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影响因子:1.79
  • 创刊:1972
  • 周期:旬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27
  • 全年订价:7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重庆医学杂志   2015年6期文献
  • 医护一体化和责任制护理模式对NOTES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索适合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患者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 选取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接受NOTES技术行腹腔探查及治疗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49)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n=74)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包括:成立医护一体化工作管理小组,制订患者版及护理版临床路径等表格;本组成员共同查房、制订手术及治疗方案;质量控制成员全程质量控制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24 h疼痛及评分,住院天数,1周后电话随访满意度.结果 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显著降低患者术后8、12、24 h疼痛评分(P<0.05),缩短了住院天数(P<0.05),提高了出院患者满意度(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适合NOTES患者.

    作者:杨美华;游明琼;尹翱翔;姚红;潘燕;邹依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益精补肾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综合分析

    目的 分析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益精补肾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治疗的PCOS患者132例,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研究组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益精补肾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殖内分泌相关指标及自发排卵率和妊娠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素、睾酮、促卵泡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卵率和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益精补肾方能明显改善PCOS.

    作者:杜晓静;耿慧英;毛丽梅;东静静;靳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分娩的初产妇88例,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及产钳助产组,均于产后6~10周行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检查评估盆底功能,比较肌力及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阴道分娩组各类肌电值均高于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后,两组产妇的肌力均有所提高,但产钳助产组混合肌及慢肌平均肌电值较经阴道分娩组恢复慢(P<0.05).两组产妇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尿失禁等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盆底康复能改善产妇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晓梅;陈霞;吴晓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中心静脉压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低中心静脉压在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产科救治的10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中心静脉压液体复苏组(观察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红蛋白(Hb)和血气剩余碱(BE)等指标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PT、APTT、Hb和B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DIC和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中心静脉压液体复苏能够有效降低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

    作者:何洁云;管秋莹;林国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GI-RADS分类结合血清HE4与CA125检测对卵巢单房囊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估妇科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GI-RADS)分类法结合血清肿瘤标记物人附睾蛋白4(HE4)与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检测在卵巢单房囊实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因卵巢单房囊实性肿块就诊患者113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盆腔超声检查,基于国际肿瘤分析(IOTA)简易标准(SR)进行GI-RADS分类,再结合HE4和CA125指标进行分类调整,1~3类定义为良性,4~5类定义为恶性.把其综合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该分类法的灵敏度为98.0%,特异度为95.2%,阳性预测值为94.2%,阴性预测值为98.4%(x2=93.836,P<0.01),对GI-RADS-4类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达88%.结论 超声GI-RADS分类与血清肿瘤标记物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式可显著提升卵巢单房囊实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作者:陆芳;彭梅;王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单纯性颈内静脉活动性血栓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单纯性颈内静脉活动性血栓的超声表现及转归.方法 回顾该院诊断的1例单纯性颈内静脉活动性血栓患者的超声表现和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学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例患者的超声显示左侧颈内静脉瓣上方1.9 cm处可见以等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团块,质地疏松,可见有蒂与颈内静脉壁相连,并随心动周期摆动;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内无血流信号.经过临床抗凝治疗2周后血栓消失,左侧颈内静脉管壁上可清晰显示蒂的形态大小.结论 超声诊断颈内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应追踪随访,了解其转归,甚至可发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蓉;赵秋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浸润性高级别肾盂癌术前CT误诊为肾癌2例病例报道

    目的 探讨浸润性高级别肾盂癌术前误诊为肾癌的原因及提高肾盂癌确诊率从而明确术式并增加患者受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泌尿外科2例肾孟癌术前误诊为肾癌病例误诊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并不典型,而并未做穿刺活检等进一步鉴别即行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肾盂肾盏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结论 应全面分析比较肾脏肿瘤在CT中的表现,明确诊断,增加患者获益.

