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施承民;徐玉;舒若;曾玉剑;孙亮;田衍;肖博凯;李庆;王昆华;罗华友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双侧肺大疱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FTS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治疗,FTS组根据FTS理念制订围术期流程并实施手术方案.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围术期疼痛和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FTS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肺功能指标则提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FTS理念可有效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肺功能的改善及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张志锋;蔡南;李志敏;洪祎纯;吴伟斌;黄豪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效果,为临床应用心电图技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数据库,获取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相关文献,收集数据,采用Meta-Disc软件进行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结果 本次分析共纳入10项研究,累计样本量1 297例.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合并诊断比值比(DOR)为332.9,合并灵敏度为0.98(0.97,0.99),合并特异度为1.00(0.99,1.00),合并阳性似然比为7.70,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4.结论 心电图定位技术可作为置管时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客观、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青;江智霞;李元;吴敏;杨懿敏;刘其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中心静脉压在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产科救治的10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中心静脉压液体复苏组(观察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红蛋白(Hb)和血气剩余碱(BE)等指标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PT、APTT、Hb和B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DIC和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中心静脉压液体复苏能够有效降低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
作者:何洁云;管秋莹;林国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上皮-间质转化机制调控的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以该院同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治疗的10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CTCs及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黏附素家族(E-cadherin)、细胞角蛋白-19(CK-19)和波形蛋白(Vimentin)变化.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比例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TCs阳性表达例数及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K-19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EP治疗方案对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聂启鸿;刘华峰;卢燕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纯性颈内静脉活动性血栓的超声表现及转归.方法 回顾该院诊断的1例单纯性颈内静脉活动性血栓患者的超声表现和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学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例患者的超声显示左侧颈内静脉瓣上方1.9 cm处可见以等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团块,质地疏松,可见有蒂与颈内静脉壁相连,并随心动周期摆动;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内无血流信号.经过临床抗凝治疗2周后血栓消失,左侧颈内静脉管壁上可清晰显示蒂的形态大小.结论 超声诊断颈内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应追踪随访,了解其转归,甚至可发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蓉;赵秋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针刺在偏头痛预防治疗中应用广泛,本文系统评价针刺对偏头痛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效应,为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和CNKI,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2月,收集针刺预防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筛选合格的文献并提取健康调查简表数据行Meta分析.结果 共9项研究的2 015名偏头痛患者纳入到系统分析.躯体健康总评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对比空白组[MD=3.96,95%CI(2.11,5.81)]、假针刺组[MD=1.06,95%CI(0.15,1.96)]、药物组[MD=2.47,95%CI(1.46,3.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健康总评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对比空白组[MD=0.53,95%CI(-2.02,3.07)]、假针刺组[MD=0.92,95%CI(-0.08,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比药物组[MD=1.18,95%CI(0.12,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能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躯体健康有明确治疗效应,但对精神健康的治疗效应尚不明确.
作者:蒲圣雄;欧阳青蓉;杨飞;李志民;曹兴;罗家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益精补肾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治疗的PCOS患者132例,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研究组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益精补肾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殖内分泌相关指标及自发排卵率和妊娠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素、睾酮、促卵泡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卵率和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益精补肾方能明显改善PCOS.
作者:杜晓静;耿慧英;毛丽梅;东静静;靳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清甘胆酸(CG)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组121例肝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病毒性肝炎(30例)、肝损伤(1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50例)、原发性肝癌(1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10例)5个亚组,使用迪瑞CS-1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G及肝功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诊断效能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 各亚组患者血清C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除总蛋白(TP)外,肝病患者CG与各肝功能指标均有相关性(P<0.05);ROC表明CG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高,分别为0.98、99.2%、97.9%,诊断效能较常规肝功能指标更优.结论 CG诊断效能高,可反映肝损伤程度及动态过程.
作者:郭雯佳;贾亚男;周琪;索朗卓嘎;许建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整合优化的高分辨熔解曲线(HRM)和Sanger测序的分子诊断新方法,并探索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rs1801133)检测应用.方法 针对MTHFR基因C677T设计一对带有M13接头的通用引物,通过优化HRM反应体系,提高HRM的分析性能;并利用M13接头作为测序引物直接对HRM产物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收集该院体检中心的外周血标本1 030份,应用所建立的新方法检测标本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基于整合优化的HRM和Sanger测序的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标本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检测.1 030份标本中,CC基因型占39.13%,CT基因型占48.16%,TT基因型占12.71%.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MTHFR基因C677T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经济、快速准确和高通量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大规模检测.
