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浸润性高级别肾盂癌术前CT误诊为肾癌2例病例报道

郝运;王艳波;王艺昧;陶森;王宏斌;李旭;陈岐辉

关键词:肾肿瘤, 肾盂肿瘤, 误诊,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浸润性高级别肾盂癌术前误诊为肾癌的原因及提高肾盂癌确诊率从而明确术式并增加患者受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泌尿外科2例肾孟癌术前误诊为肾癌病例误诊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并不典型,而并未做穿刺活检等进一步鉴别即行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肾盂肾盏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结论 应全面分析比较肾脏肿瘤在CT中的表现,明确诊断,增加患者获益.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小型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早期肺心病的模型

    目的 通过复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早期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小型猪模型来为临床提供预防、诊断及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将15头小型猪纳入造模组,在气管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20周制作COPD及早期肺心痛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第5、20周用肺功能分析系统及磁共振成像系统测定小型猪的肺功能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质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造模第5周,造模组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表现,肺总量、功能残气量较造模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气气道阻力及呼气气道阻力均较造模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20周,造模组小型猪右心室心肌肥大且右心室舒张末期质量较造模前增加、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造模前减小、右心室射血分数较造模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瓜蛋白酶联合胰蛋白酶能成功制备小型猪COPD合并早期肺心病的实验模型.

    作者:杨智;付兵;李春平;李睿;杨帆;杨大兴;王文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中心静脉压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低中心静脉压在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产科救治的10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中心静脉压液体复苏组(观察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红蛋白(Hb)和血气剩余碱(BE)等指标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PT、APTT、Hb和B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DIC和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中心静脉压液体复苏能够有效降低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

    作者:何洁云;管秋莹;林国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41-3p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miR-141-3p及其靶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患(试验组)者手术前后的血浆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各150例,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浆中miR-141-3p、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GF-β2)和p53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和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前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浆中miR-141-3p和p53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而PTEN和TGF-β2的表达则显著下降(P<0.01).手术后,试验组血浆中miR-141-3p和p53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PTEN和TGF-β2的表达则显著上调(P<0.05).miR-141-3p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肿瘤分化和浸润程度、TNM分期及转移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miR-141-3p高表达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较高、生存率也较差(P<0.05).结论 血浆miR-141-3p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张同;施承民;徐玉;舒若;曾玉剑;孙亮;田衍;肖博凯;李庆;王昆华;罗华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刺预防治疗偏头痛生存质量的Meta分析

    目的 针刺在偏头痛预防治疗中应用广泛,本文系统评价针刺对偏头痛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效应,为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和CNKI,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2月,收集针刺预防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筛选合格的文献并提取健康调查简表数据行Meta分析.结果 共9项研究的2 015名偏头痛患者纳入到系统分析.躯体健康总评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对比空白组[MD=3.96,95%CI(2.11,5.81)]、假针刺组[MD=1.06,95%CI(0.15,1.96)]、药物组[MD=2.47,95%CI(1.46,3.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健康总评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对比空白组[MD=0.53,95%CI(-2.02,3.07)]、假针刺组[MD=0.92,95%CI(-0.08,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比药物组[MD=1.18,95%CI(0.12,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能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躯体健康有明确治疗效应,但对精神健康的治疗效应尚不明确.

    作者:蒲圣雄;欧阳青蓉;杨飞;李志民;曹兴;罗家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心尖径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麻醉管理1例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由于创伤小,不需体外循环和开胸手术,目前是高风险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TAVI径路有多种,如经股动脉径路TAVI(transfemoral TAVI,TF-TAVI)和经心尖径路TAVI(transapical TAVI,TA-TAVI)等,其中TA-TAVI由于手术径路直接简便,避免了外周血管损伤及减少了动脉斑块脱落的风险,常用于外周动脉直径小、严重钙化及扭曲的AS患者[1].由于TA-TAVI术中需进行左心室心尖穿刺置管等操作,完善的麻醉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将本院首例TA-TAVI术的麻醉管理进行报道.