    作者:郝运;王艳波;王艺昧;陶森;王宏斌;李旭;陈岐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甘胆酸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血清甘胆酸(CG)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组121例肝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病毒性肝炎(30例)、肝损伤(1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50例)、原发性肝癌(1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10例)5个亚组,使用迪瑞CS-1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G及肝功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诊断效能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 各亚组患者血清C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除总蛋白(TP)外,肝病患者CG与各肝功能指标均有相关性(P<0.05);ROC表明CG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高,分别为0.98、99.2%、97.9%,诊断效能较常规肝功能指标更优.结论 CG诊断效能高,可反映肝损伤程度及动态过程.

    作者:郭雯佳;贾亚男;周琪;索朗卓嘎;许建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双侧肺大疱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FTS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治疗,FTS组根据FTS理念制订围术期流程并实施手术方案.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围术期疼痛和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FTS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肺功能指标则提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FTS理念可有效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肺功能的改善及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张志锋;蔡南;李志敏;洪祎纯;吴伟斌;黄豪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整合高分辨熔解曲线和Sanger测序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检测新方法及其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整合优化的高分辨熔解曲线(HRM)和Sanger测序的分子诊断新方法,并探索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rs1801133)检测应用.方法 针对MTHFR基因C677T设计一对带有M13接头的通用引物,通过优化HRM反应体系,提高HRM的分析性能;并利用M13接头作为测序引物直接对HRM产物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收集该院体检中心的外周血标本1 030份,应用所建立的新方法检测标本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基于整合优化的HRM和Sanger测序的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标本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检测.1 030份标本中,CC基因型占39.13%,CT基因型占48.16%,TT基因型占12.71%.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MTHFR基因C677T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经济、快速准确和高通量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大规模检测.

    作者:王榕;白慧丽;程伟;张玉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胆红素与NT-proBNP、hs-CRP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胆红素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老年CHF患者(CHF组)纳入该研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分为Ⅱ、Ⅲ、Ⅳ级亚组,选择47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血清胆红素与NT-proBNP、hs-CRP的水平.结果 CHF组血清胆红素、NT-pro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HF各亚组的胆红素、NT-proBNP及hs-CR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hs-CRP、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胆红素与NT-proBNP、hs-CRP有相关性,有助于心功能状态的评估.

    作者:何凯;张伦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毛蕊异黄酮介导IκB/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100只雄性SD大鼠分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毛蕊异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大鼠在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IκB mRNA、核转录因子-κB(NF-κB) mRNA、IκB α蛋白、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毛蕊异黄酮能够改善大鼠神经行为损伤,降低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含水量,抑制脑组织中MDA生成,提高SOD的活性,增加IκB mRNA和IκB α蛋白的表达,减少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论 毛蕊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姚瀚勋;李晓斌;邱晟;王勇;王文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构建小型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早期肺心病的模型

    目的 通过复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早期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小型猪模型来为临床提供预防、诊断及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将15头小型猪纳入造模组,在气管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20周制作COPD及早期肺心痛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第5、20周用肺功能分析系统及磁共振成像系统测定小型猪的肺功能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质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造模第5周,造模组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表现,肺总量、功能残气量较造模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气气道阻力及呼气气道阻力均较造模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20周,造模组小型猪右心室心肌肥大且右心室舒张末期质量较造模前增加、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造模前减小、右心室射血分数较造模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瓜蛋白酶联合胰蛋白酶能成功制备小型猪COPD合并早期肺心病的实验模型.

    作者:杨智;付兵;李春平;李睿;杨帆;杨大兴;王文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化瘀方抗大鼠心肌纤维化疗效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化瘀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结合中医理论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化瘀方为血府逐瘀汤抗心肌纤维化有效药物组合.SHR分为模型组,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血府逐瘀汤组和卡托普利组,Wistar-Kyoto (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无创尾压仪、组织病理学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反转录PCR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抗氧化酶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增加(P<0.05),血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表达降低(P<0.05),心肌纤维化减轻,且化瘀方高剂量疗效与血府逐瘀汤组相当.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化瘀方能增加过氧化氢酶(CAT)、谷胱肽过氧化物酶(GPx)的表达(P<0.05).结论 化瘀方抗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疗效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刘馨;陈凯;隋育坤;张宇彬;管怡睛;张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艰难梭菌在儿童肠道定植和感染的研究进展