作者:王榕;白慧丽;程伟;张玉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预处理对瓷贴面与牙本质粘接的剪切强度耐久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完整拔除的无龋坏人类第三恒磨牙90颗,按牙本质表面预处理方式及是否模拟老化分18组(n=5).粘接面分别采用37%磷酸或(和)17% EDTA预处理后,用Variolink Veneer粘接IPS e.max Press瓷贴面.冷热循环6 000次用于模拟老化实验.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即刻及老化实验后的试件剪切强度.扫描电镜下观察试件的破坏模式.结果 37%磷酸(15 s)+17% EDTA(30 s)预处理获得高的即刻剪切强度[(15.41±2.83)MPa],且具有粘接耐久性(P=0.148).试件的破坏模式大部分呈现界面破坏.结论 EDTA在瓷贴面与牙本质粘接的剪切强度耐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谢翠柳;鄢国伟;罗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万方和CNKI数据库中2017年11月前发表的利拉鲁肽与T2DM患者心血管发生率相关的临床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共有9项研究,14580例患者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显示,与所有对照组进行比较,利拉鲁肽显著降低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RR=0.89,95%CI:0.82~0.96,P=0.002)、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RR=0.85,95%CI:0.74~0.99,P=0.036)及病死率(RR=0.84,95%CI:0.74~0.96,P=0.009),但脑卒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6,95%CI:0.70~1.04,P=0.124).结论 利拉鲁肽能够降低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作者:段春梅;万腾飞;王礼;王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胆红素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老年CHF患者(CHF组)纳入该研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分为Ⅱ、Ⅲ、Ⅳ级亚组,选择47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血清胆红素与NT-proBNP、hs-CRP的水平.结果 CHF组血清胆红素、NT-pro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HF各亚组的胆红素、NT-proBNP及hs-CR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hs-CRP、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胆红素与NT-proBNP、hs-CRP有相关性,有助于心功能状态的评估.
作者:何凯;张伦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顺铂(DDP)、卡铂(CBP)和奈达铂(NDP)与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 (OH)2D3]联合作用对原代培养肺癌细胞增殖、侵袭与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肺癌细胞,经药物作用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不同浓度的1,25(OH)2D3、DDP、CBP、NDP单药作用于肺癌细胞均有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以上铂类药物分别与1,25(OH)2D3联合使用表现为协同作用,与铂类药物单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经药物联合处理后的肺癌细胞,G0/G1期细胞数增多.Transwell实验检测分析显示DDP、CBP和NDP与1,25(OH)2D3联合作用的肿瘤细胞发生侵袭的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结论 1,25(OH)2D3可提高铂类抗癌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抑制原代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刘洪梅;王希柱;刘静;邱斌;韩素桂;陈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适合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患者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 选取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接受NOTES技术行腹腔探查及治疗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49)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n=74)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包括:成立医护一体化工作管理小组,制订患者版及护理版临床路径等表格;本组成员共同查房、制订手术及治疗方案;质量控制成员全程质量控制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24 h疼痛及评分,住院天数,1周后电话随访满意度.结果 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显著降低患者术后8、12、24 h疼痛评分(P<0.05),缩短了住院天数(P<0.05),提高了出院患者满意度(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适合NOTES患者.
作者:杨美华;游明琼;尹翱翔;姚红;潘燕;邹依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指出“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和“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两大目标.长期以来,我国中医师培养主要依靠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两种模式[1-2],两种模式都难以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和老百姓的需求.为此,开展现代“师带徒”中医师培养(即院校教育十师承教育)不仅可以结合两者优势,更是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合格中医师的有效途径.
作者:潘伦;何坪;邓福忠;戴奕爽;周天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硝酸咪康唑壳聚糖阴道缓释凝胶的制备方法并检测其缓释性能.方法 用壳聚糖及聚卡波菲为基质材料进行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的制备,对该剂型中主药成分硝酸咪康唑进行释放度及含量的测定,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在0.05~0.80 mg/mL,硝酸咪康唑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1%(RSD=0.24%),重复性试验的RSD=0.41%,并进行了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试验;所制得的缓释凝胶在1、2及12h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35.54%、56.02%和93.92%.结论 该缓释凝胶剂型研制方法较简单,处方组成较合理,稳定性较好.
作者:邢树礼;徐燕平;高培民;孙绍伟;马静;丁召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6gren syndrome,PSS)是常见的风湿免疫科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但继发骨髓纤维化极为罕见,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文献报道,国外报道亦较少.PSS继发骨髓纤维化目前定义为自身免疫性骨髓纤维化(autoimmune myelofibrosis,AIMF),目前对该病的认识有限,易被临床医生忽视,特别是在血液内科易误诊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现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AIMF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婷;谢其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放大内镜和超声内镜对评估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异质性检验,汇总合并灵敏度、特异度,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终纳入6篇文献,包含640例患者进行合并分析.放大内镜的汇总灵敏度、汇总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AUC分别为0.79(95%CI:0.71~0.86)、0.97(95%CI:0.94~0.98)、18.19(95%CI:5.75~57.54)、0.25(95%CI:0.18~0.35)、0.831 8;超声内镜分别为0.82(95%CI:0.72~0.89)、0.89(95%CI:0.85~0.92)、6.34(95%CI:4.46~9.01)、0.23(95%CI:0.15~0.36)、0.922 7.两者AU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内镜的准确性相当,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亚东;屈亚威;刘海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核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表达,探讨ERCC1基因与急性CIS的关系.方法 收集64例急性CIS患者(卒中组)和7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样和临床资料.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CC1基因mRNA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相对表达水平,ELISA检测ERCC1蛋白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卒中组ERCC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卒中类型ERCC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中风史呈负相关(r=-0.409,P=0.013),其蛋白表达水平与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RCC1基因可能参与急性CIS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复发.
作者:邓小冬;高琴;马英;张波;张伟;木尔扯尔;章丽霞;谢英;金波;刘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浆置换(PE)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枣庄市中心血站接诊的18例TTP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对照组给予PE治疗,观察组在PE治疗基础上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组内治疗前后Hb和P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b和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显著提高TTP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燕;郝玉贵;刘继国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