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

马倩雯

关键词:生物节律, 生命活动, 综述
摘要:生物节律是指从单细胞到动植物再到人类,所有生命活动均按一定时间顺序、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发生变化的节律.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与生物节律密切相关,如果正常的生物节律被打乱,会导致机体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异常,同时会引起机体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现有研究结果证明,生物节律的紊乱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肥胖、抑郁症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节律与疾病发生、发展、疾病发作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对生物节律研究已然成为热点领域.本文就生物节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血浆置换(PE)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枣庄市中心血站接诊的18例TTP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对照组给予PE治疗,观察组在PE治疗基础上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组内治疗前后Hb和P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b和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显著提高TTP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燕;郝玉贵;刘继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护一体化和责任制护理模式对NOTES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索适合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患者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 选取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接受NOTES技术行腹腔探查及治疗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49)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n=74)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包括:成立医护一体化工作管理小组,制订患者版及护理版临床路径等表格;本组成员共同查房、制订手术及治疗方案;质量控制成员全程质量控制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24 h疼痛及评分,住院天数,1周后电话随访满意度.结果 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显著降低患者术后8、12、24 h疼痛评分(P<0.05),缩短了住院天数(P<0.05),提高了出院患者满意度(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适合NOTES患者.

    作者:杨美华;游明琼;尹翱翔;姚红;潘燕;邹依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整合高分辨熔解曲线和Sanger测序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检测新方法及其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整合优化的高分辨熔解曲线(HRM)和Sanger测序的分子诊断新方法,并探索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rs1801133)检测应用.方法 针对MTHFR基因C677T设计一对带有M13接头的通用引物,通过优化HRM反应体系,提高HRM的分析性能;并利用M13接头作为测序引物直接对HRM产物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收集该院体检中心的外周血标本1 030份,应用所建立的新方法检测标本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基于整合优化的HRM和Sanger测序的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标本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检测.1 030份标本中,CC基因型占39.13%,CT基因型占48.16%,TT基因型占12.71%.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MTHFR基因C677T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经济、快速准确和高通量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大规模检测.

    作者:王榕;白慧丽;程伟;张玉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电图技术应用于PICC尖端定位的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

    目的 分析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效果,为临床应用心电图技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数据库,获取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相关文献,收集数据,采用Meta-Disc软件进行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结果 本次分析共纳入10项研究,累计样本量1 297例.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合并诊断比值比(DOR)为332.9,合并灵敏度为0.98(0.97,0.99),合并特异度为1.00(0.99,1.00),合并阳性似然比为7.70,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4.结论 心电图定位技术可作为置管时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客观、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青;江智霞;李元;吴敏;杨懿敏;刘其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恶性淋巴瘤(ML)是始发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头颈部区域的淋巴结是ML好发的部位,且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大,可伴有全身症状.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及治疗手段的快速发展,使得ML的检出率及治愈率大大提高,但组织学诊断仍然是临床工作中大的难点.ML的组织分型不仅是制订治疗方案的客观条件,同时也是评估预后情况的必要条件,对于临床工作的诊疗至关重要.本文对头颈部ML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病理分型、治疗与预后等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双阴性T淋巴细胞在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双阴性T淋巴细胞(DNT)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住院的252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和115例非AECOP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CD3+、DNT%和DNT均降低(P<0.05);按AECOPD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分为大于或等于2次/年组和小于或等于1次/年组,两组清蛋白、淋巴细胞(L)、CD3+、CD4+、DNT%和DN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清蛋白水平与L总数存在相关性(P<0.05),与DNT无明显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DNT%与AECOPD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DNT在AECOPD患者外周血比例降低,可能参与了AECOPD发生、发展的炎症过程.

    作者:李天水;张平骥;胡萍;綦颖;刘法永;夏国光;戴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kisspeptin/kiss1r系统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究kisspeptin/kiss1r系统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复发性流产绒毛组织(病例组)、正常绒毛组织(对照组)进行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sspeptin、kiss1r表达.体外培养JAR、JEG-3细胞株并转染kiss1r,分空白对照组、阴性转染组和kiss1r转染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平板细胞克隆实验检测菌落形成,Transwell系统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中kisspeptin、kiss1r表达降低(P<0.05).与kisspeptin、kiss1r阳性表达者相比,kisspeptin、kiss1r阴性表达者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催乳激素(PRL)、雌二醇(E2)、孕酮(P)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阴性转染组比较,kiss1r转染组细胞中kisspeptin、kiss1r蛋白表达升高、增殖率升高,细胞菌落数量、迁移、侵袭数量及MMP-2、MMP-9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 kisspeptin、kiss1r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呈低表达,与复发性流产有关.