    艰难梭菌(CD)是引起医源性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医疗保健机构是该菌主要的传播场所.当人类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后易受CD侵犯,表现为无症状定植和感染两种状态.婴幼儿肠道菌群不稳定、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肠上皮细胞缺乏毒素结合受体,导致婴幼儿具有较高的定植率.本文从CD概况、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预防5方面对该菌在儿童肠道定植、感染的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苗瑞雪;汪志凌;周伟;朱渝;温杨;邓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

    生物节律是指从单细胞到动植物再到人类,所有生命活动均按一定时间顺序、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发生变化的节律.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与生物节律密切相关,如果正常的生物节律被打乱,会导致机体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异常,同时会引起机体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现有研究结果证明,生物节律的紊乱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肥胖、抑郁症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节律与疾病发生、发展、疾病发作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对生物节律研究已然成为热点领域.本文就生物节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马倩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恶性淋巴瘤(ML)是始发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头颈部区域的淋巴结是ML好发的部位,且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大,可伴有全身症状.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及治疗手段的快速发展,使得ML的检出率及治愈率大大提高,但组织学诊断仍然是临床工作中大的难点.ML的组织分型不仅是制订治疗方案的客观条件,同时也是评估预后情况的必要条件,对于临床工作的诊疗至关重要.本文对头颈部ML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病理分型、治疗与预后等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骨髓纤维化1例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6gren syndrome,PSS)是常见的风湿免疫科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但继发骨髓纤维化极为罕见,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文献报道,国外报道亦较少.PSS继发骨髓纤维化目前定义为自身免疫性骨髓纤维化(autoimmune myelofibrosis,AIMF),目前对该病的认识有限,易被临床医生忽视,特别是在血液内科易误诊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现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AIMF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婷;谢其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心尖径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麻醉管理1例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由于创伤小,不需体外循环和开胸手术,目前是高风险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TAVI径路有多种,如经股动脉径路TAVI(transfemoral TAVI,TF-TAVI)和经心尖径路TAVI(transapical TAVI,TA-TAVI)等,其中TA-TAVI由于手术径路直接简便,避免了外周血管损伤及减少了动脉斑块脱落的风险,常用于外周动脉直径小、严重钙化及扭曲的AS患者[1].由于TA-TAVI术中需进行左心室心尖穿刺置管等操作,完善的麻醉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将本院首例TA-TAVI术的麻醉管理进行报道.

    作者:王杨;钟河江;李洪;杨天德;肖颖彬;蹇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TRR66A>G基因多态性与410例原发性男性不育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 66A>G基因多态性与精子活力低下和精子数量低下的原发性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PCR-直接测序分析对389例河南汉族健康已生育男性和410例河南汉族原发性不育男性(少弱精子症167例、弱精子症103例、无精子症113例、少精子症11例、隐匿精子症16例)的外周血基因组DNA的MTRR 66A>G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测序分析.结果 MTRR 66A>G多态性位点仅与精子活力低下(弱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的原发性男性不育的发生有关(P<0.05),而与精子数量低下(少精子症、隐匿精子症和无精子症)的原发性男性不育无相关性(P>0.05).结论 MTRR 66A>G突变可能是造成精子活力低下的遗传易感因素但并不是精子数量低下的遗传易感因素.

    作者:郭谦楠;王莉;李涛;肖海;冯战启;刘红彦;候巧芳;康冰;廖世秀;龙建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血浆置换(PE)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枣庄市中心血站接诊的18例TTP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对照组给予PE治疗,观察组在PE治疗基础上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组内治疗前后Hb和P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b和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显著提高TTP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燕;郝玉贵;刘继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机制调控的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上皮-间质转化机制调控的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以该院同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治疗的10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CTCs及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黏附素家族(E-cadherin)、细胞角蛋白-19(CK-19)和波形蛋白(Vimentin)变化.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比例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TCs阳性表达例数及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K-19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EP治疗方案对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聂启鸿;刘华峰;卢燕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