA慢病毒感染HNE-1,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BD1 shRNA慢病毒对NFBD1的抑制效果;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的改变并结合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NFBD1 shRNA慢病毒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能高效、特异性地抑制NFBD1的表达;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在NFBD1下调组,呈现固缩且边缘化的细胞核数量明显增加(x2=5.367; P=0.021);TUNEL染色结果显示,在NFBD1下调组,显现荧光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FCM检测结果显示,在NFBD1下调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x2=326.86;P<0.001).结论:抑制NFBD1基因的表达后,能有效促进HNE-1凋亡,这为寻求NPC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刘学良;曾泉;邱志利;胡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HGF/c-Met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与其恶变的关系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Met系统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探索与其恶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5-2010年间确诊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实验组1)患者30例及鼻腔恶性乳头状瘤(实验组2)患者1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鼻息肉(对照组1)患者2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对照组2)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HGF/c-Met的表达,并统计其染色得分.Real-time PCR检测手术切除组织HGF与c-Met基因表达.结果:实验组统计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内鼻腔恶性乳头状瘤的统计得分均值要高于内翻性乳头状瘤(P<α’).Realtime PCR也得到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致的结果.结论:HGF/c-Met的高表达可能和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恶变有关.检测HGF/c-Met的表达可对内翻性乳头状瘤是否有恶变风险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段晓辉;于艳芳;裴志萍;张艳丽;王延臣;乔国勇;康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Ezrin蛋白表达与鼻咽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Ezrin蛋白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PC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6例NP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鼻咽部瘤体活检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Ezrin蛋白的表达.用KaplanMeier法计算转移风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别NPC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2%(48/76),其表达与远处转移关系密切(P<0.05).NPC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是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Ezrin蛋白阳性表达(P<0.05).Ezrin蛋白为阳性表达者远处转移风险更高(P<0.05).结论:Ezrin蛋白阳性表达与NPC转移明显相关,可作为NPC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作者:谢琼;万俐佳;余腊枝;张先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核转录因子-κB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光谱纯试剂(spectrum pure,SP)法检测62例前列腺癌组织及1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NF-κB和HIF-1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RT-PCR结果显示NF-κB和HIF-1α的mRNA在前列腺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F-κB和HIF-1α蛋白在前列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0%和66.13%,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11.77%和5.88%(P<0.05).(2)NF-κB和HIF-1α的阳性表达均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3)NF-κB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68,P<0.05).结论:NF-κB和HIF-1α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在前列腺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星;何朝宏;许长宝;李云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FAK、FAKpY397和Src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hospho-FAK Y397,FAKpY397)和类固醇激素受体共活化因子(sceroid recptor coactivator,Src)在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人工计数法检测44例HCC组织及8例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FAK、FAKpY397和Src的表达.结果:FAK、FAKpY397和Src在HCC组织中表达均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27、P=0.041、P=0.030)且三者均与HCC分化程度有关(P=0.026、P=0.045 、P=0.005),FAK和Src低分化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P=0.015、P=0.002).HCC组织中三者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00、P=0.000、P=0.000).结论:HCC组织中FAK、FAKpY397和Src表达与HCC分化程度有关;FAK和Src低分化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且三者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谷艳娇;张敬坤;包翠芬;苏荣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典P-糖蛋白在儿童淋巴瘤和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disease,HL)、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disease,NHL)和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中的表达意义,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淋巴瘤(HL 26例、NHL 24例)和32例WT中P-g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P-gp在HL、NHL、W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70.8%、65.6%.(2)HL和NHL中P-gp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WT与癌旁对照组中P-gp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3)HL的乳酸脱氢酶的量、有无纵膈病变对P-gp表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5);NHL的临床分期对P-gp的表达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WT的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术前化疗对P-gp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P=0.25、P=0.64、P=0.45).结论:(1)P-gp的高表达与儿童HL、NHL和WT的耐药密切相关,是这3种肿瘤预后的不利因素.(2)在临床上可以根据肿瘤耐药蛋白的表达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化疗药物,使肿瘤患儿用上敏感的化疗药物.