    作者:张冬梅;孙凤英;蔺香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化瘀方抗大鼠心肌纤维化疗效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化瘀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结合中医理论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化瘀方为血府逐瘀汤抗心肌纤维化有效药物组合.SHR分为模型组,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血府逐瘀汤组和卡托普利组,Wistar-Kyoto (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无创尾压仪、组织病理学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反转录PCR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抗氧化酶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增加(P<0.05),血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表达降低(P<0.05),心肌纤维化减轻,且化瘀方高剂量疗效与血府逐瘀汤组相当.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化瘀方能增加过氧化氢酶(CAT)、谷胱肽过氧化物酶(GPx)的表达(P<0.05).结论 化瘀方抗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疗效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刘馨;陈凯;隋育坤;张宇彬;管怡睛;张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双侧肺大疱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FTS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治疗,FTS组根据FTS理念制订围术期流程并实施手术方案.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围术期疼痛和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FTS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肺功能指标则提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FTS理念可有效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肺功能的改善及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张志锋;蔡南;李志敏;洪祎纯;吴伟斌;黄豪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构建小型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早期肺心病的模型

    目的 通过复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早期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小型猪模型来为临床提供预防、诊断及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将15头小型猪纳入造模组,在气管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20周制作COPD及早期肺心痛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第5、20周用肺功能分析系统及磁共振成像系统测定小型猪的肺功能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质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造模第5周,造模组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表现,肺总量、功能残气量较造模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气气道阻力及呼气气道阻力均较造模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20周,造模组小型猪右心室心肌肥大且右心室舒张末期质量较造模前增加、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造模前减小、右心室射血分数较造模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瓜蛋白酶联合胰蛋白酶能成功制备小型猪COPD合并早期肺心病的实验模型.

    作者:杨智;付兵;李春平;李睿;杨帆;杨大兴;王文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25(OH)2D3联合铂类对原代培养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目的 探讨顺铂(DDP)、卡铂(CBP)和奈达铂(NDP)与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 (OH)2D3]联合作用对原代培养肺癌细胞增殖、侵袭与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肺癌细胞,经药物作用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不同浓度的1,25(OH)2D3、DDP、CBP、NDP单药作用于肺癌细胞均有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以上铂类药物分别与1,25(OH)2D3联合使用表现为协同作用,与铂类药物单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经药物联合处理后的肺癌细胞,G0/G1期细胞数增多.Transwell实验检测分析显示DDP、CBP和NDP与1,25(OH)2D3联合作用的肿瘤细胞发生侵袭的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结论 1,25(OH)2D3可提高铂类抗癌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抑制原代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刘洪梅;王希柱;刘静;邱斌;韩素桂;陈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评价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目的 建立用于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模型方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STEMI且成功行PCI治疗的患者1 678例,根据其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通过对指标的系统性回归分析建立预后评价方程.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较高、高敏C反应蛋白(hs-CRP)>3 m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5 s、再通时间大于6h、BNP>84 ng/mL、糖尿病病史、c-TnT>0.1 ng/mL是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将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代入Fisher判别方程后,成功建立预后判断方程Y=1.074×心功能分级+0.186×hs-CRP+0.393×APTT+0.105×再通时间+0.108×BNP+0.088×是否糖尿病+0.087×c-TnT.该方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0.860,0.935),将分界值选为0.782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和91.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预后判断方程具有较好的判断效能.