    作者:王杨;钟河江;李洪;杨天德;肖颖彬;蹇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核心能力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效果研究

    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1-3],但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尤其是新人职护士核心能力发展不均衡[4],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一般[5].临床实习是学生向临床护士过渡的关键环节,也是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考核和评价具有引导学生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效,近年来护理教育者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运用于实习护士出科及毕业考核中.OSCE由一系列根据教学要求设置的模拟临床情境的考站站点所组成,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站点中的任务,以综合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6].而以往的研究主要依据护理程序设计考核站点[7-8],在提升护生核心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方面具有局限性.本研究方案基于护士核心能力框架设计[9],并于2017年3-9月运用于本院护理本科实习生出科考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少华;汤玉霞;崔莉萍;甘玉云;张秀梅;郑红英;丁金霞;任春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哮喘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几丁质酶和真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究哮喘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几丁质酶(AMcase)和真菌特异性抗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54例)、中度组(26例)、重度组(16例),另选取3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BALF,对细胞进行计数、分类;酶联免疫法测定BALF上清液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反转录PCR检测BALF中AMcase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LF中AMcase蛋白表达.结果 哮喘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降低,青霉菌、曲霉菌、链铬孢、白色念珠菌中特异性IgE升高,IgA、IgG降低,BALF上清液AMcase升高,均与患儿病情程度有关(P<0.05).结论 BALF中AMcase、真菌特异性IgE、IgA、IgG水平与患儿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参与哮喘病理过程.

    作者:韩小胜;黄会;魏小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电图技术应用于PICC尖端定位的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

    目的 分析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效果,为临床应用心电图技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数据库,获取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相关文献,收集数据,采用Meta-Disc软件进行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结果 本次分析共纳入10项研究,累计样本量1 297例.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合并诊断比值比(DOR)为332.9,合并灵敏度为0.98(0.97,0.99),合并特异度为1.00(0.99,1.00),合并阳性似然比为7.70,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4.结论 心电图定位技术可作为置管时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客观、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青;江智霞;李元;吴敏;杨懿敏;刘其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EDTA对瓷贴面与牙本质粘接的剪切强度耐久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预处理对瓷贴面与牙本质粘接的剪切强度耐久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完整拔除的无龋坏人类第三恒磨牙90颗,按牙本质表面预处理方式及是否模拟老化分18组(n=5).粘接面分别采用37%磷酸或(和)17% EDTA预处理后,用Variolink Veneer粘接IPS e.max Press瓷贴面.冷热循环6 000次用于模拟老化实验.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即刻及老化实验后的试件剪切强度.扫描电镜下观察试件的破坏模式.结果 37%磷酸(15 s)+17% EDTA(30 s)预处理获得高的即刻剪切强度[(15.41±2.83)MPa],且具有粘接耐久性(P=0.148).试件的破坏模式大部分呈现界面破坏.结论 EDTA在瓷贴面与牙本质粘接的剪切强度耐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谢翠柳;鄢国伟;罗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评价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目的 建立用于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模型方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STEMI且成功行PCI治疗的患者1 678例,根据其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通过对指标的系统性回归分析建立预后评价方程.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较高、高敏C反应蛋白(hs-CRP)>3 m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5 s、再通时间大于6h、BNP>84 ng/mL、糖尿病病史、c-TnT>0.1 ng/mL是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将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代入Fisher判别方程后,成功建立预后判断方程Y=1.074×心功能分级+0.186×hs-CRP+0.393×APTT+0.105×再通时间+0.108×BNP+0.088×是否糖尿病+0.087×c-TnT.该方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0.860,0.935),将分界值选为0.782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和91.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预后判断方程具有较好的判断效能.

    作者:李彦明;何瑞利;钟晓鸣;张蕾;程冠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双侧肺大疱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FTS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治疗,FTS组根据FTS理念制订围术期流程并实施手术方案.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围术期疼痛和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FTS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肺功能指标则提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FTS理念可有效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肺功能的改善及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张志锋;蔡南;李志敏;洪祎纯;吴伟斌;黄豪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探究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万方和CNKI数据库中2017年11月前发表的利拉鲁肽与T2DM患者心血管发生率相关的临床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共有9项研究,14580例患者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显示,与所有对照组进行比较,利拉鲁肽显著降低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RR=0.89,95%CI:0.82~0.96,P=0.002)、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RR=0.85,95%CI:0.74~0.99,P=0.036)及病死率(RR=0.84,95%CI:0.74~0.96,P=0.009),但脑卒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6,95%CI:0.70~1.04,P=0.124).结论 利拉鲁肽能够降低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作者:段春梅;万腾飞;王礼;王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双阴性T淋巴细胞在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双阴性T淋巴细胞(DNT)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住院的252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和115例非AECOP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CD3+、DNT%和DNT均降低(P<0.05);按AECOPD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分为大于或等于2次/年组和小于或等于1次/年组,两组清蛋白、淋巴细胞(L)、CD3+、CD4+、DNT%和DN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清蛋白水平与L总数存在相关性(P<0.05),与DNT无明显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DNT%与AECOPD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DNT在AECOPD患者外周血比例降低,可能参与了AECOPD发生、发展的炎症过程.