    作者:段文娟;丁雄辉;金先庆;王士奇;刘行;朱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PTP4A1在舌鳞癌组织及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PTP4A1基因在舌鳞癌组织及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舌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舌鳞癌和15例正常舌组织石蜡包埋组织中PTP4A1的表达;对15例新鲜舌鳞癌组织进行real-time PCR,检测PTP4A1在舌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舌组织的表达,此外对TCA8113细胞中PTP4A1的表达水平也进行了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TP4A1表达于舌鳞癌组织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在舌鳞癌组织中呈阳性和强阳性表达,而在正常舌组织中呈阴性和弱阳性表达;PTP4A1在舌鳞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3%,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舌组织中的表达率33.3%;PTP4A1在舌鳞癌组织和正常舌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0.05);而且PTP4A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转移相关(P=0.014<0.05),而与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分期分级无明显相关.Real-time PCR实验结果显示舌鳞癌组织及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中的PTP4A1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在癌旁和正常舌组织的表达,癌旁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舌组织的表达(P=0.000<0.05).结论:PTP4A1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在舌鳞癌组织中表达均较癌旁和正常舌组织高,可能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漆小娟;季平;潘丽;时恩来;徐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促凋亡基因程序化死亡因子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程序化死亡因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NSCLC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56例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方法研究在NSCLC及癌旁组织中PDCD5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癌旁肺组织中PDCD5阳性表达率高于NSCLC组织(x2=16.406,P=0.000).与抽烟情况、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随抽烟、分化程度的下降、TNM分期的升高及淋巴结转移,其表达随之下降,同时染色强度也减弱.Real-time PCR结果,PDCD5 mRNA相对表达量在肺癌组织为0.397±0.266,癌旁组织为0.807±0.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95,P=0.000).结论:在NSCLC中PDCD5蛋白及mRNA表达均下调,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作者:赵青;张明川;梅同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宫外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EUGR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成活VLBWI 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标准:出生体质量<1 500 g,入院时间<24 h且住院天数≥14 d,不伴有影响生长发育的先天畸形或遗传代谢性疾病.排除标准:住院天数<14 d,住院期间放弃治疗或死亡.将入选病例分为EUGR组和非EUGR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EUGR相关危险因素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VLBWI 87例,其中EUGR为74例(85.1%),非EUGR为13例(14.9%);EUGR组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发生率(27.6%)比非EUGR组(0%)高,平均出生胎龄(31.21周/29.27周)和出院日龄(36.82周/34.00周)较大,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10.54 d/6.69 d)和开始肠内营养时间(3.82 d/1.85 d)较长(P<0.05),而出院时口服热卡[91.96 kcal/(kg·d)/146.23 kcal/(kg·d)较低(P<0.05)];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IUGR(OR=0.77)、开始肠内营养时间晚(OR=12.081)、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长(OR=48.404)是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UGR、开始肠内营养时间晚、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长是VLBWI发生EUGR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敏;邓春;龚放;王燕;李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庆市城市农村儿童肥胖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及肥胖相关因素的城乡差异.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86所城乡中小学校共77 411名学龄儿童,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再从中抽取2所城市学校和3所农村学校共4 400名儿童行肥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按照BMI法判定肥胖,将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设为肥胖组和对照组,对儿童肥胖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肥胖危险因素城乡差异.结果:(1)重庆地区学龄儿童总体肥胖率8.23%,城市9.70%,农村5.32%,城市高于农村(P<0.000 1).(2)肥胖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13个因素与城市儿童肥胖相关,其中出生体质量,肉食、油炸食品、饮料、零食摄入频率,母亲吸烟及肥胖家族史是危险因素,母乳喂养、蔬菜摄入频率及补充维生素是保护因素;共8个因素与农村儿童肥胖相关,其中出生体质量、油炸食品、奶制品、零食摄入频率,父母BMI是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3)城市儿童肉食、油炸食品、奶制品摄入频率高于农村,母亲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家族肥胖史比例高于农村,母乳喂养率低于农村(P<0.05).结论:重庆地区儿童肥胖率城市高于农村,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母亲吸烟、母孕期营养、6月龄前喂养方式、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及肥胖家族史.控制儿童肥胖城市重点应倡导母孕期戒烟,加强母乳喂养,控制儿童肉食、油炸食品、含糖饮料、零食摄入;农村儿童肥胖率虽低于城市,但增速大于城市,应改善儿童饮食方式,控制油炸食品、奶制品、零食摄入,预防儿童肥胖.