    作者:李彦明;何瑞利;钟晓鸣;张蕾;程冠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毛蕊异黄酮介导IκB/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100只雄性SD大鼠分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毛蕊异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大鼠在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IκB mRNA、核转录因子-κB(NF-κB) mRNA、IκB α蛋白、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毛蕊异黄酮能够改善大鼠神经行为损伤,降低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含水量,抑制脑组织中MDA生成,提高SOD的活性,增加IκB mRNA和IκB α蛋白的表达,减少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论 毛蕊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姚瀚勋;李晓斌;邱晟;王勇;王文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41-3p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miR-141-3p及其靶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患(试验组)者手术前后的血浆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各150例,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浆中miR-141-3p、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GF-β2)和p53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和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前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浆中miR-141-3p和p53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而PTEN和TGF-β2的表达则显著下降(P<0.01).手术后,试验组血浆中miR-141-3p和p53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PTEN和TGF-β2的表达则显著上调(P<0.05).miR-141-3p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肿瘤分化和浸润程度、TNM分期及转移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miR-141-3p高表达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较高、生存率也较差(P<0.05).结论 血浆miR-141-3p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张同;施承民;徐玉;舒若;曾玉剑;孙亮;田衍;肖博凯;李庆;王昆华;罗华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镇痛方法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评估3种不同的镇痛方式对妇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90例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3组:A组术后采用静脉镇痛;B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C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十术毕缝合切口时用0.25%罗哌卡因10 mL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分别记录患者在术毕4、8、24、48 h的疼痛评分,以及术后患者首次排气的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术后总治疗费用、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 C组术后疼痛评分整体较A组和B组低,镇痛效果更好.术后排气时间,C组(25.17±3.75)h]较A组和B组时间明显缩短(P<0.05),胃肠功能恢复更快;首次下床活动时间,C组[(17.30±2.22)h]较A组先下床活动(P<0.05),而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5.12±0.52)d]显著长于C组(P<0.05),而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费用A组[(8 876.93±297.95)元]显著高于C组(P<0.05),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满意度高.结论 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十硬膜外镇痛的多模式镇痛方式能更有效控制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丁洪艳;鲜艺苑;蔺雪琴;李永容;陈航领;张雪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哮喘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几丁质酶和真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究哮喘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几丁质酶(AMcase)和真菌特异性抗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54例)、中度组(26例)、重度组(16例),另选取3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BALF,对细胞进行计数、分类;酶联免疫法测定BALF上清液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反转录PCR检测BALF中AMcase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LF中AMcase蛋白表达.结果 哮喘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降低,青霉菌、曲霉菌、链铬孢、白色念珠菌中特异性IgE升高,IgA、IgG降低,BALF上清液AMcase升高,均与患儿病情程度有关(P<0.05).结论 BALF中AMcase、真菌特异性IgE、IgA、IgG水平与患儿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参与哮喘病理过程.

    作者:韩小胜;黄会;魏小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艰难梭菌在儿童肠道定植和感染的研究进展

    艰难梭菌(CD)是引起医源性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医疗保健机构是该菌主要的传播场所.当人类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后易受CD侵犯,表现为无症状定植和感染两种状态.婴幼儿肠道菌群不稳定、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肠上皮细胞缺乏毒素结合受体,导致婴幼儿具有较高的定植率.本文从CD概况、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预防5方面对该菌在儿童肠道定植、感染的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苗瑞雪;汪志凌;周伟;朱渝;温杨;邓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

    生物节律是指从单细胞到动植物再到人类,所有生命活动均按一定时间顺序、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发生变化的节律.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与生物节律密切相关,如果正常的生物节律被打乱,会导致机体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异常,同时会引起机体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现有研究结果证明,生物节律的紊乱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肥胖、抑郁症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节律与疾病发生、发展、疾病发作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对生物节律研究已然成为热点领域.本文就生物节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马倩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浸润性高级别肾盂癌术前CT误诊为肾癌2例病例报道

    目的 探讨浸润性高级别肾盂癌术前误诊为肾癌的原因及提高肾盂癌确诊率从而明确术式并增加患者受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泌尿外科2例肾孟癌术前误诊为肾癌病例误诊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并不典型,而并未做穿刺活检等进一步鉴别即行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肾盂肾盏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结论 应全面分析比较肾脏肿瘤在CT中的表现,明确诊断,增加患者获益.

    作者:郝运;王艳波;王艺昧;陶森;王宏斌;李旭;陈岐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分娩的初产妇88例,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及产钳助产组,均于产后6~10周行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检查评估盆底功能,比较肌力及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阴道分娩组各类肌电值均高于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后,两组产妇的肌力均有所提高,但产钳助产组混合肌及慢肌平均肌电值较经阴道分娩组恢复慢(P<0.05).两组产妇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尿失禁等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盆底康复能改善产妇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晓梅;陈霞;吴晓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