    作者:李天水;张平骥;胡萍;綦颖;刘法永;夏国光;戴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胆红素与NT-proBNP、hs-CRP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胆红素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老年CHF患者(CHF组)纳入该研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分为Ⅱ、Ⅲ、Ⅳ级亚组,选择47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血清胆红素与NT-proBNP、hs-CRP的水平.结果 CHF组血清胆红素、NT-pro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HF各亚组的胆红素、NT-proBNP及hs-CR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hs-CRP、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胆红素与NT-proBNP、hs-CRP有相关性,有助于心功能状态的评估.

    作者:何凯;张伦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目的 通过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量化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探讨斑块稳定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就诊的87例CAD患者分为两组:CAD合并Hcy组(合并组,45例),CAD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其中75例有颈动脉斑块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SonoLiver声学定量软件测量斑块达峰时间(TTP)、大峰值强度比(IMAX%)、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组间比较,量化分析CAD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Hcy的相关关系.结果 合并组斑块发生率及软斑个数较CA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斑块TTP、IMAX%、AUC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可对CAD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及斑块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价,斑块不稳定性和Hcy是CAD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作者:彭红艳;李小晶;贾海珍;余松远;李蕾;张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与传统药物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失眠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SGB,每天1次,6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天1次,1 mg/次,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水平、PSQI量表评分、睡眠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5 d,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SGB可显著提高失眠症患者的疗效,降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水平和PSQI量表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费海涛;王淑芬;周脉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

    生物节律是指从单细胞到动植物再到人类,所有生命活动均按一定时间顺序、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发生变化的节律.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与生物节律密切相关,如果正常的生物节律被打乱,会导致机体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异常,同时会引起机体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现有研究结果证明,生物节律的紊乱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肥胖、抑郁症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节律与疾病发生、发展、疾病发作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对生物节律研究已然成为热点领域.本文就生物节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马倩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25(OH)2D3联合铂类对原代培养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目的 探讨顺铂(DDP)、卡铂(CBP)和奈达铂(NDP)与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 (OH)2D3]联合作用对原代培养肺癌细胞增殖、侵袭与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肺癌细胞,经药物作用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不同浓度的1,25(OH)2D3、DDP、CBP、NDP单药作用于肺癌细胞均有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以上铂类药物分别与1,25(OH)2D3联合使用表现为协同作用,与铂类药物单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经药物联合处理后的肺癌细胞,G0/G1期细胞数增多.Transwell实验检测分析显示DDP、CBP和NDP与1,25(OH)2D3联合作用的肿瘤细胞发生侵袭的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结论 1,25(OH)2D3可提高铂类抗癌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抑制原代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刘洪梅;王希柱;刘静;邱斌;韩素桂;陈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单纯性颈内静脉活动性血栓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单纯性颈内静脉活动性血栓的超声表现及转归.方法 回顾该院诊断的1例单纯性颈内静脉活动性血栓患者的超声表现和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学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例患者的超声显示左侧颈内静脉瓣上方1.9 cm处可见以等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团块,质地疏松,可见有蒂与颈内静脉壁相连,并随心动周期摆动;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内无血流信号.经过临床抗凝治疗2周后血栓消失,左侧颈内静脉管壁上可清晰显示蒂的形态大小.结论 超声诊断颈内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应追踪随访,了解其转归,甚至可发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蓉;赵秋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胃癌患者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127例病理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基线及手术病理资料,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及ATP肿瘤化疗敏感性检测(ATP-TCA)法检测胃癌细胞中化疗药物相关基因mRNA表达及不同化疗药物体外化疗敏感指数(CSI)并计算药物化疗敏感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胃下部肿瘤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高表达有关(P<0.05),Bormann工型患者与3型β微管蛋白(TUBB3)高表达有关(P<0.05),肿瘤平均径线大于5 cm与胸苷酸合成酶(TYMS)高表达有关(P<0.01),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胃上部肿瘤与奥沙利铂(OX)低CSI、胃中部肿瘤与多西他赛(DOC)低CSI及N分期为2~3期与紫杉醇(PTX)低CSI有关(P<0.05).化疗相关基因mRNA检测值与相应药物CSI及化疗敏感性未表现出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化疗药物相关基因与体外敏感性不相关.

    作者:赵法之;肖硕萌;赵平;丁志;周祥;唐令超;陈小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