    作者:秦怡玲;熊丰;赵勇;朱岷;罗雁红;王付丽;曾燕;吴利平;马勤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心理弹性关系的调查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探讨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取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和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弹性量表,对重庆市三峡库区922名库区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4%,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3.393,P=0.084).②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去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这2个因子外,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它6个子因素得分均成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低于全国,与库区非留守儿童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心理健康总分、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身体症状上差于非留守儿童.且心理弹性高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健康教育可着重从这几点出发,具有针对性地改善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帆;刘琴;郭雪;王宏;何锦悦;汪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广东省学龄前儿童食物过敏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广东地区学前儿童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提高对儿童FA的认识,为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适合广东省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的问卷,于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内抽取不同地区幼儿园的儿童家长完成该调查,由相关人员电话回访,以确定问卷的有效性.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共发放问卷2761份,废卷为221份,合格问卷为2 540份,有效应答率为92%.在2 540份有效问卷中,男1 331例,占52.4%,女1 209例,占47.6例,平均年龄为(4.6±1.1)岁.问卷结果中显示儿童FA的发病率为4.0%,常见的过敏症状为皮肤症状.家长自诉主要过敏食物有:海产类(虾4.4%,蟹3.2%,鱼0.6%),高蛋白类(牛奶及奶制品1.9%,鸡蛋白1.4%,牛肉0.7%),干果类及种子类(花生0.4%,黄豆0.2%,腰果榛子杏仁等坚果类0.1%),水果类(芒果2.3%).(2)儿童多于0~3岁发生对鸡蛋、牛奶及奶制品过敏.4岁后发生对鸡蛋、牛奶及奶制品过敏的比率大幅减少.(3)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第一近亲有FA史[OR=9.683(5.261-17.822),P=0.000]、过敏性鼻炎史[OR=1.958(1.029-3.727),P=0.041],儿童发生FA的风险会增高.(4)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儿童本人各类过敏史的关联性:FA与药物过敏(rs=0.049,P=0.035)、过敏性皮炎(rs=0.052,P=0.023)、支气管哮喘(rs=0.051,P=0.025)、眼部过敏症(rs=0.071,P=0.002)、变应性鼻炎(rs=0.059,P=0.01)相关的关联系数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FA的患病率较高,FA源与欧美国家不完全一致.婴幼儿由于肠胃功能不成熟,容易对高蛋白分子过敏,消化功能与免疫系统日渐完善后,大部分幼儿对于牛奶及奶制品和鸡蛋的过敏可减弱.治疗FA的好方法是避免进食引起过敏的食物,但如果儿童为过敏体质或有家族过敏史,好到医院做详细的过敏源检测.

    作者:罗嘉莹;黄惠敏;郑佩燕;黄嘉敏;李钟红;孙宝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出生体质量儿0~6月龄体格生长前瞻性队列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质量儿在生后6个月内的体格生长情况,分析体质量对后续体格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重庆2所大型医院儿保科招募和随访前瞻性队列人数共341人,其中巨大儿(macrosomia,M)组145人,正常出生体质量儿(normal birth weight,NBW)组196人.每月随访1次至6月龄,进行出生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M组生后6个月内的超重率分别为5.8%、7.0%、4.7%、8.1%、12.8%、7.0%; NBW组生后6个月内的超重率分别为1.4%、1.4%、5.0%、5.0%、4.2%、8.4%;两组生后6个月内均出现超重情况且5月龄时M组的超重率与NBW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95,P=0.034);M组中,生后1个月内男婴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大于女婴(t=2.327,P=0.022),在4~5月间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女婴大于男婴(t=-2.216,P=0.029).M组在生后3个月内体质量的生长速度低于NBW组(t=-6.883,P=0.000).M组身长的生长速度与NBW组无明显差异.婴儿出生体质量与6月龄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M组生后6个月内生长水平高于NBW组,但是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在出生后3个月内M组低于NBW组,出现减速生长的趋势.性别差异仅在M组中存在,M组在5月龄超重检出率高.出生体质量与婴儿6月龄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成正相关.

    作者:薛海莉;赵勇;且亚玲;韩令力;程茜;张站站;王念蓉;李廷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血清K+、Na+、Cl-、TCa、TCO2、FBG、CRP干化学法测定参考区间调查

    目的:调查深圳市学龄前期(3~6周岁)健康儿童干化学法血清钾离子(kalium ion,K+)、钠离子(natrium ion,Na+)、氯离子(chlorine ion,Cl-)、总钙(total calcium,TCa)、总二氧化碳(total carbon dioxide,TCO2)、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参考区间.方法:通过随机分层抽样选取3~6周岁体检儿童,筛选出839名健康儿童抽取静脉血,用美国强生VITROS 350干式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本市学龄前期健康儿童K+、Na+、Cl-、TCa、TCO2、FBG、CRP的参考区间分别为3.8~4.9、136~146、102~110、2.29~2.63、20~28、4.0~6.1 mmol/L、0~7 mg/L.结论:建立起本地区学龄前期健康儿童干化学法血清K+、Na+、Cl-、TCa、TCO2、FBG、CRP项目的参考区间,可为本地区儿童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更准确的实验依据.

    作者:马东礼;曹科;李宝;杨庆斌;肖丽霞;罗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巨大儿婴儿期体格发育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巨大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做儿童保健的巨大儿前瞻性队列377例,其中出生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队列155例,混合喂养队列142例,人工喂养队列80例.并于出生后1~6、8、10月和12月时测量身长、体质量,利用年龄别体质量的Z评分值评价其生长速度,身长别体质量的Z评分值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母乳喂养队列的体质量在10月龄和12月龄时较其余2个队列要低(10月龄时F=4.015,P=0.021;12月龄时F=5.093,P=0.008).3个队列的身长在各个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队列的生长速度都呈现负增长,但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队列的超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大儿在1岁以内的生长速度呈现负增长;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喂养方式能够使巨大儿的体格发育均衡,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可能潜在影响肥胖的发生.

    作者:且亚玲;练雪梅;薛海莉;杨亭;韩令力;张站站;周文洁;程茜;王念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